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5年,巩义市政府拓建市区到站街镇的孝站路,施工过程中在王沟村南的路基下发现一座唐墓,墓葬形制已被破坏,但出土有白釉宝相花三足盘、镇墓兽、武士俑、牵马俑、男女乐俑、陶马、陶骆驼、陶牛车、铜镜等大量精美文物,而此墓出土的2块墓志砖中有"戊辰(728)二月"铭文,对确定该墓的准确年代具有决定作用。此墓正处于唐墓由盛转衰的过渡期,侍俑类器物的个头比盛唐中期略矮,往后神器类器物基本绝迹。  相似文献   

2.
三门峡三里桥村11号唐墓经过发掘,出土器物较为丰富,包括各式人物俑和动物俑以及陶器、铁器等,其中贴金武士俑、陶牛车、乐舞俑、骆驼俑、陶琵琶等在豫西地区已发掘的同类墓葬中为首次发现。该墓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地区唐墓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据其形制与出土陶俑的形态特点,其年代当为唐代早期。  相似文献   

3.
陈丽萍 《文博》2011,(6):46-51
甲骑具装是指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装骑兵,相关这一时期的文献记载丰富,甲骑具装俑也出土较多。但在唐代,这一现象逐步消亡,出土文物非常稀少。唐懿德太子墓出土的一批甲骑具装俑数量多,保存完整,最具典型性,对于研究唐代时期重装骑兵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2016年12月,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巩义大黄冶村新兴家园发掘两座唐墓,其中M599出土有较多的唐三彩。由于此墓的年代已接近三彩俑消失的年代,故对研究巩义唐三彩的兴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5年6~7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河南省地矿局地质调查一队11号住宅楼工程建设中发掘了一座唐宋墓葬,其中一座唐代墓葬出土了较为精美的三彩俑、釉陶俑、彩绘陶俑等,墓葬年代为盛唐时期,该墓葬的发掘为我们研究唐墓的分区及葬俗增添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汉晋胡俑发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出土胡俑综述本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中国南方出土了大批汉晋时期的胡俑.这些胡俑有铜质,陶质和瓷质的.汉代胡俑主要出土于广西、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三国西晋胡俑则在浙江、江苏两省出土较多,并以浙江东北部最为密集.现依时代早晚分别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7.
2017年7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商务中心区中学工地发掘了M9。该墓是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构成的土洞单室墓,出土釉陶俑、陶器共计32件。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测该墓的年代应为初唐偏晚时期。该墓为研究豫西地区初唐时期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江汉考古》2006,(3):37-49,F0002,F0003
2001年4月至10月间,我们在西安市南郊马腾空清理了15座唐代墓葬。所有墓葬皆为南北向,单室墓室,墓道在南,墓室居北。墓葬形制可分为A、B、C三型。可以看清的几例葬具、葬式皆为单棺单人,仰身直肢。随葬品以陶俑最为丰富,计有镇墓俑、男俑、女俑、动物俑等,其中男俑、女俑的中的半身俑时代特征明显,女俑的发式新颖奇特,造型生动,在隋唐考古中较为少见。加之又出土了四盒墓志,具有明确的纪年,可以作为判断其年代的标形器。这批墓葬的发掘为关中地区唐墓谱系的建立增加了新资料,同时对其它地区唐墓的研究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古墓葬出土的粟特胡商俑,是多元文化的认知符号和标志,作为丝绸之路真实片断的再现,它们也成为探寻隋唐之际国家交往的线索.山西晋东南长治(上党)地区多年来出土的唐代灰陶俑中有着"胡商、女眷、高驼、载物"的鲜明地域特色,与长安、洛阳等唐代京畿地区出土胡俑相比,别有殊样,独炫异彩,甚至不乏令人赞叹的孤品和精品,笔者依据其独特性,将之命名为"上党殊样"或"长治模本".本文首次对山西长治胡商骑驼俑表现的原生艺术特色进行学术探讨,分析山西从太原到长治、晋城周边地区粟特胡人迁移的踪迹和聚集活动,论证了太行山脉两侧"咽喉"枢纽地胡商频繁往来的原因,指出该地区胡商俑造型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特点,这在其他区域很少见.对上党出土陶俑原生艺术的探究,将深入了解丝路纽带的延伸,更有着补史、证史、明史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71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了乾县的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出土文物达上千件。其中有一件骑马狩猎俑(图一),自出图一唐筋德太子墓出土骑马狩猎俑土以来,一向被认为是绞胎作成。或日:"胎体以白色和黑褐色作出树木年轮的花纹,马身和垫板均作深酱色褐釉,也用黑褐色作木纹  相似文献   

11.
《文物》2014,(8)
2004年4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组队,对巩义市城东新区的巩义市行政中心大楼地基内的8座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一座为唐墓。该墓为斜坡墓道土洞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及墓室组成,规模较大。出土器物有陶器和瓷器,其中镇墓兽、武士俑、文官俑、武官俑等较精美。通过与巩义地区已发掘的唐墓比较,推测此墓的年代在720年前后。  相似文献   

12.
四川出土的历代马俑,多为单体,它们虽未构成陕西临潼秦俑吭、咸阳杨家湾汉墓出土之兵马俑的宏伟气势,但做为祖国古代西南的一般被乘驭马匹形象,亦具有较强的地方特征。若与临童秦皇陵出土的铜车马和甘肃武威出土的铜奔马相比,四川马俑虽不及其富丽辉煌的风韵,但亦具另一番观赏价值。四川马俑,当别具自己的文化内函和独特的制作技艺,它们同样引起国内外观众的瞩目,曾博得众采,颇具研究价值。由于川中历年出土的历代马俑数量较  相似文献   

13.
<正>唐墓里经常出土一些形体高大、造型怪异的陶俑,人们通常称之为"镇墓兽",或者"镇墓神煞",也有人称之为"天王俑""武士俑"。这些名称都是人们按其功能或形象所定,并不见之于唐代文献之中。20世纪初,唐墓中的大型镇墓俑类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罗振玉先生最早把唐墓中常见的镇墓兽和文献中的  相似文献   

14.
俑名试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古》和《文物》上曾有一些报告、图录、报导文章,把古代墓葬中出上的动物一类的"明器",称作马俑、牛俑、羊俑、鸡俑、狗俑、猪俑、骆驼俑……或总名之为动物俑或兽类俑。我认为这样的称呼动物类"明器",是不太恰当的,理由是:俑在古代文献  相似文献   

15.
冉万里  张佩玲  刘呆运  李明 《文博》2023,(1):10-20+2+113
M39的埋葬年代在天宝十一载(742),墓主人为韦氏家族的韦婢娘。墓葬形制为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单室土洞墓,不论形制还是规模,都属于唐玄宗时期的中小型墓葬。墓中出土的镇墓兽、男女俑、生肖俑等,与唐代长安天宝年间墓葬出土的同类器物的特征一致。该墓有墓志出土,年代明确,为研究这一时期的丧葬制度、韦氏家族的盛衰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6.
2012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南郊发掘了一座唐代墓葬,该墓为开元六年吏部常选张君夫人元淑墓。该墓共出土女俑21件,其中10件女立俑保存较好,造型别致,与同墓葬出土的其他女俑在造型、制作技法和尺寸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本文将其与同时段具有代表性的纪年墓出土的女俑、壁画及线刻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以期探索开元初年西安地区唐墓中女性形象转变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巩义二纸厂M1是河南不多见的盛唐早期墓葬,出土器物中不见镇墓兽、武士俑、武官俑,却有墓龙、观风鸟、地吞三种神器类器物,这种器物组合在河南地区十分罕见。由于此墓年代比较明确,对于我们认识这一时期唐墓的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近三十多年来,在黄河流域发掘的某些唐代墓葬里发现了一些有关畋狩弋猎的文物。这些陶狩猎俑和壁画,对于研究当时贵族的畋游生活和中西文化交流史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应予以珍视。一.唐墓出土的有关狩猎的实物史料出土陶狩猎俑的墓葬有:唐右武卫将军使持节都督凉、甘、肃、伊、瓜、沙等六州诸军事凉州刺使上柱国同安郡开国公郑仁泰墓东、西第一龛出有男骑猎俑5件。其中有头戴红色风帽、面庞肥  相似文献   

19.
葛承雍 《文物》2013,(8):79-83
突骑施是7~8世纪盛唐时期活跃在西域的一个西突厥部落民族,与中亚粟特接邻并受其影响。突骑施曾在汗国22年统治时期内模仿唐"开元通宝"铸造正面为粟特文的方孔圆钱[1],作为东西方交汇产物的流通货币屡屡在新疆被发现,但在中原内地发现突骑施文物极少。2011年10月在西安西郊南村发掘的一座唐墓中,出土了胡人俑、跪拜俑、女侍俑等一批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方《唐故突骑施王子志铭》墓志,其内容对研究西域历史、西  相似文献   

20.
唐长安的黑人来源问题,一直是困扰海内外学者的难题。自从20世纪40年代西安地区出土了唐代黑人俑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50年代以後又出土了多尊黑人俑,更使人们排比推测,寻踪觅源,已做了不少探索研究。但在历史文献缺乏详细记载的情况下,尽管可以猜想演绎,却无法最终定论。特别是我认为唐代黑人俑被推断来自古代非洲,还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有待进一步发掘考证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