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建设的方针是以重工业为主,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工业化打下基础。这种战略的内在理论逻辑和相应的政策体系要求,直接导致了经济管理权力回归中央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加固与最终确立。为了适应资源的集中配置和管理,中央加强了经济管理权力的集中,高度的集权一方面使“一五”计划取得了  相似文献   

2.
李勇 《百年潮》2023,(9):22-30
<正>在新中国成功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一五”计划)70周年之际,研究和总结这段历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五”计划与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的李富春有密切的关系。李富春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不但在“一五”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他把后半生都献给了新中国的计划经济工作。退休以后我有时间去整理外祖父李富春的经历。我曾和原国家计委一位理论功底深厚的老领导有过深入交流,也向房维中、金冲及等同志请教过。  相似文献   

3.
马杰  李刚峰 《攀登》2005,24(6):26-29
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十个五年计划(“一五”-“十五”)的简要回顾,指出中长期规划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对“十一五”乃至今后中长期规划编制的几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一五"期间,是我省以重工业为中心,全面发展工业生产的"黄金"时期,是改变"一穷二白"和贫穷落后状况的重要五年,从根本上改变了黑龙江省的面貌。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定,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2016-2020)的开局之年。60年前的1956年,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宣布完成。回首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历程,"一五"计划是党和国家花费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五年计划",而那段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今天尤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凡关心或熟知贵阳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人都知道,贵阳市在经历了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之后,社会与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就。不少的社科理论工作者曾对此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过探讨和总结。今天,我们“对党过去的活动、政策、方针进行再认识”时,一致评价执行“一五”计划的建国头七年“是建国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以来的第二次腾飞”。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邓小平文选》266页),显然,“一  相似文献   

7.
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其国内原来带有“CCCP”的卢布、纪念金银币以及各种勋章、奖章、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章等物品,大量流入我国境内。这枚十分珍贵的“中苏友谊万岁”铜质纪念章(见图)是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由周总理馈赠给“苏联援华技术专家”的纪念品。1955年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全国人民在“一五”计划的宏伟目标鼓舞下,举国上下,同心同德,在各条战线上焕发  相似文献   

8.
《百年潮》2020,(4)
正1953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第一年,根据"一五"计划的要求,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迅速增加,工业化快速起步。国家工业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农业粮食生产赶不上工业建设的需要,粮食等生活消费品供不应求。国家粮食出现严重赤字,缺口不补上,国家的经济建设就会出大问题,随之而来的将是物  相似文献   

9.
正编制和实施五年计划(规划)贯穿了新中国的全部历史,对国家治理产生了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影响,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1951年,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编制"一五"计划,至目前我国已编制和实施了十四个五年计划(规划)。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最初3年国民经济恢复期,形成了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为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改变为先进工业国,追赶世界先进步伐,在党中央、毛主席直接领导下,开始着手制定和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是我们党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立足中国实情,学习苏联模式,从1951年开始着手,一...  相似文献   

11.
1985年6月29日至7月6日,中共山西省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太原召开。这次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山西省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草案),大会总结了“六五”期间山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1986年——1990年“七五”期间的战略方针:“动员和组织全省人民,充分发挥本省自然资源优势,重点搞好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狠抓交通运输和教育科技两个薄弱环节,带动并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年产值翻两番,使全省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达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记取历史经验,坚持稳步前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6年9月党的八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经验教训,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指出:“党中央委员会所建议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发展速度是积极的,同时又是稳妥可靠的。发展速度必须是积极的,以免丧失时机,陷入保守主义的错误;又必须是稳妥可靠的,以免脱离经济发展的正确比例,使人民负担过重,或者使不同的部门互相脱节,使计划不能完成,徒然造成浪费,那就是冒险主义的错误”。周  相似文献   

13.
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国家将东北地区作为重化工业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哈尔滨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在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安排在哈尔滨的就有13项,在东北各城市中居于首位,在国内各城市中仅次于西安,名列第二。哈尔滨市在"一五"时期进行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提高了自身重工业的比重,  相似文献   

14.
1月 20日,经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编修地方志作为加快化事业建设的一项工作被列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这是江苏省第一次将地方志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和实施赵月琴王晓峰姚甲科王秀英周玉文吴雪生1971—1975年,我国实施了第四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一、“四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1970年2—3月,全国计划会议讨论和拟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8—9月,党的九...  相似文献   

16.
段继业 《攀登》2001,20(4):50-54
“十五”计划不是一个普通的五年计划,不仅的编制过程和体制例格式有别于以往的五年计划,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与过去的五年计划相比,实现了全面的创新。本将“十五”计划的创新概括为“新思维”,并以关键词的形式提练为以人为本、结构调整、经济与社会综合协发展、创新、资源与环境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苏联战后初期安全保障性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四五”和“五五”两个五年计划,获得好评。一位西方一流苏联史专家赞其保持了“(苏联)头三个五年计划所特有的很高的工业生产年增长率。”苏联学术界既肯定“在重工业加速发展的基础上,自1940年至1652年,“工业生产增长倍”,又指出“农业总产值(可比价格)仍停留在原有水平上”。这些看法固然不错,不过,笔者认为,判断战后初期苏联安全保障性  相似文献   

18.
张瑞敏 《史学月刊》2013,(8):129-133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1953~1957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业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奠基时期,也是新中国民生建设的创制时期。其时,如何处理"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等现实问题,是摆在国家建设决策者们面前必须回答、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也直接关系到新政权能否取得民众拥护与执政基础的稳固。作为分管国家财经工作的领导人,陈云为"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为这一  相似文献   

19.
苏联史学界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论述,一般都只写如何在四年完成了五年计划,在各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同时批判“右倾反对派”和资产阶级对计划的攻击。给人的印象是,建设初期,苏联党政领导人在领导经济建设方面就是很有经验,十分内行,似乎在思想上和经济政策上没有发生过严重失误。其实历史事实并非如此,从1929年冬天起到1931年,斯大林  相似文献   

20.
简讯     
地方志工作列入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1月20日,经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地方志工作被列入其中第八章第三节“建设文化大省”第一目“加快文化事业建设”之中,提出了“做好地方志编纂工作”。尽管只有9个字,却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重视和关心。纲要把做好地方志编纂工作与文化大省建设联系起来,并把它作为加快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项工作。这是我省第一次将地方志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墨龙)扬州市认真学习宣传《条例》《条例》颁布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