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05年暑假期间的8月份,我为研究生联系田野工作的事宜,先后两次到闽西上杭。在上杭县方志办蓝汉民先生的引介下,认识了上杭丘氏源流研究会的各位负责人,并观摩丘氏总祠,了解到一个闽西客家族群发展的历史人状况。现根据本人在上杭期间所收集到的资料和了解到的情况,初步探讨闽西客家宗祠作为民间化遗产的价值与保护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余玮 《文史精华》2004,(2):31-38
邓六金,福建上杭人。1912年9月出生,1930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入中共,参加过苏维埃时期土地革命斗争与长征。历任中共福建省上杭县旧县区委青年干事、县委妇女部长,福建省苏维埃妇女部巡视员、部长,“扩红”突击队员,总卫生部干部休养连“政治战士”,中央组织部妇女部长,中央妇女部巡视员,东南局妇女部巡视员,华东局机关保育院协理员、副院长、院长,中央财经委员会人事处副处长,中央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处长,国务院  相似文献   

3.
正开国中将刘忠(1906年10月—2002年8月),原名刘太平,又用名刘永灿,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人。刘忠将军身经百战,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从农家子弟成长为我军名将最终在军史上留下了赫赫英名。一、"你当政委时间很长,政治上可靠,打仗又很勇敢"1929年5月,红四军主力第二次入闽,"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刘忠积极投身农民运动,很快加入中共党组织,并担任了上杭县工农赤卫队十三大队军需长。1930年3月,闽西各地  相似文献   

4.
冰川 《福建旅游》2005,(8):126-127
上杭是一块红色土地,革命战争年代。有1.27万英雄的上杭儿女参加了革命队伍,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卓越的贡献.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5.
上杭是一块红色土地,革命战争年代,有1.27万英雄的上杭儿女参加了革命队伍,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卓越的贡献。有27位上杭籍共和国将军事迹载入光辉史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都曾在上杭进行革命实践活动,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史迹。  相似文献   

6.
上杭文庙始建于宋代,明代重建,是福建省保存较完整、最具特色的文庙。从宋代开始至民国时期的数百年间,上杭文庙作为汀州代表性的祭孔场所,经常举行祭祀孔子活动。上杭县博物馆保存有各种制作精美的祭祀礼器,是研究我国祭孔礼仪的重要资料。本文对这些明代铜制礼器的传承、种类作了深入的探讨,对于研究我国文庙祭祀礼仪制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打开清人所编的《福建通志》,不难看到这样的记载:"上杭比屋裕如,士通学业,彬彬文物,有类大邦。"而旧《汀州府志》也记载:"上杭士勤学问,女宇贞烈;衣冠文物,颇类大邦;礼乐诗书,实多济美。"可见,上杭自古便崇文重教、学风笃厚,并培养出一大批多才多艺的客家子弟,其"诗画之乡"的赞誉绝非虚名。人才辈出享誉八闽据史料载,从元至清上杭县有912人获得过科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为缅怀他的丰功伟绩,追寻他在福建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光辉足迹,本刊特选载相关文章,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事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他光辉的足迹。毛泽东曾经九次到上杭从上杭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  相似文献   

9.
华嵒(1682—1756年)是清代中期著名画家,字德嵩,又字秋岳,福建上杭白砂里人。上杭县古称新罗,华嵒因以为号,自称新罗山人、新罗生、白砂山人等,以示不忘乡梓故里。此外他还有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别号。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华嵒出生于一个穷苦的造纸工匠家庭,早年曾就傅读书,后因家庭生活拮据而半途辍学,不得不在造纸坊中作徒工,维持生计。但他  相似文献   

10.
伍洪祥徒步万里赴延安出席中共七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原政协主席伍洪祥,是出席党的十六大的代表之一。在党的历史上,他从七大到十六大,除了九大、十大以外,出席了历次党的代表大会。1939年他奉命从广东梅县出发,前往延安出席党的七大,是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历尽艰险赴延安伍洪祥出生于福建上杭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3岁投身革命,担任过少先队政委、共青团上杭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长。中央红军长征以后,他奉命留在已经沦陷的闽西苏区,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担任红军独立第八团政委,成长为一名有勇有谋的红军指挥员。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以后,他又…  相似文献   

11.
正清代雍、乾年间,扬州的商业及手工业发达,文学、艺术亦随之活跃,群集扬州的画家有百数十人。其中华喦(1682~1756年)是流寓扬州较早,时间亦较长的画家,也是清代中期扬州地区成就卓著的画坛巨匠。他原字德嵩,后改字秋岳、布衣生等,又慕南田翁其人其艺,亦号东园生。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于福建上杭县白沙村,上杭古为新罗地,因不忘桑梓,又号新罗山人。华喦自幼聪颖,好诗画,"矢口成吟,落笔生趣"。以家贫辍学,随父亲在造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省上杭县杭中路82号的老屋,构成我所有记忆的起点和生命延展的原点。孩提时的晨晖中,太太(客家人管外曾祖母叫太太)总是牵着我的小手带我穿过三个厅堂,绕过两个天井,跨过五道"高高的"的石门槛,带我去"遥远"的上杭县城东幼儿园上学。走在曲折悠长的杭中路上,我用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着周遭的世界:为何脚下的青石板路刻有漂亮的花花?为何老屋顶上会蹲个胖墩墩的"石狮  相似文献   

13.
刘以顺 《铁军》2016,(12):42-42
11月13日至17日,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组织办公室工作人员到福建上杭县古田会议旧址参观考察,这是研究会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所进行的一次重要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在古田会议旧址后面山坡上,"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格外引人注目。1929年12月28至29日,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  相似文献   

14.
华喦(1682-1756年),字秋岳,原字德嵩,福建上杭白沙村人。上杭在晋代称为新罗,故自号新罗山人,又号布衣生、东园生、白沙道人、新华山人、离垢居士等。  相似文献   

15.
曾海洪  李琴 《世界遗产》2011,(3):110-112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从1929年初开始,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先后三次由赣入闽,播撒革命的星星之火,创建了闽西红色根据地。闽西自此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部分,毛泽东的政治、军事思想也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孕育而生。早春二  相似文献   

16.
这張用紅布写成的入党誓詞,是1929年上杭县第六区岭背乡党员举行入党宣誓时用的一面旗子。入党誓詞中"CCP"代表中国共产党,"CCY"代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个旗子是上杭县第六区岭背乡老革命同志刘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2月下旬,我到广东梅州嘉应学院开“客家文化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顺道到陈宝箴的祖籍地——福建上杭县进行实地调查,实现了酝酿两三年之久的一项田野调查计划。会议期间,非常幸运地结识了久闻其名的上杭县图书馆馆长严雅英女士,使我在行色匆匆之中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上杭老城曾经是客家人聚居区之一,除了一段宋代始建、明代扩建的石砌城墙,现存以解放路、临江路、杭中路等为代表的古街还保存着完备的明清时期客家民居、宗祠和商业街区以及古朴的生活方式,继2008年东门大街、西门大街陆续被拆后,2012年,解放路、杭中路等老街在由地方政府发起的"城市大会战"中又面临被全面拆除的危险,一群家在上杭的年轻人,通过网络发出呼吁,恳请专家来上杭鉴定民居,老街的价值。他们试图用普通公民的力量,获取社会各界的关注,保护最后的老街,最后的老宅……  相似文献   

19.
步云书院,座落在上杭县步云乡梨岭村西北约五华里处,建造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创建书院的是当地的一位进士叫林开莘,他看到这一带山势高耸,风景秀丽,云雾弥漫,步出院门,宛如置身于悠悠白云之间,便将书院取名为“步云”。林开莘等人还题刻了一幅长达3.58米的楹联,悬挂在书院大门两侧。  相似文献   

20.
更正     
本刊2012年第四期,黄汉民先生《福建上杭城市化进程下的客家民居》一文,第10页图片说明应为"上杭文庙棂星门的高大抱鼓石";内文"斗拱"皆应为"斗拱";第12页左栏第6行之"圆满"应为"圆润";第16页小标题应为"客家民居特色的传承"。袁靖先生《生业兴起文明进程中的五谷、六畜、百工》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