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史称“西域”,早在汉代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号为“西域三十六国”。张骞通西域以后,新疆成了中西交通的重要孔道,形成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在东西方各大文明的影响下,西域人民曾经创造过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以后,辉煌一时的西域文明逐渐走向衰落.最终消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茫茫沙海之中。随着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中外考古探险家.纷纷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城访古寻宝,西域文明终于被重新发现。人们很难想象,人迹罕至的中亚荒漠,竟然有过如此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正如南唐后主李煜诗中所言:“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相似文献   

2.
哈密地当古代西域与中原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文化中心。素有"西域襟喉、嘉关锁钥"之称。既是古代民族东来西往的交通孔道,也是商旅行人打尖歇息的必经之地。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等多种文化传播、交流、汇聚、  相似文献   

3.
邵如林  Zhao  Dengming 《丝绸之路》2014,(11):42-53
河西走廊,地处甘肃西部黄河以西。南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脉接壤,东临黄土高原,西与塔里木盆地交界,北与内蒙古高原南缘隆起的北山山地相连,是一条长1000多公里、宽数公里至百余公里的狭长地带,因形似走廊而得名。 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河西走廊重要的历史职能。河西走廊虽然处于峰峦叠嶂的祁连山和主要为戈壁、沙漠的内蒙古高原的夹峙之下,但走廊之上,却是绿洲相连,地下水源充沛,资源丰富,物产富饶,自古以来即为中原通西域的首选之路。自3000多年前起,河西走廊就成为中国内地通往西域地区的必经通道,神秘的“玉石之路”和周穆王西巡,沟通了中原与西域地区的联系。自公元前121年开始,成为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主干路段。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成为华夏文明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地中海文明的交汇区。正是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融会过程中,河西走廊得以长期吸纳这条道路上荟萃的各种文明,促进了自身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河西文化。  相似文献   

4.
今日甘、新两省区,是古代中西陆路交通的必经之地。历来研究中西交通史的学者,多着重于论述汉唐两代的业绩,而对于魏晋一段,特别是十六国时期,则甚少着力。甚至给人以这样的印象:当时中原纷乱,军阀纷争,中原政权无力西顾,对西域经营已处于停顿状态,中西交往亦几乎断绝。有些通史著作,对此段西域状况往往也略而不述。事实上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在这一时期,中原政权虽因内部分裂割据,与西域的联系曾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并未中断,特别是靠近古称西域的、在今甘肃境内建立的几个称“凉”的政权,这时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仍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这样说,称“凉”的几个政权,曾为我国西部各族的融合,为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戊己 《中国地方志》2012,(8):59-64,5
吐鲁番绿洲作为天山南麓——环塔里木盆地诸绿洲为代表,在欧亚大陆间不同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当中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西域绿洲文明经历了从萌发到成长到成熟这三个不同的阶段,绿洲文明随人而兴,亦有可能因人而衰,要保持绿洲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绿洲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敦煌与西域地区,是世界上几大古老文明集中(或曰唯一)的交汇之地.而文明的交融,往往伴随着人口迁徙、经贸往来、政治争斗、宗教传播、战争较量而进行,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也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强大动力.自古以来,我国敦煌与西域地区的文明交汇,无论对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变革、繁荣,还是对...  相似文献   

7.
龟兹汉唐风     
库车绿洲具备了人类赖以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古代绿洲丝绸之路与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血脉在这里互相交织,使它变成了古代西域文明和龟兹文明的主要发祥地。西域飚起龟兹风,龟兹光彩在汉唐。历代先贤跃马天山、屯垦戍边,在这片亘古苍茫的大地上留下了生命赞歌和千古文化。  相似文献   

8.
王永生先生毕业于新疆大学历史系,先后在新疆金融研究所和中国钱币博物馆工作;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新疆钱币,《钱币与西域历史研究》(2011年2月)是作者将近20年有关西域钱币的文章汇集成帙,由“钱币考证”、“钱币文化研究”、“清代新疆铸钱局研究”、“钱币彩图”等部分组成。内容主要涉及古代西域以及近代新疆和西藏地区铸造和流通的钱币,在经过史料考证的基础上,借助钱币这种实物资料研究钱币背后的历史。《钱币与西域历史研究》有以下特点。第一,以钱币为线索研究西域历史,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为东西交通孔道,是多种文明荟萃之地,与钱币有关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作者以钱币为切人点来研究新疆的历史文化,既开拓了新领域。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视角,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一些历史难题,揭示被尘封已久的历史史实。如《伊帖、阿尔泰通用银券考》一文,作者结合史实详细论述了伊帖和阿尔泰通用银券的发行过程,理清了伊犁和阿尔泰地区归属新疆管辖的过程,从一个侧面讲清了伊犁和阿尔泰归属新疆省管辖、新疆最终完成全省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是从中国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和古代西域,横贯亚洲,进而连接北非和欧洲的古代陆路交通线的总称。这是一条民族大迁徙的走廊,是一条沟通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东方大汉帝国和西方古罗马帝国的道路,是一条辐射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和希腊-罗马古代四大文明圈,连结欧、亚、非三个大陆,推动东西方文明融会交流的通道。  相似文献   

10.
近代华侨与中华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现象源远流长。比较完整与正规意义上的华侨 ,乃是近代的产物 ,是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华侨是近代中外文明交流与交汇的重要载体。华侨在海外所进行的文明交流 ,是在母国文明与侨居国文明环境双重恶劣的条件下 ,自发而艰难地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高楠楠 《神州》2013,(14):22-22
新疆自古就有人类居住的痕迹,文化悠久,在铁板河出土的三千八百年前的楼兰睡美人为新疆的文明拉开了序幕。新疆为古代的西域,是于东西方交通的要塞,四大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新疆独有的绿洲文化和游牧文化。新疆的少数民族服饰也因为其独具的历史文明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莎车王父子     
公元前59年 ,西汉政府在西域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 ,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是西域纳入中央王朝版图的重要标志。从此 ,西域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管理 ,是与西域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南的莎车国 ,在国王延、康父子两代的领导下 ,就为保持西域与汉朝中央政府在政治上的统一 ,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莎车王延早年曾在西汉都城长安学习、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 ,优厚的待遇和广博的见识 ,加上礼仪文明的熏陶 ,在他的心灵深处培养起了对中原的深厚感情。回国继承王位后 ,他依照汉朝的制度 ,…  相似文献   

13.
“西域”一词,始见于汉,其包括的地域,历代屡变,本文所述主要指西域诸大国如焉耆、龟兹、大月氏、安息、于阗、康居、疏勒等国。西域各国,自汉时与华夏通往来,于是中国文明传播西域,西域所接受的西方文明与宗教亦转播东土。中西文化交流,以汉唐为最盛,丽西域本身的文明亦奠基于斯日。故本文所述从公元前二世纪之初期至十世纪之末。伊斯兰教东侵,佛教在西域消亡为止。下分几点来谈大月氏之佛教。  相似文献   

14.
新疆古称"西域"。自张骞通西域后,新疆成为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历史上许多古代部落或民族交替兴盛于此,是世界上几大宗教如佛教、景教、摩尼教、祆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播之道,是几大文明如中华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拜占庭文明、阿拉伯文明的荟萃之地,也是多种语言文字通行使用之地。新疆历史钱币上的语言和文字,语源不同,形态各异,体现出多语言接触影响、多文字交融合璧的特点。本文包括三部分:一、新疆多语文的历史生态。概况介绍新疆多语文形成的历史生态,并从语言和文字的来源、类型上对新疆历史钱币上的语言和文字进行分类。二、新疆历史钱币上的多语文交融与合璧。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和介绍新疆历史钱币上多种语言与文字的交融和合璧。三、新疆多语文历史钱币的启示。新疆历史钱币不仅是研究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材料,而且对于现今新疆构建和谐的语言关系、促进良好的民族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玉门市位于酒泉中心地区,左通西域,右达中原,北望蒙古,南靠祁连,古往今来都是交通要冲。疏勒河联通西域沙漠绿洲,黑水又通达蒙古草原,东西南北文化汇合,在中华民族与文明形成过程中历史地理意义非常突出。2020年9月12—14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玉门·玉门关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玉门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最早玉门关位置、玉门与玉门关判别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一、最早玉门关位置考证。  相似文献   

16.
艾娣雅 《丝绸之路》2009,(10):19-21
在人类古文明发展史上,由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恒河流域的印度文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的亚述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地中海的希腊—罗马文明等构成的古文明文化圈上,千年来贯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这条文化交流之路在古西域这个枢纽、交汇地带与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绿洲文化等本土多元文化发生了交流、融会,书写出灿烂的西域文化篇章,为后世留存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维吾尔木卡姆便是其中绚丽的东方奇葩。本文结合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就维吾尔木卡姆及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1月12日至15日,"第二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学术研讨会"在杭州西子湖畔顺利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近代交通体系的成长,近代交通发展中西方列强、政府、企业及企业家的角色,近代交通与区域近代化、城市化,近代交通与城乡经济社会变迁,近代交通与旅游、文卫事业等问题展开热烈研讨。研讨会反映了当前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为从事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研究的学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8.
汉唐时期是西域佛教形成、发展及向内地传播的主要历史阶段。丝绸之路的开通与魏晋时期西域诸城郭大国的局部统一,为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与政治基础。西域佛教也因之在汉唐时期进入到发展的全盛期,并呈现出多中心和多样化的特征。西域佛教通过西域僧人东行弘法、内地僧人西行求法、政治交往、军事征伐、人口迁徙和商业贸易等几个主要路径向东方传播,而这些多样的、双向的传播路径对该时期西域与内地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至神龟元年(518)间高昌王国的内徙活动,认为在柔然、高车与北魏三方角逐西域的政治格局下,处于柔然和高车争夺焦点上的高昌为求自保而以内徙的形式谋求北魏的保护。北魏出于经营西域的战略考量却只同意将要求内徙的高昌东迁于伊吾一带,借以控制丝路交通、牵制柔然和高车。这不仅导致高昌内部政局发生动荡,而且也使得两次内徙活动未果而终。  相似文献   

20.
顾炳枢 《文史天地》2004,(12):58-60
中国的废城墟多得数不胜数,而以石头城特色驰名于世者却只有3座,其中新疆的塔什库尔干石头城最为偏远险要而神秘,留给我们太多的未知和诱惑。有幸走访这座石头城,那厚重的历史感、历经沧桑的残缺美和凝固了的文化沉默让我深深感动。它是边境丝绸之路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是西域古老文明的标本遗存和探险家们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