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韩星海 《丝绸之路》2007,(10):64-65
四面要塞,塬下沟壑,三水交汇之处形成一宽敞的河滩,在一望无际的河岸上,耸立着一座美丽的小山城,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陕西省麟游县。  相似文献   

2.
在素有“天下山水之胜在蜀,蜀之胜曰嘉州”称誉的古城乐山,经历三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古代乐山人民留下了著名的东汉岩墓群,唐代石刻佛像、古建筑、古塔等古文化奇迹,分布于三江流水之畔,掩映在碧翠的群峰密林,融和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构成一幅天然图画,成为名扬海内外的著名胜地。在众多古文化遗迹中、有一处闪烁着艺术光辉的石刻奇观,它就是被誉为乐山“千佛岩”的唐代石刻佛像。  相似文献   

3.
《文物》2016,(1)
正2013年,由四川博物院等单位编著的《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正式出版,将四川地区出土南朝造像的全部资料汇集在一起,内容翔实,为研究川地南朝佛教造像提供了便利[1]。1995年笔者赴四川省奉节县(今属重庆市)考察时,在白帝城保管所大厅内倚墙壁看到一尊南朝佛像。这是川东地区前所未见的,也未见诸于报道,可以作为四川地区南朝造像的补充。佛像为圆雕,用质地较细腻的砂岩雕造而  相似文献   

4.
长安县收藏的碑石中,有一件明代汉白玉线刻佛像,高74、宽34.5、厚10厘米。画面为观音大士坐像,头部有光环,直径20厘米;身下为莲座和海波纹,旁有净瓶和柳枝,线条流畅。这像据以雕刻的原画是明初月本僧人绘赠中国地方官马仁安的一件礼品。马  相似文献   

5.
1983年,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寺发现两件石刻佛像。一、释迦牟尼坐像(图一)。像雕刻于石门寺右面的一座崖壁上,高于地面约20米,佛背光处刻二层台式石罍纹饰。佛面部已毁坏,双手合十,披袈裟,露胸,袖宽大,双腿下垂,脚踏覆莲,端坐于叠涩  相似文献   

6.
河北中南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皆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按其袈裟表现样式可分为阶梯状衣褶双领下垂式袈裟、棱角状衣褶双领下垂式袈裟和双勾阴线衣褶双领下垂式袈裟三种类型,三者依次出现,后两者存在直接的承续关系。第三类型的较大尺寸造像,体现出纯熟的雕刻技巧和富于装饰性的视觉特征。这些以白石为主的石刻佛像,在北魏晚期和东魏大致呈现两阶段发展,前阶段实例结合了洛阳地区造像因素和本地金铜佛像造型特征,后阶段逐渐形成自身特点,并对周边地区产生较广泛影响。这些实例头部造型只出现波形发髻和磨光发髻,其中东魏实例多数头部比例被有意夸大,人体也趋于丰壮,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其后的北齐造像。  相似文献   

7.
黄河南岸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中部北魏晚期至东魏石刻佛像,代表着当时北方中央造型式样.绝大多数实例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基于袈裟表现形式的微观变化可分为五组,前两组皆为龙门古阳洞实例,在沿袭大同云冈石窟佛像特征的同时形成自身独特性.第三组皆为龙门北魏窟龛中尺寸较大的主尊佛像,出现了多种新特征,第四组在云冈佛像造型基础上向程式化和装饰性发展,第五组是受前四组影响的洛阳周边地区小型洞窟龛像及零散单体造像.五组佛像大致呈先后发展次序,人体造型变化不甚显著,外在袈裟表现则是此时期佛像造型的重心所在.  相似文献   

8.
佛像起源     
《山茶》2011,(5):32-33
大多数人对“佛教”与“佛”的认识,通常源自佛寺、佛堂、佛龛中的佛像.这种”以形象教人”的传统还使佛教拥有了“象教”的别称。但在佛教产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间都并无制作佛像之举。早期的佛教艺术通常以菩提树、足印、法轮等意象象征佛陀.甚至用空白来表示佛所存在的空间。佛像的出现则与希腊文化的影响、希腊雕塑技艺的传入有密切关联,希腊文化统治地中海地区和中东地区的”希腊化时代“,恰是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执政时期。阿育王将佛教奉为国教.向外派遣使者传播佛教.这些使者带回了古希腊对人体美的崇尚、对人体细致的观察和表现,以及他们精湛的雕塑技艺.而诸如此类的艺术思想.不可避免地对佛教徒和工匠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申 《中原文物》2007,(6):66-71
山东地区以青州为中心流行的北魏到北齐时代的一佛二菩萨像,不论是石雕还是铜铸,多是佛身与台座明显地分成两部分,佛、菩萨共同包容在一个大光背之内,两侧的菩萨立像位于光背最外侧,犹如悬在空中。朝鲜三国时代的金铜佛像是从山东的佛像样式接受而来的,有的佛像上青州派色彩还较浓厚。但朝鲜佛像自身的特点还是明显的,光背外形上较为秀美,脸型略微清瘦,表情恬静内省。对圆柱形覆莲座更为偏爱,台座也略微高瘦。  相似文献   

10.
佛像拍摄记     
《华夏人文地理》2014,(4):200-200
大昭寺的释伽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是拉萨城的原点,也是这座城市的核心与灵魂。为了拍摄好这张照片,我做了许多准备,先是搜索关于这张佛像的图片,大都是正面的——穿戴整齐,法相庄严。我想找一个别人没有拍过的角度,运气不错,在我拍摄的这段时间里,正好赶上班德拉姆节和燃灯节。加上冬季是藏族的农闲时节,朝拜的人特别多,其中有些信徒会供奉纯黄金粉末。给佛像刷金粉塑身。一个画面在我脑海里形成了。我想拍一张为佛像刷金粉的图片.为此我们费尽周折。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明代佛学兴盛,广建寺院,为满足朝廷布施及民间供奉的需要,金铜佛像迅速发展,形成了永乐、宣德年间最高造像水平的"永宣金铜佛像"。此时的造像面相丰满、造型优美、金水充足,艺术水平极高。清代造像继承明代风气,使汉藏金铜佛像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些佛像不仅是佛教徒膜拜崇奉的对象,也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受到中外收  相似文献   

12.
现藏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的一尊鎏金铜佛像分为佛陀与头光两部分,其中佛陀及台座上的双狮都具备典型的犍陀罗艺术特征,当产自中亚或印度,年代约为2世纪末到3世纪初,即中国的东汉晚期;头光背面的火焰纹是中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为5—6世纪在东亚地区后补制作的。此类来自中亚或印度的鎏金铜佛像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早期小型鎏金铜佛像的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河北地区出土的30多尊小型鎏金铜佛像无论从造型还是细节特征都深受健陀罗风格的影响。其中1955年出土于河北石家庄北宋村东汉晚期墓葬的鎏金铜佛像,年代与哈佛佛像接近,佛陀脑后有插榫,佛首微微前倾,施禅定印,身前有两位下跪的供养人,台座正面立有双狮,双狮中间为浮雕或者线刻的莲花,是3—4世纪中国早期小型鎏金铜佛像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3.
桂林石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地处南岭山系西南,坐落在越城岭、海洋山、驾桥岭、天平山所夹持的岩溶盆地的近中央地区,漓江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市区内的地貌,主要是在燕山期运动奠定的构造格架基础上发育形成,地貌的物质构成大部分属碳酸盐,以岩溶峰林地貌发育最全、分布最广,约占市区总面积的80%。它以峻峭的山峰、清澈的江河,  相似文献   

14.
唐崇陵石刻     
《文博》1997,(4)
1.石狮2.石马3.石人4.华表唐崇陵石刻  相似文献   

15.
藏东石刻     
昌都地区是西藏吐蕃时期石刻分布最多的地区。探寻这些石刻,似乎是对“唐蕃古道”沿途节点的考证,千年的时光早已让古道的样子模糊,但会说话的石头还在传递着吐蕃时期藏东艺术的余温。它们是汉、藏.印等艺术交流的典范,也是佛教在藏东地区弘传的一个辉煌的见证。  相似文献   

16.
南山石刻     
南山石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走进贵港市南山风景区,就会看到琳琅满目的南山石刻,楷行隶篆,各显功力,是南山古迹又一绝。从南山寺门八角亭至山门,触目皆是碑刻摩崖,大部分岩洞都有题刻,其中石佛洞、观音岩最多,共40多(块)处。据旧志记载,自宋、元、明、清至民国,历代骚人墨客留题吟咏南山的诗文联额100余篇(首),近100块(处)石刻。南山的摩崖碑碣历史久远,其年代上至宋初,下至民国。其形式有题记、题额、诗联、序跋和捐资列名等。  相似文献   

17.
王建墓石刻     
墓在成都老西門外的撫琴台,一九四三年正式發掘,解放後,由於人民政府對文化遺產的重視和保護,已經培修復原。墓中的石刻造像與石建築上的雕飾,是重要遺物的一部,茲作簡略介紹:  相似文献   

18.
石刻杂谈     
我国古代石刻遗存极多,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可以考史,可以证经,乃至书法艺术,源流派别,都可以从石刻中探索而得。兹就见闻所及,或有为以前不经见和未发表过的资料,随手分条札录,提供参考,姑名之为杂谈。拉杂不成系统,错误一定很多,尚希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19.
永昌石刻     
永昌地处古丝绸之路东端,历史上佛教兴盛,曾遗留众多佛教文化遗迹,其中西夏六体文石刻和元花大门石刻具有重要的文物研究价值。 西夏六体文石刻位于永昌县城北10公里的圣容寺。在圣容寺唐塔下面,一堵栗色花岗岩石壁高约20米,半壁之上,粗加打磨,刻有两方文字,面积约1.5平方米。一方刻有四行不同文体的文字,据有关古文字专家确认,内容为藏传佛教六字真言,第一行为八思巴文,第二行待考(疑为蒙文或回鹘文),第三行为西夏文,第四行为汉文。另一方刻文在其右下方,上行为梵文,下行为藏文,统称西夏六体文。汉文写作“唵嘛呢钵弭…  相似文献   

20.
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村因地处山西沁县漳河北源支流涅水的南岸而得名。1957年秋在这里发掘清理出一大批窑藏石刻,这批石刻以出土地为名,称之为“南涅水石刻”。这批石刻出土后即在当地保存管理,1962年将石刻搬运至县物馆。为了更好地利用保护,1986年由国家投资在县城南二郎山建造了一座仿明清建筑“南涅水石刻馆”,1989年10月陈列展出并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