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游路上,女妖个个倾城绝色,且大多只想与唐僧成亲,却几乎难逃一死,结局普遍比男妖凄凉。命运为何如此不公?如果听多了电视剧《西游记》续集主题歌“魑魅魍魉怎么它就那么多”,很多观众怕都会形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取经之路三步一妖,五步一魔。  相似文献   

2.
清代三家《诗》学研究是清代《诗经》学史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但是关于清代三家《诗》学研究的专门著作却寥寥无几。通过考察近代以来的清代学术史、经学史、《诗经》学史等相关研究著作,概括其中所包含的三家《诗》学研究成果。并具体分析当今学者在清代三家《诗》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指明清代三家《诗》研究的重要价值及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3.
今文三家《诗》与古文《毛诗》的融合是清代《诗经》研究所呈现出的新趋势,伴随着清代三家《诗》研究的全面复兴,这种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它既是清代三家《诗》研究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走向,也是三家《诗》深层次研究的表现,在清代三家《诗》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相似文献   

4.
清代学者徐松的《西域水道记》,作为《西域三种》之一,是一部对西域水道在进行实地考察基础上研究其变迁与现状的力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圣华 《满族研究》2004,2(3):59-63
清代八旗诗词取得了卓的艺术成就,构成清代学的重要一翼。20世纪80年代后清代八旗诗词研究趋于繁荣,逐步取得独立的学术地位。严迪昌教授《清词史》、《清诗史》及相关论,深入探讨八旗诗词的创作和流变,初步揭现了八旗诗词史的历史风貌,其独具特色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对21世纪的满族学研究及清代八旗诗词史的撰述,均具有重要的学术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清代宾兴礼的直接源头是明代宾兴礼。清代宾兴礼既对明代宾兴礼有所继承,同时据很多地方志的记载,清代宾兴礼逐渐演变为专指送别科举考生参加乡试的典礼。彩楼和月宫桥是清代宾兴礼上最为常见的场景布置,而《加官》、《魁星》等原本是戏剧开演前的舞蹈戏则是宾兴礼上常用的优伶表演剧目。由于清代前期地方科举经费预算被大幅度裁减,各地宾兴礼在缺乏经费的情况下,往往很难如期举行。为此,地方官和乡绅常临时捐资或捐置资产设立基金,以便可以长久举行宾兴礼,这也是清代各地科举考试公益基金大量涌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从康熙十六年(1677)《铁岭县志》问世,到宣统三年(1911)清朝灭亡,清代东北地方志修成119种,其中亡佚11种,现存108种。在康熙年间编修《大清一统志》推动下,盛京地区修志事业兴起;乾隆年间成书的两部《钦定盛京通志》,由乾隆皇帝下旨敕修,于军机处方略馆中纂办,体现统治者对发祥重地编修通志的重视,是官方修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东北地区人口剧增,新设一批府厅州县,相应带来规模空前的修志热潮,既对旧有州县志进行了重修,新设州县也开始编修方志,其中乡土志数量尤多。清代东北方志的纂修历程,反映出清代东北边疆内地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书讯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博士王东平著《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 ( 1 759- 1 884年 )》已经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边疆史地丛书》之一种。全书约 2 3万字 ,由清代回疆地区法律典章研究、清代回疆行政法规研究 (上下 )、清代回疆刑法研究、清代回疆司法制度研究、清代回疆伊斯兰民事法研究、清代回疆经济政策与法规研究等 7章及前言、结语构成 ,从多方面对清代回疆的法律制度进行了探讨。该书是近年来少有的系统研究清代法律制度的专著 ,它的出版不仅会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清代回疆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 ,…  相似文献   

9.
《入沈记》作为域外汉籍"燕行录"之一,详细记录了朝鲜使节在盛京地区的沿途见闻,成为我们了解清代前期盛京地区各个方面的重要史料。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并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对清代前期盛京地区的语言状况进行挖掘,从而丰富我们对清代盛京地区语言的认识。同时对《燕行录》在语言研究方面的价值,希望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为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研究"燕行录"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张蕾 《沧桑》2011,(4):117-119
吴承恩的《西游记》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十分成功,孙悟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孙悟空是《西游记》中大力讴歌的中心人物。他具有追求自由、平等的本性,蔑视神圣权威的叛逆精神,无所畏惧的战斗气概,机智诙谐的人物个性,同时还透露着悲伤的气息,还带来一点秉性高傲,让人感受到孙悟空这个人物的饱满、立体、真实。  相似文献   

11.
可爱的小妖     
比起有背景、有魔力的大妖,小妖是《西游记》的常驻角色,他们除了通风报信、制造笑料,是否还有特别的使命?在平顶山,猪八戒巡山时,遇到一群小妖。他本可以“化万道火光”而逃,但慌了阵脚,接连倒后,被一群小妖按住——抓鬃毛的,楸耳朵的,扯着脚的,拉着尾巴的,没挣扎几下就给擒住了。  相似文献   

12.
如姬 《中华遗产》2023,(6):36-47
“黄袍怪”一角,在《西游记》中独占四章篇幅。这个靠吃人过活的狼精,竟是个为了爱情不当神仙当妖怪的“恋爱脑”,他的结局,令人唏嘘。古时候,人们仰望星空,观测到“太阳”在天球表面运行的“黄道”线上(实则是地球在公转),分布着28颗肉眼可见的星星。  相似文献   

13.
罗尔纲对于清代兵制有着深厚的治学功底,所著《湘军新志》与《绿营兵志》在清代兵制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性的历史贡献。《绿营兵志》论述了绿营制度的源流、建制沿革和衰落的历史过程,为世人呈现了全面、系统、完整的清代绿营制度。《湘军新志》则对湘军的创立与演进、首领与兵将、制度与营建、饷章与饷源、招募与遣撤、训练与选拔、战术与战绩、起源与解散等进行了细致的考证与论述。  相似文献   

14.
王浚波 《沧桑》2009,(6):224-226
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16世纪至18世纪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两部经典作品。二者具有通过讲述神话或童话故事,来抨击各自国家的社会弊端,表达作者政治理想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5.
赵心愚 《上海地方志》2022,(1):38-44+95
《西藏志》在“门目体”清代西藏地方志中最早设置了“附录”目。“附录”目虽只保存了三部分资料,但其设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初西藏地方志的发展及高潮的到来,对之后的清代西藏方志以及清代西藏史地研究著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附录”资料虽然发现于《西域全书》乾隆七年抄本之中,但实为乾隆元年稿本中的资料,最初来源则应为清驻藏大臣衙门档案资料及相关人员雍正年间在拉萨及西藏各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西藏志》编纂者虽主要在《西域全书》抄本基础上调整和增删,但部分内容也参考和借鉴了《西藏志考》的记述方式,并采用了某些资料。即《西藏志》与《西藏志考》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黄宗羲的《孟子师说》与黄以周的《子思子辑解》既是儒家文化的经典,又是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成果。从《孟子师说》到《子思子辑解》,充分展示了清代浙东学者对儒家道统的构建和细化。从《孟子师说》到《子思子辑解》,清代浙东学派逐渐由对义理的关注转化为对考据的重视,至《子思子辑解》更趋细密严整。另外,在哲学本体的选择上,《孟子师说》立心,《子思子辑解》尊礼,但在功夫修养上,两者皆以“诚”与“慎独”为津梁。从《孟子师说》到《子思子辑解》,清代浙东学派亦经历了回归当下与还原经典的变迁。从《孟子师说》到《子思子辑解》,不仅真实展现了儒学思想之演变,而且透露了清代浙东学派文学思想嬗变的消息。  相似文献   

17.
孙景超 《文献》2022,(4):87-9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云南舆地图说》是描绘清代中期云南历史、地理与民族状况的重要图籍。通过对档案的梳理及与相关文献的内容比对,可证实其为清嘉庆二十四年伯麟主持编绘的《伯麟图说》之重要组成部分。《伯麟图说》的内容包含《夷人图说》和《舆地图说》,二者合一方为完整的《伯麟图说》。《伯麟图说》是清代中期云南舆地图与民族图的集大成者,其《舆地图说》与《夷人图说》两部分各有不同的渊源与发展脉络,并在流传过程中分化出不同的版本与名称。  相似文献   

18.
《皇朝礼器图式》为清代乾隆朝敕撰的重要礼制文献,对清代的礼器制度进行了全面总结,是了解清代礼制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内阁大库档案被视作近代古文献四大发现之一,兹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相关档案与《清实录》等文献资料相结合,对《皇朝礼器图式》成书过程中的编撰背景与编撰时间作了创新性阐释,并首次梳理出了该书校补工作中的三个不同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关于《皇朝礼器图式》成书和校补的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19.
戏解西游     
谢山 《炎黄春秋》2006,(4):76-77
俗语:跳不出如来掌心。似乎如来法力无边。但细思之,这法力其实亦有限,三千年一劫,即是历史发展规律。五行山也有崩颓之一日,岂能违反沧海桑田的规律。孙大圣被压了几百年,到头来还得放他出来,再关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如来也不得不出此一招,只是加了个条件:“皈依佛门”,其实丝毫没有改造好,只是用个金箍骗了他才迫使就范。然而查查记录,几次使用紧箍咒,错的是唐僧,由此可见紧箍咒的教育意义的渺小以至无能了。孙大圣放了出来,脾气还是依旧,看来还是挺“顽固”的,他是石猴,脑袋自然是花岗石的。  相似文献   

20.
<正>高山流水下的渔湾,是《西游记》中描写的闻名中外的连云港市花果山东南侧的一处山水胜境。因古居海中,"渔人缆舟之所,故以名。"5.5公里的龙潭涧深长的峡谷,贯穿渔湾,绵延逶迤,空旷幽邃,天然秀丽,古意隐约。深深的涧沟,山谷傍岩,奇花异草,嘉树青藤。无数贤达、名士、文人墨客在此流连,为渔湾留下了不少美丽传说和故事。清代乾嘉时期戏曲家吴恒宣(安徽歙县人)有诗:"至今千载下,空谷流其音",以此追念涉足渔湾、逝去久远的历史上的贤达名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