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丝绸之路》2012,(13):79-79
近日,位于西安南郊的著名佛教祖庭大慈恩寺内的唐代大雁塔正在进行修缮维护。这是继2000年大雁塔塔顶修缮后的再度维护,施工期间照常向游人开放。 大雁塔坐落于西安市大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相传是玄奘大法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归国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原为仿照印度建筑形式的五层砖塔,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改建为七层。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塔身以青砖砌成,并作仿木结构,坚实雄伟,是楼阁式砖塔的典型。  相似文献   

2.
十层突兀在虚空,四十门开面面风。 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天中。 回梯暗踏如穿洞,绝顶初攀似出笼。 落日凤城仙气合,满城春树雨濛濛。 这是唐代诗人章八元的《题慈恩寺塔》诗。慈思寺塔,即人雁塔,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唐代高僧玄奘创建。最初是五层,现存是一座七级方塔。据诗人“十层突兀”“四十门开”之句,似乎当时塔高十层,然而,一般的佛塔层高以单数居多,现存唐塔或建于唐以前和唐以后的塔均如此。《魏书·释老志》说:“……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当然电有双数的,如云南大理三塔,以及一些高僧墓塔等,但向来被视为特殊例子,且为数极少。那么,大雁塔为什么建成十层呢? 查《辞海·大雁塔》条云“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贮藏印度取回的经像而建。塔高5层。  相似文献   

3.
《华夏人文地理》2005,(U09):34-41
618年唐朝建立,唐朝时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文化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长安也成了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长安逐渐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的佛教文化中心。慈恩寺内的大雁塔就是为保存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来的梵文经书和佛像而建造的藏经塔。新科进士及第登临大雁塔题名塔壁留念为当时风俗.27岁的自居易成进士后.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春风得意可见一斑.左图为大雁塔内壁画。  相似文献   

4.
“盂兰盆”一词出自竺法护汉译《盂兰盆经》。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都在探讨“盂兰盆”究竟意味着甚麽。一般引用唐代玄应在《一切经音义》中对该词的解释,即“盂兰盆”意为“倒悬”。自释迦牟尼时代一直至3世纪,佛经是用口语流传的。直至3世纪末,口传佛典才逐渐用梵文改写。唐代玄应缺乏对於印度口语的理解,因此他对“盂兰盆”的解释极其牵强,毫无根据。“盂兰”很有可能是来自梵文odana(米饭)的口语词形olan(a)的音写,这样“盂兰盆”就意味着“盛着米饭的钵”,《盂兰盆经》就意味着“饭钵经”。笔者认为《盂兰盆经》不是伪经,而是3-4世纪竺法护或其他某个译者自一部印度原典所作的汉译。  相似文献   

5.
榆林石窟有个经历了一千四五百年而保存完好的稀世珍宝:一尊举世无双的“象牙佛”。1944年,经由中央研究院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小组夏  、向达、阎文儒先生考证,认定为印度恒河上游键陀罗佛教雕刻珍品,因其以象牙雕琢而成,故命名为“象牙造像”。据此推断,“象牙佛” 可能是唐代僧人从印度犍陀罗携带而至,后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嘉峪关外战祸不止,榆林窟日渐荒废,“象牙佛” 亦被埋藏在洞窟之内,长久不为世人所知。到了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榆林窟重新修复之时(榆林41窟中清代9窟…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唐代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唐博”)经过两年的紧张筹备,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五日破土动工,于一九八八年五月十五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一九八五年,西安市大雁塔曲江风景区长安旅游开发公司、西安市经贸公司、日本三井不动产株式会社、  相似文献   

7.
玄奘发愿"十俱胝像"考--关于"善业泥"造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迄今为止 ,在西安出土了各种各样的唐代泥佛像。这些泥佛像是研究唐代长安造像非常重要的作品。其中有一种依背面的题记而被称为“善业泥”的泥佛像 1。这种“善业泥”多半在西安南郊大慈恩寺的大雁塔周围出土 ,被认为是创建大雁塔的永徽年间 ( 65 0— 65 5 )的作品 2 ,与三藏法师玄奘有密切的关系3。日本古代寺院遗址出土的泥佛像中 ,也有与此很相似的作品。“善业泥”由于被认为是这种作品的原型而受到重视 4。然而 ,以前对这种泥佛像本身几乎没有进行研究 ,所以很有必要对它展开研究5。笔者在本文中围绕这种“善业泥”,通过对作品的整理…  相似文献   

8.
罗小红  王勇 《文博》2002,(6):39-52
唐代的进士在科举及第、春风得意之际,往往会将自己的姓名题写在大雁塔上,称之为“雁塔题名”,后人遂将其视为进士及第的代名词。本文拟就雁塔题名的渊源及留存实物等问题,作以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西天取经第一人提起西天取经,人们自然会想到《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神话故事。然而,历史上西行印度取经的拓荒者非唐代高僧玄奘,而是早于唐僧二百余年的东晋高僧法显。法显(约337--约422年),本姓龚(名不详),平阳郡武阳(今山西襄垣县)人。年仅三岁...  相似文献   

10.
西安大雁塔——古代长安的标识,它不仅是国内的著名古迹,而且也享有世界的声誉。初来西安的人到郊区游览,总是先选定华清池和大雁塔,为什么大雁塔这样吸引人呢?原来它有一段值得回忆的历史。大雁塔在西安域东南八里的慈恩寺内,在未介绍它之前,让我们先介绍一下慈恩寺。慈恩寺本来属代长安城内的进昌坊,因为现在的西安城比唐代的长安城小了很多,所以寺址就跑到西安城外来了。在唐太宗贞观廿二年(公元648年)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唐代长安的东南隅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文化区,包括乐游原、青龙寺、慈恩寺、大雁塔,曲江池,芙蓉园,杏园等。这些地方在秦汉时代已很有名,到唐代因为巳包括在城内,成为  相似文献   

12.
<正>尊胜寺位于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西南50千米处的虒阳岭南坡,为五台山南门道上的巨刹。这里距五台县城20千米,历史上曾经是去往台怀镇的主要通道,故有“五峰咽喉”“台山门户”之称。尊胜寺创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寺内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石碑记载:“始创寺曰翠岩山院。”唐仪凤元年(676年),印度高僧佛陀波利前去朝台,曾路经此寺。唐嗣圣元年(684年),  相似文献   

13.
李丹 《文物世界》2013,(3):52-54
塔是源于古代印度的一种坟冢,汉语译作“浮屠”或“浮图”。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藏置佛陀舍利(即遗骨)和遗物的塔便成为佛教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圣物。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人,塔的形象与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创造出了楼阁式塔、密檐塔、花塔等形式多样、造型优美的中国式佛塔,唯独塔顶的刹还依稀保留着印度佛塔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赏读洪州窑     
张文江 《收藏家》2008,(3):53-58
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的洪州窑,最早见载于唐代“茶圣”陆羽(733804年)于广德二年(764年)著的《茶经》:“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陆羽寥寥数语,将当时闻名干世的洪州窑打人冷宫,洪州窑从此披上一层神秘面纱,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南方青瓷的重要生产基地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5.
种“茶”与烧“瓷”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发明,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由于国际友好往来的日益频繁,我国茶种、栽培技术和饮茶知识先后传到了日本、印度等许多国家,瓷器也沿着“丝绸之路”和海路广泛地销往世界各国。我国的茶叶、瓷器与丝绸一样,在唐代已成为出口的大宗商品。  相似文献   

16.
最近,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唐代“单于大都护府”故址,发掘出一批唐代钱币,多数为“开元通宝”,但有一枚珍稀的“大历元宝”,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大历”(766~799)为唐代宗年号,据唐代史书和文献所记,在此期间唐朝政府并未发行过“大历元宝”?..  相似文献   

17.
《这片破碎的土地:一部印度生态史》(以下简称《印度生态史》)是印度环境史快速成长和发展时期的“标志性”著作。该书由印度著名生态学家马德哈夫贾·加吉尔(MadhavGadgil)(1942一)与知名历史学、环境史学家拉玛札德-古哈(RamachandraGuha)(1958一)合作著就。  相似文献   

18.
大雁塔     
《文物》1978,(5)
出西安城的和平门,沿宽坦笔直的雁塔路向南四公里,在马路的尽头正中,耸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古老建筑物——大雁塔(图见封底)。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这一名称来源于印度佛教故事。据说有一位菩萨曾化身为雁,舍身布施,后人葬以建塔,所以名为雁塔。因为坐落在当时的慈恩寺内,初期也叫慈恩寺塔。慈恩寺是贞观廿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他死去的母  相似文献   

19.
再论唐代的使职和职事官——李建墓碑墓志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唐代,举凡没有官品的实职官位,都是使职,如史馆史宫、知制诰等。由於没有官品,使职常以“他官充某职”的方式来委任。使职的特徵,主要有三:(一)使职与掌权者之间有一种信任,有一定的“私”关系;(二)使职的权力和享有的好处,远多於类似职位的职事官,以致职事官以为使职“侵夺”了职事官原本的权益;(三)使职常不载於正...  相似文献   

20.
《西藏人文地理》2006,(6):104-104
此金刚轮图符呈圆形,图符中心为一金刚杵法器,此法器原为印度教雨神因陀罗(后为佛教中帝释)的象征,含有“霹雳”(能辟开一切愚昧无知),“金刚石”(能摧破一切恶魔)之意,佛教密宗用它来表示坚利之智,是断烦恼,伏恶魔的法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