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青海湖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相似文献   

2.
越冷 《风景名胜》2008,(9):96-97
诗解:唐·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相似文献   

3.
李白在《关山月》中写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不知几时起,我对一轮圆月的升起或圆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我工作的地方,正是天山,它曾被评为“镜头里最美的赏月地”,天山天池幽蓝深邃的夜空中,一轮圆月自苍凉宏伟的天山山脉升起.新疆天山天池,古称瑶池,天山的明月气势恢弘,亘古悠长.而本地的哈萨克族群众也有着敬月的传统,阿依古丽是哈萨克女孩最常用的名字之一,意为月亮花,借月喻人,表达对美好的向往.  相似文献   

4.
山水     
大自然的山水蕴育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神髓。诗词里,从《诗经·蒹葭》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到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从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到王维的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从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  相似文献   

5.
<正>凡是在旷野沙滩、田间地头露过营的"驴友"们,恐怕不少人都有过当"混客"的经历。有的"混客"有自己的"混帐态度"混帐逻辑",有人不可避  相似文献   

6.
正玉门何在2017年8月28日,我应邀参加在甘肃省玉门市举行的"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们就"玉门关在何处"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莫衷一是。玉门关不仅是中国古诗中关于边塞文化的经典意象,更是涉及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关隘。然而,玉门关所在地一直是近现代学术史上争论不休的命题,从沙畹到斯坦因,从王国维到陈梦家到夏鼐等,都各有考证,但所指不一。归纳起来,学界对于自古以  相似文献   

7.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分酒泉置张掖、敦煌郡之后,"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除军屯之外,汉政府还移民边塞,实行民屯。西北边郡"地广民稀",在此之前基本上属于尚未开发的地区,经济非常落后。大批吏卒和移民的到来,无论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供应都极其困难。始开屯田时,"中国缮道馈粮,远者三千,近者千余里,皆仰  相似文献   

8.
一队"人"字形的大雁掠过光秃秃的杨树枝丫,裹着河西走廊萧瑟的寒秋远去了。林则徐默默地站在玉门关城下,那些青苍苍的砖石,无言地遮断了他的视线。西去,西去,他的心里,此刻装着的,只有一心的悲凉。这个清瘦的白胡须老头,就要出关了。没有人能够在此时此地,听到他的低语:"腊雪频添鬓影播,春暂借病颜酡。"  相似文献   

9.
正一、春度玉门关古人《凉州词》有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形容黄河源头、塞外大漠的荒凉。但培华("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的简称,由香港工商界知名人士李兆基、霍英东、方润华、郑裕彤、王宽诚等于1982年创办,宗旨是"育己树人",协助祖国  相似文献   

10.
地处边塞的河陇,其社会空间格局,有别于中原内地,但要准确地说出是怎样的边塞拱卫理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空间布局思想,却并不容易。判读了有关"形胜"的史料后,笔者发现,古人所谓的"形胜",究其本质乃是对区域政治地理环境的评价。西北边塞拱卫地带的河陇,其地域形胜存在着显著的地域分层结构特征。这种分层拱卫的政治地理思想,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边塞军事布局理念,还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边塞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
正写作,是一项关于发现和表现的艺术。其根本的核心在于,你发现了什么,并意图如何去表现你的发现。这个所谓的"什么",就是文章的主题。一轮明月,一般人的"发现",就是"月亮"而已。但在诗人的眼里,这一轮明月,照见的全是浓浓的乡愁。诗人发现了"月亮"蕴含的愁味,于是便会用诗歌的形式去表现长夜无眠的乡愁。如李白的《静夜思》,"思"便是全诗的主题所在。"床前明月光",引出"思";"疑是地上霜",物化"思";"举头望明月",动态"思";"低头思故乡",明确"思"。可谓,句句有思。因此,发现主题,并以主题统领表达,是写作的一种基本概念。这种基本概念,在考场作文中,更是体现得淋漓。  相似文献   

12.
伍俊东 《风景名胜》2008,(12):16-16
"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座名山被称为"中国的名片、世界的公园"。那些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似乎让时空变得狭小,沧桑也显得平淡。本期推出的"黄山专辑"中,30个人关于  相似文献   

13.
唐诗咏青海     
唐代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代的咏青诗,在青海诗歌史上也是浓墨重彩的一页。这些诗篇以多彩的诗笔,描写了高原雄浑壮阔的自然风光、由大好河山激发出的爱国热忱,当然也有将士们久戍不归而思乡怀亲的情怀。从这些诗篇中还可以看到各民族群众的相互关系,以及群众中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等。唐代的咏青诗是唐边塞诗的重要内容。著名诗人王之涣是盛唐时代的边塞诗人,他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诗被传诵千古。据唐人薛用  相似文献   

14.
云海夫妻墓址选择及彼此的位置关系暗藏玄机。以琼山为圆心,云海夫妻墓为"鱼眼",在海南岛东北部的海面与陆地上形成了一个硕大的圆圈,有虚有实的太极阴阳图加上装饰墓体的八卦纹饰,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太极八卦图"。貌似东西相隔,实则"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以夫妻分葬契合"一阴一阳之谓道"。通过"分阴分阳",将家族亲情凝聚于"道"和"五行"力量,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更深层次上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5.
<正>武汉市明通城王朱英焀家族墓地出土了两方陶质墓志,分别为邵夫人墓志和徐妃墓志,为研究明代藩王制度提供了珍贵史料[1]。简报附有墓志的详细录文,可惜间有误释、缺释之字,不便该材料的正确使用。今不揣谫陋,试将墓志铭文校补于次,不当之处祈方家教正:一、邵夫人墓志铭1.廿有壹日之戍时也;择廿日之戍时"戍"皆应作"戌",戌为地支之第十一位,戌时即下午七点至九点。"戍"为"戌"之笔误。"戍"、"戌"二字形近易讹,如《隋崔上师妻封依  相似文献   

16.
<正>徭、戍是中国帝制社会早期适龄男子的两种基本义务,其中的"戍"即兵役。"徭"、"戍"或"徭戍",是秦汉时期法律文献中的固有概念,总体上体现了国家无偿役使民力的两大种类,因此,在表述徭役和兵役的广义内涵时,使用"徭戍"这一概念或许更为稳妥。一、滨口重国的相关研究现代学者对秦汉时期徭戍制度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汉学界起步相对较早,滨口重国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滨口氏自1931年在《东洋学报》等刊物连续发表了《践更と过更——如淳说の批判》《〈践更と过更——如淳说の批判〉补遗》  相似文献   

17.
胡杨 《丝绸之路》2011,(15):47-49
从山谷走向洞窟,目光扫过去,就能立刻停留在几处洞窟的门帘上,沿着缓缓的山坡拾级而上,走进幽暗的洞窟,你会眼睛一亮:一幅壁画上,观音菩萨宛如一位盛装的美丽少女,自由自在地坐在水边石上,有时她的一只脚还下垂踏着水中的莲花,观音的身后有很大的圆光。天上的幕色苍茫之中挂着一轮明月,观音菩萨正在俯视着碧波中的月亮倒影。在绿水的远处,是峰峦叠嶂,再加上整个画面之中云烟缭绕,使人仿佛身临缥缈的仙境一般。  相似文献   

18.
杨军 《北方文物》2006,(2):74-76
日本史书<类聚国史>"靺鞨多,土人少,皆以土人为村长"的"土人",是指渤海建国初期在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粟末靺鞨人."土"人的称呼,可能源自粟末靺鞨人的自称--粟末.  相似文献   

19.
元人以"李陵台"为题目的诗作,数量大大超过前朝。透过那些由汉代所记人物、金代所造"遗迹"而起兴的韵文,可以窥出其中的部分玄秘:对李陵持有强烈惋惜,并渲染怀乡意绪的作者中,大多数都是服从新朝的故宋臣民。此中,有为自己行为"辩解"的潜在意识。故金与色目作者,则更易于倾向对降敌的谴责和对本朝的颂扬。随着元"上都"地位的确立,近在百里之内、紧挨通衢的"李陵台",迅速成为地方乃至朝廷具有象征意义的"名胜"。然而,它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矛盾体:是故国,非故乡;即京师,又边塞。正是这种"隐含",促使明成祖及其辅臣非常主动地毁弃当地的遗碑,以图抹去的前朝的文化与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玉 《丝绸之路》2014,(17):24-27
“五岳归来不看山,神木园归来不看树。”这是每个去过天山神木园的人由衷的感叹,是神木园的真实写照。它是天山南麓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一个神奇的地方。6月上旬,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主编、作家冯玉雷从内地因公到新疆阿克苏出差办事。闲暇时间,陪同他一起去了实地,亲眼验证名扬天山、驰名中外的天山神木园。远眺天山山脉,雄伟苍茫,横贯东西,它东起中国新疆,西至中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绵延2500公里,横亘在几个国家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