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串班长”是莲花山“花儿”的词作者,在所有民歌对唱中比较独特,是身怀绝技的人,是“花儿”演唱的主心骨。常言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甘肃省康乐县是传唱洮岷“花儿”的重要县区,也是传唱洮岷“花儿”的“北大门”,康乐县歌唱莲花山“花儿”的优秀“串班长”很多。  相似文献   

2.
莲花山位于古丝绸之路南侧,甘肃康乐、临潭两县交界处。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飞瀑流泉,蔚然深秀,嶙峋的峰顶白中透红,群峰垂拱,宛如一朵莲花开放在万顷碧波之中。古人曾以“天削莲峰第一台,芙蓉望中四面开”;“西倾积石几千峰,不及莲花绝黛容”等诗句赞誉过莲花山。莲花山主峰海拔3578米,洮河、冶木河带伴左右;姊妹山、兔石山顾盼有情。莲峰耸秀、冶海天池、洮水流珠、林海绿涛、冶峡幽谷等景色奇丽壮观,在高原磅礴气势中透露出江南秀色。森林资源也十分丰富,已辟为自然保护区。近几年搞了许多建筑物,道路畅通,有水有电,是甘肃新兴的旅游胜地。莲花山秀丽的风光固然吸引人们,但更具有魅力的还是那莲花山“花儿会”。这里的群众善于以  相似文献   

3.
在苍莽的西北高原,旅人们常常有这样一种经验:远行困乏苦寂之时,一曲突然而发的高亢悠扬、深沉苍凉的“花儿”,会如焦渴之时的一瓢清泉水,饮之沁心,品之提神,倏觉精神抖擞,一切烦忧便化解为身外的烟云了。不了解“花儿”,就不了解中国的大西北。这话说得并不夸张。不了解“花儿”,你便少了一个了解大西北风俗民情和高原人气质、才情的窗口。“花儿”是具有独特风格的西北高原民歌。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花儿”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宠爱,几乎是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对在黄河、洮河的陡浪上疾行的勇敢的筏子客,“花儿”…  相似文献   

4.
“花儿”,是流行在祖国大西北的一种山野民歌,也是整个西部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民歌.西北“花儿”就其流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格律、不同特色分为河湟“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太流派.  相似文献   

5.
武汀汀 《丝绸之路》2013,(24):30-32
甘肃不仅是秦腔艺术的发源地之一,还拥有在陇东道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陇剧、临夏民歌“花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花儿剧,更有在陇南高山地带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山戏。陇南高山地带有一种民歌,当地群众叫“哟嗬嗨”。大约从明朝末年开始,人们用它来演唱故事,这便是高山戏的起源,当地人称其为“唱秧歌”或“演故事”。在其后400多年的发展演变中,高山戏以其悠扬的唱腔、轻快的节奏、诙谐的念白,兼有为唱腔伴奏的器乐音乐,并与祭祀性质的舞蹈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戏曲程式。近年来,高山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活跃于民间文化活动中,逐渐登上了甘肃戏曲艺术舞台。  相似文献   

6.
“花儿”(或称“少年”)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的一种民歌形式,深受汉、藏、回、土、撒拉、保安、东乡等各族群众的喜爱。早在清朝初年,诗人吴镇就写下了“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诗句,说明当时花儿在西北地区已相当盛行。 花儿来自民间,其创作者是锄草的村姑、是走南闯北的脚户哥、是以血泪换取“光阴”的砂娃。他们“漫花儿”完全是率性而为,词句无不是信手拈来,浑然天成。因此,“出于情意之自然的流露”(陈望道语)的夸张手法便成了他们表达情  相似文献   

7.
“花儿”是流行于甘、青、宁三省的一种民歌形式,发源地为临夏。花儿所涉及的内容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的联系,花儿的创造者、传播者———出门人(脚户歌、筏子客、商贩)频繁往来于丝绸之路,他们借助花儿表述心中的苦闷,抒发心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在青海省湟源县,湟水河还是一条柔弱的小溪流,在千折百回的草场、湿地和湟源峡谷冲撞跌扑许久,最后小溪流在草地低洼处一泻而下,冲出高原牧区,一路欢歌,向东流去.历经湟中、西宁、平安、乐都、民和,在近200公里的征途中不断接纳小溪小河,形成一条颇有气势的大河,在北面,揽接了远道而来的大通川道和互助川道的两条主要支流,河流气势更大了,在民和县东北面,流入甘肃境内,汇进黄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大通河.从湟源县到民和县的这一片开阔的河川,在地理学上被称作河湟谷地,千百年来,青海“花儿”民歌就孕育、滋生在这片土地上.  相似文献   

9.
张家川“花儿”是我国世界级非遗“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独具特色,成为地域标志性民歌。文章在对张家川“花儿”深入调查基础上,就其传承与保护中由于“城镇化”进程造成的时代挑战和生存困境等问题加以梳理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作者认为,活态传承与自我革新、产业转化与旅游产品开发、培育公众文化自觉是改善张家川“花儿”传承与保护困境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0.
薛惠芝 《民俗研究》2002,(3):126-137
“花儿”又称“少年”,是流传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等省的一种民歌,她是我国民歌中的一束奇葩。它具有独特的风格,纯粹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创作。她是西北高原上的回、汉、藏、撒拉、土、东乡、保安、裕固等各族劳动人民最喜闻乐唱的,不论是七八十岁的老汉,五六岁的小孩,男男女女都会唱。  相似文献   

11.
莲花山寻梦     
莲花山寻梦林野都说莲花山的“花儿会”有看头,有听头,我心里一直痒痒的。今年仲夏,我搭乘便车前往,想了却这桩心事。车子爬坡过涧,拐弯转峰,晃晃悠悠地颠簸到下午两点半,方至莲花山脚下。旅馆里客人出奇的少。一打听,“花儿会”前三天热闹过了,明天是农历六月六...  相似文献   

12.
青海"花儿"是流传于青海地区各民族中的一种口头传唱的民歌,是一种质朴生动的民间文学形式,它的主要功用是表达男女间互相爱慕的思想感情,兼有讽刺和劝化的作用。正因为"花儿"的这种功用,所以"花儿"也被视为"野曲",禁止在家里或某些严肃的场合演唱,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下如民间庙会、"花儿"演唱会,或者在野  相似文献   

13.
花儿,属于民歌的范畴。民歌是在甘、青、宁地区民间传唱的一种歌曲,叫法有几种,名字都带有山歌情趣。花儿,亦称“少年”,也叫“野花儿”、“大山歌”、“山歌”、“野曲”,是西北各族人民用心血浇灌和栽培的艺术之花。它既是一种民间文艺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样式,充满着永久的艺术魅力。宁夏花儿,是西北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六盘山花儿为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民歌藏族山歌藏语称“鲁”或“拉鲁”、“勒”等,是人们在山野间、草原上自由演唱的民歌。广泛流传于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甘肃五省区的藏族地区。  相似文献   

15.
甘青地区流传的关于“花儿会”的传说是一种重的公共信息资源,它担负着记录和解释“花儿会”历史源起的文化功能(如“花儿会”活动的庙会本质、求雨功能等问题);同时,在其流布过程中民众对之进行了自发自觉的整合与传播,从而使其生发出了助力村落政治文化、助推女性个体社会化的文化功能。按照文化表征理论,关于“花儿会”的传说正是民众对“花儿会”活动的一种重表征方法,使得活动产生了丰盈的文化意义,扩大了其外延和内涵。  相似文献   

16.
“花儿”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歌形式,历来深受汉、回、土、藏等各族人民的喜爱。她源于民间,长于民间。在大通这片高天厚土上,说起“花儿”,上至八旬老翁,下至五六岁孩童都会唱两句。近年来,在县文化部门的正确引导下,“花儿”的演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各地“花儿”会,各族“花儿”歌手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每逢春夏,田野里,山坡上“花儿”  相似文献   

17.
“花儿”是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以及新疆等四省区的一种用汉语演唱的山歌,表现为粗犷、奔放、悠长、山野气息浓厚等特点,是西北民歌中最有影响的民歌之一,它是汉、回、土、撒拉等民族共同创造的,是一种以歌唱爱情为主题的情歌.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和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等地,信仰藏传佛教,有本民族语言,无文字,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宁夏申报的“回族山花儿”与甘肃的“洮泯花儿”、青海的“河湟花儿”都进入了国务院、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花儿”被正式列入我国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备选项目。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22项,花儿已作为中国的一项进入其中。  相似文献   

19.
花儿是流行于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及新疆等省区的一种民歌。洮岷、河湟地区是它的重点流行区。花儿会是演唱花儿的重要场所,是当地百姓的重要集会,是这里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节日。花儿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繁杂,它是西北高原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写实与记录,是他们民族意识、思想感情、风俗习惯的真实写照。花儿来自民间,具有原汁原味的生态特征。花儿所体现的文化心态,是流行区域人们关于真假、善恶、美丑、求舍等观念的折射,是长久生活在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情感的艺术表达,是他们纯朴、热烈、自然、真诚的心灵世界的展现。  相似文献   

20.
土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土族歌曲种类很多,有“花儿”、“宴席曲”、“喜歌”等。其中,“花儿”是流传最广的一种。“花儿”是山歌。除平日在山间、田野传唱外,每年四月,麦苗发青时节,各地都要举行“花儿”会。人们欢聚一起,支起白帐篷,进行唱歌比赛。即兴编词,一问一答,对唱如流,相持两三日。土族“花儿”格式以四句式为多,前两句比兴,后两句表达实意。另外,还有“拦腰斩式”及三句式。土族“花儿”最明显的民族特点是结尾音拖长而下滑,给人以深沉的感觉。土族“花儿”调令有“好花儿今”、“杨柳姐令”、“马营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