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书画源远流长,在长期的收藏和传承历史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传统书画修复技术因此得到发展。在书画修复中,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病害情况是制定修复计划的重要前提,但保护修复中发生的脱色现象是后出现的二次病害,在修复计划中易被忽略以致画心被破坏,失去色泽变得暗淡,甚至出现部分内容缺失,对书画伤害极大,故而对修复中的二次脱色现象进行研究并优化相关修复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本工作以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古书画修复中的二次脱色现象进行全面的阐述和研究,从材料和工艺的角度分析了病害成因,将常见的修复中人为造成的脱色现象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修复中二次脱色现象发生的预防判断标准,优化了修复技术,为古书画病害的研究、书画修复技术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书画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伴随着中国书画的产生发展而兴起的中国书画装裱对书画的保护作用日益明显,历代书画不经装裱不能久存。本文阐述了怎样把先进的工具、材料、引入书画修复中,坚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提高古书画修复科技含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揭裱修复古书画,为古书画修复科学化、高效化、现代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古书画损毁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古书画损毁机理加以分析,认为光和热和老化作用,酸性物质的降解作用和霉菌的污染是古书画损毁的主要原因;颜料的老化与变性,明矾在装潢的使用及人为因素损坏是古书画损毁的重要因素,建议通过控制保存环境,改进修复方法对古书画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4.
在文物修复,尤其是绢本古书画的残缺部分修复中,要备齐所需的同质的修补用绢几乎不可能,一般情况下只能利用新绢来做修补用绢,但因新绢强度、色泽、纤维粗细与原作的绢相差很大,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对原作的二次破坏。针对这一修复难题,文章从"修旧如旧"的修复理念和原则出发,结合笔者留日期间修复古画的经验,介绍日本人工劣化绢技术及其在古画修复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古书画遗产的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和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透光摄影由常规可见光摄影发展而来,是针对中国古书画等能被可见光穿透的文物开发的一项无损摄影检测技术。通过实践发现透光摄影在古书画的修复与研究领域具有多项作用:观察书画命纸、背纸拼接等装裱情况;发现前人加固、补缀等修复痕迹;获取画面底稿内容;强化伤况视觉效果以便于分析文物伤况病害。透光摄影能够提供直观可靠的深层视觉信息,辅助修复人员了解文物内部状态,在古书画的修复与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海滨 《收藏家》2009,(9):69-71
三.古书画装潢与修复在国内外的失与得 有些重要的作品,特别是一些唐宋名迹,因为历时久远,已经过多次修复重装,原裱多已不存,绢质纸素酥脆脱落,更需谨慎从事。修复或重裱重要的历代书画文物,首要前提必须遵循修复和保护古书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其次需聘请数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周密的修复方案,执行科学合理的操作步骤,才能做到万无一失,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古藉书画的修复、抢救,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环节,许多古典书画珍品,都是通过精心修复而再现于世的。由于在博物馆工作多年,接触过许多残损书画,它们大都破损残缺无法展出,用油皮纸或皮纸包裹着放在藏品柜里。这是化资源的闲置,将残破的书画修复整理,使之能够展出并保存流传,是我们博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李文英  张群喜 《文博》2001,(5):76-79
在绢画的修复中,对原画中缺损的部分。要重新用绢来填充,这种被用于填充缺损的绢叫修复绢也叫补绢。作为补绢,当然古绢的质感比新绢要更加合适,所以一般都是毁坏低价值的古书画,然后将其中纯色的部分作为修补用绢来使用。但是要得到各种各样所需要的绢料也是很困难的,况且,我国各大博  相似文献   

9.
简论古书画文物的保护管理与收藏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喜 《丝绸之路》2013,(4):134-135
在博物馆藏品中,古书画文物的保管与利用极其重要。古书画文物储藏环境对古书画寿命的影响很大,主要因素是温、湿度改变,光照和有害气体的侵蚀。文博工作者应通过控制环境保护古代书画,进一步重视古书画文物的科学保养,合理利用馆藏书画开展陈列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上海博物馆馆藏唐寅山水图为绢本画芯,因年代久远,画面出现老化、破损、画意残缺、折痕断痕严重,急需重新修复,为此,制定了修复方案。修复过程严格按照古书画修复的五大工序"洗、揭、补、托、全"来进行,并严格遵守"最小干预性""最大信息保留"和"安全性"的原则,根据修复的前后对比图来看,修复方案是可行的。通过不断实践和理论研究探讨,对每一件文物都会采用最适合的修复方法。相信此件文物的修复案例对于其他绢本类书画文物装裱修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书画装潢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博物馆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书画修复的清除污渍,特别是去掉有害霉菌,阻止其对书画载体纸绢的继续侵害是书画保护修复的关键,也是古旧书画修复中淋洗、揭裱、修补、全色四道基本工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徐邦达先生是古书画研究鉴定的集大成者,这是由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作者长期侍从徐先生阅看古书画,对先生能成为集大成者,从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如:先生成名经历、艺术学养、学识功底、性情人品,特别是治学方法等。从中可以看出,徐邦达先生的所有学术著作,是一个全面的、有内在联系的古书画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3.
汪桂海 《文献》2003,(2):113-119
研究古籍版本与古书画的人可能知道,在一些传世的或见于著录的古籍与古书画上会见到有缉熙殿的收藏图章.由于文献中的有关记载很少,大家只知道这是南宋临安皇宫内的一处殿阁,里面收藏有一些书籍字画.此外的情况,例如它具体营造于何时,使用功能是什么,是否仅作为收藏场所之用,等等,目前人们似乎并不太清楚.下面通过现在能见到的一些材料,略作考察.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我从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大学校园来到故宫博物院工作,这座皇家院落环境幽静,内涵丰厚,启迪思索。作为建在古代皇宫里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不但收藏了186余万件(套)文物,同时还保存了许多中国古代特有的文物保护修复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古书画装裱与修复、青铜器修复与复制、古书画临摹复制、古钟表修复、宝玉石雕刻与镶嵌、囊匣制作、传世漆器与木器修复技艺等,其中前四项已获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技艺,可追溯至数百年前,有的历史甚至更为悠久,是经过世代相传,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形成的,有着完整的工艺技术流程。近年来,故宫博物院还完善了现代分析检测和科学研究实验室,为各类文物保护修复提供科学诊断依据,确保文物在"故宫文物医院"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5.
《文物天地》2021,(8):116-119
<正>徐建华,1951年1月1日出生,籍贯北京在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字画修复47年,参与修复《清明上河图》《游春图》等名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物研究与保护专业硕士生导师,2012年12月被原文化部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目前故宫资历最老的古书画修复师,有"故宫画医"之称。  相似文献   

16.
古陶器补全修复应体现其历史性,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遵从修复原则,绝不能带有创作性。对古陶器进行补全修复时,要针对补全的目的、不同陶器种类和不同损害情况,采用不同的补全材料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此起笔,逐层论述中国古书画中文本严重缺失,却由相关文献资料替代的现象,结果使古书画鉴定出现书画系统风格构建困难、鉴赏与鉴定混淆的困境。结尾落笔到对古书画鉴定方法的思考,认为对考古学方法的借鉴与运用,其效果取决于这些方法是否能够纳入到古书画的体系中去。  相似文献   

18.
古书画在保存过程中容易滋生霉斑病害,霉斑不仅影响书画的外观,还会对纸质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性破坏。为了给霉斑清洗提供直观参考,提出基于丰度反演及光谱变换的书画霉斑提取与虚拟修复方法。选取与霉斑区域光谱曲线存在明显差异的450~600 nm之间244个波段作为特征波段,通过连续最大角凸锥端元提取与灰度分割,提取霉斑区域。再对高光谱影像进行主成分变换,选取包含信息量最大的前三主成分合成影像,利用Criminisi算法对霉斑区域进行修复,再将修复后的影像进行主成分逆变换,完成高光谱影像的虚拟修复。以中国近现代画家倪田的《捕鱼图》为例进行了研究,发现修复后的霉斑区域与画体融入性较好,边界自然平滑,均方根误差值普遍变小。研究结果可为书画霉斑清洗提供直观的修复依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书画修复技术是一门古老而又深奥的学问,它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阔,是文物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修复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是一个又一个复杂的难题,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存,在书画修复过程中我们既要以传统的修复理论为指导,又要有针对性地吸收国外同行好的修复经验,通过不断的试验、实践和总结,最终寻找出一条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法。本文依照最小干预、修旧如旧、可再操作性的修复原则和理念,充分借鉴传统技术的优势,较好地解决了在修复绢本重彩绘画过程中对画绢和颜色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纸张的好坏及使用位置和使用方法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书画装裱和修复的好坏,是影响书画装裱修复的重要因素。为此通过对明清时期几件书画装裱用纸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明清时期书画装裱用纸中以竹纸和有竹子为原料的纸张居多,不同纸张分别应用在不同环节上,同时,宣纸也作为书画装裱用纸使用。这和当时文献中记载的情况大致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