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古代中国书法与地理环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现象,其形成与发展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古代中国地理位置的闭塞性、自然环境南北差异性、人文环境中特有的汉字与毛笔因素以及人文环境内部的复杂性的分析研究,论述了古代中国书法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揭示了中国书法封闭稳定性、南北差异性、风格多样性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客观关联。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南北存在着地区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大致是以淮河为分界的。本文从气候、农作类型、九州四渎和分裂时期南北对峙等4个方面,论证淮河在中国古代为南北方分界的地位。认为:淮河南北气候的不同,奠定了南北差异的自然地理基础。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农作类型的不同,为南北人文差异提供了物质条件。淮河在九州中的分界特征,对秦以后的行政区划影响深远。淮河在四渎中自然标识特征的突出,使其更有资格成为南北的分界线。同时,在分裂时期的南北对峙局面出现时,淮河多为分界线或准分界线。以上多种因素在长期历史中形成了淮河的分界地位,这对关于中国古代大一统疆域的考察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襄隘道,曾是我国古代南北重要交通通道之一。作为古代南阳至襄阳区间内的著名交通要道,南襄隘道以其南北居中、东西则正的特殊优势区位条件,直到民国时期,仍然是中国古代及近代最为活跃的南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流动脉。本文对南襄隘道的路线划分、沿线商业城镇的发展变迁、重要城镇历史发展进行了阐述,并对沿线街市、街屋、会馆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南北分野,向以秦岭东连长淮作为天然界限。由长淮而南,过大江,包括浙、赣、闽中东南沿海地区,古代泛称为扬越之域。淮南江北的江淮之间地带,既是我国东南地区的起点,又是古代中原与扬越之域的过渡地带。在江淮之间,东西横长而南北较为狭窄,总的地势是西端较高向东逐渐趋于低平。在它的西端有大别山脉隆起,把  相似文献   

5.
蜀位于四川盆地,被崇山峻岭所重重环绕,它同外界的交通尤其是南北交通线,向来是研究古蜀文明、西南交通史和中国古代史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为学术界长期关注、讨论。本文将对先秦秦汉时期蜀地南北交通线的重要研究成果做一梳理和综述。  相似文献   

6.
陆安 《文史春秋》2011,(11):41-45
一提起运河,人们往往会想到赫赫有名的京杭大运河。的确,京杭大运河作为贯通中国南北、世界古代最长的运河早已彪炳史册,成为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明遗产。除了这条大动脉之外,中国古代还有一条特色鲜明的海洋运河却鲜为人知,这就是元明时期开凿的胶莱运河。  相似文献   

7.
这份讲稿是侯仁之先生1950年1月8日关于古代北京城地理背景的演讲整理稿。在演讲中,侯先生结合自己亲身旅行所见,并参考历史文献,从地貌特征、交通区位等因素,论述了存在于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东部沼泽之间的一条古代南北大道,而大道上分布的原始聚落陆续形成了华北平原最早的城镇。北京小平原位于古代大道的最北端,是古代北方交通的枢纽。坐落在小平原上的古代北京城因此获得地理上的优势,发展成为这一地区最为重要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南北位置的转换 中国古代造型艺术活动系统是一个在时空中不断运动的实体,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古代艺术重心进行着一场大规模的南北空间迁移运动。(图一)从两千年来区域艺术活动发展大趋势看:北方最初处于高水平主导位置而最终为南方所取代。中国古代艺术重心缘起于北方(黄河中下游流域)而最终归宿于南方(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地区),这个变化的发生和形成是颇耐人寻味的。对其运动变化机理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濮阳县,历史上为澶州,位于黄河北岸,是南北交通要冲,古代兵家相争之地,著名的晋文楚庄之战和宋辽的澶渊会盟均在此间。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属冀鲁豫根据地,刘邓、陈粟大军纵横弛骋,与濮阳  相似文献   

10.
午门是明清皇宫——紫禁城的南门,旧称“午阙”或“五凤楼”,南经端门、天安门与北京城正南门——正阳门遥遥相对,处于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地势冲要,建筑壮丽,是模拟我国古代“阙”的遗制而建筑起  相似文献   

11.
正读史书,我留心到一个问题:古代文人造访扬州极为频繁。扬州能让文人青睐自有缘由。这座城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非常平坦,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因为长江,它可以沟通东西;因为大运河,它可以连贯南北。古代没有公路、高铁、飞机,这种地理上的优越很容易化作经济上的巨大优势,至少从隋唐时开始,扬州便商船如梭、店铺如林、繁华无比。  相似文献   

12.
华山西岳庙石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慧杰 《文博》2001,(6):61-63
和西岳华山南北相呼应的西岳庙古建筑群中,点缀着很多石刻作品,既增加了古代建筑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又丰富了这一建筑群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让我们沿着唐代大诗人自居易的词句,去寻找古汴水与古泗水的遗踪。 淮水奔流入海,浇灌着2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汴水与泗水是它下游古代最大的两条支流,也是我国古代南北漕运的主要干道。白居易晚年常自洛阳乘舟沿汴水与泗水南下,一路吟诗作赋,并与好友刘禹锡唱和于扬州,才华媲美,旗鼓相当。839年,67岁的白  相似文献   

14.
在南阳的古代历史中,最辉煌的应该是两汉时期。两汉四个世纪里,南阳一直占有优越的政治、经济地位,同时也有较高的文化发展水平。古代南阳处于南北交通要道,各具特色的南方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都能在此交汇贯通,从而积淀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汉代文化。当我们审视南阳文化发展的轨迹时,汉代文化显出了耀眼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苍山县东北5公里,有一座古城址,长方形,南北稍长,周4公里,规模类似古代郡、县治所。此城址有称"钟离城"、"凿城"、"缯城"的,今则通称柞城。  相似文献   

16.
一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偃师县城西南尸乡沟南北一带发现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古代城址,这是近年来我国田野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重视。根据发掘简报,城墙的时代下限,早于商代二里岗下层,出土的陶器、铜器等的性质,属于商文化,结合古代文献记载,发掘者认为,这座古城可能是汤都西亳之所在,这是可信的。汤都西亳城址的发现与发掘,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对于商文化的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解放以来,郑州商城的发掘与二里岗期商文化的确定,  相似文献   

17.
濮阳卫国都城的确认是周代考古的一件盛事,但在试掘和勘探中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城门的材料。利用已知该城的形制与规模,结合《战国策》的"卫八门土而二门堕",以及现代村落的分布等遗痕,我们推断濮阳卫城的外郭应有十座城门,东西各三,南北各二。各门的具体位置亦可由现代村落窥得端倪。濮阳卫城郭门的探索不仅会对未来的田野工作有所助益,更具有普适性的方法论意义。由探索叠压在现代城市之下的古代城址总结出的"遗痕分析法",完全可以应用于叠压在现代村落之下的古代城址。现代农村的古代城市遗痕主要有村落名称与位置、田野小地名、地形与地势等。农村版"遗痕分析法"的推广,将会对黄淮海平原等地区深埋地下之古代城址的田野考古有所促进。十门之城在中国古代比较少见,应是《考工记》十二门王城的变体。  相似文献   

18.
巴中为古代南北交通要道“米仓道”的必经之处,秦时属巴郡宕渠县,北魏延昌三年(公元514年)始置巴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为清化郡,民国二年改为巴中县,1993年改县为市。“米仓道”在唐宋时期非常繁荣,南来北往的客商、官员及人多有驻足巴中。他们不仅在此建造寺庙、开窟造像、装彩题词,给我们留下了精彩的艺术珍品,也给我们研究南北交通关系、化交流以及商业经济等留下了非常丰富而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今天西部重要的化旅游资源,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遍布巴中各地的古代摩崖石刻造像。  相似文献   

19.
隋大兴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杰作。通过对选址、定位、确定范围、划定轮廓、道路布设及里坊布局的分析可以看出,规划者以儒家礼制为纲,巧妙地将区域内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相融合,设定了汉三雍宫、广阳门、“九五”神位这三个坐标点,并形成了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的两大九五格局。此外,南北中轴线、“九二”、“九五”等几条线也在规划中起到极为重要的控制作用。这是一种“先定点,再画线,点线结合”的城市规划方法。据此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对大兴城的规划步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中国南北气候差异对古代青铜镜铸造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佐以实验论证,指出古人在铸造青铜镜的过程中,在烧制好陶范以后采用了“热出冷浇”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