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江下游是我国远古部族聚居的重要地区,分布着丰富的新石器I时代遗址。在该地区的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栽培稻的遗存,这里应是我国稻作的一个重要起源中心。稻作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主要形式,原始农业发展的实质是原始稻作的发展。随着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进展,为我们研究原始稻作发展序列创造了条件。 一、长江下游原始稻作农具的演变 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中使用的生产工具,一般是利用石、木、骨(蚌、角、牙)等材料制成的。石质农具有砍伐用的石斧、石锛、翻耕用的石锄、石铲、收割用的石刀、石镰、谷物加工用的石磨盘、石磨榨、石杵等。骨质农具有骨耜、蚌铲、蚌镰、角锄等。木质农具有木铲,木耒等。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以上各种农具都有发现,但在骨、木、石三种农具的构成和发展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水稻田与稻作农业的起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长江下游地区一系列史前水田遗迹的发现,说明长江下游不仅是稻作农业起源中心,也是栽培稻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3.
1938年6月.日军派遣大批兵舰突破马当要塞,直趋湖口、九江、瑞昌、武穴等地,从水路直逼武汉;另一路陆军攻占潢川、罗山,进逼信阳,从平汉路进窥武汉。是年8月,我第二十二集团军配属各轻重炮兵10余个连,担任腰击敌舰任务.以策应武汉之作战。  相似文献   

4.
肖梦龙 《南方文物》2005,9(1):35-53
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平原沃饶,山青水秀,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非常适宜古人类活动。早在30万年前,我们在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以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先进发达的原始化。这里是中国古代化的发祥地之一。对中华民族古代明作出了很多杰出贡献。如水稻栽培、干栏建筑、制陶琢玉、陶漆绘、  相似文献   

5.
长江下游史前刻划符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下游史前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处于中国字发展历程中从原始记事符号到字出现之间的过渡阶段,长江下游是中国明起源的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木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木器的应用陈晶ThethesismadeanoverallsurveyontheWoodenimplementsdiscoveredattheneolithicsitesoflowerreachesoftheYangtzeRiv...  相似文献   

7.
金颖 《满族研究》2007,8(4):54-61
水田农业是近代迁入辽宁省地区的穷苦朝鲜移民移居成功的根本性的生存手段。在北方旱田耕作技术体系形成的基础之上,朝鲜移民带来的水田耕作技术,作为新的生产力,代表社会经济变化趋势,为他们最终得以成为我国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本文论述了清末至九一八事变前辽宁省地区水田农业的发展与朝鲜移民社会形成的前提条件、特点。事实上如果朝鲜移民不从事我国当地关内移民所不熟悉的水田农业,水田农业不发展而受阻滞,就不可能形成朝鲜移民社会,而朝鲜移民社会的形成,反过来又促进了辽宁省各地水田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后期长江下游户口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后期长江下游户口考陈勇刘秀兰一、元和时期两浙、宣歙三道的户口升降本文所说的长江下游,主要是指唐后期政府财赋倚重地东南八道中的浙西、浙东、淮南、宣歙4道23州之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是唐代人口增长的极点,史载当年国家所控制的编户为891470...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研究了长江下游出土玉器的分期、形制演变、用途和社会功能,对长江下游史前社会形态以及这一区域文化与周邻地区的联系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所及的长江下游地区,是指长江下游的南岸区域,包括江苏、安徽两省的江南部分和浙江省、上海市全境。  相似文献   

11.
自鄱阳湖湖口至东海海滨的长江干流,称为长江下游。长江下游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其史前遗存主要分布在宁绍平原、太湖流域和江淮地区。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有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以及薛家岗文化、北阴阳营文化。文章旨在通过太湖流域和江淮地区的聚落演变来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2.
动物形玉器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动物形玉器分为全形动物、半形动物和复合形动物三类,根据动物造型又分为若干不同的器形,并对动物形玉器的寓意进行分析推测,认为玉器的动物造型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动物形玉器应象征某种神灵的力量或象征赋予人以某种神灵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78,(4)
地处长江下游的江苏,解放以来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巳达一百三十余处。经过发掘的典型遗址,在苏北有淮安青莲岗,新沂花厅村,邳县大墩子、刘林,连云港二涧村、大村、朝阳等处,在苏南有南京北阴阳营、太岗寺,吴江梅埝,苏州越城,吴县草鞋山、张陵山、澄湖,常州圩墩村等处。在所发现的遗址中,除了属于过去已知的典型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存外,还发现了早于上述两种文化的、有着崭新文化面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近八十处。与江苏毗邻的鲁南、浙北、上海等地,解放以来都做了许多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和调查工作。经过发掘的重要遗址,在山东有泰安大汶口、滕县岗上,安丘景芝,曲阜西夏侯,临沂大范庄,邹县野店,胶县三里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玉耳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玉耳珰根据器形的发展和演进,可分为原始型、过渡型和成熟型,表明玉耳珰的产生、发展和演进有着自身的轨迹;对随葬玉耳珰墓葬的等级规模的分析表明,玉耳珰已由单一的装饰物逐渐发展演进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讨论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8,(3)
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这个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在解放前却几乎是空白。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考古工作有了巨大的发展。单在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省市,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已达五百处左右。其中,山东泰安大汶口、曲阜西夏侯、邹县野店、日照东海峪、兖州王因,江苏邳县大墩子、刘林、新沂花厅村、南京北阴阳营、吴县草鞋山、张陵山、常州圩墩,浙江吴兴钱山漾、  相似文献   

16.
唐代长江下游蚕桑丝织业之发展卢华语一长江下游西起江西湖口,北界淮河,东、南至海,包括今江西部阳湖以东、安徽和江苏大部以及上海、浙江、福建3省市,在唐代分属淮南、江南两道,大体相当淮南道的寿、、舒、庐、滁、和、扬、楚8州及江南道的宣、款、歙、常、苏、湖...  相似文献   

17.
18.
张学恕副教授编著的《中国长江下游经济发展史》一书,共142万字,已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研究长江下游沪、苏、浙、皖、赣五省、市从古到今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战略的学术专著.周谷城、张劲夫、于光远、王珏、周道炯等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和著名专家,分别为此书题写书名和题词,给予此书相当高的评价.通览全书,我们可以看到这部著作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特色.一、独辟蹊径,勇于创新.建国以来,长江下游各省、市曾经出版了一些地方史或断代经济史著,但这些著作多数囿于行政区划的范围,并存在重古代、轻当代,重人文、轻经济等现象.而此书作者用了30多年的时间,结合在沪、皖、苏等省市科研机构和经济主管部门的工作实践,多次到长江下游各地深入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搜集了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并超越行政区划的限制,把长江下游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研究,且将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战略融汇贯通地加以探索,从而揭示了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像此书这样贯通古今上下五千年、囊括各类经济部门的区域经济史专著,在国内尚属首部,在国外也不多见.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前后,长江下游城市发生重大变化。其区域经济环境的优劣成为影响城市向近代转型的最基础性因素。本着重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国家经济政策、地方工业资本投入以及市场发展及产业结构状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认为辛亥前后长江下游区域经济环境呈现出一种优劣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20.
从新出青铜器看长江下游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从来是多民族的国家,辉煌的古代文化是居住在我国辽阔疆土上的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研究古代各族人民间文化交流融会的过程,是文化史的重要课题之一。长江下游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先秦时期部族林立,先后出现的诸侯国有偃姓的英、六、桐、群舒,赢姓的徐,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