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龙雀蟠蜿、天马半汉”一九六九年十月武威县新鲜公社社员在城北二里村的雷台下发现了一座古墓。此墓出土器物中,有一件稀世的珍宝,那就是现以“铜奔马”名之的铜铸马俑。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考古工作队之《甘肃省武威雷台东汉墓清理简报》称: 奔马,亦可称之为飞马。此马为一罕见的古代艺术品,造型异常矫健精美,做昂首嘶鸣、飞跃奔驰状。头微左扬,长尾飘举,三足腾空,右后足蹄踏一飞燕,飞燕展翅回首,注目惊视。  相似文献   

2.
1969年甘肃省武威县北郊雷台东汉墓中出土一件"马踏飞鸟"铜像。奔驰的骏马昂首扬尾,三足腾空,右后足踏一只展翅振翮作顾眄惊愕状的飞鸟。这件文物形象精妙,结构奇巧,发表后立刻引起轰动。学术界、艺术界先后发表了许多文章,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讨论。1982年故宫博物院顾铁符先生在《考古与文物》第2期发表《奔马·"袭乌"·马式》一文(以下简称"顾文"),指出铜奔马不是纯粹的艺术品,而是相马用的"马式",很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伏波将军马援创制的铜马式的复制品,它具  相似文献   

3.
技艺双绝铜奔马陈炳应在甘肃众多精美的文物中,举世无双的铜奔马是一件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都非常高的精品。铜奔马还有“马踏飞燕”、“马踏飞鸟”、“天马”、“马超龙雀”等多种名称,喜欢它、珍视它的人很多,无怪乎在全国千百万件文物中,它一举夺魁,成为中国的旅游...  相似文献   

4.
王元甲 《丝绸之路》2011,(20):62-64
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汉墓的国宝级文物铜奔马作为中国旅游标志,在国内外具有的影响力已不言而喻,遗憾的是,其准确命名至今还是一个遗留问题。以往有关铜奔马的命名,大都是依据其外部形态,围绕铜奔马蹄下所踏飞鸟在鱼目混杂的鸟类科目中到底形似何类而展开的争论,但此类争论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困窘和僵持状态。本文力图打破循规,将铜奔马及雷台汉墓墓主人与当时历史环境紧密联系,以全新的观点和立场探寻如何为铜奔马准确命名的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孙机 《南方文物》2010,(3):66-66
孙机先生《关于甘肃武威雷台出土铜奔马的年代》一文进一步讨论了铜奔马的年代问题。武威雷台发现了一整套由铜车马和骑马俑组成的出行仪仗,铜奔马是这套仪仗中的一件。铜马昂首嘶鸣,长尾飘举,三足腾空,右后足附着一振翅飞翔的燕子,飞燕回首惊视,骏马已经超越在前。古代传说的天马行空的壮丽景象再现人间。铜奔马优美姿态与精湛的工艺举世瞩目,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铜奔马出土以后受到考古界的重视,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是对于铜奔马的年代,尚有待进一步明确。孙机先生充分展示了争议各方的观点,作出了客观的分析,其主张自然清楚了。孙机先生著述十分丰富,成就卓然,是当今古代器物研究的开拓者,他的研究方法、治学思想给人以很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6.
<正>铜奔马1969年9月武威雷台汉墓的发现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收获,汉墓中出土的铜奔马引起中国乃至世界的瞩目。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常书鸿等亲笔撰文研究,社会各界名流争先恐后发表文章,评论它,讴歌它。在我国众多精美的文物中,铜奔马是一件举世无双、技艺水平极高的精品,1984年被确定为我国旅游标志,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宝级文物。铜奔马拥有"马踏飞燕""马踏飞鸟""天马""马超龙雀"等多种美称。马长45厘米,宽10.1厘米,通高34.5厘米。作者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将力学与铸造原理融为一体,塑造了风驰电掣的千  相似文献   

7.
跑马崇祯钱     
明末有一种在南京铸造的,崇祯通宝钱,背面穿下有一奔马图形,俗称“跑马崇祯”。这种用动物做图案的流通货币,在中国制币史上是罕见的,据查,惟唐代乾元钱背面有云朵,偶见有飞鸟图案,称之为“祥云瑞雀”,唐代文物上常见这种图案,这说明飞鸟在唐代是吉祥之意。而跑马钱,据史书记载,在当时人民心目中并非吉祥之事,有民谣曰:“一马乱天下”,即指南明政权的权奸马士英而言;还有人说,李自成攻入北京推翻明王朝,闯王的“闯”字是一马进门。这  相似文献   

8.
武威铜奔马赞龚羽飞,袁洪庚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下的东汉墓葬。现已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珍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并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国际标志。据考证,铜奔马是东汉(公元25年一220年)无名艺术匠师的一件杰作。奔马身高...  相似文献   

9.
1969年10月,在甘肃武威县雷台,发掘一座东汉的张姓将军墓,出土了一具高34.5厘米的铜马俑,轰动于世,引起各方极大关注.铜马俑昂首阔步作疾速奔驰状,右后蹄踏着一只飞鸟,既表现出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但铜马俑究意象征的是什么?马是什么马,踏的是什么鸟,历来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0.
国家档案     
《文史月刊》2011,(10):F0003-F0003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宫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相似文献   

11.
提起新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其实,那里盛产的良马同样驰名中外。汉武帝曾赐其“天马”的美名;《三国演义》中大将关羽骑的“赤兔”也是伊犁马。6月上旬,作者来到“天马”故乡伊犁进行采访,所见所闻令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2.
1969年秋,甘肃河西地区武威雷台发现了汉将军墓,次年将墓藏中出土的全部文物运往甘肃省博物馆。该馆接收时,将其中的稀世国宝铜奔马蹄踏飞鸟铸像以"马踏飞燕"的名称登记收藏。后来考古学者发现铜奔马蹄下之鸟并非燕,故1971年在北京及以后在国内外多次展出中改名为"铜奔马"。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学者根据各自的见解对该国宝的名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辩,提出若干不同的名称,但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经对各方面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认为铜奔马蹄下之鸟并非燕,极可能是鹰或鹞,"铜奔马"名称有马无鸟,不能矫正"马踏飞燕"名称的偏颇,也无法阻止错误名称的传播。为此,建议将"铜奔马"、"马踏飞燕"正名为"马超飞鹰",以便更贴切地反映当时艺术家的创作本意,显现出奇妙的艺术造型与构思,保持国宝名称的真实性与庄严性。  相似文献   

13.
武威铜奔马于1969年10月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出土以后,已誉满全球,中外艺术家和广大观众称它是“一颗引人注目的明星”,“绝世珍宝”,“艺术作品的最高峰”,等等。近来,有人提出:武威铜奔马究竟是在什么地方铸造的呢?何以证明它就是武威的产物?笔者不揣冒昧,愿就此谈些浅陋的看法,敬请时贤指正! 一、报刊一些论述武威铜奔马的文章给人的启示:武威铜奔马即产于武威。许多文章谈到,汉武帝是一个喜欢搜求良马的人。为了弄到大宛国的汗血马,曾不惜一切代价,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对大宛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战争。史书上说,暴利长献过敦煌渥洼池良马,乌孙国献  相似文献   

14.
追逐天马     
在路旁啊在路旁啊有个树林。孤孤单单人们叫它撒力登里面住着一个美丽的姑娘我一见她就神魂飘荡。──巴西民歌年轻人喜爱的作家三毛将小轿车比作“马”那一篇《爱马落水之夜》写尽了一个爱车人的浓浓情怀。如今北大的一群自称“疯子”协会的年轻人竟以单车为马在京延、京港线上丝绸路上天马行空放逐天涯。他们向往并具有云端里千军万马奔腾的朝气和灵气又具有绝尘而去踏平荆棘的豪气和勇气。走近天马跨上马背跨越胆怯丈量海角天涯追逐年轻风采用车轮滚动出无所畏惧的自我用车印汇集起动人的团队精神。这就是北大车协。重走长征路远征南海滨…  相似文献   

15.
我走在丝绸之路上,这路是如此漫长!月亮两万多次地圆缺,太阳七十多万回地升降。我的白发一路飘舞,李白说它有三千丈。我一路走着,躲过一阵阵互射的矢雨,拨开一排排闪亮的刀枪;赶赴了一次次民族的盛宴,参与了一场场歌舞的疯狂。我遇见过张骞西行的队伍,认识了打造铜奔马的工匠,我和取经的玄 师徒擦肩而过,站在玉门关上观赏来自波斯的马帮。我一路走着,长城像燃烧的蜡烛,点点滴滴流淌在地上;森林和草场在缩小中枯黄,哭泣着诀别飞鸟和牛羊;朔风的刀刃被沙砾打磨得日益锋利;骆驼的脚掌随着沙漠的扩大逐年增长。色彩暗淡了。行…  相似文献   

16.
佛教在飞鸟时期的导入被认为是日本早期一系列重要社会变革的关键,飞鸟佛教的研究对于认识日本早期社会的形成意义重大。然而文献和考古资料的不足导致相关研究难以进展,以致佛教在日本的早期发展状况不明。通过考察日本飞鸟前期佛教造像的服饰表现,重点分析造像造型上不合理的服饰细节,可以认为这些服饰问题反映出佛教图像形式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当时还未被本土充分理解的状态,体现了佛教传播初期的发展特征。同时,服饰问题在飞鸟前期造像上集中出现,进入飞鸟后期基本消失,反映了飞鸟前后期佛教发展的内部变化。  相似文献   

17.
马踏飞燕,中国旅游的标志,一件人们熟悉但不很了解的文物。《武威铜奔马出土的前前后后》一文介绍了马踏飞燕的铜奔马队出土、流失、被保护的曲折经过,读罢不能不令读者掩卷长思。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我国铜雕母之冠是明代嘉靖通宝背十·一两,现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博物院。此泉是南京博物院举办建院50周年(1983年)展览时,被上海钱币鉴定专家孙仲汇先生首次发现,并被在场人员论定为铜雕母。这枚嘉靖通宝背十·一两铜雕母,估计是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仿洪武五等钱制时进呈的钱样,尚未用来翻铸母钱,其正面为楷书“嘉靖通宝”,靖字偏旁立字倾斜,人称斜立靖,背穿上为“十”字,穿右为“一两”二字,其文字与斜立靖小平钱完全相同,如出自一人之手。黄铜质,呈金黄色,字口如斩,刻工极精(图1)。嘉靖钱主要在当时的两京(今南京和北京)铸造。据…  相似文献   

19.
天马的故乡     
出敦煌城西行70公里是古阳关,西出阳关10公里是渥洼水,渥洼水是孤存于茫茫沙海中的一滩水。渥洼水四周数百公里均为流沙,流沙摧毁了曾雄踞一方数百年的古国,抹去了古道上人的足迹和马的蹄印,也使不绝的歌吟渐次暗弱。沙漠将这一方阔大的世界风干为历史、传说和传唱,唯一与沙漠一道成为现实风景的就是这方渥洼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光明日报》刊登孙机先生《武威出土的铜奔马不是汉代文物》一文,把这件已经成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的年代改订为西晋时期。该观点得到了附和,有学者认为这件稀世珍宝铜奔马不是汉代文物,而是西晋文物遂成定论。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