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廓街.这条围绕大昭寺的古老转经道.已经有了1300年的历史.如一位沧桑老人.见证了拉萨古城的过去和今天。漫步在这条转经之街、商业之街,化之街上,感受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仿佛能听到这条老街喃喃的述说。  相似文献   

2.
张琦  张鹰 《中国西藏》2010,(2):52-59
春末夏初,高原上的季风尚未走远拉萨的老城区,尤其是各寺院周围,礼佛转经的人便骤然多了起来,只见人群熙来攘往,络绎不绝,空气中袅袅桑烟缭绕,香雾氤氲。你便知道,藏历四月临近了,拉萨又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宗教节日——萨嘎达瓦节。  相似文献   

3.
正用过早茶、糌粑,67岁的索朗多布杰和平常一样走出家门,没几步就到目的地。他的目的地其实就是村里一处小庙,每天他和老人们都会围着小庙转几圈,随后尽情地享受阳光,谈天说地。对于身体不便到拉萨城里转经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绝佳的选择。2015年,索朗多布杰考虑到腿脚不便的老人们就自掏腰包就地安装了一些椅子,供老人们休息用。老人们就在这里,从村东聊到村西,聊完昨天又聊今天,明  相似文献   

4.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藏传佛教信众心目中的圣地。在这里至今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宗教习俗。转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黎明来临,拉萨城东边的这条老街苏醒了。最早走出家门的多是老人,他们的念珠和转经简从不离手,身边跟着眼神如人一般含情的放生羊,褡裢一样的小白布口袋里,装有糌粑、青稞和香草,那是供奉给神佛的最早的食物。一天的礼拜开始了。当一些人还在沉睡,另外的一些人已经以这样的方式向心中的神佛表达着深情。信仰使人如此地不同。“帕廓”的转经路啊,多少年来,在每一个日子,以它最接近大昭寺里的觉阿大佛的神圣位置,最先迎接的便是这样的人流。  相似文献   

6.
转经路上生意忙桑烟弥散圣城。6月1日,藏历四月十五日,又逢萨噶达瓦节。拉萨林廓路,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少,步履匆匆,诵经祈祷。熙熙攘攘的转经人群,无始无终,汇成一支人流。今年的萨噶达瓦节,一股商潮悄没声息地流入转经路,拥挤间,平添一片繁荣和热闹。袅袅白烟的桑火进,依依牵人的杨柳下,货摊林立,商贩云集,生意红火。龙王潭北侧绿荫,摆满了临时的三轮车货摊,货摊上夏日时装,针头线脑,妇女头花,男人领带,应有尽有。~个四川小伙子被几个老阿妈围住,忙得手慌脚乱。他的辣椒,干、红、净、实,虽然一斤10元,不到11点…  相似文献   

7.
流动的时光     
在时光里,追寻你流动的影子:此去经年,留下帕廓无数风情。围绕大昭寺的这条拉萨著名的转经道被人们习惯称为“八角街”,而它确切的藏文发音是“帕廓街”,“帕”意为中,“廓”意为转,这是拉萨主要的三条转经道中,中间的一条。而另外两条分别足在夫昭寺内的“囊廓”,意为小转.以及沿现在的江苏路、德吉路、林廓路、林聚路一周的大转经道,称“林廓”。这条古老的转经道,每天有无以计数的人按神指引的方向顺时针旋转着,簇拥着大昭寺这座神圣的殴堂。  相似文献   

8.
再见拉萨     
再见,拉萨!那初春的宗角禄康,薄薄的嫩绿罩染着树梢。上百只鸟儿刚又掠过天空,又静静地飘浮于湖面。我没能看见布达拉宫那动人的倒影,却遇见了满树的繁花。很多人喜欢这高原上干裂的季节,就像他们,平日里总会来这里消磨些时间,在这样的午后慵懒地倚着湖光山色,发着呆,寂静无言却也恬淡温暖。人潮流动,却听不见喧嚣与嘈杂。所有的转经筒都在晨光里摇动,像是一声声清脆的音符。清晨的八廓街,阳光散发着动人的金黄,从四面八方而来的人们,行走在转经道上。  相似文献   

9.
《西藏人文地理》2006,(2):82-93
张藏月:八廓街的“妈妈”在转经的人群中,一位慈祥的老太太提着念珠走在其中,旺堆拉叫了一声:“妈妈”!随即两人热情地用藏话聊起天来。我以为老人是藏族人,当我向她问好时,老人却用地道的河北话回应,我很惊讶!今年七十三岁的张藏月老人,在八廓街已经生活了四十五年,是地道的八廓街老居民,街坊邻居全都脸熟,一口藏话听不出任何破绽。八廓街的藏族人都亲切地叫她“妈妈”。  相似文献   

10.
萨噶达瓦节     
正萨噶达瓦节又称佛吉祥日,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对于佛教信众来讲,是一极不平凡而又神圣的日子。藏传佛教信众把藏历四月视作吉祥的月份,其间广大信众起早转经、朝佛、行善。所谓转经,就是按约定即成的环形线路行走、祈祷的一种藏传佛教形式。全拉萨的转经线路有三条,一条是囊廓,在大昭寺中环绕主殿觉康一  相似文献   

11.
我相信人有第六感觉,缘自于将要别离拉萨的那些天。那年夏天,部队批准我转业后,该辞行的领导和朋友都见到了,只是在干里外的吉隆沟边防上度过的那段时光总闪现在心头,脑海里不时出现在那里曾相识的一位藏族姑娘的影子。焦渴着能见上她一面,但时间有限,又千里之遥,交通极不方便,恐怕是难于见面了。怀着一腔烦闷,我天天穿着便装在八廊街烧香拜佛转经的人群中东游西逛。在拿到回内地的机票,就要离开拉萨的前一天中午,我鬼使神差地直奔西  相似文献   

12.
戊子仲秋,因为出差,有机会去了一趟拉萨。虽然旅程短暂,在拉萨逗留不过三日,但雪域高原的神奇与美丽深深震撼了我。雅鲁藏布江纯洁的雪水、青藏高原如洗的蓝天、布达拉宫迷人的夜色、大昭寺前的磕长头、八角街上的转经路、路途水边的嘛呢堆、寺庙屋顶的风马旗,还有那藏家儿女天籁般的歌声……这一切,如浓浓的青稞酒,呷一口,便沉沉地醉了。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不到西藏,不知道天空有多蓝;不到拉萨,不知道空气有多新鲜;不到大昭寺,不知道信仰有多虔诚;不到八廓街,不知道逛街多有趣.其实,八廓街并不大,如果不买东西,一个小时就可以转完但它却让所有到过这条街的人终生魂牵梦绕,它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藏族老人,见证着西藏千百年来的兴衰与信仰. 八廓街的前世今生 八廓街是由藏语“帕廓”音译而来,意思是围绕大昭寺的“中转经路”.有意思的是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八角街.据说由于在拉萨,四川人占有很大比例,而在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误读成了“八角街”,它由八廓东街、八廓南街,八廓西街,八廓北街组成,是拉萨最古老的街道,其历史几平与大昭寺一样久远.  相似文献   

14.
《华夏地理》2007,(12):44-55
来拉萨已经两星期了.在这座成市的每个角落,只要抬起头,你就能看到它.它出现在机场、火车站前巨大的广告牌上和八廓转经道旁的每家商店里.每年有超过200万游客把它装进数码相机带回家.  相似文献   

15.
秘密 《华夏地理》2007,(12):44-63
来拉萨已经两星期了。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只要抬起头,你就能看到它。它出现在机场、火车站前巨大的广告牌上和八廓转经道旁的每一家商店里。每年有超过200万游客把它装进数码相机带回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八廓”(Paavgoof)指佛教德转经三个层次中的第二个层次,“八廓街”(paavgoofgi chomfamf)即指绕拉萨大昭寺转经而形成的一条环状街道。八廓街是随着公元7世纪大昭寺的建成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初修建大昭寺时,人们在涡汤湖边的北面、南面、东面和西面修建了四处房舍,这四大宫殿就是八廓街的雏形。随着大昭寺的竣工,四面来僧,八面信徒频频而至,为了他们,大昭寺周围渐渐出现了18家旅店式的建筑,供这些人落脚栖息。到了15世纪以后,大昭寺成  相似文献   

17.
大次老师全名次丹多吉,是觉木隆藏戏团仅存的传人。 大次出生在转经道上。因为他的父母就是觉木隆的成员,所以他8岁开始学唱藏戏.至今已有60多年了。作为一个在藏区巡回演出的藏戏班子,剧团每年雪顿节期间回拉萨演出.这属于政府的命令.是没有报酬的。来到拉萨.“我一个住的家都没有”。剧团上下都要租房子住。  相似文献   

18.
从过去到现在的很长时间里,拉萨似乎只有一个精神性的向度。从现在到未来,对很多人来说。拉萨依然会这样,它是人们心中的圣城。这座城市几乎所有的古老建筑都是宗教建筑。而且有着虔诚的宗教生活:大昭寺门前坚硬的石板被柔软的身体磨出深深的沟槽。布达拉宫山脚、八库口街上络绎不绝的转经人流,出没在街头巷尾的红衣僧人……  相似文献   

19.
从2009年至2014年,算起来,我曾在拉萨生活、工作也有近五年的时间。一直租住在老城区,紧靠大昭寺。每天清晨,在邻居们打酥油茶的声响中醒来,沐浴着朝阳,穿过炊烟袅袅的八廓街及大昭寺广场,去到朵森格路的报社上班。拉萨与内地有着两个小时左右的时差,下午下班时内地一般已显暮色,而拉萨依然阳光普照,只是光影变斜长了而已,我便混在转经的人流中,一圈、两圈……默默感知这座城市的脉搏。有时加班或值夜班到深夜,八廓街又是另一番样子。就这样,晨昏更替,日复一日,八廓街是我曾经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八廓街,既是是宗教的,也是世俗的。古刹旧殿、客栈商铺、贵族豪宅、活佛拉章(府第)、以及祈福经杆……和谐地汇集在这条古道上。八廓,在藏文中指中国。相对于这个名词,拉萨就有内圈、外圈、上圈、下圈以及环绕布达拉宫的转经路。圈圈相扣相连,形成了拉萨古城的完整形态。拉萨作为一个圣地,有一个关键词"圈",藏语中被称为"廓"。是基于佛教理念形成的一个有着秩序和规律的圆形城市。关于八廓,能够看到的文字记载非常多。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