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国档案》2006,(1):31-33
《上海新闻检查所工作报告》,汪伪上海新闻检查所主任刘石克撰拟。《报告》对上海新闻检查所的沿革、职责及工作方式等作了简要回顾,对研究汪伪新闻检查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1945年7月1日至5日,黄炎培考察访问了延安。短短五天的延安之行,对年近七旬的黄炎培来说,成了他革命生涯的一个新起点。从延安归来的言论和行动,说明他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国的光明前途有了新的信心,他的立场发生了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3.
陈寅恪先生在上世纪50—40年代曾就出版其着作事,多次致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这些书信所述的范围涉及其着作的撰写体例和出版事宜等,从中具见陈先生的学术个性,是研究陈先生学术和出版史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4.
集中主持票据交换与清算是中央银行的一项基本职能,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银行票据清算职能的建立与完善却相当迟缓,上海票据交换所并非由中央银行主办,而是由战前的商办民营到战后在政府银行监控下的民营.中央银行与上海票据交换所的关系存在着从游离、应邀加入到战时退出几个阶段.在大后方,中央银行开始尝试自行主办并逐步推广票据交换业务.直到战后,中央银行主持全国票据清算的职能才最终确立,其他城市均由当地中央银行分行集中办理票据交换,唯独上海是由中央银行委托上海票据交换所办理全市的票据清算事务,因此,上海票据交换所的发展路径就显得极为特殊.  相似文献   

5.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于财政部设置禁烟密查组,调查大后方烟毒危害及禁毒政策实施情形.1940年9月,代理禁烟密查组组长郭寿华向财政部呈送第一期<全国禁烟密查总报告>,汇报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胡适。之所以能够扬名海内外,成为一代巨匠,与他早年求学上海的经历密不可分。从1904至1910年胡适先后在上海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中国新公学四所学校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7.
上海解放后,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财政经济接管委员会下辖的铁道处开始对铁路实行接管。为迅速恢复铁路运营、稳定社会秩序,在接管初期,铁道处延续了部分旧时铁路管理制度和留用了部分旧人员。随着接管工作的深入和铁路运营工作逐渐有序开展,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军管会开始对上海铁路局进行全面改造,使其转变为为人民服务的铁路。  相似文献   

8.
戴勤锋 《文史天地》2012,(11):59-61
四明公所是由旅沪宁波籍人士在1797年建成的、带有慈善性质的同乡会馆。其规模之大,势力之强,不仅是当时上海各同乡会馆中的翘楚,而且还是近代宁波帮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扩张,并取得最后胜利的纪念地。如今,重温这段悲壮的历史,依然令人心潮澎湃。  相似文献   

9.
1993年10月,毛远新17年刑满后,被安排到上海汽车工业质量检测研究所工作:他使用的是“李实”的名字。这个名字是1965年夏天毛远新下乡搞“四清”前毛泽东给他起的。毛远新从哈军工毕业时,正式向学院提出申请改名为“李实”。经批准,他的毕业证书及在空军部队工作时都用  相似文献   

10.
黄燕梅 《神州》2012,(33):232-232
让幼儿拥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所有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美好愿望,所以,日常的幼儿园园所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才能做到幼儿园园所的安全就是本文所关注的一个方面,以下就进行浅析,以期共勉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周锦涛 《民国档案》2005,(2):124-130
汪伪统治时期的女子奴化教育,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形成的产物,它主要是适应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治华、以战养战的政策与奴化教育国人以巩固自身统治的需要,是逆近现代女子教育发展潮流的丑剧,最终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  相似文献   

12.
裴京汉 《民国档案》1998,11(3):86-91
汪精卫与其追随集团为确保其自身在政治上的合理性,为建立其思想理论基础而极力利用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并将之作为其宣扬“中日和平”的根据,汪伪政权为进行对民宣传而主导发行了《大亚洲主义》、《东亚联盟月刊》、《大亚洲主义与东亚联盟》及《大东亚月刊》等杂志,从分析这四种杂志内容的结果,我们可以知道汪精卫及其追随者们利用孙中山提出的大亚洲主义,作为使其“和平建国论”得以合理化的手段,并错误地将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与“大亚洲主义”等同起来,进而,连这种被歪曲的“大亚洲主义”也逐渐被日本侵略亚洲的理论,即所谓的“东亚联盟论”、“大东亚共荣圈论”所吸收,汪伪政权最终成为其代言人。  相似文献   

13.
黄骏 《民国档案》2006,5(4):108-112
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后,为配合日本对沦陷区的侵占,建立起了系统的奴化教育体制。在教育体制中,教师处于重要的地位。为了确保教师不致流失,伪教育机关专门制订了改善教师待遇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诸项政策。汪伪政权的自身性质,决定了实行这些政策的最终目的都在于确保沦陷区教师为其“奴化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4.
本组史料包括德国外交部与驻日使馆、驻北京代表处来往电,反应了德国在承认汪伪国民政府问题上的态度,可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汪伪奴化教育政策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必宏 《民国档案》2005,1(2):110-117
汪伪国民政府建立后,为配合日军对沦陷区的侵略和统治,消灭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和民族意识,大肆推行奴化教育,制定了一系列奴化教育的宗旨、方针和政策,并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需要而变化。汪伪奴化教育政策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界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汪伪奴化教育政策紧紧围绕“和平反共建国”的卖国方针制定并组织实施;在后一阶段,为配合日本所谓“大东亚战争”,汪伪将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纳入了战时轨道,其教育政策也是围绕着“完成战争之使命”而制定。汪伪的奴化教育政策遭到了沦陷区广大爱国师生的反抗,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失败。  相似文献   

16.
汪精卫以烈士登上历史舞台,却以汉奸结束政治生命,在貌似多变、矛盾的政治选择背后,潜藏着他一贯的性格,即在行动中常带着一种近于妄想的偏执与自信,且不乏付诸行动的勇气。然而一旦身陷困境,就自暴自弃,缺乏强韧的意志和圆融折冲的智慧。汪精卫在民族生存最艰难的时刻,没有坚持战斗的勇气,接受日本人的诱降条件,幻想以媾和赢得一个偏安之局,最终被诱而亡,身败名裂。他大起大落的政治命运与他的性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黄骏 《民国档案》2003,4(1):55-56
193 7— 1 945年的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极为惨烈的一幕 ,对这场战争的反思与研究因而也成为了史学界的热点之一。与研究抗战中的国共两党相比 ,对当年存在于中国的另一种政治势力———汪精卫政权的研究目前则显得较为薄弱 ,而即使在这一薄弱的研究领域 ,也多集中于对汪伪政权的政治、经济或军事的研究 ,对汪伪教育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边缘状态。事实上 ,汪伪在1 940— 1 945年在其控制的区域曾广为推行奴化教育。通过反思这一历史 ,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汪精卫政权的性质。一1 940年 3月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卫任伪政府…  相似文献   

18.
1940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后,为了推行奴化教育向日本派遣了一些留日学生,沦陷区也有部分学生自费留学日本,那么他们的情况如何呢,本在梳理档案的基础上,就当时留日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以图再现一段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9.
金以林 《近代史研究》2004,3(1):193-237
在1931年因蒋介石扣押胡汉民引起的宁粤对峙事件中,国民党内反蒋势力结成空前未有的大联盟.因此,蒋介石也一改以往武力镇压为主的做法,而始终力求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外侮和全国人民要求一致对外的呼声,宁粤双方被迫和解,在上海召开和谈会议.和谈期间,蒋介石利用所掌握的政治资源,最大限度地稳定了自己的权力结构,并不断地分化各派反蒋势力的联盟.上海和谈是宁粤对峙事件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此前后国民党内各政治派系又经历了一次新的分化组合.  相似文献   

20.
检查、控制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海是民国年间中国电影制作、发行、放映与进出口之中心。国民党当政后,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的成立及其运作,表现出国家权力正向文学艺术等原本具有较自由发展空间的社会领域进行渗透与控制;其将检查重点置于武侠神怪片和美国“辱华”片,适应了社会心理,打开了影片检查的突破口,并为其后通过检查制度控制电影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其检查方针与运作方法,在相当程度上为其后的教育、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在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由自愿而强制、由个例而普遍、由民间而官方、由地方而中央的发展进程中扮演了承先启后、承上启下之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