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文新,女,湖南省浏阳县人,生于1926年9月,土壤微生物及细菌分类学家。 陈文新出身于革命烈士家庭。父亲陈昌曾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1930年遇难。她从小与母亲和姐姐相依为命,艰苦求生。1948年夏考入武汉大学。1953年考取留苏预备班,翌年到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读研。1958年获理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在中国农业大学工作至今。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2.
林秋铭 《人物》2022,(9):22-27
一个和母亲从未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会怎么理解“母亲”这个词语,又如何确证母亲对自己的爱?在彭佳的印象里,4岁那年,生母跟一个陌生男人骑着摩托车走了,把她丢给了爸爸。直至2012年,生母因肝瘤去世,彭佳和她的见面不过几次。在漫长的时间里,她生气,愤怒,她想,母亲拒绝了她,她也要拒绝母亲。成年之后,她体会到愤怒里头包裹的是悲伤,她一直放不下的是,为什么生母不爱我?  相似文献   

3.
来自教育部的一份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先富人群”热衷于将孩子送进贵族学校接受教育,一些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开始跟风。在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一位单亲母亲,为了将儿子送人百里之外的一所好学校上学,不惜借下巨额高利贷。沉重的债务压弯了母亲的腰,压垮了她原本朴实善良的人生信念。为了偿还高利贷,并供儿子读完大学,母亲竟当起了“人体”毒犯,一次次将毒品从云南贩运到南京,并发展了一名女马仔……今年夏天,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贩卖、运送毒品罪判处这位母亲无期徒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004年8月 26日,儿子给母亲写信:“你的‘爱’或许能帮助我完成学业,但是,会有更多的孩子因为你的“爱’不再上学……”  相似文献   

4.
《百年潮》1999,(7)
从1958年的共同舰队事件,到1959年双方在北京的争吵,再到1960年苏联撤退专家、停止援助、撕毁合同,中苏关系已经走到了破裂的边缘。但是,无论是毛泽东,还是中共其他领导人,都未必想到要就此根本破裂两党关系。联想到当时的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中国经济处于空前严重的困难局面,毛泽东又“退居二线”,正在一线负责的中央领导人甚至未必会像毛泽东那样非得和赫鲁晓夫争个输赢不可。这也就  相似文献   

5.
曾是中国革命“摇篮”的井冈山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着世人。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井冈山迎来了第一个访问她的外国友人。这就是前苏联著名汉学家、翻译家、斯大林的首席汉语翻译费德林。费德林要求访问井冈山是有原因的。1949年12月至翌年3月,毛泽东主席在苏联进行友好访问,斯大林多次与他晤谈,涉及到方方面面。斯大林知道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长达28年的岁月中,不但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思想理论上也有独特建树,留下了大量的文稿。他建议中国出版《毛泽东选集》,表示从苏联派出理论和翻译方面的专家,来华帮助这项工作。毛泽东主席当下表…  相似文献   

6.
曾自 《世纪》2022,(3):18-23
<正>这篇文章,是写我小时候保姆的故事。保姆叫李佩,清代贵胄家族儿媳。新中国初建时,走进毛泽东的秘书、我的父亲田家英的家庭,走进中南海十七年。当国家陷入动荡苦难的时候,她为受难者的儿女搭起了避风的港湾。我的父母尊重、感激她。父母尊敬她1950年1月30日,姐姐出生了。新中国成立初是供给制,母亲所在机关统一给生了孩子的领导干部找保姆,就这样李佩到了我们家。我的父母都是抗战时期的“延安人”。母亲董边最终从事妇女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中国妇女。她与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花了大半生的精力经营了她的事业与家庭。母亲是平凡的,平凡得让我感觉不到她的存在;母亲又是伟大的,伟大得让我终生难忘她的教诲和关怀。自我呱呱坠地,世上便多了一位母亲,便也多了一位受苦的人了。母亲生我时是极痛楚的,我降世之后,她未及品味初为人母的甘甜,便尝尽了随之而来的孩子的琐事、繁重的家务之苦。直至今日,岁月白色的光华渐渐渗入她的双鬓;风雨化作坎坷写在她的脸上;家庭和事业的重负,佝偻了她的身板。然而,  相似文献   

8.
周总理和三个“白毛女”□丁帆1955年秋,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著名芭蕾舞演员松山树子,在苏联莫斯科大剧院观摩学习芭蕾舞期间,意外的收到周恩来总理从北京通过中国驻苏联莫斯科大使馆发出的邀请,欢迎她到北京参加国庆节观礼活动。她高兴极了,欣然接受了邀请,并和出...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母亲于1905年7月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县农村的一个殷实家庭。她是家中惟一的女孩,也是最小的,难免娇生惯养,倒也因此少受许多封建束缚。外祖母本来要给她缠足,经她一哭一闹就罢了。她的童年可以算是快乐的,可惜好景不长。她13岁那年外祖母辞世,外祖父和舅舅们都出外谋生,她从此失去了母爱,也少有人来关怀照顾她。  相似文献   

10.
母亲·父亲     
王志强  蔡苏宁 《铁军》2024,(1):32-34
<正>2015年5月,母亲于秀珍接到邀请,作为曾经的“支前模范”,要去参加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接到社区的通知以后,时已89岁的母亲兴奋得好几夜睡不好觉。母亲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她有生之年,还能去北京参加这么隆重庄严的活动。母亲到北京的来回行程,都是由句容市人武部专人专车接送。到了镇江高铁站,车上有随行医生和护士的陪护,还给她准备了轮椅方便上下车,到了北京高铁站,有武警部队专人接送到酒店,每位老人由一名家属随行陪护。  相似文献   

11.
李莎原名叶丽萨维塔·基什金娜,原籍俄罗斯。1914年3月20日出生,1936年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立三结婚。1938年苏联肃反扩大化期间,李立三受冤入狱,李莎努力营救。1946年李莎来中国定居。来华后,李莎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在哈尔滨俄语专科学校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执教。1964年她加入中国国籍。"文革"中,李立三被"四人帮"迫害致死,李莎也受到株连,后平反昭雪。李莎编写审订了许多俄语教材、词典、教学参考书,审订了《毛泽东选集》、《周恩来选集》俄语版等。1998年国际俄语教师联合会授予李莎教授普希金奖章,1983年起连任4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李莎漫长的人生中,她与李立三从偶然相识到历尽磨难,从一个俄罗斯少女到一位中国老太太,她的一生都与中国密不可分。如今,晚年的李莎在女儿李英男、李雅兰的精心照顾下,平静地生活在北京。近日,在李英男的陪同下,本刊作者周海滨来到百岁老人李莎家中,直面她为爱情而远行、为立三而坚守、为中国而留下的坎坷人生。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底,因为搬家,在清理杂物时,妻子卢璜找到了她家于“文革”后期留存下来的一份抄家物资处理价款清单。看着清单上那些物品名称和折价金额,真叫人百感交集,恍若隔世。卢璜的家被抄,是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6年秋。当时那场抄家风起于“八·一八”之后的8月下旬,由北京的红卫兵发起,迅速波及全国。那时,卢璜家在重庆城中的德兴里巷内,家里只有她父亲和母亲两人,她大姐在北京工作,哥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川东忠县乡下教书,她和另一个姐姐在远离重庆的大巴山区大竹县神合乡山上的所谓林场当“知青”。她是1964年初中毕业后因“家庭出身”问题被剥夺  相似文献   

13.
1926年秋天,上海举行武装起义的前夕,周月林的身份不慎暴露了。紧急情况下,总工会委员长何松林决定让她去苏联,既可避难,又能留学。这位童工出身的年轻的女共产党员,就这样走向了异国他乡。到了苏联,她取名“诺云斯克娃”,先是在一所党校学习,后来又到伯力任华工俱乐部主任。就是这段时期,她结识了当时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人中已很有影响的梁柏台,不久,他俩结了婚。在苏联,丰富纷繁的革命生活,使9岁就当童工的周月林更感自己的文化低,知识不够用。在她的要求下,她去了莫斯科东方大学特别班。1931年5月,梁柏台和周月林一起踏…  相似文献   

14.
来访者是一位中学生的母亲,一位满面愁容的母亲。从她艰难的诉说中知道,她万般无奈之下选择了离异,原本想,专心养育孩子,倒也心静。谁知几个月过去了,孩子并不让人省心。见孩子整天心事重重,学业也在退步,心里真不知如何是好。“没有合适的人商量,知道您是专家,想请您给出出主意。”她强作笑颜地恳求说。  相似文献   

15.
刘立军 《文史精华》2010,(12):11-17
卢沟桥事变后,先后有多批国外志愿航空队来华助战。从1937年到1941年4年间,苏联秘密援华志愿航空队首先来华,浴血奋战,英勇献身,不仅有力支持了中国对日空战,而且还创造了二战空战史上的多个辉煌战绩。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国政府与苏联政府于1937年8月21日在南京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规定:“倘缔约国之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时间内,对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援助……?通过该条约苏联政府向中国提供物资援助,1937年11月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作战。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先后来华的苏联志愿人员约2000名,其中约200名志愿人员在中国战场牺牲。  相似文献   

17.
走近聂华苓     
<正>以前只见过读者簇拥着名作家,而在香港浸会大学见到聂华苓,却是另一种场面:读者之外,一些名作家围在她身边,也在“众星捧月”。聂华苓是我们武汉人,当她2009年11月到香港浸会大学讲座时,我们武汉电视台一路跟拍她在校园的活动,约好专题采访,近距离走近了这位84岁老人。影响世界文坛的“计划”聂华苓一来,“爱荷华”就听人说得多了。浸大的国际作家工作坊,借鉴了“爱荷华国际作家写作计划”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万箭穿心     
父亲出轨的家庭,孩子一般会对父母双方持什么态度?我本以为这是个简单的问题,直到碰见一位母亲。跟她一起来相亲的是她妈妈。普通的农妇。‘张嘴说话.极重的烟嗓。她对自己的女儿极力肯定:“离婚她没有一点锴!”指指她,“男的在外面‘尬伙’人。”——“尬伙”人是青岛方言,意为出轨、乱搞男女关系,很轻蔑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一个伟大的女性,在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酷斗争中,用她坚贞的信念雕刻了自己的革命形象──我在李立三身边工作,差不多天天都要与李莎打交道。这位来自苏联的夫人,虽然在气质和风度上有些“洋气”,但她对工作人员始终是平等待人,和蔼可亲,我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很融洽的。但是,毕竟由于有着“首长夫人”和“外国人”这层“隔膜”,所以对李莎个人的更多情况可说是毫无所知。1996年,是李莎来华工作50周年,为了深入了解她不寻常的一生,征得李莎的同意,我前往北京,再次住进李莎家里,对她进行了十多天的专访。李莎沉重地向我述说了她坎…  相似文献   

20.
余科杰 《百年潮》2000,(2):34-39
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中国、美国和苏联三者之间扑朔迷离、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台湾和苏联这对看来不可能往来的宿敌,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却有过多次秘密接触。据报道,从1965年到1975年,前往台湾的苏联“秘使”至少有六人,有的多次到台湾。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伦敦晚报》记者身份为掩护,化名为维克托·路易斯的苏联“特务”维塔利·叶夫根尼耶维奇,在此期间他曾三次去台湾,密晤包括蒋经国在内的台湾高层人士。同时台湾也应邀或主动派出“特使”在维也纳等地与苏联“特使”接触。1995年5月21日至25日,台湾《联合报》全文连载了台湾前“新闻局长”魏景蒙日记《王平档案》(“王平”即路易斯的代号),首次披露了这些惊人的秘闻,其中对路易斯第一次台北之行和台苏双方“特使”两次维也纳会谈的记录尤为详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