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1 毫秒
1.
善意取得是近现代民法物权的一项重要制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须以财产已经交付为要件,占有改定作为一项特殊的动产交付方式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是理论界争论的问题之一。从善意取得的渊源及构成要件出发可判定占有改定不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相似文献   

2.
善意取得制度是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活动动态安全的重要法律制度。它不仅适用于动产,同时也适用于不动产范围,例外情况应有法律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3.
王茂 《神州》2012,(23):66+68-66,68
近现代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可谓是物权法中的一枝奇葩,由于其瑰丽与思辨而深深吸引着无数求学者。而这项制度的滥觞,正是罗马法中先进而充满人性的取得时效制度。本文试从罗马法著作《法学阶梯》切入,对取得时效制度做一分析,并将其与近现代法之善意取得制度做一比较,进而对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4.
1998年7月1日起对我国生效的《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第四条对有条件善意取得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作出了明确规定。2016年3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善意取得适用的前提、善意的判断标准时点等作出了相应的司法解释,形成了我国适用善意取得较为完整的规则体系。在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过程中,该文通过分析我国建立文物赃物善意取得的必要性和评介国外善意取得立法例,探讨了我国文物保护法中文物赃物善意取得制度需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永进 《攀登》2004,23(6):93-9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务件下,保障交易的安全性,必将带来市场的繁荣,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交易中,对于动产的善意取得,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较为原则,而物权法又正在制定之中。这就要求对于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应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本针对在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就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其法律效力和性质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6.
骆天任 《区域治理》2022,(5):101-104
民法与行政法虽然都有各自的特性,但二者之间也有相同的地方.当行政法规范存在漏洞时,在正义与平等要求的驱动下,适用民法规范不仅存在一定的可能性,而且也尤为必要.但需要指出的是,民法规范并不是都能够被直接适用,需要依据是否存在行政的特殊需要来加以明确与判断.通常情况下,民法当中的一般法律制度、法律原则以及法律技术性规定等,...  相似文献   

7.
王晓芳 《攀登》2008,27(4):134-136
先占取得制度作为原始取得的一种方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确立价值,当今世界很多国家的民事立法均不同程度地使这一制度得以体现。可见,其作为取得无主财产所有权的一种手段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我国的这一制度却长期为国家公权所取代,致使私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尤其是在新近出台的《物权法》之中,这项制度也没有被确立,这对于我国民法的完善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今后,在我国民事立法中应填补这项空白,以维护其私法本色。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由于一般动产抵押具有不动产抵押、动产质押以及其他非典型担保所不具有的优势,因而其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陆法系国家遵循物权法定和公示公信原则,对于一般动产抵押基本持否定态度。英美法系国家在一般动产抵押的问题上采取了与大陆法系国家截然不同的态度,最大限度的体现了私法自治精神,完全允许当事人通过合意以一般动产为标的设立抵押权。我国《物权法》兼收并蓄、视野广阔,以极高的创新精神承认一般动产抵押,但由于一般动产抵押还存在制度上的困境,而被一些学者认为应当予以废弃。事实上,从一般动产抵押与物权法的具体制度及形成这些制度的基本原则的关系上看,其与公示公信原则、物权法定原则、善意取得制度以及意定动产担保物权体系之间并非是完全冲突的。因此,认可一般动产抵押是完全可行且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引子:“躺在权利之上的人”我曾记得末弘先生在讲到民法时效时说了这么一件事:某人借钱给别人,自己却不好意思催还,而借钱的人因此窃为己有,最终老实的债主吃了亏。时效制度说明,凡是长时间不行使权利的人(“躺在权利之上的人”)是不受民法保护的。“躺在权利之上的人”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我认为,那种安于“只要不因请求行为而产生时效中断仍是债权人”的人,终究会丧失债权。这一法理意义深刻,并超出了民法的范围。日本国宪法第20条记载:“本宪法中保障国民的自由及权利必须由国民不断保持之。”这一条款与“基…  相似文献   

10.
何旭 《沧桑》2009,(3):81-82
税收保全对于保障国家税收债权的具体内容得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立法关于该制度的规定有不完善之处。将民法中的一般优先权、债的保全制度以及特别担保制度等引入税收保全制度,是完善我国税收保全的成文立法与理论体系建构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攀登》2017,(3)
近年来,社会上监护人严重侵害被监护人权益事件频发,2017年3月审议通过的《民法总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设立了监护人资格撤销与恢复制度,两条的规定言简意赅,但也暴露了其中许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该制度的法理基础,其次针对申请主体、临时监护措施、撤销法定事由、判后安置、恢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今后《民法总则》的完善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一)、1980年2月25日法制审议会全体会议通过了有关继承的民法修改案纲要,并向法务大臣作了咨询报告。其內容为:①重新规定了法定继承份;②限制了兄弟姊妹的代位继承;③新设了贡献份制度;④重新规定了遗产分割的标准;⑤重新规定了遗留份。这是1971年以来,法制审议会民法会议身份法小组关于继承问题慎重审查和讨论的结果。在本届国会(第九十五届国会)中经修改后通过(1980年5月17日法律第五十一号)。(二)、现行继承法(民法第五编继承)废除了“家”的制度和“户主继承”制度,从1947年修改民法规定近代的遗产继承制以来,直到今天,这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对导游用工涉及的法律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传才 《旅游科学》2008,22(5):74-78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劳动合同法》颁布前后导游与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认为导游与旅行社或导游服务公司之间成立劳动关系,原先受民法调整的劳务关系将渐渐从导游执业中淡出,导游权益的保障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正>1979年8月7~8日,在北京市沙滩北街15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召开了挑起中国民法学、经济法学论争的,已载入中国法制史册的"民法与经济法学术座谈会"。座谈会预设三个问题:一、我国应制定什么样的民法,即民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二、如何处理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三、中国应建立  相似文献   

15.
外刊摘要     
《环球人物》2012,(25):10
中国为何提防美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黎安友与兰德公司政治学家施道安联袂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文章,探讨中国如何审视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文章认为,美国人认为中国难以捉摸,但对于美国的政治万象,及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大多数中国人也不太清楚。虽然美国试图对中国展示善意的一面,但美国的不少政策让中国感受到了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法总则》第10条规定"法律"和"习惯"为我国民法的法律渊源,由此在《民法总则》中形成了一种二元的法源规范结构。但对如何理解"法律"和"习惯"的含义则存在较大的分歧。以最广义的角度理解《民法总则》第10条会取得系统自足并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但面临着无法解决的解释障碍,不宜采取。采取狭义的解释方式,则在立法意图、价值考量、文义分析、功能实现等方面都较为合理。对于采取狭义解释方式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后续作业进行弥补。  相似文献   

17.
马珺 《史学月刊》2008,14(3):39-45
清朝末年制定的<大清民律草案>被史学界称为<民律一草>.它第一次打破了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旧体例,是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开端,为以后国民政府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借鉴依据.在其起草制定过程中,既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的法理原则与制度,也保留了不少中国固有的传统制度,充分表现出外来法与传统法的冲突.  相似文献   

18.
正安全保卫是幼儿园工作的重心,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自办园以来,我园一直将安全保卫工作摆在首位。针对所在地拆迁开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我园开展了《拆迁特殊时期校园安全工作》的专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做法如下: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安保制度1.成立领导小组,建立管理网络。我园通过与建邺区教育局签订安全责任书,与江心洲街道签订治安保卫责任书,与全园教职员工签订安全责任书等,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民政府的立法顾问,法籍学者爱斯嘉拉在1930年为修订民法中的亲属、继承两编提出了一套立法方案。他强调立法应尊重传统和社会现实,主张中国民法在保障男女平等和个人权利的同时,应适当保留传统婚姻和家族制度的元素,从而实现本土制度与外来法律的有机融合。不同于爱斯嘉拉的"缓慢且保守"方案,国民政府以"快速且激进"的方式完成立法。其立法方案的遭遇,反映了中国法律近代化过程中,保守与激进倾向相交织的局面以及政治因素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市民社会的需求孕育了民法的产生,民法的发达促进了市民社会的发展,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确立民法使市民社会基本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