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西王母+佛教图像"模式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仝涛 《四川文物》2003,(6):75-79
本利用出土考古学材料,论证了“西王母 佛教图像”模式的同源性和流动性。作认为从不同路线输入的佛教,不但存在形象的差别,也会产生理解的不同。西南地区的早期佛像,包含了与北方中原地区太多的共性,而这些共性并非一种必然的结果,而是在大一统的汉化圈内部,尤其是政治化中心地带生成的一种主流观念,所及区域表现类似。西南地区作为该化圈的边缘地带,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但对佛像要素的吸收及对早期佛教的理解上,都没有也不可能超出政治化中心的水平,而且也不具有时代上的前驱性。“西王母 佛教图像”的模式,一方面促进了该地区佛教的传播,另一方面也成为其继续发展的窠臼。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年代,开窟后在一千六百多年间所经历的演变过程;麦积山石窟从北魏到明清各个时代造像发展变化的差异,石窟雕塑艺术的四大特点等等,都进行了较为详细、深刻的论述,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果智还俗     
果智还俗,既非意料之外,义非情理之中。不在意料之外,是因为之前无论被人问起,还是主动表态,他都提起俗是早晚都会还的;情理之外,  相似文献   

4.
鸠摩罗什是魏晋姚秦时代的名僧,历经坎坷来到长安后,积极致力于佛经翻译和教化事业,他对于中国佛学及佛教献学都着特别的贡献。对于佛学而言,通过鸠摩罗什的译介,使龙树中观派般若学说在中国得到弘传;开启了成实宗及隋唐各宗派的兴起,使成实宗成为中土较早的佛教宗派之一;使大乘佛教在中国广为流传,推动了后来中国佛学的发展。对于佛教献学而言,鸠摩罗什对佛教献的中国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有计划、系统地翻译大乘典籍,奠定了汉大藏经的体系结构;他不断总结前人及自己的译经经验,为后世的翻译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鸠摩罗什因此奠定了他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和西上阳宫遗址尚未发掘 ,仅从《大唐六典》和《元河南志》等文献记载来看 ,其整体布局形式和作为正殿的观风殿两侧以楼阁为配殿的作法 ,以及沿河长廊的设置 ,都是宫殿艺术中大胆而灵活的创举 8。另外 ,值得注意的是 ,武则天辅政期间 ,还在东都洛阳宫城西苑以及两京大道旁 ,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和规模新建和扩建了一批行宫 ,如昭应温泉宫 ;郑县神台宫 ;华阴琼台宫、金城宫 ;陕县绣岭宫 ;渑池紫桂宫 ;永宁崎岫宫、兰峰宫 ;福昌宫 ;青安连昌宫、兴泰宫等。严耕望先生在其巨著《唐代交通图考》第一卷中也曾有所提及。这是武则天转移政治空间 ,摆…  相似文献   

6.
佛教哲理     
本文把佛哲理概括为如下几个要点:一、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是“苦”;二、“觉悟”是佛教立教之本;三、“因缘和合”是佛教哲理的基石;四、“三法印”集中体现了佛家思想;五、佛教对社会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金宝丽 《黑龙江史志》2007,(5):23-24,43
<正>在女真人从漫无约束的原始社会向军事民主制、奴隶制直至封建制的社会形态逐步演化的过程中,不仅行政区域、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女真人精神世界中的信仰也出现了变化。上京是金朝建立的龙兴之地,也是金朝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的政治要地,更是女真人的主要聚居地。  相似文献   

8.
舒展 《炎黄春秋》2001,(9):57-59
坏人不怕下地狱,然而虔诚的宗教徒却盼着上天堂。天堂是什么样的呢?不同的宗教经典,都构想出各自的天堂。阿拉伯语“aljannan”,汉语可译为“天堂”,也就是《古兰经》里说的“乐园”。凡是今世生活中信道而行善者,敬重安拉者,为安拉之道阵亡者以及履行宗教义务者,到了“世后”都可以进天堂;在那里有绿荫覆庇,有水、乳、酒和河流,住的是大厦,吃的是鲜果,还有白皙明眸的妻子陪伴,永远享受着和平宁静的生活。这种境界,即令是无神论者。恐怕也会心向往之吧。  相似文献   

9.
古代佛教旅游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历史时期佛教旅游发展以及佛教寺院作为旅游吸引物功能转换过程。研究认为佛教旅游作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旅游活动形式之一,在不同发展时期,佛教旅游活动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与内涵。佛教寺院在满足日常宗教活动同时,也采取"顺俗"措施,其作为佛教旅游核心旅游吸引物的各项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历史时期佛教旅游发展对现代宗教旅游开发有着重要启示:本质上现代佛教旅游是古代佛教旅游发展和延续;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求是佛教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调整佛教寺院旅游功能是促进佛教旅游健康发展的重要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龙门石窟的古阳洞,是北魏孝帝迁都洛阳以后兴建的第一个大窟,聚集着北魏王公大臣造像之遗迹。《洛阳伽蓝记》一书反映了北魏洛阳城内佛寺的盛况,记载着北魏皇亲国戚及百官大兴土木、营建寺塔之事实。这些耗资巨大、工程宏伟而又壮观的寺塔及石窟造像,使洛阳城成为当时佛教圣地和道场,在中国佛教史、化史及美术发展史上都是无与伦比的。本试图通过孝帝、北海王元详在城内造寺和在龙门开山造像的典型材料,反映北魏迁洛之初佛教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宣武帝、孝明帝及灵太后时期的佛教状况将另叙述。  相似文献   

11.
孙炜冉  李乐营 《沧桑》2015,(2):21-29,91
中国学界研究高句丽佛教寺庙建筑的成果相对较少,对此关注和研究较多的反而是以韩国为主的国外学者,与研究高句丽佛教建筑情况不同,国内研究渤海佛教寺庙建筑的成果颇丰,但多以考古学为主体,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高句丽和渤海佛教建筑的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两个政权下的佛教建筑同属于佛教建筑模式下的建筑构造体系;第二,两个政权由不同民族建立,因此在佛教建筑风格上又表现出了各自的特有性;第三,因两个政权是在同一区域内不同时期的前后发展顺序,所以后继者势必对前代技术和风格有一定的继承性;第四,因同为中原王朝宗藩体系下的地方政权,所以都不可避免有着向中原王朝学习的过程,表现在佛教建筑上都受同时期中原佛教建筑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安倍德卡尔曾率领印度号称百万的贱民改宗佛教,究其改宗佛教的原因是安倍德卡尔的贱民经历,留学海外,兼之19世纪重新在印度复兴的佛教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出于对印度本土文化的热爱,以及安倍德卡尔自身对新佛教的解析都影响着他在改宗时对佛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道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著名的佛教领袖之一。为发展佛教教育,道安提出了"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教化之体,宜令广布"、"弘赞教理,宜令允惬"等主张,戒定了僧尼轨范,统一了僧尼姓氏,这一切构成了道安的佛教教育思想体系。道安的佛教教育思想为推进佛教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清入关前,由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佛教采取了尊崇的政策,佛教在满洲民族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佛教文化也逐步融入到满族文化之中,并对满族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佛教成为维系和凝聚汉、满、蒙、藏等各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纽带,客观上增强了各族人民对清朝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也证明了清入关前宗教政策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樊舟 《南方人物周刊》2012,(13):116-116
4月的这个夜晚和任何夜晚都没什么不同.惟一不同的是一些平日里绝不相扰的朋友纷纷给我电话和短信。他们说,一位老人走了。  相似文献   

16.
绍兴等地出土过许多青瓷堆塑罐,这类器物的定名、文化内涵、宗教属性等问题历来都有争议,本文对此作了概述和补充说明,并支持佛教属性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7.
血刃纷纷的兵家必争之地常常是木鱼声声的佛家必居之境。冷酷的喋血总是和悲心的慈善扭结在一起,共同书写着一段历史。天水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它四射的魅力恰恰就在于:张骞从这里走向西方,它是西出都门的第一站;佛教从这里传入东方,它是东入长安的最后一站……  相似文献   

18.
王芳 《沧桑》2013,(6):23-25
宗教是影响人类历史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其主要影响地区在亚洲,而传入亚洲不同地区的佛教分为不同教派。传入东亚地区,如中国、日本、朝鲜的称为北传佛教,主要是大乘佛教;而传入东南亚地区,如锡兰、缅甸、泰国的称为南传佛教,主要是小乘佛教。而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流行于不同区域,一是其自身原因,另一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统治者的支持,不同区域的文化传统等。  相似文献   

19.
本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敦煌献中的白话禅诗。章认为,本用于演唱目的而创撰的通俗化佛教歌辞,实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搜求补充;敦煌佛教歌辞的语言、白掺杂,内容丰富,其中中国化特征最为明显的是歌咏父母恩德的诗偈和山歌性质的《山僧歌》等。敦煌佛教歌辞和其他形式的诗体中。有相当部分的白话诗体现出了禅宗南北两派意涵,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禅的观念。而这些,都应该视为研究唐五代白话禅诗的庞大而宝贵的资料。纳入中国俗学、特别是中国佛教俗学的研究范围之中。  相似文献   

20.
北魏佛教受凉州佛教及其它十六国佛教影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文成帝复兴佛法直到北魏灭亡,佛教持续兴盛.以云冈、龙门等为代表的大量石窟寺的营建,以及其它佛教遗存都是北魏佛教发展和兴盛的实证.泰州一带,麦积山石窟也开始大量开凿,终成为陇右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寺,也成为陇右佛教的中心.史料中高僧的活动、地方官员的奉佛以及佛教势力的增长等,都表现出秦州佛教的发达,并且与麦积山石窟的开凿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