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白水县下河遗址仰韶文化房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白水县下河遗址进行了发掘,主要收获为三座大型房址。三座房址均为五边形,有内、外两层墙体,使用料礓石烧制的白灰铺设地面。房址内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石器、骨器和蚌器。这三座房址的发掘,对研究仰韶时期的建筑技术以及该遗址的聚落、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物春秋》2012,(5):31-34
山西偏关楼沟遗址地处晋西北、陕北及内蒙古中南部交接地带,2011年为配合基建工程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房址5座,灰坑3座。该房址是目前在该区域内发现的室内面积最大的房址之一,为研究该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王炜林  张鹏程  袁明 《考古》2012,(1):54-62,1
下河遗址大型房址F1、F2、F3均为半地穴式五边形建筑,年代为庙底沟文化时期。这种大型建筑是我国宫殿建筑的滥觞。房屋的营建大致包括六道程序,房内的地面均为料姜石制成的白灰铺设。F1为目前所见同期房址中最大者,对认识下河遗址庙底沟文化时期聚落的组织管理和资源调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0~2013年,对甘肃西城驿遗址进行发掘,确定其年代为距今4100~3600年,历经马厂晚期、西城驿二期、四坝早期三个时期。发现有房址、灰坑、陶窑、墓葬等531处。此次发掘明确了四坝文化的来源,初步建立了黑水河流域史前文化序列。  相似文献   

5.
坪头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其北高南低,背风向阳,东倚山丘,西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黄河相望,南北为流水冲沟(图一)。为了配合准朔铁路(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山西朔州)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忻州市文物管理处、河曲县博物馆于2009年冬和2010年春夏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前后两次发掘出龙山时期白灰面房址5座,陶窑4座,墓葬1座,灰坑数个及大量陶、石、骨器^[1]。该遗址的发掘对晋西北地区龙山时期文化序列及史前聚落形态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鉴于资料的珍贵性,山西省博物院对该遗址保存较好的F1进行了搬迁。  相似文献   

6.
史料记载表明,黄泗浦遗址与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有关。2008年以来,黄泗浦遗址数次发掘中揭露的唐代房址,或可为文献记载提供相关佐证。房址F19、F20及F21均属于2011年发掘的范围内,依据现有考古成果,可对其建筑形制,包括单体大木作、小木作、砖石作和几座建筑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一定的探究并初步复原。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遗址一系列重要发现,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数座房址内揭露出大批人骨遗骸,场景之震撼在我国史前考古中极为罕见。种种迹象表明遗址是遭遇突发事件而废弃的,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事件的发生,那些罹难者为何集中于房址内?本文通过凝固历史瞬间保存下来的情境观察和人骨反映的死亡年龄统计,结合自然环境与生业方式分析,在排除地质灾害、人为杀戮等灾难后,提出距今5000多年前科尔沁沙地曾暴发过瘟疫。导致哈民忙哈居民群体死亡的直接原因,应缘于一场肆虐的鼠疫,并由此引发了辽西新石器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朱开沟遗址位于内蒙古中南部,包含龙山时代晚期至早期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以往研究主要针对年代序列和文化因素的分析,而通过总结房址特征、复原房屋结构和建造过程,重新研究该遗址的房址材料,根据建筑工序和功能的区别,可将朱开沟遗址的房址分为用于制作手工业制品、集会或承担宗教功能的公用建筑和承担日常起居的私人建筑两类。另外,房址形态的演变是基于人们对于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变化的适应行为。对朱开沟遗址的发展所受到的不断变化的自然及文化背景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李萌 《文博》2023,(3):40-49
本文以中原地区发现的仰韶文化晚期房址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周邻地区仰韶文化晚期及本地区仰韶文化中期房址作比较,对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晚期房址在空间分布、形态特征、规模与功能、房址布局、家庭形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14至2015连续两年的考古工作,清理了晋陕高原上目前揭露最为完整的一处龙山时代石城聚落——榆林寨峁梁遗址。本文以寨峁梁遗址材料为基础,尝试复原龙山时代以窑洞为主体建筑的前后室房址的建造过程和使用情况,并着重探讨了寨峁梁前后室房址的废弃时间和废弃原因。通过与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史前窑洞的比较,作者认为,以寨峁梁为代表的前后室房址是窑洞式居址的复合结构和高级形态,半地穴覆顶的前室应为起居空间,掏挖于生土中的窑洞为卧室。根据灶址的使用和室内器物的相关情况推测,寨峁梁聚落当废弃于夏秋季节,其废弃原因可能与社会动荡引起的冲突事件相关,寨峁梁龙山先民系突发性的自行迁移。  相似文献   

11.
细鳞河遗址为一处渤海国时期的聚落遗存,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北约67.5千米。1995年和1996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的主要遗迹是房址和灰坑,在东西55、南北32米的范围内,发现半地穴式房址8座、灰坑及窖穴45个、灶址8个、水井1口、输水沟渠1条,出土陶器、铁器、铜器、骨角器、石器、动物骨骼和炭化植物种子等遗物,两座房址内出土了唐"开元通宝"铜钱。  相似文献   

12.
山西万荣稷王庙为晋南地区一座重要的后稷民间信仰的庙宇。2009年,作者曾以建筑形制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判定其大殿为北宋中前期建筑,下限不晚于北宋熙宁。这一由建筑形制研究得出的结论被随后开展的诸项研究成果所佐证,特别是2011年稷王庙大殿北宋"天圣"题记的发现,为绝对年代的判定提供了关键证据。但针对稷王庙大殿的建造年代判定,目前学术界仍存在不同认识,尤其是在对稷王庙大殿碳十四测年数据的解读上,存在建于唐代和建于北宋的两种观点。本文以稷王庙大殿为例,探讨建筑形制考古类型学研究成果对解读碳十四测年数据的关键性作用,以明确碳十四测年技术在中国古代建筑测年上的使用规则和研究潜力。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河南、陕西等地共发现仰韶文化中期五边形房址4座,这些房址在房屋结构与功能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异同。结合已有的分期成果,通过对几座房址出土陶器的分析,发现位于关中腹地的泉护村F201年代最早,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关中地区是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  相似文献   

14.
老虎墩遗址位于江西省靖安县城西北约15公里,在高湖镇中港村邓家自然村东约200米的台地上。2009~2010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靖安县博物馆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揭示出从史前时期到明代中期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对老虎墩遗址的史前遗存进行了介绍,分为下层遗存和上层遗存。下层遗存有房址、道路、灰坑等,出土有石器和陶器;上层遗存有墓葬、房址、灰坑,出土器物主要是陶器。下层文化陶器表现出较早的形态,初步推断其年代在距今6000年之前;上层文化可能是江西省一支新的古文化类型,年代距今5000~4500年。  相似文献   

15.
碧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碧村北侧,是一处龙山时期的大型石城聚落。2015~2018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对碧村遗址小玉梁台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基本理清了该台地的整体布局及其聚落的阶段性变化。其中小玉梁台地西北部遗存以半地穴式白灰面房址和石砌遗迹为主,相对丰富的地层堆积和遗物标本,为进一步了解小玉梁台地龙山时期的聚落变迁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卡若遗址是发现于西藏昌都县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于1978年经西藏自治区文管会和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发掘,两个单位联合撰写的发掘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建筑遗存和生产生活用具。发掘报告中统计完整、记录详细的房址柱洞资料引起了笔者关注,因此尝试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以房址柱洞为主的建筑遗存进行探讨。通过统计分析,柱洞资料反映出了卡若文化在约1000年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壮大,然后又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印证了卡若聚落居民在史前生活中经历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将军崖史前岩画遗址的断代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发现刻凿在基岩上的凹穴、刻以凹穴岩画的石棚和史前人面像岩画,经微腐蚀断代显示,基岩凹穴岩画时代在距今11000年前左右;刻以凹穴岩画的石棚为距今6000年前;史前人面像岩画时代为距今4500~4300年左右。距今6000~4500年前正值海侵上升至最高海平面,亦即当时将军崖史前凹穴和人面像岩画以及巨石石棚的雕凿可能是在海边岩石上进行的,这与整个世界范围内巨石建筑均沿海岸线分布的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1999年4~7月,烟台市博物馆等对古镇都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近400平方米,发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葬15座、房址6座、沟渠3条。出土遗物主要包括石器、骨器和陶器,陶器主要有罐、鼎、盆、杯、钵、器座等。其中房址的发现,使我们首次对该时期房址的整体面貌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史前时代中国起源的粟黍和西亚起源的小麦、大麦在河西走廊双向传播过程的研究,对于认识欧亚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梳理和对比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考古遗址出土的植物大化石、骨骼碳氮同位素结果和种子碳十四测年结果,探讨距今5000-3000年粟黍西渐和麦类东传的时间和路线,认为在距今5000年前后随着马家窑文化西进至河西走廊,粟黍农业在距今5000-4400年传播至河西走廊并得以发展,在距今4400-4200年传播至欧亚草原中部哈萨克斯坦地区。另外,距今5000-4500年小麦、大麦已经在欧亚草原中部广泛种植,并向北传播至南西伯利亚等广阔的北方草原地区,在距今4000年左右可能通过南北向河谷传播至河西走廊地区。西渐的粟黍作物和东传的麦类作物对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人类生业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喇家遗址四座齐家文化的房址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发掘完成,在此后的数年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房址及房内人类骨骸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改变了发掘清理后的原始状态.为了保护房址和人骨遗骸,对房址进行了物理复原加固和化学保护.采用金属锚杆牵入嵌入方式、沟槽内嵌入固定体方式、利用孔洞嵌放固定体进行土体夯筑方式等加固方法,并使用非水分散体丙烯酸树脂溶液进行喷洒或滴渗保护.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实施,可以使这一举世闻名的齐家文化之灾难遗迹重新展示于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