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李金国 《神州》2012,(34):147
热爱国家就是将自己的感情投入到爱国的范围之中,将自己的情感进行有效的升华,然后去抒发和体现自己的爱国情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新的形式下,国家大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同时在国际环境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要保持爱国的精神,将自己的强烈的情感投入到爱国情感当中,同时要提倡理性爱国,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提议,在新的形式下倡导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2.
张翠真 《沧桑》2010,(2):229-230
宋词中有一些边塞爱国题材的词,尤其在南宋词中。边塞词可溯源于乐府诗和唐代边塞诗,盛唐边塞诗派对边塞爱国词有重大影响。在中唐出现的文人词中既有以边塞为题材的词,如戴叔伦《调笑令.边草》。这时,以边塞为题材的词,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在高旷、流畅的笔致下所描写的边塞生活显得明快、活泼、清新。在宋代边塞爱国词中有一些经常出现的乐器意象如胡笳、羌笛、琵琶、角等。这些乐器意象配合着边地节候风物不但形成了边塞爱国词的独特风情,也含蓄曲折地传递了边城将士的思乡报国的复杂情感和词人深沉的爱国忧国之思。  相似文献   

3.
钱英 《神州》2013,(12):1-2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总是关注民间的疾苦,同时也充满着无限的爱国情怀,对现实生活进行最为真实的呈现。通过那些那沉郁顿挫的语言,蕴含的是其现实、真实、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诗歌的海洋中荡漾这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条大船,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顶峰。在其现实主义代表作"三吏"、"三别"中,其深沉忧民意识以及爱国情怀更能打动我们,其作品值得炎黄子孙进行虔诚的品读。本文主要探讨杜甫爱国情怀的形成以及其爱国情怀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品析其"三吏"、"三别"中所蕴含的悠悠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宋词中有一些边塞爱国题材的词,尤其在南宋词中。边塞词可溯源于乐府诗和唐代边塞诗,盛唐边塞诗派对边塞爱国词有重大影响。在中唐出现的文人词中既有以边塞为题材的词,如戴叔伦《调笑令.边草》。这时,以边塞为题材的词,形式上以小令为主,在高旷、流畅的笔致下所描写的边塞生活显得明快、活泼、清新。在宋代边塞爱国词中有一些经常出现的乐器意象如胡笳、羌笛、琵琶、角等。这些乐器意象配合着边地节候风物不但形成了边塞爱国词的独特风情,也含蓄曲折地传递了边城将士的思乡报国的复杂情感和词人深沉的爱国忧国之思。  相似文献   

5.
孙莉莉 《神州》2020,(5):219-219
在当今社会,爱国情怀对学生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本文对怎样将爱国情怀融入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展开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学科教师应认真研究并挖掘所教科目知识潜在的德育内容,再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制订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和德育计划,将具体要求落实到知识传授之中。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变为学生的爱国思想、变为学生的爱国情感、变为学生的爱国行动,以至于变为学生矢志不移终生难忘的爱国信念。  相似文献   

7.
时兰兰 《丝绸之路》2011,(16):77-79
作为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南宋时期。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梦诗",借梦境抒发其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将爱国之举、报国之情托付于"梦诗"中,是由他心中深沉的爱国情结所致。从内容看,陆游的"梦诗"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抒发对收复失地的无限渴望;二是表现他报国无门之悲;三是抒写他游历山水的感受。从陆游"梦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汹涌澎湃的爱国激情,体味到诗人豪壮、赤诚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对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对中国近代志界爱国思想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初步探究。文章认为我国志界爱国思想源远流长,其中近代志界爱国思想最为浓烈和出色,甚至可以说,近代志界的爱国思想就是我国方志思想史上最为耀眼的一页。近代志界的爱国思想主要体现于三个领域,即综合志编修领域、乡土志编修领域和世界志编修领域。文章还认为,近代志界爱国思想是先辈留给后人的一份厚重文化遗产。对这样一份文化遗产,我们应进行科学扬弃,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你问她“你爱国吗”,她想了想,说,“我觉得我挺爱国的,但不是盲目爱国了。”对她而言,爱国“与其说是呼呈保卫遥远的三平方米岛屿,不如说是保护自己脚下的三平方米土地”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一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早期的实践活动体现了他早期的爱国主义思想。他认为爱国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所在,"自古道国亡家破,四字相连";爱国的主要内容应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爱国需要理性,只有为人民谋利益的国家才值得国民去爱、去建设。  相似文献   

11.
罗伟华 《神州》2011,(8X):245-245
爱国主义教育历来都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它也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体育教师在课中也应植入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使他们成为一个个真正爱国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2.
萨苏  王屏 《环球人物》2012,(27):16-17
2001年,在讨论小学"新学习指导要领"时,素以争吵作秀著称的日本国会,发生了一次混战式的辩论,其题目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在日本的教育中是否应该提倡"爱国"。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号召国民爱国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在日本,这个题目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很多议员和他们代表的选民,要求解释清楚这个"爱国"的具体含义。这一场"爱国大战"持续甚久,消耗掉无数杯茶水,为电视台提供了若干收视率,最终精疲力竭的议员们才做出了一个模棱两可而又尽量不包含政治含义的定义——爱国,即爱乡之心,指的是爱这片土地,  相似文献   

13.
陈垣先生的史学著作以饱含传统的爱国主义思想而闻名海内外 ,《通鉴胡注表微》就是一部典型的弘扬中华民族爱国、救国、强国精神的史学杰作。书中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思想 ,自始至终都洋溢着他热爱祖国的坚定信念。他认为 :爱国就是要热爱“父母国” ;爱国者就应救国 ;爱国精神的集中表现是胸怀祖国 ,对祖国尽职尽责 ;而救国之举主要表现为自立自强 ,救亡图存。作为执政者 ,爱国就是要热爱民众 ,安定民心 ,顺应民意 ;作为史学家 ,爱国就是要有超越前人的史学成果 ,通观历代兴亡史实 ,识其成败得失与诒谋臧否 ,为国家自强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作为教育家 ,爱国就是要提倡、振兴国学 ,弘扬和发展中国的学术文化 ,为国争光。  相似文献   

14.
李建平 《广西地方志》2023,(2):35-41+50
抗战时期,广西进步文化人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爱国救亡活动,过去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新发现的李耿、林志仪两位桂籍作家,抗战时期在编辑抗日报刊、创作抗战文艺作品、参加各类抗日斗争活动、从事爱国教育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他们的活动,有着比较相近的特点和贡献:编辑进步报刊建立反帝反封建进步文化阵地,发表抗日文艺作品动员民众抗战,撰写学术著作为进步文学事业添砖加瓦,从事爱国救亡教育工作培养出一批进步青年等。他们的活动和贡献,值得我们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梁晋 《旅游纵览》2013,(9):298-301
每当像南海局势升级的时候,每当我国边境争议地区呈现出紧张的态势的时候,很多人心中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壮怀激烈的爱国热情。我们很有必要就什么是爱国、为什么要爱国、怎么爱国等问题展开讨论。有关国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损害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的相关事件的时候,很多人心中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壮怀激烈的爱国热情。轻则针对有关国家的各种指责批判之声四起,重则一系列爱国示威游行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人们的爱国热情如熊熊烈火,使很多人备受鼓舞,也令不少人十分担心。一些不理性的爱国者在示威游行中做出了一些例如打砸与  相似文献   

16.
面孔     
逝者傅铁山爱国宗教领袖逝世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于4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相似文献   

17.
拙作《“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一文发表后,吴代芳同志在《贵州文史丛刊》一九八五年第一期上,发表了《关于屈原的爱国思想及其他》一文,肯定屈原具有爱国政治道德观念,要求与我商榷。我认为学术界所以一致认为屈原是爱国诗人,首先,这是大家以现代爱国政治道德观念的标准去衡量屈原的社会行为的结果。其次,是由于我们大家都认为,凡是为“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文明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的人,都是爱  相似文献   

18.
明年,是清末著名爱国将领、黑龙江将军寿山诞辰135周年、以身殉国95周年.学术界对这位爱国将领的研究很少,笔者不惮冒昧、想以对寿山的点滴研究引起方家的注意,从而作出深入全面的研究,以纪念这位爱国将领.  相似文献   

19.
史凌芳 《旅游纵览》2012,(3):134+136
爱国传统教育是我党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爱国教育的改革创新,要重在建设,重在释疑解扣,重在区分层次,重在因人施教,才能使爱国传统教育不断深入下去,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法交战初期和战之争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战之争似乎是无须讨论的问题。主战就是爱国,主和就是卖国,和战之争就是爱国主义同卖国主义的斗争。按照此种逻辑,大批顽固派都可以戴上爱国桂冠,因为他们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 以及抵抗八国联军的战争中纷纷主战。反之,开明抵抗派曾纪泽,只因在镇南关胜利后赞成和议,就难免被人指责。这种越顽固越“爱国”的怪现象,难道不应当引起深思吗?“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