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887年日本小川又次《清国征讨方略》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87年日本小川又次《清国征讨方略》介绍(日本)山本四郎在三浦梧家藏文件中有一份24页(每页26行,每行23字)的文件。作者小川又次大住当时是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第一局局长(后为大将)。此文件可视为表明当时陆军构思的重要史料。我想将此资料作一些介绍。一...  相似文献   

2.
新书微讯     
《文史天地》2013,(6):95-95
《我的父亲韩复榘》内容简介本书整体再现了国民党陆军上将韩复榘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介绍了他的个人生活,对子女的教育,与各方(冯玉祥、蒋介石、张学良、日本人、共产党)的合作、矛盾与斗争,理政情况(公务、文化、教育、剿匪、救灾),时人、后人对韩的评价,等等。  相似文献   

3.
陈干与辛亥革命史料一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干字明侯,山东昌邑人,生于1881年。自幼聪颖过人,心怀大志。因家境贫困,16岁去东北学纺织,倍遭颠险,始知“非发愤读书,不足以成事业”。18岁回故乡,拜师苦读《史记》。辛丑条约签约后,因愤恨清廷的腐败和列强的入侵,21岁投笔从戎,参加毅军。1904年向《京话日报》投《大呼我陆军同胞》和《一个步兵的志向》两篇激进的文章之后,不能再继续在军中,经彭翼仲介绍去湖北陆军学堂学习军事。后读章太炎先生《 书》,遂决心“非根本改革,不足以存汉土”。1905年秋,渡海去日本,恰逢孙中山先生创同盟会于东京,遂…  相似文献   

4.
本文摘译自《支那事变战迹之栞》。译文原由日本东京《陆军画报》出版社编,是1938年12月1日出版(即广州沦陷后不久)的袖珍本,分上、中、下三卷,非卖品。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直奉战争发生于华盛顿会议刚刚结束之时,对各国而言,这场战争是一块试验《九国公约》精神的试金石。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任何国家对中国内战的干涉都会被国际视为违反《九国公约》精神的行为。因而,各国对第一次直奉战争都抱以旁观的态度,包括与之关系最为紧密的日本。这一阶段,虽然日本驻华机关中部分外务系人士以及大部分陆军人士认为应当给张作霖以援助,但日本外务省和陆军中央拒绝了这种建议,最终并没有给予张作霖实际的帮助。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日本依然对张作霖采取不予援助的政策。当时中日舆论传言日本将其在西伯利亚看管的武器直接卖给张作霖,这并不属实。  相似文献   

6.
由日本的中国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研究月报》,一九八四年六月号上发表文章,评介了我校外研所日本文学研究室编辑的《日本文学年刊·1982》。该文认为,一九七九年以来,中国的日本文学翻译和介绍工作,出现了一个繁盛局面;但学术性研究似乎还嫌冷清。东北师大外国问题研究所日本文学研究室的《日本文学年刊·1982》,却是研究领域的成果之一。文中指出:“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日本文学》,过去也是由这个研究所编辑的,现在已改变情况、成为发表包括文学作品翻译在内的综合性杂志。《日本文学年刊》登载的,大都是研究论文,内容方面不是停留在简单介绍上,而是对日本文学做了学术性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名徐廷麟,字仁甫,开封人,日本东京宪兵学校毕业,辛亥革命时,正充当河南陆军第二十九混成协司令部陆军警察教练所第一大队队长。  相似文献   

8.
斋藤邦雄,1941年入伍,在华北与八路军作战多年。在派往旅团情报室负责对八路军情报工作期间,他整天读《实践论》、《论持久战》、反战同盟宣传等。战后斋藤写下了多部描述军队经历的著作。其中,《陆军步兵漫话物语》配有不少漫画插图,在日本销量达40万册,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湖南文史》2011,(9):62-63
斋藤邦雄,1941年入伍,在华北与八路军作战多年。在派往旅团情报室负责对八路军情报工作期间,他整天读《实践论》、《论持久战》、反战同盟宣传等。战后斋藤写下了多部描述军队经历的著作。其中,《陆军步兵漫话物语》配有不少漫画插图,在日本销量达40万册,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文史月刊》2011,(4):71-71
1938年1月18日,日本陆军省拟订《华中政务指导方案》,提出要在华中建立亲日政权。后又指定陆军特务部负责筹措,在华中建立伪政权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1.
日本占据中国东北后,其陆、海军在"北进"与"南进"政策有过长时间争执。由于诺门坎战役的失利,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在军事与外交上的双重失败,使其陆军丧失发言权。而南洋战略资源的诱惑、日本与英美战略利益的冲突,最终导致日本南进政策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
十月革命爆发后,东西方各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其中日本企图借机独占苏俄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1918年5月16日与19日,日本诱逼中国政府先后与其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和《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依据协定,日本军队可以进驻中国境内,可以使用中东铁路。这样,在入侵中国东北的同时,随时可染指苏俄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  相似文献   

13.
杨天石 《百年潮》2001,(10):67-73
说明:《潘佩珠自判》系潘本人于1925年被法国殖民者绑架后所作。过去,中国学者所见大都为摘编本,极为简略。今年7月,我到日本访问,见到日本芙蓉书房出版的日文本《潘佩珠传》,附有《潘佩珠自判》全文,其中详细地介绍了他在中国和日本的经历,从中可见辛亥革命前后中越两国爱国者、革命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兹据《自判》,参以其他资料,写成本文,作为对辛亥革命9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4.
日本投降后,我于1945年9月,由军统安徽站选派为先行还都人员前往南京。我到南京时,日本投降部队尚未撤离,街道上徒手的和拉平板车的日本兵,随处可见。他们服装不整,神情颓丧,大都在清扫垃圾。见了中国军人,便立正道旁,举手敬礼。昔日大日本皇军已成为残兵败卒,使我很有感触。我径到中山东路357号军统局南京办事处报到。办事处主任李人士,副主任刘启瑞。李是陆军总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大战中,日本的陆军以及以陆军为主的参谋部军官,基本上都选择了强硬的战争路线。其理由之一可以从陆军军官的培养教育方面来寻求。  相似文献   

16.
1918年春,日本帝国主义趁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无暇东顾之际,打着防德奥为名,与段祺瑞政府秘密谈判《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以使中国军队充当反对苏联的附庸军,并取代沙俄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地位。日本政府的侵略图谋,段祺瑞政府的卖国行径,首先激  相似文献   

17.
北宋大臣司马光与王安石 同仕一朝。司马光是列宁称为伟 大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的激烈反 对者。他与宋神宗谈话时,是怎样 议论甚至诋毁王安石的呢?宋神 宗又是怎么处理这两位爱臣之间 的矛盾的呢?请看本文── 今年1月22日,我到日本东京内阁文库查阅海 内孤本《司马温公全集》,意外发现未曾披露 过的司马光的作品《手录》和《日录》,2月26日日本《每日新闻》报导了这一发现,香港《大公报》、《报刊文摘》转载,已引起宋史界的关切。在我有关的书稿整理发表之前,为让《炎黄春秋》的读者们先睹为快,拟在这里介绍一下《手录》中司马光所记他与宋…  相似文献   

18.
去春,日中友协(正统)奈良县本部名誉会长北山康夫教授,把他珍藏多年的宫崎寅藏主编的《革命评论》,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访日代表团转交给我。这绝不是个人之间的馈赠,而是反映了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为了对北山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为了让国内读者更多地了解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我想借《文物》一点篇幅来介绍宫崎寅藏与《革命评论》。  相似文献   

19.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在军事近代化、对外扩张过程中,重视军事教育,建立了从初级到高级的军事教育体系,即陆军幼年学校(初级)、陆军士官学校(中级)、陆军大学(高级)。无论是陆军中参与决策的精英分子,还是在战争中参加实战的各级指挥官、制定作战计划的参谋,大多是这套军事教育体系下的毕业生。这些人是在第一线执行日本对外侵略政策的实践者,在发动战争、扩大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7月,纐纈厚著,顾令仪译的《田中义一:日本总体战体制的始作俑者》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纐纈厚是日本总体战和政军关系史研究领域首屈一指的学者。本书是作者20多年田中义一研究的集大成,利用陆军、海军、官僚、政党、宫中等史料,对"总体战国家构想的起源"和"军队现代化的必要性""扩军目标的实现"和"日本的对华政策""日本的西伯利亚出兵"以及"政党与军部的政治动向"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作者通过解读当时各方势力之间不同的立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