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旅游者在目的地进行的不可或缺的活动,饮食消费既是满足旅游者基本需要的行为,也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旅游学界对旅游者的饮食消费关注较少。基于此,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者的饮食消费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旅游者的饮食消费主要受"文化象征"、"基本需求"、"人际关系"和"健康考虑"等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在旅游者的个体特征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当旅游饮食消费作为一种日常延伸的支持性体验时,其明显受到"基本需求"和"健康考虑"的影响;而作为一种颠覆日常的高峰体验时,受"文化象征"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较大。基于旅游者的饮食消费体验,提出"旅游者的自我矛盾"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作为旅游者在目的地进行的不可或缺的活动,饮食消费既是满足旅游者基本需要的行为,也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旅游学界对旅游者的饮食消费关注较少。基于此,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者的饮食消费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旅游者的饮食消费主要受"文化象征"、"基本需求"、"人际关系"和"健康考虑"等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在旅游者的个体特征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当旅游饮食消费作为一种日常延伸的支持性体验时,其明显受到"基本需求"和"健康考虑"的影响;而作为一种颠覆日常的高峰体验时,受"文化象征"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较大。基于旅游者的饮食消费体验,提出"旅游者的自我矛盾"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申宪 《华夏考古》2001,(1):80-85
在人类文明体系中,饮食具有自然与文化双重属性.作为维持人自身生命存在的基本手段,世界各民族对饮食的关注概莫能外;同时,作为人类自然本能高度理性化发展的结果,饮食传统--食物、烹饪、饭桌上的礼节及人们关于饮食的概念,又是一个民族特殊历史经验与生存环境的产物,它构成了民族文化传统中最显著的象征符号.①就此而言,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居于核心地位的礼制文化,对食物与烹饪所具有的超乎寻常的专注,就不能仅视作自然现象或归诸偶然原因.②  相似文献   

4.
饮食象征文化与一般的烹饪文化相比无论在研究的对象还是理论方法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一般的烹饪文化研究主要关注的是食物的种类和构成,食物的烹饪制作方法,饮食的风味特色和地方流派,烹饪器具的用途,擅长烹调的名师巧匠,与特定食品有关的历史人物和传说,烹饪方面的著述和理论,饮食的医疗作用,烹饪的起源和演变等内容。其研究对象大多属于客体的物质成份,虽然其中也有反映主体活动的内容,但与作为客体的  相似文献   

5.
贾玉平 《神州》2013,(36):14-16
龙是汉民族的象征,研究龙图腾与龙文化,就是要同汉民族心理期望和民族精神相结合,从中阐释汉民族的文化心态,解读民族精神的内涵,并把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发扬光大。龙图腾反映了汉民族对神秘自然的敬畏,反映了汉民族对神秘自然的敬畏,表达了汉民族祥瑞与祈福的愿望,表达了汉民族团结奋发的愿望,还表达了汉民族悖逆的矛盾心理。龙,这个作为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中主要的心理符号,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内涵。在其自身发展中也会遭遇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论文提出了"文化象征社区"理论并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了中国新移民"文化象征社区"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论文认为文化象征社区作为族群归属空间,满足了新形势下走出国门的新移民在主流社会文化冲击下对保持民族性和传承根文化的诉求;作为族群保障体系,文化象征社区解决了各阶层新移民不同层次的适应与发展需求;同时绕行了飞地型移民社区建构的种种障碍,通过嵌入分散式族群羁留点的文化再生与传播,拓展了日本民众了解中国文化的渠道,孕育了新移民与日本社会良性互动的可能性,也激发了日本城市文化迈向异质的交融共生。  相似文献   

7.
1976年,宁夏灵武石坝出土了一批银器,为研究西夏金银器以及度量衡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结合考古发现的古代金银器实物和有关文献资料可知,灵武石坝出土的3件墨书西夏文重量的银碗,除了作为上层社会饮食器具外,依然是西夏社会政治身份和等级的象征,还被用作奖励军功和政绩的赏赐品。此外,从标记重量和出土经济文书来看,在商品交易中,银碗有时还被作为一般等价物,来衡量其他交易物品的价值。由此可见,无论从形制,还是社会功能,西夏的金银器文化与唐宋时期的金银器文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8.
“折柳”作为我国特有的送别习俗起源很早,因为“柳”在我国是“祝福”的象征,也是可以“驱鬼避邪”的“鬼怖木”;柳在中国古人心目中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它既可以保护逝去的亲人的灵魂远行,同样保护活着的亲人路途平安。折柳送别的习俗植根于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与我国古代人民的文化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或民族,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以及生产方式的不同,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思想文化,而这些心理、性格、思想文化则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创造活动,在人类长途跋涉的旅程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反之,那些创造活动的成果,特别是那些人类文明的象征和标志,又以姿态各异的形象,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折射出时代的精神和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的语言中,存在着大量有关颜色的词汇,如黑色、白色、红色、黄色等。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不同文化的异同。但由于民俗、地域以及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两个民族对各种颜色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象征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中西方民族在颜色词的具体使用和理解上存在差异,造成了文化的误读,本文以红、黄两个颜色词为例,来解读颜色词背后带来的文化误读。  相似文献   

11.
食物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其内涵仅局限于饮食本身,更多的是它在社会中所展现的文化的表达。中国西北部关中地区一个村落面食文化的变迁表明,无论是村民日常食物还是节庆筵席,面食制作技艺开始从手工转向机器,其作为礼物交换也变得更为商品化。其中,女性社会角色地位的变化在这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当她们在家庭中承担一定的经济负担后,便需要尽可能地缩短食物烹制所耗费的时间,因而她们更追求方便的食物。然而,面食的文化意涵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人们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造就和转化了传统的新形式,面食的文化象征要素仍然在社会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汉魏墓葬中出土的壶形器包括钫和锺均象征着汉代的方仙世界,即所谓的东海三山;魏晋时期出现的魂瓶乃是归墟五山的象征。壶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象征,仅仅是用以表述汉代庞大的方仙思想体系的代表器物之一。汉魏时期的方仙世界是继承先前萨满教宇宙观而形成的,而壶所具有的方仙象征的形成,则标志着古代中国具有自身特征墓葬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方忆 《神州民俗》2007,(9):25-26
少数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歌舞娱乐、宗教、饮食、服饰等民俗展示的舞台。它凝聚了本民族的精神和自豪感,表现着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宗教观念、道德意识、价值理念等。文章通过民俗阐释,主要研究新疆世居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特性及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宗教祭祀饮食文化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宗教祭祀饮食文化略论瞿明安宗教祭祀饮食文化是宗教信仰者在某些宗教观念影响下形成的隐含有特定象征意蕴的饮食文化现象,它通过人们在不同类型的宗教祭祀活动中以供祭食物的行为举动和方式来表达主体的宗教意识和宗教感情,是一种以饮食活动作为媒介来沟通人与...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作为红色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在战争年代创造的先进文化,并以其独有的魅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也为后来者提供前进的动力和精神信仰。红色文化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应当被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胡建晓 《神州民俗》2007,(11):19-20
《牛郎织女》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神话故事,其凄美的故事情节,贴近现实的人伦关系,自强不息、敢于反抗的崇高精神,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历来是相关学者研究和分析的对象。文章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分析该故事几个人物关系中的逆向投射以及幻想与现实的象征投射机制。  相似文献   

17.
黄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原始模型,一个人格象征,一个精神母题。从文化发生的角度思考,黄帝是中华民族多维生成和合的人格象征。从文化精神的角度思考,黄帝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质地组构的人格象征。从文化个性的角度思考,黄帝是中华民族内在主要特征的人格全息。从文化动律的角度思考,黄帝是中华文明三位一体维新结构的人格全息。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是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前提。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文化遗产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它承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生产方式、科技水平、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是时代的符号和象征。保护文化遗产其实就是保护其作为符号的价值。而且,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信息符号,肩负着传承历史的重要责任。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文化传承,保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19.
张敦福 《民俗研究》2012,(5):97-103
饮食是探知文化特性的一个重要视角。通过回顾和检视近百年来的相关重要文献不难看出,作为一种研究策略,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的知识源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文化唯物主义曾在猪肉、昆虫、牛肉等食品的地方消费实践研究中贡献出了真知灼见,这个研究策略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科学认识价值和理论工具意义。全球饮食领域的新景观,尤其文化经济的出现,也使得该策略面临着挑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旅游者对文化的日益重视,作为旅游六大要素之首的饮食也应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注重饮食特色的开发,这样才能使旅游者印象深刻。潍坊是国际风筝之都,是山东省重要的旅游城市,其饮食特色鲜明,有很多深受民众喜爱的特色食品。注重对特色饮食的挖掘,将对促进潍坊市旅游业的发展起到较大作用。在介绍潍坊的特色饮食的基础上,分析潍坊饮食文化的特点,并提出潍坊的饮食文化如何借助旅游业取得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