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长江之滨的金水河,象一条翡翠的玉带,环抱着鄂南数百里沃野良川,它是贯通大江南北的地下交通线,抗日者战斗在金水河上、大江南北,留下许多机智勇敢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2.
曹敏 《文史精华》2012,(10):4-15
天安门事件即"四五运动",是指1976年4月5日发生的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恩来、反对并声讨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革命群众运动,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正义的政治运动。该事件在当时被错误地定为"反革命"性质。两年后,天安门事件获得平反,使四五运动成为当代中国具有历史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和象征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金水河是古老的河,是历史的河,是经济的河,是希望的河。它从文明前夜的繁华“商城”,到20世纪的“现代化商贸城市”,潺潺河水伴随着郑州市发展的脚步,片片绿色浓缩着郑州人经济腾飞的希望。金水河的历史形象金水河,发源于新密市梅山北黄龙池,由西南向东北,穿越...  相似文献   

4.
钧瓷的发展及其特点阎夫立一钧瓷是我国宋代名瓷,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的"钧窑"。"钧窑"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名窑之一,它与汝、官、哥、定窑一起被称为我国五大名窑而闻名于世。"钧窑"名称的由来,与古代钧台之名有关。禹州早在四千年前,曾是大禹的封地,大禹的儿子夏启...  相似文献   

5.
吴雪晴 《百年潮》2002,(8):18-24
1976年的4月5日,北京爆发了"天安门事件",这是一场广大人民群众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强大的抗议运动.对于这场斗争的来龙去脉及内幕情况,已有不少史料披露,但对于"天安门事件"之前的"南京事件",人们却知之不多.实际上,"南京事件"是全国最早的反对"四人帮"的斗争之一,它在某些方面甚至影响了北京的"天安门事件".  相似文献   

6.
喜登天安门     
居京日久,每过天安门,望着它雄伟壮丽的气势,红墙黄瓦的高贵色彩,总使人产生一种崇敬之情,因为它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盛大庆典之场所,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曾经设想有朝一日登上这戒备森严的城楼,当是人生一大快事。  相似文献   

7.
花桥古镇     
叶华荫 《丝绸之路》2009,(23):26-27
天上有鹊桥,地上有吊桥、石桥或钢架桥,谁曾听说过还有花桥? 幼时,听到"花桥"之名,便不能忘。想象中,它是一座由五彩缤纷的花朵编织的桥,在青山绿水间,在蓝天白云下,鲜活灵动,飞架人间。  相似文献   

8.
"红墙摄影师"杜修贤进入中南海从事新闻摄影十余年,为领导人留下了大量的精彩瞬间,这其中也包括不少毛泽东的珍贵照片。20世纪60年代,因为天安门前的毛泽东大幅画像要更换,  相似文献   

9.
全面抗战时期,难民人口中1/3以上是难童。难童救助被誉为抗战时期"一份伟大的工作"。学界认为,它"开中国有史以来有组织大规模儿童集体保育事业之先河,是近代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中国现代化的儿童福利工作,实际上始于1937年,政府与社会通力合作,"由急救难童以及于奠定现代化育幼事业基础"。全面抗战时期,国统区得到救济教养的难童有20万名左右,"为中国有组织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宣布,天安门观礼台翻建工程2004年3月24日开工,预计在今年国庆前竣工。天安门观礼台由我国国家级建筑大师张开济设计,1954年建成,它已经陪伴天安门广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度过了一个个盛大的庆典。92岁的张开济老人说:"我很自豪能在天安门广场上留下两个作品,但很少有人知道天安门城楼旁边不起眼的观礼台和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同一个设计者!我最满意的不是革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北京科普展览馆这四大馆,而是那一个台,那就是天安门观礼台。"  相似文献   

11.
《史通》虽是一部史学理论专著,但可旁通和资鉴于方志。可借鉴和引申的主要观点:史志应注重立意,赋予史料以灵魂,但要防止"过度立意"可能带来的主观之蔽;怀疑是对待史料的应有态度,地方志编纂中尤其要重视"疑初",警惕文献和事实之间的可能距离;《史通》申名的义旨,述名之转合,可借鉴于志,同时应看到名实之乱的消极作用,防范被名所囿;史志离合兴废为正常,外观时势大体,内辨自身利弊为顺应之道;史志编修因工程浩大,众手势在必然,但必须正视其弊,以求调和之道;"书事记言"和"勒成删定"是史志编纂的基本形式,需要"博闻实录"和"俊识通才"来配套,地方志编纂或可在变通制宜中求得两全;《史通》注重亲见、"本事"和采访的史学编纂思想,有助于认识当代修志的优势,并为观察地方志编纂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李正华 《收藏家》2010,(6):55-59
在天安门后端门院内,东西朝房廊下现各存一方清康熙庚辰(三十九年)(1700年)满、汉文《御制台省箴》石碑。迄今已有310年的历史。该碑始放置清朝"吏科"直房廊下,即东朝房北头之首(今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驻地)。  相似文献   

13.
一、地理概况及原因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省西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这里属太行山八陉之第四陉滏口陉的腹地,自古就为"秦晋之要冲,燕赵之名邑"。北齐时,这里是邺都与晋阳两都之间的必经之地。  相似文献   

14.
河北清代碑刻概述王素芳碑者,刻文纪事之竖石也。它是古代"盖欲以文辞托之不朽之物质,以永其寿命"①的智慧创举。它以其朴实无华的质地,意随笔动的书法,包罗万象的内容,构成金石文化之大宗;以其"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  相似文献   

15.
李宗吾是我国近现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1912年,他著《厚黑学》,以"独尊"之名面世。该书一经发表,震惊华夏,震惊世界。  相似文献   

16.
陈建平 《收藏家》2013,(12):41-46
步摇是中国古代妇女的重要首饰。附着簪钗一起使用,在装饰各类的簪、钗头上,下缀珠玉金饰,插在头上,随步而摇曳生姿,故曰"步摇"。《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早在先秦时期,己经有步摇这种饰物,战国宋玉《风赋》中就有"主人之女,垂珠步摇"的说法。我们从文献中了解到,这种首饰自汉至唐,在贵族妇女中颇为流行。以后历代沿用。一.先秦步摇之探讨关于"步摇"之名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战国宋玉的《风赋》:"主人之女,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更披白之单衫,垂珠步摇"。至于早期步摇之形状如何?没有进一步的文字描述。  相似文献   

17.
方志编辑者素质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松岭区志办公室沈全厚志书作为一种高档次地方综合文化载体,自古就享有"一方之全史"、"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它不仅是"资治之书、教化之篇",还是"存史之册",是服务当代,惠及子孙的传世之作。一部宏篇巨乘问世,能否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18.
寻找纪念塔     
贵阳人对于"纪念塔"这一地名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到了我们这几代人,大都只是耳闻其名、身临其地却未见其塔。那么"纪念塔"之名究竟是如何得来?这还得从上世纪那场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中,为守土抗战做出重大贡献与牺牲的贵州籍师团——"国民革命军102师"说起。纪念塔建于1941年5月27日,原位于新华路、环城南路、市南路及青云路的交叉口,是为了纪念"国民革命军102师"在抗战中舍身成仁、以血卫国的抗日将士而修建。  相似文献   

19.
稻子 《风景名胜》2008,(3):84-84
关键词外事接待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内尚未有旅游的概念。那时候的旅游形式以"外事接待"为主,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创汇,旅游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1978年之后,我国旅游业借着改革之力,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国门的开放,来中国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其中西安、北京、杭州等古都是老外去得最多的旅游城市。天安门是北京的象征,长城是中国的象征。在改革开放之初,能够在天安门和长城前留个影,是件非常自豪的事情。那个时候,天安门广场除了是中国人的朝圣之地外,更是海外游客到中国来必去的景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风景名胜》2012,(12):64-65
最美古镇乌镇 桐乡乌镇 小桥流水人家,青砖白墙黑瓦。它是文豪茅盾的故乡,它是"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它是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魅力名镇,它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