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根据"南侨机工"历史档案资料和20世纪30年代南洋报章等资料,考察抗日战争时期南侨机工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军事运输活动,包括南侨机工的返国过程和运输环境、国民政府西南运输处对南侨机工的管理与安排,以及南侨机工在西南地区的军事物资运输情况。通过对南侨机工在中国运输活动的研究显示,南侨机工在中国抗战期间,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物资运输的主要承运者,承担了滇缅公路畅通时期最为繁重的军事运输任务。南侨机工不仅将国外援华军事物资接转至云南滇西一带,而且还承担军事物资运至前线的任务。正是因为南洋机工的努力及高效的运输确保了中国战场所需的军事物资及时得到补给,从而使相持阶段的战争得以持续。南侨机工为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为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滇缅公路上急需大量汽车司机和修理工。这时,旅居东南亚的华侨向祖国伸出了救援之手。1939年2月至9月,响应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号召,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地的32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机工,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毅然回国,与祖国同胞并肩抗战。他们辗转于滇、黔、桂、湘以及缅甸、印度等地,为抗战提供后勤保障,滇缅公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血肉长城”。年轻的华侨机工们用自己的技术、汗水和鲜血,打通了抗日物资运输的生命线,将青春和生命无私地奉献给祖国,以1000多名青年机工长眠在祖国西南红土地为代价,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1939年至1941年间,以陈嘉庚先生为首的南洋华侨筹账总会,在马来亚、新加坡等地招募华侨机工自愿返国,支援祖国抗日。前后共有华侨员工十批三千五百人参加了这一活动。同时,华侨总会还捐蹭汽车三百一十辆及其它物资,担负了在滇缅国际公路上运输各类进出口战略物资的工作,为祖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章易 《文史月刊》2005,(9):17-18
滇缅公路东起云南昆明,西出云南边境畹町与仰光公路相接,全长963公里。可以说,没有滇缅公路,就没有抗战的物资保障。中国百姓、中国远征军、南洋华侨及美国飞虎队等为保卫这条抗战大动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日军根本不相信中国的抗战能坚持到滇缅公路修通的那一天,更不会相信严重缺乏施工机械的20万中国劳工——绝大部分是老人、  相似文献   

5.
正知道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抢运大批抗战物资事迹的人很多,却鲜有人知南侨机工与广西也有颇多渊源。柳州一度成为南洋华侨集散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沿海重要城市和港口大多沦陷,中国与外部海路交通几近中断。1938年底,连接昆明和缅甸仰光的滇缅公路建成通车,成为联系中国和外界的"抗战输血管"。得知祖国需要大量汽车司机和修理人员,南侨总会于1939年2月7日发出《征募汽车修机驾机人员回国服务》的通告,共有3192名南  相似文献   

6.
章易 《文史春秋》2004,(3):27-28
滇缅公路东起云南昆明,西出云南边境畹町,与仰光公路相接,全长963公里。滇缅公路保证了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及生产需要,大量民用物资的运输支撑起大后方经济,使其不至于崩溃。可以说,没有滇缅公路,就没有抗战的物资保障。中国百姓、中国远征军、南洋华侨及美国飞虎队等为保卫这条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抗战期间,汪伪国民政府"宣传部"部长林柏生和政务次长胡兰成等文化汉奸的所作所为,所造成的危害和恶劣影响丝毫不亚于那些政治汉奸、军事汉奸和经济汉奸。一林柏生,号石泉,1902年出生在广东信宜县一个南洋华侨的家庭。他早年就读于华侨出资开办的岭南中学,1922年秋考入岭南大学。该校是一所开明进步的学校。在校内,林柏生接触和阅读了一些革命书籍,思想十分激进,常在同学之中发表演说,讴歌革命,成为学校  相似文献   

8.
张荣久 《文史月刊》2004,(10):41-43
抗战爆发后,南洋实业家、华侨领袖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南侨总会)募捐巨款支持祖国抗战,据统计,1939年国民政府军费为18亿元,其中华侨汇款则达11亿元,而南洋华侨捐款占华侨捐款总数的70%,这对战时财政经济的支持,起了巨大的作用。陈嘉庚拥护蒋介石,是因他  相似文献   

9.
华侨支援滇缅抗战的一些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支援滇缅抗战的一些情况田玄滇缅抗战,是中国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东南亚华侨为支援滇缅抗战作出了贡献,本文介绍有关这方面的一些情况。1,华侨机工在滇缅公路抢运物资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为了确保中国战时运输量最大并且最为安全的生命线滇缅路...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民国代表性华侨著述的序、跋为切入点,分析阐述了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的背景和民国南洋华侨文献的出版特征,进而对民国公众认知中的"南洋观"进行了辨析。认为经济因素是民国南洋华侨研究热和出版热的内趋动力,经济话语贯穿南洋华侨研究文献始终。在"南洋作为常识"的出版热中,大众"南洋观"逐渐形成并呈现出流变性,即从我族中心主义转为基于经济互惠前提的平等合作、共存共荣的全新视角。目前呈散点分布状态的民国南洋华侨研究专题文献,亟待整合建构,由此发掘在大中国民族主义整一性视域下被遮蔽的辨证的"南洋"认知,有利于从源头破解历史上南洋华人与土著、中国与东南亚在各自的民族主义强势话语影响下形成的刻板成见,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史及华侨(华人)史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代南洋华侨教育所呈现的家国情怀,既延续了中国传统文化记忆,又在现代社会中有效地唤起了华侨华人新一代的文化传承与认同。南洋华侨教育的灵魂支撑是传统的家国意识,就其创办历程来看,经历了"家"情怀到"国"意识的转化。这里所说的南洋华侨教育主要指南洋华侨在侨居地创办的南洋华侨教育。  相似文献   

12.
苏明 《炎黄春秋》2001,(3):77-77
陈嘉庚先生(1874—1961)生于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现属厦门市)的一个华侨世家。他17岁到南洋谋生,经过多年艰苦奋斗,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实业家。陈先生又是著名的爱国侨领,曾为孙中山先生筹款资助辛亥革命。民国期间,他捐资助学,回国筹办厦门大学等数十所院校。七七事变后,他在国外被选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的主席,领导南洋800万华侨,以财力、人力、物力支援祖国抗战,毛泽东主席曾题词称赞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相似文献   

13.
正夏玉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47.8万字,99元夏玉清著《南洋华侨机工研究(1939—1946)》一书,以保存在云南省档案馆、台北"国史馆"的"南侨机工"档案为基础,利用南洋《总汇新报》《南洋商报》《槟城日报》等报刊资料,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和南洋华人社会支持祖国抗战的时空背景下,重点考察与介绍了"南侨筹赈祖国总会"的动员与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通过对《南洋商报》刊载抗战电影传播史料的整理和分析,梳理了自1937年中国抗战全面爆发至1942年新加坡沦陷这段时间内,中国抗战电影在新加坡的传播过程、接受程度及产生的深刻影响。结果显示,在1937年中国抗战全面爆发至1942年2月15日日军占领新加坡期间,一批优秀中国抗战电影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新加坡本地出版的《南洋商报》刊载的相关抗战电影信息,生动纪录了这一段时间中国抗战电影在新加坡的传播历程。中国抗战电影在新加坡的传播,鲜明呈现了中华民族海内外同胞同仇敌忾、全民族投身抗战的时代景观,同时也积极肯定了华侨对中国抗战胜利所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以南洋华文报纸《南洋商报》中有关中国共产党抗战的新闻报道为基础,考察了其塑造中共抗战形象的方式,分析了其编辑传播策略和历史意义。抗战时期,《南洋商报》通过宣传中共抗日方针政策、歌颂人民军队抗战事迹、介绍抗日根据地建设成就、展现中共领导人光辉形象、报道中共与华侨携手抗战消息等多种方式,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正面形象。同时,《南洋商报》十分注重传播策略,通过真实权威的新闻源,主旨集中的议题设置,多样适当的新闻体裁,立场鲜明的语言表达给受众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赢得了海外侨胞的认可,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期间,南洋华侨从各个方面支持和援助祖国抗战,引起了日军的极度仇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相继占领了南洋各地,对华侨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和残酷的迫害。广大华侨同侨居地人民一道,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盟军的对日作战。其中,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就是颇具代表性的一支华侨抗日队伍。  相似文献   

17.
胡先(驌)一生投身于教育事业,在许多著名学府任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思想深邃.他在抗战即将胜利的时候,认真地分析了战后的国际形势,认识到南洋地区对世界和中国的重要性,对战后南洋地区华侨教育提出了具有战略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1945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曾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为民族解放尽最大努力,为团结抗战受无限苦辛,诽言不能伤,威武不能屈,庆安全健在,再为民请命”。①这些题词是对陈嘉庚光辉一生(尤其是抗战期间)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1995年是抗战胜利50周年。我们不能忘记华侨领袖陈嘉庚对祖国抗战的杰出贡献。其贡献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一领导华侨捐款捐物支援祖国长期抗战早在1923年,陈嘉庚就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商报》,大力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在华侨社会中产生了重大影响。1928年5月3日,日本出兵济南,制造…  相似文献   

19.
司徒美堂是著名的美洲华侨领袖,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曾先后受到孙中山、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崇高礼遇,与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并称为中国侨界的"双子星座"。  相似文献   

20.
评苏联著作中有关苏联援华抗日军火物资的统计李嘉谷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前期,唯有苏联不仅给中国抗战以道义上的同情与支持,而且给予了大量飞机、大炮等军火物资的援助,同时派遣军事顾问、军事技术专家及空军志愿队来华直接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苏联及时的巨大的援助,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