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胡适在众多亲戚中与胡近仁关系最为密切。胡近仁虽为族叔,其实只长胡适四岁,是胡适在九年家乡教育期间,读书写诗的引路人。胡适在上海求学及留学三年期间,胡近仁是他母亲家信的解读人兼代撰人。胡适回国后以博士身份在北大任教,两人信函频繁。胡适对于自己婚姻的真实看法,只透露给这位族叔一人;而胡近仁就连儿子择校的小事也要与胡适商讨。虽然两人地位悬殊,却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总角之交的那份情谊。胡近仁在上海开设裕新茶叶店,生意不尽人意,于是想借重名气已经如日中天的胡博士来促销。1929年,他给胡适写信谈了自己想推出“博士茶”的设想,并将写好的广告词请他过目。广告词中说,胡适早年服用此茶“沉疔遂痊愈”,“凡崇拜胡博士欲树于文学界者,当自先饮博士茶为始”。当年,胡适若是首肯的话,“博士茶”一定会畅销全国,也会给他的族叔带来丰厚的商业利润。可胡适断然说“不”!他及时复涵,阐明自己的观点:一、沉疔痊愈,“这更是欺骗人的话”;二、“博士茶”广告中不能使用胡适名字,广告的“措词其实甚俗气、小气”;三、崇拜胡适饮“博士茶”,“此是最陋俗的话,千万不可发出去”。胡适在信结尾处给胡近仁指点迷津道,“当细心研究大公司、大书店之广告,自知近世商业中不可...  相似文献   

2.
知名学者胡适是安徽绩溪人,他有一位族叔叫胡近仁。胡近仁虽然只年长胡适四岁,却是胡适早年在家乡读书、写作的领路人。胡适去美国留学后,家里的书信或邮寄东西,都是这位族叔代劳。 胡适嗜茶,留学时经常让家里寄些家乡的茶叶以作馈赠礼品,经手此事者也是胡近仁。胡适回国到北大任教后,与这位族叔通信频繁,彼此有心里话都愿意告诉对方,例如:胡适对自己婚姻的真实想法都只向这位族叔透露。由此可见两人关系之密切。  相似文献   

3.
胡适有个族叔叫胡近仁,只年长他四岁,两人关系却十分密切。后来,胡近仁到上海开设了一家裕新茶叶店,可是生意欠佳,于是想借当时已经成为博士的胡适来替他作促销广告。  相似文献   

4.
宋广波 《安徽史学》2015,(6):163-168
本文考证了胡适致任鸿隽、胡近仁两封信的写作时间,纠正了以往的误判。将信件的内容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并与相关史料参考互证,不仅有助于考察信件的写作时间,且有助于理解信函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5.
张仲民 《清史研究》2012,(2):124-129
我们对胡适早年在上海特别是在中国公学求学时情况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四十自述》,而学者对胡适早年在上海求学时期的研究,主要依据也在此。如江勇振教授所言:"胡适青少年时期在上海的六年,是他一生思  相似文献   

6.
胡适打假     
胡适的学术和政治成就多为人们熟知,但胡适一生中的打假之举就鲜为人知了,本文谨作一简单介绍。 商业打假:拒做虚假广告1929年10月,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因引发“人权与约法”之争遭教育部警告,也就在此前后,胡适收到族叔胡近仁所递家书。信中告诉他,有一个经营茶叶的裕新公司想利用他的名气和影响,将茶叶命名为博士茶,并且在广告宣传中声称:“凡崇拜胡博士欲树帜于文学界者,当自先饮博士茶为始”。胡适接信后立即回复胡近仁,请他迅速与裕新联系,加以拒绝。那么,胡适为什么坚拒这名利双收的名人广告呢?首先,平生不喜好出风头的胡适认为,…  相似文献   

7.
提倡白话文,反对文官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项主要内容,白话文的酝酿却并不是在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而是远在大洋彼岸求学的中国留学生中间。本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留学热潮,一批肩负民族希望的中华学子踏上异乡国土,探求科学真理。其中,庚款留学的胡适就是留学大军中的一员。胡适是1910年以第55名考取官费留学的。另外,像后来在中国学术界颇有名气的任叔永、梅光迪、杨杏佛、赵元任等都是胡适在美国求学的朋友。白话文运动就在他们中间开始酝酿。白话文运动的起因,跟一个美国人钟文鳌有一定联系。钟文鳌虽不是中国…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胡适。之所以能够扬名海内外,成为一代巨匠,与他早年求学上海的经历密不可分。从1904至1910年胡适先后在上海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中国新公学四所学校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9.
陈衡哲(1890-1976),又名莎菲,湖南衡山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著名女学者、女作家,在西洋史学、教育等方面的成就一直为时人和后世所称道,是闻名遐迩的才女。她从1916年留美期间与胡适通信到1962年胡适逝世,有过近半个世纪的友谊。 未曾谋面信先行 陈衡哲出身于官僚世家,从小被父母喜爱。少女时期,有着中国女孩千篇一律的命运──被迫嫁人。然而,她是一个不甘摆布的人:拒婚求学,逃婚出国,不幸之中成为万幸之人──考取清华学堂,成为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的女学生。那年她24岁。 陈衡哲于1914年赴美国…  相似文献   

10.
胡适婚后的爱情生活是贫乏的,他与江冬秀的婚姻“以理想的情谊”开始,以结婚的实践而破灭。于是,胡适试图在婚外去追求实际的爱情,并取而代之,作根本的解决。由此经历了一段与其表妹曹诚英之间的缠绵悱恻的感情纠葛。 要做爱情的“自由人” 曹诚英(1902—1973),字珮声,小名丽娟,是胡适三嫂的妹妹。在胡适与江冬秀结婚时,曹诚英才是15岁的小姑娘,充当了新人的女傧相,当时她亲昵地称胡适为“穈哥”,给胡适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曹自幼由父母包办,许配给邻村宅坦的胡冠英为妻,1918年完婚,但婚后夫妻感情不好。当时这门亲事为曹诚英正在美国留学的胞兄曹诚克所反对,并极力主张曹诚英去求学。1920年曹诚英考入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半年后,其丈夫胡冠英偕汪静之亦至杭州读书。1922年冬,胡冠英的母亲因曹过门三年多没有生育,即为冠英娶了一房妾,并  相似文献   

11.
正罗家伦(1897—1969),"五四"时期的主将之一,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求学于复旦公学和北京大学,是蔡元培的学生。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同年,当选为北京学生界代表,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支持新文化运  相似文献   

12.
著名胡适研究专家沈寂先生曾写过一篇《胡适与冯玉祥》的文章,文章提到胡适与冯玉祥这两位安徽人(冯玉祥,祖籍安徽巢县,胡适,安徽绩溪人)无论是隔空对话还是“短兵相接”,“都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很少共同语言”。  相似文献   

13.
胡适与陈独秀是安徽同乡,胡适是安徽绩溪人,陈独秀是安徽怀宁人。二人最初的交往,大约开始于1915年,是通过也是同乡的上海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介绍的。  相似文献   

14.
《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序言沈寂由皖人撰著、并由安徽出版机构出版的研究胡适的专集,这本由胡适同志著《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恐怕还是第一部,有其特殊的意义。胡晓同志要我凑趣作序,借此对今天研究胡适谈几点意见:首先是资料缺乏。胡适在生前一贯注意让自身资料留...  相似文献   

15.
正胡适是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主将的著名思想家、学问家,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近现代思想界、文化界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思想观点的意义缺乏了解。为帮助一般读者了解胡适,我们编选了这个书系。包括:《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  相似文献   

16.
最近,随着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已经在全国展开一个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运动,而它的锋芒就逐渐从俞平伯转向胡适。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俞平伯研究红楼梦的方法,完全是继承着胡适的传统。「擒贼先擒王」,几十年来的中国学术思想界,如果要找一个资产阶级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当然是胡适。胡适这个人在研究「学问」上涉及面很  相似文献   

17.
胡适的面子     
胡适13岁时,由母亲作主,与离家不远的旌德县女子江冬秀订婚。尔后,胡适去美国留学,冬去春来14载,两人未曾见过面。1917年12月,胡适回故里完婚,无情人终成眷属。其后,有一封胡适给友人的信,透露了几分真情:“在家庭关系上,我站在东方人的一边,这主要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母亲,她对我的深恩是无从报答的。  相似文献   

18.
读懂胡适     
杨曙晨  王艳 《文史月刊》2010,(10):26-28
胡适(1891-1962年)是近现代中国思想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把胡适当成了只会"爱惜羽毛"的人、全盘西化论者、党派主义者,其实这是对他的误解。那么,胡适究竟是位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9.
据李敖回忆,台大有个教授叫许子明,原来是北大的教授,在跟着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后,因为他痛恨胡适,便到处演讲说:我当年亲眼看到胡适一手把毛泽东提拔上来的。可见,毛泽东的人生轨迹在北大期间,就和胡适有了或多或少的交集。胡适只比毛泽东大两岁,而两人在北大相遇时,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社会地位,差别都非常大——  相似文献   

20.
胡适、宋子文都是留美学生,一个是新文化运动的大师,另一个是蒋介石的财政支柱。二人都受美国人的赏识,平素心高气傲,你瞧不起我,我也看不上你,几近水火。1939年,应蒋介石之邀,胡适出任驻美大使,是时宋子文负责财政,常到美国活动,请求美援。一次,美国总统请客,在胡适开出的中方赴宴人员名单中,竟将宋子文列在一等秘书行列。宋子文想去拜访罗斯福总统、摩根财长等,胡适拖延很久,才给办理手续。对此,宋子文恨恨不已。不久,宋子文以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