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巧亚 《黑龙江史志》2013,(15):121-121
文体不同,风格也有所不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力求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文的风格。本文将针对刘宓庆提出的三种风格翻译方法,即对应式转换、重构式转换和淡化式转换,分析如何使各种文体再现其风格以及翻译策略选择的顺序。  相似文献   

2.
邓良春 《丝绸之路》2009,(22):88-91
本文旨在引入认知模式理论来阐释汉诗赏析及其翻译,通过剖析该诗的意象图式、隐喻、转喻认知模式,探讨认知模式下诗歌翻译技巧。另外,认知模式对诗歌意境推理过程具有制约作用,翻译中要考虑到译诗整体的模式建构。  相似文献   

3.
宁件桃 《神州》2014,(6):147-147
王佐良先生翻译风格典雅庄重,风格优美,耐人回味,意境隽永。他继承了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之翻译观,认为翻译应做到“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该思想贯穿于其译作之中而体现出其翻译风格之独特语趣美感与耐人回味的隽永意境。王佐良先生的翻译风格可概括为“忠实达意”与“优美雅致”。  相似文献   

4.
龚自珍在清代堪称文史大家。其诗歌创作充分体现了尊情主张。无论从诗学主张比对,还是从诗歌风格考量,龚自珍的诗歌和袁枚的诗歌具有诸多共通之处。从"宥情"到"尊情"的升华使得诗歌的感情境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加之龚自珍和性灵派诗人的交际人脉,足证性灵诗派和龚自珍诗歌创作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吴江 《神州》2013,(32):6-6
千山西阁是王尔烈求学二十年的地方,故地重游,必然存在很多的感慨于心间。从同游千山诗歌中,可以看出其独到的艺术素养。王尔烈追求诗歌创作的自由和个性解放,同时善于根据主旨写出不同风格的诗歌,将朴实、浪漫等表达方式运用的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6.
向泽国 《沧桑》2011,(4):105-107
曹操的诗歌兼具悲凉与气势两种风格,是建安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风。他的所见、所闻、所触、所感在诗歌中表现得很莽苍悲凉;但同时,雄浑大气也是他个人气质的重要体现。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深切的忧患意识都是曹操诗歌不同风格的有机融合的原因,也是曹操诗歌无穷魅力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7.
张俊萍 《沧桑》2010,(3):230-231
陶渊明、孟浩然都是田园诗人,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他们的田园诗各有其特点。本文试图从创作题材、蕴含思想、诗歌内容和语言风格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庞德汉诗英译时的翻译原则和艺术性,阐明了其注重"意象"、"语势"的翻译策略。庞德始终孜孜不倦地探求并极力传译诗歌内在的、含蓄的、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诗魂,从而为诗歌翻译的忠实性范式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促使翻译工作者们以多元视角来认同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化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刘峰 《神州》2014,(15):120-120
风格翻译关键在于译者对原作风格的整体把握。风格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统一体,要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来,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把握,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本文探讨《大瑟尔》最高层次上的风格翻译再现问题,解读译者是如何运用风格翻译方法达到译者风格和作者风格辩证统一、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诗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带有音乐性的思想"。诗词作为一种最集中、最精炼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语言艺术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因此,"读诗难,写诗难,译诗更难。"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探讨了诗歌翻译艺术美再现的问题,即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如何再现原作的艺术美,也即如何传达原作的"意美"、"形美"和"音美"。  相似文献   

11.
汉语的虚词多种多样,生动传神,可以用来构成不同的语言风格,席慕容在她的诗歌中特别擅长灵活运用多种副词来抒发她那曲折细腻、委婉缠绵的感情尤其是爱情,从而形成委婉、含蓄、优美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2.
古诗今译谈     
译文是广大读者通向阅读原著的桥梁。从这个意义来讲,搞好古诗今译的工作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但是,把古代诗歌翻泽成现代诗歌,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从目前翻译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来看,其根本的所在是翻译的方式与方法的问题,本文想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范成大在桂林两年,留下了数十首诗歌,这些诗歌描写了秀美的桂林山水,记载了他在桂林的交往活动,体现了浓厚的归隐思想,流露出报国无门的失意情怀,展现了复杂矛盾的内心情感,同时,这些诗歌呈现出明畅自然、清新婉丽的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郭超 《沧桑》2010,(1):220-221
张籍是中唐诗坛上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与当时的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都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张籍诗歌的风格特色与此有关。他的诗体裁众多,风格多样,分别受到两派的影响,而显现出奇崛与平易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5.
论苏曼殊的悲剧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文学史上,苏曼殊可谓独特的这一个。曼殊的生平是浪漫传奇的一生,更是悲剧的一生,他徘徊往返于世俗与山林寺庙之间,其行迥异于一般僧人和常人,实谓十足的狂僧。曼殊的文艺,尤其诗歌和小说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识。其小说写的是悲剧的婚姻爱情,其诗歌虽表现出多样繁杂的风格,但主导色彩则是愁和泪浇筑的悲剧韵味。  相似文献   

16.
张籍是中唐诗坛上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与当时的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都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张籍诗歌的风格特色与此有关。他的诗体裁众多,风格多样,分别受到两派的影响,而显现出奇崛与平易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于刘琨在文学史中承前启后、不同凡响的地位和作用,以接受和影响为研究方法,通过其与曹操、郭璞、盛唐边塞诗人群体在诗歌风格、诗人气质等方面的比较,探讨刘琨诗歌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唐圆鑫 《丝绸之路》2014,(10):60-61
在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梁启超对《哀希腊》的初次译介引发了国内众多知名学者对其的屡译不衰,唤醒了他们的社会理想和革命斗志,促进了中国化拜伦形象的构建。本文聚焦“五四”前后梁启超、苏曼殊和查良铮三位翻译家对这首诗的不同译法,在赏析他们译作的同时,从翻译风格论的视角给予关照,以展示《哀希腊》汉译是如何从文言旧诗体一步步向白话新诗体过渡的。其间,译者的翻译风格在无形中得到了空前彰显。  相似文献   

19.
李贺、海子生活在不同时代,时代的差异造就了他们诗歌风格的迥异。但无论是唐朝的李贺还是现代的海子,都曾分别被誉为诗人中的"鬼才",其大量作品都呈现出浓郁的"诗气",在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仔细探究,发现二人的诗歌内涵有同源性,两者的诗无论是对生存的焦虑还是语言的使用甚或奇特大胆的想象,都绾纽为一个解不开的结。  相似文献   

20.
泰戈尔是印度的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他的诗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其中包涵的人生哲理和启示,则是他的诗作最主要的特征。在泰戈尔众多作品中,《飞鸟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诗集之一。他写出了宇宙中各种各样的事物,其内容包罗万象,从事物中也抒发出许多哲理性的思想。本文试图从泰戈尔诗歌中富有哲理的美学思想的系统性入手,深入探讨他对诗歌的审美风格以及在诗歌审美风格形成中体现的哲理性的美学思想。在探讨其诗歌美学思想的同时,本文还对泰戈尔的哲学思想以及《飞鸟集》中一些哲理观点,做出了系统与全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