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岁月悠悠情悠悠,艺海钩沉,心潮激荡,在青海高原的民族大家庭里,有多少团结友爱的故事如河湟流水涌起回忆的浪花。40年前,风华正茂的歌行,满怀对土族兄弟的由衷热爱,第一个写出了反映土族人民的系列散文《土族风情画》,将当时鲜为人知的土族人文景观介绍给了广大读者,又和另一位汉族剧作家高鹏联袂执  相似文献   

2.
<正>近百年来,在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等诸多研究领域,有关专家、学者对于土族这个少小民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土族传统舞蹈在土族民间被称为“安召”,它是表现土族人民劳动、生活、情感、信仰的一种综合性舞蹈艺术,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和表现土族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以及民族心理状态,是研究土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族》是一份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杂志,内容丰富,是反映土族人民生活,宣传土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值此《中国土族》杂志创刊10周年之际,我谨向杂志社表示祝贺,向土族人民表示祝贺。 土族世代居住在甘青河湟一带,是一个勤劳智慧、宽厚勇敢的优秀民族。他们在青藏高原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不仅创造了一部动人的开发史,而且和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4.
这部歌舞剧反映了青海土族人民朴实勇敢、勤劳善良的品质,纯朴多彩的风土人情和追求幸福、用勤奋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不息精神。全剧由既相互关联又可独立成章的四部分组成,分别以“春、夏、秋、冬”表现出美丽的土乡景色和浓郁的土族风情,是一幅展现土族人民团结向上、热爱生活的画卷。  相似文献   

5.
祁正贤 《中国土族》2005,29(4):46-50
家庭体现着以两性和血缘为特征的社会关系。作为土族这样一个极其重视家庭功能的社会群体,家庭婚姻价值观既是其民族文明中最具特色、极具稳定传承性的文化元素之一,也是对社会生活变化反映最为敏锐、接受文化影响最为丰富的内容之一。我们知道,土族文化不像汉藏等民族文化以一种文字的形式为纽带而表现其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从土族文化系统的形成过程看,是以其明显的复合性和开放性而显现个性。  相似文献   

6.
民歌是人民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切的艺术反映.土族是世居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土族民歌受本民族生产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将意象、情感、审美等美学特征融为一体,是本民族文化、艺术生活、审美标准的综合体现,成为民族音乐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7.
土族哭嫁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的婚俗文化中形成的婚姻形式,它不但反映了婚姻形态的变迁轨迹,也集中地表现了土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文章通过对土族哭嫁的浅释,揭示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土族哭嫁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的婚俗文化中形成的婚姻形式,它不但反映了婚姻形态的变迁轨迹,也集中地表现了土族人民的审美情趣。文章通过对土族哭嫁的浅释,揭示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互助土族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平 《中国土族》2008,(1):20-22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许多风尚和习俗,并代代相沿,积久而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土族民俗文化。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站在构建和谐互助的战略高度,以“建设彩虹家园,打造土族品牌,构建民俗文化特色县”为总体发展思路,着力发展土族民俗文化事业,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土族》2002,(1):46-48
土族传统的民间文学内容十分丰富,许多民间传说、故事、民歌、谚语等精彩动人,思想性、艺术性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堪称经典之作。从2002年春季号起,本刊将推出“群文宝库”栏目,集中选发土族群众自己创作的民间文学作品,供读者赏析,也为研究土族学的学者提供一些口碑性资料。敬请本刊作者和土族群众提供有关稿件。  相似文献   

11.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在金秋十月这充满收获与喜悦的日子里,青海土族研究会、《中国土族》杂志迎来15华诞。在这洋溢着祥和喜庆的时刻,我们欢聚一堂,回顾和总结土族研究会成立15周年和《中国土族》杂志创刊15周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土族人民与其他兄弟民族一道共同致力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2.
民族文化的重构是持续的过程,就我们所关心的问题而言,则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或兄弟民族的文化而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的过程。土族文化的时代变迁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文化重构过程的生动例子。 土族在元明之际形成,其民族文化也在这一期间由多民族(蒙古、藏、汉等)的文化融合形成。但是,土族人民发展民族文化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不懈地追求文明、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在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全国各民族人民满怀豪情,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现代化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的金秋季节,我们20多万土族人民欣喜地迎来了青海土族研究会成立暨《中国土族》杂志创刊十周年的  相似文献   

14.
土族人民能歌善舞,其歌曲种类繁多,有"安召"、"花儿"等,分家曲和山歌。曲调都有衬句,而且尾音拖长而下滑、深沉,回味无穷。家曲有赞歌、问答歌、婚礼曲等。民歌作为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透视人民社会生活的窗口,在土族人民中世代口头相传,生动地反映了土族社会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5.
2011年9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四个整版的篇幅,推出独家报道《西北民族走廊走进土族》,通过记者曾江深入基层撰写的一组稿件,将土族置于西北民族走廊这一大背景下进行综合考察,从土族的历史、人文等方面,图文并茂地向世界打开了一个观察土族、走进土族的高端平台。其中,这组报道援引大量翔实的史料以及民间传说、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等证据,尤其以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吕建福教授《土族为吐谷浑后裔》一文匡正了土族族源,更是在"吐谷浑说""沙陀突厥说""阴山鞑靼说""蒙古说""匈奴说""阴山鞑靼-蒙古说"等诸多说法中,确定了"吐谷浑说",这在土族研究史上的意义不言而喻。本刊特刊发此组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贺信     
热烈祝贺青海土族研究会成立暨《中国土族》杂志创刊20周年! 土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土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宽厚勇敢,在高原大地上繁衍生息,辛勤耕耘,谱写了光辉灿烂的民族进步史、发展史,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共同促进了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婚陶问题可以折射一个民族的诸多文化信息.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南部的三川土族①民众婚姻形态上表现的文化现象则突出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由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认定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族婚礼等仪式,不仅是该民族宗教、文化、生活习俗、民族精神的反映,也是研究该民族文化形态和审美心理的重要依据.因此,从三川土族婚嫁仪式这个表达方式透射的文化信息中厘清其中的深层内涵,是我们需要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青海日报记者马钧)4月6日,《中国土族》杂志公开发行首发式在西宁举行。《中国土族》的公开发行,是土族人民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土族地区、土族人民的关心和重视,体现了党的民族平等原则。它的公开发行,实现了几代土族人梦寐以求的夙愿,结束了土族人民没有本民族正式刊物的历史。 作为青海土族研究会的会刊,《中国土族》自1992年创刊以来,走过了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土族》杂志社在青海土族研究会的直接领导下,刊登省内外热心土族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具有较高学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土族丛书》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土族》杂志的作者和读者,怀着对土族文化的关注和支持之情.纷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丛书的出版发行给予充分的肯定。他们认为,丛书的出版发行对土族人民具有划时代意义,也对促进我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有人曾断言,土族是个没有神话的民族。如果仔细斟酌这句话的份量,那可是不得了的:一个民族没有神话,就等于说这个民族的历史没有根,一个没有根本的民族既不可能成长,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土族果真是个没有神话的像浮萍一样随水漂流的民族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