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和元人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被誉为描写崔张爱情故事作品的“双璧”,在中国戏曲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董西厢》和《王西厢》都写了“长亭送别”这个情节。两部作品的“长亭送别”又都是精彩的篇章,把王,董两部作品的“长亭送别”作一番比较,对探讨文学的继承和改革创新的问题是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词话》中援引提及西厢剧曲剧名、人物名、曲牌曲词、情节的地方达三十多处,分散在金书的二十多回中,援引频率极高、援引形式多种多样。《词话》中援引、指称的西厢剧曲文字极少数为李日华《南西厢记》,绝大多数为《北西厢记》。《词话》对《西厢记》的援引、化用一方面在艺术把握上极为自然妥贴,另一方面也常常表现出比类不当、庸俗发挥的不足,显示出作者淫亵化观照《西厢记》的趋俗趋恶眼光。  相似文献   

3.
自唐元稹的《莺莺传》问世以来,崔、张故事就受到广大群众喜爱。不少文人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再现这个故事,然而都未超过《莺莺传》。到金代,董解元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接着,元代王实甫又在《董西厢》基础上写成了杂剧《西厢记》,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不少研究《西厢记》的人往往认为其主题就是争取婚姻自主,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其实,这三部作品所揭示的主要是唐、金、元三代知识分子仕宦和婚姻的不同矛盾。  相似文献   

4.
王实甫《西厢记》是元代杂剧中成就最高的作品,无论是体裁、结构、人物性格的刻画、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显示出极高的艺术造诣.在它诞生后不久便被认为是一部“天下夺魁”的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直至今天,仍有不少学者在研究它.上海古籍出版社最近山版的由王季思校注、张人和集评的《集评校注西厢记》,反映了他们多年的研究成果,是众多《西厢》注本中颇有特色的一部.  相似文献   

5.
一个起点张生(名珙,字君瑞,西洛人氏),第一代风流才子的集大成者,《西厢记》的横空出世,遂成竖子之名。西厢花下,朗月当头,浪子张生揭竿而起,吹起了向古典爱情总攻的号角。有关爱情的虚无主义理想在张生明确的功利思想的凌厉攻势之下,顿如美国双子世贸大楼一样土崩瓦解。立在唐宋传奇和元杂剧深处的张生绣口轻吐,一下就淹没了盛唐。因此,与其说《西厢记》是浪漫爱情的礼赞,毋宁说它是浪漫爱情的挽歌。又一个起点我必须充满惭愧地承认,少不更事的我曾经长久地为《西厢记》的诲淫诲盗深深陶醉,及至弱冠,《西厢记》中的“有情人皆成眷属”的虚…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的文学批评和科举的关系,是金圣叹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关系到对金圣叹文学批评的深层理解,以及对金圣叹文学批评地位的客观评价的问题。 在金圣叹文学批评与科举的关系里,实质上与八股文的关系是问题的核心。在清代,把金圣叹的文学批评与八股文联系起来的议论还没有见到。至多是李渔在《闲情偶记》里指出圣叹无视《西厢记》的戏曲特点时,曾揶揄道:“圣叹所评,乃文人把玩之《西厢》,非优人搬弄之《西厢》也。文字之三味,圣叹已得之;优人搬弄之三味,圣叹犹有待下来。”①明确把八股文与圣叹的文学批评联系起来,并且…  相似文献   

7.
《文献》2014,(4)
<正>《西厢引墨》是清代光绪年间出现的一部《西厢记》批本。原书为傅惜华先生收藏,现存于中国戏曲研究院资料室。傅先生在《元代杂剧全目》中曾著录日:"清光绪六年(1880)稿本,书名:《西厢引墨》,二卷,清戴问善评。"①至今,这条简短的介绍是学界对该书的唯一认识。笔者有幸获览此书,现将其主要情形予以阐述,希望能为学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8.
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作为一个独立的《西厢记》评点本,在清代出现了诸多的版本,引起了戏曲界和出版界的广泛兴趣,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本文试从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的结构体制出发,分别从其评点的主要形式——总批、节批和夹批,讨论其表现出的艺术特征,并简要分析"金批西厢"评点的思想内容和方法技巧,对其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得失做出了一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齐涛 《沧桑》2009,(6):223-223,226
虽然对于《董西厢》中张生过多的轻狂和庸俗表现,《王西厢》中已有所删减,但在这一角色身上仍有遗留,《西厢记》中的张生仍表现出贪色的市井无赖习气与文人的软弱无能。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概括:一是封建时代男权社会的价值判断的反映,一是新的历史文化境况下作家及观众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后期,笔者有幸参与了《西厢记》故事发生地——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重建的领导工作。为了在一座历史废墟上勾画出这一文化遗产园林的奇观,使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完成时代的重托,我们涉猎了《西厢记》的各种点评校注版本、评论、画册以及有关史书典籍,对《西厢记》的历史渊源、流变发展、思想艺术价值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于此同时,还请教了国内著名的西厢研究专家王季思、吴晓铃、王朝闻、霍松林、蒋星煜等诸位先生。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我曾写过《(西厢记)对(金瓶梅)的影响》一,列举了“磬槌打破老僧头”、“莺娘”、“下截”等词汇为例证,说明《金瓶梅》的作对《西厢记》十分熟悉,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不知不觉使用了《西厢记》的某些语汇,甚至在细节描写上也有参照《西厢记》之处。应该说,这些方面的借鉴还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明刊《西厢记》佚本管窥(续)张人和朱石津本朱石津本与碧筠斋本一样,被王骥德作为校注《西厢记》的底本,并将二者合称为“古本”,他的校注本称作《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即由此而来。王骥德在《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自序》中说:“朱石津不知何许人,视碧筠斋大较相同。关中...  相似文献   

13.
一凡 《文史月刊》2010,(10):23-23
<正>"八拜之交"一语在小说中常见,《辞源》对它的解释是:"旧社会朋友结为兄弟,也称八拜之交。元王实甫《西厢记》一本一折‘:有一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引用《西厢记》作例证,好像这个成语早在元代就有了。  相似文献   

14.
凌濛初刻本《西厢记》受到今日学人的高度重视,《西厢记》印本一般都以凌刻本《西厢记》作为底本。凌刻本受到人们的关注绝非偶然,因为凌刻本《西厢记》系唯一未受传奇体制影响,体例保存完好、改动较小,与元杂剧最相契合的《西厢记》刊本,此外,凌刻本的校注与批评也有自己的成就与特色,所以,凌刻本《西厢记》在《西厢记》诸多版本中无疑应占据突出而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17,(12)
<正>《西厢记》又称《第六才子书》,明清间文学家金圣叹以此书与《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和《水浒传》并称为"六才子书",其作为元曲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中具有很高的成就和地位。周锡山在《西厢记注释汇评》一书提到,《西厢记》在明清两代有214种版本,可谓繁多。北京市文物局资料中心所藏古籍善本中,《西厢记》作为特藏品,共计32种不同版本,时代跨度自明末至民国,涵盖刻本、抄本、石印本、铅印本、复印本等多种类型,其中稀见明末版本11  相似文献   

16.
<正>9月,相约《西厢记》故事发生的普救寺,我们结婚去。普救寺,莺莺待月西厢记一座被视为爱情圣地的普救古寺,一段刻骨铭心的浪漫爱情;一本传诵了千年的《西厢记》,一份"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祝愿。目的地,就选在永济普救寺。  相似文献   

17.
明刊《西厢记》佚本管窥张人和元杂剧《西厢记》是中国古代剧作的巨擘,也是中国古典名剧中版本最多的一个。其中尤以明代刊本种类最繁,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迄今所知,《西厢记》明刊本约有六十多种,现存四十余种,约有四分之一已经失传;其中有许多刊本在历史上产生过...  相似文献   

18.
讨论《西厢记》瓷绘艺术的文章可谓多矣,本文试从舞台演出的角度,释读历代瓷器上所绘《西厢记》画面与同时期舞台演出的关系,探讨活跃于舞台之上的戏曲艺术与瓷绘《西厢记》装饰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物》2016,(5)
正《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其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中国古代戏曲名著。明清两代配有插图的刻本流传很多,但在套色彩印中,构图和雕刻都到达一定高度的,当为明闵齐伋所刻套色水印《西厢记》,其艺术价值独领风骚。文物出版社用传统木刻水印传统技艺,重现了明闵齐伋刻套色《西厢记》图册的神  相似文献   

20.
周琦 《收藏家》2016,(8):22-24
南京博物院所藏清康熙年间景德镇烧制的五彩《西厢记》瓷插牌是一套规格较大,保存完整的瓷插牌。此瓷插牌正面主题为《西厢记》故事,背面为花蝶图,烧制精美。瓷插牌作为一种较为罕见的瓷器类型,其图案主题为《西厢记》故事,足见《西厢记》故事在当时即深受欢迎,广为流行。整套瓷插牌共由九块瓷板组成,八块方形,一块圆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