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挪威逍遥岛     
<正>挪威的国名原意是"通往北方之路",传说古代北欧人来往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有一条沿岛北部海岸的"北路"。挪威领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漫长曲折,沿海岛屿多达15万个,号称"万岛之国"。峡湾是挪威的主要特色,从北部的瓦伦格峡湾到南部的奥斯陆峡湾,无穷的峡湾和无数的冰河遗迹构成了壮美的峡湾风光。  相似文献   

2.
挪威人口不过500万,但最近挪威广播公司播出的一个节目却吸引了130万人观看。节目长度超过12小时,内容只有一个——织毛衣,节目展现了羊毛变成毛衣的全过程。这个节目是"慢电视"的代表。这类节目出现于2009年,当时,为纪念挪威卑尔根铁路诞生百年,电视台全程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不坐莫斯科地铁,等于没到莫斯科"。莫斯科地铁是俄罗斯人的骄傲,它不仅是莫斯科人重要的交通工具,而且155个地铁站名,还是在莫斯科市寻找方向坐标的重要标志。据说从地铁诞生的  相似文献   

4.
行走记     
安宁 《南京史志》2022,(40):4-5
<正>闲暇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在北京四处游逛。在有女孩子唱歌的咖啡馆,或者前门某个有诱人广告的甜品店角落,再或是充满烟火气息的街头巷角。我只是外地的过客,但却觉得,北京更适宜像我这样只是路过的人。因为路过,所以可以有闲暇,安静观察它所有的好,而不是像那些在北京每日挤公交、地铁上班的白领,被它的高速行驶带领着,疲于奔命。  相似文献   

5.
《旅游纵览》2015,(8):6-10
"自然之力"是挪威旅游局主推的广告标语,任何一个游客如果有机会亲赴挪威峡湾,便能找到这句广告语的来源。陡峭的悬崖,深蓝色的峡湾,瀑布层叠的山麓,一起创造一副巧夺天工的美丽风景。体验挪威纯净之美最环保的方式便是徒步旅行,Bergen是最理想的地区。当然乘坐火车,也是游览峡湾区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旅游纵览》2015,(4):6-10
"自然之力"是挪威旅游局主推的广告标语,任何一个游客如果有机会亲赴挪威峡湾,便能找到这句广告语的来源。陡峭的悬崖,深蓝色的峡湾,瀑布层叠的山麓,一起创造一副巧夺天工的美丽风景。体验挪威纯净之美最环保的方式便是徒步旅行,Bergen是最理想的地区。当然乘坐火车,也是游览峡湾区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凌 《旅游纵览》2016,(1):74-79
正旅行的16天里,我走过了意大利北部的几座城市:罗马、佛罗伦萨、锡耶纳等等。旅行是件惬意的事,陶冶心灵,又放松身体,能时常出去走走真的很棒,这次又碰上当地阳光普照,更是给我留下了一段愉快的回忆。遍地古迹游罗马出乎意料的,虽然沿途垃圾桶和厕所非常少,但罗马却是个很干净的城市。市区范围不大,可是如果全靠步行也不轻松,所以我除了步行之外,也跟当地人一样挤地铁、搭公车,当几天的罗马人。当地规定买票上车后,要在自动打票机上打票,否则视同逃票,一旦被查到罚得很重,所以大家都是乖乖排队打票。我有时搭公车看看街景,有时  相似文献   

8.
斯堪的纳维亚人史称北欧人、诺曼人、维金人或维琴人,过去通常指挪威人、瑞典人和丹麦人。某些学者从地质学、经济学、语言学、人类学的观点出发,认为斯堪的纳维亚人还应包括芬兰人、冰岛人和法罗人。最近人们用“诺尔登”一词指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这些相互密切,与欧洲大陆其余部分截然不同的国家。据1983年统计,斯堪的纳维亚诸民族人口约2509.7万人。丹麦人558万人,其中500万人住在丹麦,主要分布在西兰岛、东日德兰半岛和利姆海峡沿岸。有6000人住在法罗群岛。其余57.4万人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瑞典和挪威。法罗人4.2万人其中3.6万人住  相似文献   

9.
欧洲富国挪威,作为非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员,石油输出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连续多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位于“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排行榜”之首。挪威人日子过得平心静气,生活富裕,但不忘乎所以,即使有贫富之差,也不足以造成社会矛盾,慈善业不作为宣传工具,而是社会公德。这些都与挪威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贵族政治、执政党奉行平等精神和近些年在民间流行的《詹特律法》有关。所谓《詹特律法》,是挪威作家山德莫斯在一本书里提出的被称为“挪威十戒”的社区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0.
《中华遗产》2013,(10):10-15
在基督教初入挪威时,大部分教堂都建在被基督徒摧毁的挪威原住民的圣地和庙宇的原址上,那里最初是挪威人祭祀祖先和神明的地方,却被侵入者强行占据,并在周围立起了刻有十字架的石碑,以供死后安息(见左图)。因此,木教堂在挪威极端民族主义者眼中,又被视为对挪威传统文化的亵渎。右图是奥尔内斯教堂北墙上老入口的装饰。据说其中四条腿的动物是狮子,代表基督,它口中的蛇则代表撒旦,善与恶斗争的主题由此显现。这种木雕造型后来被称为“奥尔内斯式”。  相似文献   

11.
《环球人物》2013,(13):8
驻英国特约记者杨扬:永不消逝的提示音"堤坝"站是伦敦地铁上普通的一站,但许多人经过时会驻足片刻,听一听地铁提示音"Mind the Gap(小心空隙)",品味其中爱的故事。这句话是英国演员奥斯瓦德在上世纪50年代为伦敦地铁录制的,然而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铁  相似文献   

12.
挪威印象     
在挪威城镇之中.咖啡馆到处都是.它是挪威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咖啡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传统。图为挪威海港路边的一家咖啡馆.人们在室外喝咖啡.享受温暖的阳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葛忠雨 《文史博览》2009,(11):58-58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前,为了国庆阅兵彩排,天安门广场在某个时间段实行了戒严,戒严时段内,地铁不通,公交绕行,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天安门广场的畅通。而在古时候,不仅是天安门,也不仅仅在某个重要节日,在紫禁城内有不少的规矩,也是值得一提,例如,紫禁城内骑马乘轿的规定就颇有趣味。  相似文献   

14.
信任与奇迹     
正如果你去挪威,要问雕塑家维格兰,大多数挪威人都会知道,并且会介绍你去维格兰雕塑公园,那是挪威人引以为傲的地方。在十九世纪,维格兰是一位毫无名气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异想天开地对当政者说:给我一片绿地,我给国家留下一个世界奇迹。换作我们,当时也许会想:凭什么啊?谁信咧?但是,谁也想不到当政者居然同意了,出人意料地给了他一大片土地。于是,三十多年以后,  相似文献   

15.
从2002年底上海申博成功开始,这座城市就注定了要发生巨变,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有一些人的生活正在或即将被改变2008年之初,从加拿大回上海过年的26岁留学姑娘晓燕在地铁人民广场站迷路了,这个原先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的中转站,因为有了地铁八号线的加入,结构上变得错综复杂。"老早厢这条线是走惯的,从一号线出来,上楼,走过一条又窄又长的通道,就是二号线,我熟透又熟透的路。"她生  相似文献   

16.
大城小车     
贾宁远 《世界》2009,(6):128-139
古老的大都市,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藏着本地人最真实的生活。那些,是地铁公交不能轻易到达的地方——自驾,会给你一种全新的城市体验。当然,窄小的街巷和紧张的停车位,会让你发现体型、排置小的车如鱼得水。或许,租车公司还会提供一些国内不曾上市的车款,让你过上一把新鲜瘾!  相似文献   

17.
国外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4,(2):107-109
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公约国际会议在挪威召开3月2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2003年和2005年公约国际会议在挪威卑尔根市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协同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利用自然和文化遗产"会议旨在探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公约,其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两者的协同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会上指出文化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驱动力,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公约正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一个城市每天有近三百万人在地铁里,这三百万人几乎是高中低端一网打尽,不难想象,这个城市的地铁站台和车厢里,会被琳琅满目的广告所充斥。伦敦地铁正是如此,车身、电梯、墙面、地铁报、刷卡器……,各类广告见缝插针。有次抵达一个站点时,正对着的车窗外、车窗上部、坐在车窗边的乘客手中展开的地铁报上,出现同一个化妆品的广告——绝!再“刀枪不入”,也会在某个时点被它“击中”。行家说了,要想  相似文献   

19.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复工的向往。居家七七四十九天,一说复工还真有点放风的感觉。但对我来说,真到了出门那一刻,在家憋了1个多月的安全感,也瞬间清零了。非常时期,日常通勤讲究生存哲学。严谨的我步行100米走到地铁头部,虽满是空座却非常有骨气地选择一站到底。出地铁本来要换公交,但我还是选择戴上塑料手套,骑上单车。毛线帽子、口罩、手套、过膝羽绒服、雪地靴,我终于活成了妈妈想要的样子。  相似文献   

20.
地理学作为大学的一门学科予1371年首次在奥斯陆大学开设.它的出现是新型教育制度取代了古老的"拉丁语学校".在最初的五十年间,地理学只不过是当作历史课的辅助课或视为"自然科学"而讲授的.象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挪威的政治领导人及教育家一直认为历史和地理学是教育制度中不可分割的两门学科,因为它们可以使国民万众一心,团结一致,让人们产生"爱国"之心.但是这两门学科之中,地理学却占着无足轻重的地位,而被冷待.在挪威约学校里,历史课占着主导地位,而地理学则是次要的课程.这一现象和芬兰的情况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在芬兰,历史和地理的课则不分主次.学者要想追溯光荣的历史并非易事,然而要在地图上标示出芬兰人曾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