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再论郑州商城的年代、性质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州商城为商代前期王都 ,始建于二里岗下层一期晚段 ,距今约 35 0 0年 ,后为仲丁之都。偃师商城为商灭夏之后所建最早之都城 ,始建于二里头文化四期 ,距今约 36 0 0年 ,为汤都西亳 ,亦为夏商文化分界惟一的界标  相似文献   

2.
殷墟的年代及性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阳殷墟、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都在河南省境内,一般意见认为,这是三座商代的都城遗址。郑州和偃师商城的年代及性质,曾引起广泛的讨论,分歧意见较大。殷墟的年代及性质,近年来也产生了一些争论。分歧之产生,材料不足固是一原因,但更多的是考虑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不同。从时代上来说,殷墟晚于偃师和郑州商城,从文化的发展阶段上言,中间尚有缺环,但由于都被认作商代“王都”,在讨论一个“王都”时,自然会拿另两个作比较,从而引起各种推论。因我长期在殷墟作发掘工作,故在此对殷墟的年代及性质谈一些看法。一、殷墟的上下限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讷河库勒浅墓地早期墓葬出土陶器的类型学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对其陶器进行分组和墓葬分段研究及年代推断。通过其与二克浅墓地早期墓葬的对比研究,认为二者差异显著性质不同,库勒浅墓地早期墓葬属于白金宝文化,而二克浅墓地早期墓葬应属白金宝文化和汉书二期文化之间的过渡类型遗存。  相似文献   

4.
1982年,辽宁省考古工作者在绥中县沿海发现古代建筑群址,并在《文物》发表了《辽宁省绥中县“姜女坟”秦汉建筑遗址发掘简报》一文(以下称《简报》)。《简报》详细介绍了发现时间、经过、遗址的分布及发掘情况,并对遗址的年代、性质做了认真的研究和考证。笔者自1985年下半年参加该遗址的发掘工作以来,对建筑群体的兴废年代、性质及相关的问题,产生一点看法。现拟成此文,盼与有关同志共商。  相似文献   

5.
邹衡 《华夏考古》2005,(4):68-70
本文对《再论郑州商城的年代、性质及相关问题》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商榷,认为郑州商城隞都说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6.
淅川下寺M36出土的一柄铜戈上,刻有鄝子妆之用5字铭文[1],对于研究古代蓼国的历史与文化有重要价值。关于这件戈的年代、族属,目前还存在较多分歧。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和出土材料,主要讨论鄝子妆戈的年代和族属。  相似文献   

7.
濮阳高城在仰韶文化晚期时开始有人居住,分别在龙山时代早中期、下七垣文化时期、殷墟早期、东周时期间歇使用。其城墙始建于龙山时代早期,后经龙山时代中期、下七垣文化时期、春秋中期、战国中期等多次增修,到战国晚期彻底废弃。下七垣文化时期和殷墟早期商人曾利用高城城址的城防设施在此居住;春秋中期,卫国迁都于此,一直到战国末期为秦所灭。  相似文献   

8.
<正>目次一问题的提出二墓地的分区三墓地的分期与年代四墓主人的来源五墓地的形成六结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配合长治市基本建设,山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开始对分水岭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工作,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发掘东周墓葬一百六十五座,其中部分墓葬在发掘结束后曾进行过报道[1]。在该墓地发掘报告出版之前,研究者或根据已发表的资料对个别墓葬的年代进行了判断,或探讨墓地的国别和文化归属等问题[2]。  相似文献   

9.
潘玲 《考古学报》2008,(3):311-336
鹿石是大部分表面雕刻有以鹿为主的动物形象和武器工具形象的拟人化石柱,因雕刻的动物形象大多数是有固定造型特征的鹿(俄罗斯学者称之为风格化的鹿),因此把这类石柱统称为鹿石。鹿石主要分布于蒙古共和国,其中西部省份分布最密集。与蒙古接壤的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以及图瓦和阿尔泰地区、中国的新疆地区有少量分布,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部、俄罗斯东欧部分以及西到德国易北河流域也零星分布极少量与鹿石类似的石雕像。鹿石常竖立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6,(11)
正新泰周家庄墓地位于山东省新泰市青龙街道办事处周家庄村东南,新泰市地处鲁中山区,市区整体位于大汶河的支流柴汶河的西北高地上。墓地位于城区北部,原属市郊,2002年于旧村改造时发现古代墓葬,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新泰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发掘,共  相似文献   

11.
试论江西万年文化的年代、分期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年文化是分布在赣东北和赣东地区,在当地史前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它与分布在赣西和赣北地区以商文化为底蕴的吴城文化时代相当,分布地域毗邻,但文化内涵差距甚大;又与分布在闽北、浙南和苏南地区的文化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成为不受以分裆鬲、假腹豆和深腹盆为代表的商文化影响的区域;同时,宁镇地区的带把器、带鋬器在万年文化中也很流行。但是,由于发掘的限制,对于万年文化的认识还很不足,尤其是对于其年代和分期问题还不清晰。搞清万年文化的年代和分期无疑对于周边文化的认识和文化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初,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西周单氏家族青铜器群,其中的逑盘铭文记录了该家族8代人的世系,史料价值极高①。上世纪50年代,杨家村附近还出土过一组铜器,器主名叫“盠”②。其中的方尊、方彝铭文称“文祖益公”,说明盠是益公之后。益氏是西周时期的大世族,其宗子益公在西周中后期铭文中经常出现,是地位很高的王朝卿士。逑盘铭文中,单逑的四世祖称为“惠仲盠父”,学者多认为“盠”与“惠仲盠父”是同一人,这两群铜器属于同一家族③。于是很多学者得出这样一个推论:益氏是单氏家族的一个分支④。单氏为姬姓,那么益氏自然也是姬姓。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中国境内散见夹叶阔叶铜矛进行类型划分,并将其与欧亚草原地区同类器进行类比分析,认为这类器物是甘青地区齐家文化人群在与更北的塞伊玛一图尔宾诺现象人群接触交流的结果,但并非异域器物的直接输入,而是制作技术的传入,即为齐家文化人群"仿制"欧亚草原地区同类器的产物。淅川下王岗遗址H181中新近出土者,应系从齐家文化的分布地域甘青地区传入中原地区,并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因素在二里头文化中得以传承和保存。  相似文献   

14.
朴君述鼎国别、年代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纳(N、Benard)与张光裕先生合编之《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彙编》356号为朴君述鼎铭文拓本,器、盖同铭,皆钤有“书道博物馆”印,据其下附记“巴纳(1954)拓本,未见著录”,收藏处仅记为“Shoda?”,即日文“书道”拼写,然后附?号亦未见实物,仅拓本二纸得自“书道”,书道博物馆原以中村不折氏所藏物为基础,中村氏久在中国各地奔走,搜去中国铜器与古物甚多,此鼎拓本既皆钤有该馆印,当为中村氏自中国搜去铜器之一,惜  相似文献   

15.
法门寺创建于何时,正史无录,散见于释史、法门寺院历代碑石和有关的传说。由于法门寺在唐代佛教中的特殊性,因而历代传说神奇莫测,复杂多变,其记载也多讹谬。就释史来说,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在其记叙过程中,多重事,不重时,将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追溯的很远,往往形成事与时不符;而寺院历代石碑的撰写家在这一问题上更是不惜化费大量笔墨,以讹传讹,进行扩大演义,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演越奇,使本来就不清楚的历史线条,更加纷乱。如《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记曰:“岐州舍利是阿育王灵迹,即魏州所载扶风塔是。”而《大唐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却说:“按后魏志,阿育王役使鬼神,于阎浮提造八万四千塔,华夏之中有五,秦国岐山得其一焉。”我们遍查《魏书》,并无扶风、岐山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匈奴相邦"玉印出土之时间、地点皆无可考,旧藏安徽黄氏,现存上海博物馆,已选入《上海博物馆藏印选》(11页2)(图一)。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八有《匈奴相邦印跋》,谓"其形制、文字均类先秦古玺,当是战国迄秦汉间之物"。当时对战国文字认识还很有限,《匈奴相邦印跋》断代不免粗略,至于断为匈奴自造,则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神木石峁遗址调查资料的相继刊布[1],人们逐渐开始重新检视海外各学术机构和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玉,将许多重要藏品特别是风格独特的墨绿色牙璋类器物的产地追溯到了石峁遗址。据称大英博物  相似文献   

18.
The Deer Stone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remain which is scattered a lot in Mongolia, Mainly in the west and northwest areas. It is also found in the Eurasian grasslands but very little in quantity. as for its age, there exist many different views for a long time. Actually the Deer stone displays a way of personification of stone statue, so we usually can find carved weapons and tools on the waist of it. Nevertheless, we can deduce the age according to these carvings.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northern-grasslands of China show that the carvings on Deer stone are all the typical vessels that were very popular in the late Shang period. Such as the beast-headed or bell-headed short sword with curved handle, the beast-headed sword with upright blade dagger, the ring-headed or double ring-headed short sword, the mushroom-headed short sword, the tub-shaped htchet, the arrow-shaped vessels and etc. Thus lead us to the conclustion that most of the Deer Stones must be of the late Bronze Age(11-7BC).As for the Deer stone culture‘s Similarity in some aspects to that of cultures like Lijiaya, Weiyingzi, third phase of Weifang culture or Xiajiadian culture in the north parts of China, that reflects the northern grasslands bronze culture of China left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cultures of Mongolia.  相似文献   

19.
杨鑫  李栋 《文物世界》2013,(1):19-21
山东博物馆收藏青铜颂簋一件,通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13.2千克,器身圆形,盖顶部有圆形捉手,腹微鼓略下垂,子母口,腹两侧有一对兽首形耳,下有垂珥,圈足稍外撇,下有三个兽面象鼻形小足。盖、器口沿处各饰八组窃曲纹,盖顶捉手内饰卷体龙纹,捉手下与腹中下部各饰三周和六周瓦纹,圈足饰垂鳞纹。  相似文献   

20.
杨鑫  李栋 《收藏家》2012,(12):73-75
山东博物馆收藏青铜颂簋一件,通高30.1、口径24.2厘米,重13.2千克,器身圆形,盖顶部有圆形捉手,腹微鼓略下垂,子母口,腹两侧有一对兽首形耳,下有垂珥,圈足稍外撇,下有三个兽面象鼻形小足。盖、器口沿处各饰八组窃曲纹,盖顶捉手内饰卷体龙纹,捉手下与腹中下部各饰三周和六周瓦纹,圈足饰垂鳞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