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天聪四年(1630)立《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下称"《宝记》碑"),碑阳刻有汉文、老满文,记述喇嘛法师斡禄打儿罕囊素生平及建塔缘起,碑阴刻有喇嘛门徒、工匠与官员名单。此碑是现存清代最古的碑,因碑阳刻有无圈点满文,成为清史、语言学等领域关注的重要文物。此  相似文献   

2.
《文博》2016,(4)
本文将文字记载与野外调查相结合,通过对陕西省境内现存的喇嘛塔遗迹进行了初步的资料汇总与整理,依据残留的铭文或碑文的确切年代,发现两种主要形制一喇嘛塔的典型形制与汉藏佛塔构件的组合形制,多为明清时期西安府与榆林卫两个地区的汉传佛教寺院内的高僧墓塔。结合明代的宗教政策与当地的宗教信仰,探究出明代陕西布政使司东部的汉传佛教与西部的藏传佛教并行不悖,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土族聚集地——三川采访时,在被称为安多藏传佛教圣地之一的崖寺发现了一出由土族喇嘛上演的传统话剧《诺延审喇嘛》。现将其序解如下: 序言 《诺延审喇嘛》一剧中的主角是一个头戴乌纱帽,身穿蟒袍,腰系玉带,脚蹬朝靴的朝廷命官,土语称“诺延”。侍候诺延的有:同事、书童、烟装其(给诺延装烟的人)、哑巴(给诺延做滑稽动作的人)、差役(两人或  相似文献   

4.
《喇嘛说》     
《喇嘛说》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乾隆皇帝在派兵击退入侵后藏的廓尔喀军、大将福康安根据谕旨“酌定凯旋事宜”,随后汇总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后,又特地撰写《喇嘛说》一文,并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勒石立碑于北京雍和宫大殿前院的“御碑亭”内。...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辽阳博物馆藏一件战国有铭文兵器,长14.5、宽3.4厘米,圆筒形銎,骸上一孔,脊隆起,有凸棱,脊两侧有血槽。狭前锋,尖锐。矛体剖面呈菱形。骸中部双面刻篆书铭文,1977年出土于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喇嘛园。《辽阳博物馆馆藏精品图集》中认为该件铭文兵器为铜矛,一面4字为“口徒杜阳”,一面为“衍”字。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较大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形成较晚。满族的前身,松散的女真各部,在明万历初年,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十六、十七世纪,满族的民族英雄努尔哈赤;经过四五十年的征战,才把女真各部初步统一。从明万历十五年(1587)努尔哈赤建费阿拉城“定国政”,到后金天命六年(1621)迁都辽阳,满族从原始社会末期进入奴隶制社会才34年。从天命六年(1621)迁都辽阳,到顺治元年编丁立庄,入主中原,过渡到封建制社会,才经历了23年。而这时,满族命名(标志着满族民族共同体正式形成)仅十余年。  相似文献   

7.
正我在西藏东南部的野外考察工作中,曾多次往返于林芝机场与林芝市政府驻地八一镇。途中经过的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那里有座寺庙叫喇嘛岭寺,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感觉林芝的寺庙不是很多,尤其是在八一镇城里,基本上就见不到寺庙,所以总想有机会时一定要到喇嘛岭寺去看看。经打听,喇嘛岭寺在林芝是影响比较大的一座寺庙,这更引起了我的兴趣。喇嘛岭寺在八一镇南面约30公  相似文献   

8.
1985年10月,辽阳传染病院建造宿舍楼时,建筑工人在施工场地的一口古井中发现一块金明昌元年《东京胜严寺禅师塔铭》刻石,今为辽阳市博物馆征收。塔铭,青石质,长方形,已残,残存部分高63、宽60厘米。正文22行,楷书,尚存598字。撰文者恕道,沙门善福书丹(图一)。塔铭刻石出土地点在今辽阳老城南郊,此地即金东京辽阳府城南郊、辽东丹王宫城所在地。胜严寺应建在该地。塔铭记载了禅师为东京辽阳县渤海人,并提到“东京旧无渤海道院,遂改为禅刹”,因此它是研究东京辽阳还有渤海遗民出家寺院的重要材料。据《塔铭》所记,该寺院金正隆四年、  相似文献   

9.
《通慧圆明大师塔铭》是金世宗生母李氏故后,以佛教墓塔形式埋葬的一方重要石刻.通过考证,现辽阳白塔是辽代广佑寺塔,与诸说的李氏墓塔无涉.李氏的金大清安寺和垂庆寺当在辽阳故城之北.  相似文献   

10.
永祚寺,俗称双塔寺,因被古人誉为“双塔凌霄”、“文笔双峰”的双塔而得名,位于太原市区东南约3公里的郝庄村南山岗上。背依太行群峰,四周松柏拥翠,殿宇轩昂,双塔耸峙,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塔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由晋阳官僚学士集资兴建。当时规模很小,且只修建了文峰塔(称旧塔),名为永明寺。万历三十六年(1608),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奉晋藩第十一代王穆王之命主持扩建永明寺。万历四十年(1612)九月,由明神宗之母慈圣太后出资,新建了大雄宝殿、三圣阁、两厢方丈、配殿,并在文峰塔西北建宣文塔(后称新塔),并改名为永祚寺。…  相似文献   

11.
刀光剑影惊险的故事蔓延到山外传说四周悬崖峭壁的高山成为无墙无门的城郭一条羊肠盘道保持险峻不愿宽阔天赐的山城永远年轻喇嘛的守候你最快乐故事不变的色彩菩萨在故事中沐浴升为至尊的宝座翁媪不畏山道的艰辛诚心祈祷无灾无祸香烟缭绕山城信仰在芳香中超脱伤痛痊愈的时刻山城清醒了许多草木复绿的幽境小鸟回归山不寂寞愿“和谐”播入心田收获双赢共荣的硕果土乡风情轮秋恋虹彩,海外醉琼浆。安召万人乐,纳顿百天狂。河湟呈画卷,遗址献华章。远客无虚行,图文满行囊。喇嘛山城(外一首)@文贤忠~~  相似文献   

12.
杜永彬为人们熟知,是翻译戈尔斯坦的《西藏现代史(1913—1951):喇嘛王国的覆灭》一书,杜永彬戏称这是他的“成名作”。该书自1994年中文版问世以来,一版再版,受到各行各业读者的广泛关注,造就了藏学界和出版界津津乐道的“喇嘛王国现象”。  相似文献   

13.
晓勇 《中国西藏》2015,(2):42-45
喇嘛玛尼作为西藏最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长期流行于拉萨、日喀则、山南一带。可惜的是,伴随着西藏现代化的进程,悠远的喇嘛玛尼说唱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而喇嘛玛尼的重要支派——拉萨喇嘛玛尼到如今只剩下了一个传承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赤列。2014年9月26日,在拉萨市八廓南街夏扎大院举行的首届唐卡艺术节精品唐卡展上,我第一次见到赤列老人,也是第一次接触被称为藏族文化"活化石"的喇嘛玛尼说唱艺术。那天,在夏扎大院右侧二楼一展厅,赤列老人侧站在唐卡旁,时而闭目,时而双手合掌虔诚顶礼。似吟似唱的旋律回荡在藏式回廊里。那天的精品唐卡展热闹非凡,许多区内外知名专家、唐卡艺人齐聚一堂赏唐卡、品唐卡,引得众多媒体聚焦。老人的说唱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拍照。但也只是片刻的停留后,人们选择离开,涌入更加火热的精美唐卡展。后来,在回廊里,就只剩下依然故我说唱的赤列老人,还有似懂非懂的我。我感动于老人远古沧桑的声音,感动于老者史诗般的吟唱。那个下午,赤列老人孤独吟唱,而我是唯一的听众。几天后,我登门拜访老人。与老人走街串巷最大的感触是,许多稍上年纪的人知道喇嘛玛尼说唱艺术,非常想听老人讲说喇嘛玛尼。他们直言,老人是藏族史诗文学喇嘛玛尼的传唱者,喇嘛玛尼的根在群众中,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共享这个传自祖先的文化。而作为西藏自治区唯一的拉萨喇嘛玛尼说唱传承人,希望赤列老人的说唱不会成为这座古城的绝响。  相似文献   

14.
清代驻京喇嘛制度的形成与沿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敏 《满族研究》2007,(4):111-121
清代驻京喇嘛制度是清代宗教政策的重要内容,它在清代治理蒙藏地区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对清代驻京喇嘛制度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对驻京喇嘛制度形成与演变共分四个阶段。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对藏传佛教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对于归附的喇嘛采取了优待的政策。入关前对藏传佛教的一系列做法,对入关后驻京喇嘛制度的实行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可以说入关前驻京喇嘛制度处于萌芽阶段。驻京喇嘛制度形成于顺治朝,在康熙、雍正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乾隆时期达到成熟。  相似文献   

15.
北票喇嘛洞墓地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3年开始正式发掘,1998年底结束。6年间进行了5次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文物。先后共发掘清理墓葬435座,其中三燕时期墓葬420座,青铜时代墓葬12座,契丹墓葬1座,清代墓葬2座。现将青铜时代的12座墓葬发掘整理情况简报如下。墓地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南八家乡四家板喇嘛洞村西北坡上(图一)。属大凌河的二级台地,坡下为大凌河冲积平地,墓地中部有一条自然冲沟,将整个墓地分成两个部分,沟东为Ⅰ区,沟西为Ⅱ区,占地约1万平方米。青铜时代墓葬Ⅰ区2座,Ⅱ区10座。墓葬形制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土坑墓1座(编号为Ⅱ…  相似文献   

16.
1992年甘肃省博物馆征收到象牙印1枚。该印方形,边长4.2、厚2、通高6.5厘米。带纽,纽为一法轮,置仰覆莲座上(图一)。印文为“庄严妙相”,阳文,九叠篆(图二)。有刻款,楷书。右刻“宣德二年月日”,左刻“赐剌麻班丹领占”(图三)。关于班丹领占,据《明宣宗实录》载,宣德元年(1426年)十二月,“陕西岷州卫等处喇嘛班丹领占等来朝贡马”。宣德二年(1427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清朝驻京喇嘛制度在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制定了职衔、额缺制度,设立了不同的职衔和职能,使驻京喇嘛同清朝的贵族、官宦一样,有严格的等级区分,体现了清政府尊崇藏传佛教的政策和驻京喇嘛优越的社会地位,以及清政府对驻京喇嘛、乃至所有藏传佛教喇嘛的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18.
西藏是一个神秘而奇妙的地方,有许多的写下完道不尽的趣闻轶事和传闻。喇嘛驱冰雹便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令人不可思议的奇闻。由于青藏高原奇特多样的地形、地貌,高空守气环流以及天气系统的影响,使西藏形成了气温普遍较低、温差很大等复杂多变的独特气候。据《西藏志》(无名氐著)记  相似文献   

19.
在国画大师张大干的传奇人生中,有一段去敦煌临摹壁画的经历。这段不寻常的经历。使他后半生的艺术风格发生转变,成为他人生途程中的华彩篇章。但不为人知的是。张大干敦煌之行的成功和他所临得的大量作品,是在不可缺少的青海热贡艺术之乡的僧人喇嘛的帮助下完成的。因此,他与4位喇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写下 一段人间佳话。  相似文献   

20.
北宋“料敌”用的定县开元寺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元寺塔,在河北定县东南隅。定县自古以来即为军事重地,北宋时,其地邻近契丹,形势更为险要。宋朝廷为了防范契丹,在此建塔以为之备。据《定县志》记载,此塔"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诏建,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始成,盖筑以望契丹者,故又名料敌塔"。塔总高84米。是高十一级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各层涂成乳白色,塔门彩绘火焰门。外形逐层递减,轮廓线比例匀称。塔的第一层上施叠涩砖的腰檐,上承挑出三跳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