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华简《说命》三篇是殷高宗武丁对臣子傅说的命书,记载了武丁得傅说的过程以及对他的训诫。传世文献中的几条《说命》佚文,大多在简本中可以找到对应之处。而《学记》、《文王世子》等篇所引数语为清华简所无,很可能是流传版本不同所致。通过将《说命》与《盘庚》进行细致对比,我们还可以发现该篇较多地保留了殷商时期的原貌。  相似文献   

2.
清华简《说命》是一篇重要的出土文献,它的出现不仅使早已亡佚的《说命》重见天日,而且为梅本《古文尚书》是伪书问题再添一个新的证据。清华简《说命》篇的出现印证了前人学者辨伪成果的正确性,同时也促使我们对伪书的价值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此外,清华简《说命》篇的出现对史实也有一定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武丁时期的文治武功。  相似文献   

3.
正清华简《命训》篇是新公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1中的重要一篇,该篇自公布以来,已经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一批相关的研究论文业已发表,2关于该篇的讨论也在网上热烈进行。3笔者曾撰有《清华简〈命训〉初探》一文,对该篇简文的文本价值和写作时代做过一些基础性的讨论,本文试图在前文及时贤讨论的基础上,再对本篇简文中的"命"论做一些探讨,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指正。众所周知,《命训》篇见于《逸周书》中,与《度训》、《常训》一起,构成  相似文献   

4.
殷墟卜辞中有“帝于令”,“令”指“天命”。卜辞中又有“受命”,即文献中所说的“正命”,或“考终命”。卜辞中有“不既赢”,“赢”读为“盈”,指乾阳之气,如同文献中所说的“休命”。《甲骨文合集》6928是一版武丁时代的龟腹甲,上有“帝命”,反映了古代天人相应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过去学界多认为傅说的祖籍是傅岩(山西省平陆县),清华简《傅说之命》说"其惟说邑,在北海之州",可知北海之州与傅岩地理位置不同,北海之州是傅说的封邑所在地(家乡),而傅岩不过是他的客居之地。按照传世文献的说法,傅说擅长文治,向武丁朝夕规谏,慎于祭祀,重视教育。清华简《傅说之命》记载傅说是征伐豕韦的主将,展现了他精于军事、战功显赫的一面。清华简《傅说之命》所记武丁梦贤、君臣际遇及征伐豕韦等诸多内容,拓展了学界新知,为全面评价傅说圣人形象开辟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西周金文所记命将礼和传世文献所记有所不同,二者可互为补充.命将有一定的仪式,其核心部分是宣读命辞.一篇完整的命辞应该包括出征原因、命将者、受命者等七项内容.命将与誓师不同,不能将金文中的命将礼与文献中的誓师相联系.  相似文献   

7.
邵蓓 《历史研究》2019,(2):17-31
清华简《封许之命》为研究西周诸侯及外服体系提供了新资料。西周内外服制继承殷商,是一个政治地理综合体系。西周外服君长包括诸侯和未受封为诸侯的邦君。诸侯包括"侯"、"田"、"男"三种称谓;邦君包括:被周人尊称为"公"的殷商后裔宋君、被称为"子"的蛮夷戎狄之君以及称为"伯"的周之同姓或异族邦"伯"。西周外服还分布着某些内服王臣的采邑,以及身份尚难确定的卫官。公、侯、伯、子、男并立于西周外服;朝见周王、参与王室大和会,是他们对周室重要的"服"之一。朝觐和会上,外服君长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礼仪层级。这种层级在春秋时期成为诸侯会盟交往中排定位次的重要参考,并由史家记录下来,成为战国学者建构五等爵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以下简称《清华简》)(三)所收《说命》三篇是一个在结构、内容、对话形式等方面与《古文尚书·说命》三篇存在较大区别的版本。《清华简?说命》三篇是一个完整的仪式记录,分为追叙式的序辞、训诫性的命辞和补记性的语录三个部分,叙事细腻生动,对话以王言为主,刻意塑造贤能之臣。《古文尚书?说命》三篇均为完整的训诰体,说理透辟明晰,对话以臣言为主,注重营构纳谏之君。前者价值在于仪礼存档,后者价值在于文体塑形。两版都体现了各自产生的文化背景,互相比较,亦可再次确证《古文尚书》《说命》篇之伪。  相似文献   

9.
正清华简第八辑整理报告有《摄命》一篇,凡32简,简长约45、宽0.6厘米。简3、25、29略有残缺,其他基本完整,简背有序号,为编联提供了基本保证。全篇主体部分为周天子册命"摄"之命辞,文句与《周书》、西周中晚期铜器铭文[1]多可比照,具有重要价值。本篇册命对象名"摄",李学勤将之与《书序》中之《冏命》相联系[2]。《书序》云"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作《冏命》"[3],伯冏,《尚书大传》  相似文献   

10.
《尚书》各篇定名与序次的规律,可借由清华简中"书"类文献原始文本的外部信息重新进行总结与归纳。"书"类文献篇题的拟定,大致不与"书"的作成同时,可能是出于流传过程中区分篇目的需要,由后来的整理者或藏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所添加。后人对"书"篇进行命名的方式,至少有"摘字命篇"、"因人命篇"、"因事命篇"三种。而这种定名的随意性,就导致了《尚书》中常见的同篇异名现象。"书"类文献篇目间的序次,一般而言遵循的是时代先后的原则。但清华简中与伊尹有关的三篇竹书编连在一起的现象,说明还有以人物为中心的编次原则的存在。此外清华简的编联方式以及篇题的书写位置等信息,也有助于思考《尚书》中《顾命》《康王之诰》以及《康诰》《酒诰》《梓材》等组的分合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礼》所载太仆职事,主要包括正王之服位、赞王礼事、出入王之大命及掌诸侯之复逆等四个方面,其中包含有针对民间申冤这一特殊情况而制定的路鼓制度等。清华简《摄命》中摄的主要职事,亦包含出入王命、排解民间冤苦与处理周王的礼仪事务等三个方面。比较《摄命》与《周礼》,两者存在很大的一致性。《周礼》所载太仆的相关内容,为探讨《摄命》这一新出文献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线索。从这个角度看,《书序》"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作《冏命》"说,不应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12.
新近刊布的[女受]鼎是一篇稀见的女性册命金文,其内容主要记载了西周时期两名女性贵族之间的一次改命,属于罕见的周代贵族女性职务性册命金文。与一般册命铭文书写不同的是,[女受]鼎中不见册命地点、史官、右者等册命礼仪的记载,更在篇首多出"退事于内宫"的特殊句式。[女受]鼎相关铭文特点不仅是早期册命金文的时代共性,也是女性贵族受命特殊性的反映。而"退事于内宫"句来源于铭辞中贵族女性"妫"对"[女受]"的褒奖之辞,妫称赞[女受]"唯汝聿型",即[女受]较好地效法了其先人的德行,[女受]因此在铭文篇首特意强调其在内宫之旧职。不唯如此,[女受]鼎的铭文书写还为周代贵族女性职务性册命提供了佐证,是一篇弥足珍贵的西周册命金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近刊布的[女受]鼎是一篇稀见的女性册命金文,其内容主要记载了西周时期两名女性贵族之间的一次改命,属于罕见的周代贵族女性职务性册命金文。与一般册命铭文书写不同的是,[女受]鼎中不见册命地点、史官、右者等册命礼仪的记载,更在篇首多出"退事于内宫"的特殊句式。[女受]鼎相关铭文特点不仅是早期册命金文的时代共性,也是女性贵族受命特殊性的反映。而"退事于内宫"句来源于铭辞中贵族女性"妫"对"[女受]"的褒奖之辞,妫称赞[女受]"唯汝聿型",即[女受]较好地效法了其先人的德行,[女受]因此在铭文篇首特意强调其在内宫之旧职。不唯如此,[女受]鼎的铭文书写还为周代贵族女性职务性册命提供了佐证,是一篇弥足珍贵的西周册命金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训诂和文法分析、文献对读为手段,分析清华简《五纪》“唯昔方有洪”章(首章)的含义和《五纪》的性质、作者等问题,可以认识到:清华简《五纪》首章是对《五纪》全篇的总括,叙述了舜帝和群臣治理洪水、重建文明的经过;《五纪》即《尚书·顾命》中记载的“《大训》”,分为“正文”和“传”两部分;《五纪》的作者是周文王。  相似文献   

15.
正广受学术界瞩目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五)》已于2015年4月由中西书局正式出版了。这是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连续几年来做出的一系列成果中的又一重要成果。在这次整理出版的第五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厚父》、《封许之命》、《命训》等篇既是《尚书》类的典籍;也涉及夏、商、周史的一些课题;《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等篇,既与殷商史有关,也与思  相似文献   

16.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篇.正确理解这句话,须从孔子的“天命观”入手进行研究.根据《论语》提供的资料,结合《礼记》等《论语》以外的传世文献和《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加以分析,“子罕”句应理解为孔子很少谈论利,但他敬畏天命,称举仁德.  相似文献   

17.
清华简《说命上》曰"说于■伐失仲","■"即"韦","失"即"豕",皆为"豕韦"简称。简文记载了武丁命傅说征伐豕韦之事,为研究三代时期"彭姓豕韦"和"刘姓豕韦"的兴衰更替、地望迁徙等问题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8.
《道命录》是南宋李心传编撰的一部记载两宋道学兴衰的编年体史书,在对其整理、点校过程中发现,《道命录》中所收录的"元祐党籍碑"、"庆元党籍"人名由于刊刻疏漏等原因造成诸多差异,今参考其他史籍以求其实。  相似文献   

19.
《墨子·尚贤下》等文献记载商代武丁贤相傅说早期曾居住在北海之洲、圜土之上,学术界对"北海之州"、"圜土"的解释说法不一。清华简《说命》上中下三篇提供了新资料,有助于厘清傅岩、北海之州与圜土的关系:北海之州位于北方的荒晦之域,傅岩是傅说及其部族为失仲服劳役之地,亦为北海之州的一具体地名。而"圜土"并非监狱之名,而是北海之州的一个都邑之名,与古圜水有关,在今无定河流域一带。傅说打败赤狄之后,便以此地作为自己的都邑"说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归纳了汉唐之间文物中双头鸟身纹样的材料,并且就中国古代对比翼鸟的记载与佛教文化中对共命鸟的记载探讨了这两种古代神鸟的传承关系。认为它们的含义都有所改变,并且相互影响。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在中原人的概念中,共命鸟与比翼鸟的形象融合为一体。通过这一推导,提出在沂南画像石中出现的双人头鸟也应该是共命鸟,它反映了早期佛教的传入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