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良智 《文献》1999,(2):274-276
《楚辞·九章》的真伪,是学术界长期探讨的问题,不仅对真伪的篇目存在着争论,而且对真伪的质疑者也有不同意见.游国恩先生《九章辨疑》提出:"此盖倡始于晚清曾国藩之谬疑《惜往日》",刘永济先生又据《楚辞补注·渔父》在《屈赋通笺》中认为:"洪兴祖已疑《思美人》以下四篇非屈子作".随着问题的深入,人们发现洪兴祖只是批评萧统《文选》对屈赋取舍不当,并没有认为《九章》中有非屈原的作品,而曾国藩也不是《九章》真伪的最早质疑者.因为人们又看到了宋人魏了翁《鹤山渠阳经外杂抄》上的材料.人们通常引述了这样一段:  相似文献   

2.
《楚辞》历来难懂,很多地方至今未有确解。本文选取《离骚》的“中情”、“民生”、“岂埕美之能当”、“折琼枝以为羞”和《九章》的“惜诵”、“惜往日”,在前哲时贤的基础上加以考订,作较为深入的探讨、分析,从而给出了新的解诂。  相似文献   

3.
屈赋二十五篇,到底哪一篇是他的绝笔?今昔学者虽然聚讼纷纭,然主要都集中在《怀沙》与《惜往日》两篇上。大体古代学者多认为是《怀沙》,如贾谊、司马迁、王夫之、林西仲等。当然亦有主《惜往日》与《悲回风》的,如朱熹。而现代学者的大多数,则论定为《惜往日》,如郭沫若、游国恩、聂石樵等。当然也有主《怀沙》的,如胡念贻。但我认为以上两篇虽是近死之音,但还不是最终的绝世之作。真正的绝世之作,是《橘颂》。现陈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王先谦《荀子集解》将《荀子·劝学》篇的"成人"中的"成"解释为"成就",乍看上去很有道理,实则值得商榷。笔者主要从字书、先秦典籍和当代《荀子》译著三个角度寻求"成"字的确诂,认为"成人"应解释为"完人"、"全人","成"训为"完";"全"比较合宜。  相似文献   

5.
古代有几个丑女其实是很美好的,她们的美在于内心,在于贤能。嫫母是古代最出名的丑女人,汉朝的王子渊在《四子讲德论》中说:"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但是,嫫母虽然长得很丑,却为人贤德。屈原在《九章·惜往日》中写道:"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为此,黄帝娶了嫫母为妻。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传说黄帝打败了炎帝、杀了蚩尤,都是因为嫫母这个贤内助的有力相助。  相似文献   

6.
冯天瑜 《史学月刊》1999,(3):114-115
临文必敬论古必恕清人章学诚在唐人刘知几的“史家三长”(史才、史学、史识)之外,还特别增加了“史德”一条,这实在是大有深意的。章氏对此所作的解释是: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文史通义·史德》)章氏认为,史家仅有才、学、识还不足以成就优秀的史著,他指出:而文史之儒,竟言才学识,而不知辨心术以议史德,乌乎可哉!(《文史通义·史德》)章氏反对将才、学、识简单理解为辞采、记诵、击断,他认为真正的“良史之才、学、识”还有深层的内涵──史德。他是把著书者的心术之正作为史识的前提看待的…  相似文献   

7.
邹妍 《旅游纵览》2014,(6):94-97
<正>兰惠泉兰惠泉,字九畹,号惜石。河北省山海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篆刻研究会理事、中国铁路书协会理事,秦皇岛市政协委员、山海关书协副主席。获"书法百家""火车头职工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书、印作品发表近500余件(方)。娴熟各种书体,尤以篆书擅长。应邀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镌刻印章,书法作品刻入多处碑林。已出版《兰惠泉书法篆刻集》《惜石斋印稿》、长城砖刻挂历"山海关行"、《"书刻我心"兰惠泉书法篆刻集》等。  相似文献   

8.
正《鲁迅如何设计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徽》鲁迅有出色的美术设计功底。除北大校徽是他设计的之外,他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徽——十二章国徽的主要设计者。十二章是古代礼服的常见章纹。据《尚书·虞书·益稷》记载,十二章始于有虞氏之时,它将传说中舜帝时代的图形加以引用和发展,最终形成十二种特殊的章纹,是故又称"虞氏十二章"。宋朝蔡沈在《注尚书》中,对十二章纹作了详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正>兰惠泉兰惠泉,字九畹,号惜石。河北省山海关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篆刻研究会理事、中国铁路书协会理事,秦皇岛市政协委员、山海关书协副主席。获"书法百家""火车头职工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书、印作品发表近500余件(方)。娴熟各种书体,尤以篆书擅长。应邀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镌刻印章,书法作品刻入多处碑林。已出版《兰惠泉书法篆刻集》《惜石斋印稿》、长城砖刻挂历"山海关行"、《"书刻我心"兰惠泉书法篆刻集》等。  相似文献   

10.
正第一章孤儿寡母第二章志存高远第三章寒窗苦读第四章初入仕途第五章复姓归宗第六章雄心万里第七章丁忧服丧第八章再入仕途第九章重返京师第十章贬谪出京30他乡遇故知范仲淹在应天书院意外重逢了一个老朋友——当年他游学长山、章丘时相识的王洙。刚开始王洙还不知道他就是当年的朱说,只说看着他感觉眼熟。他却一眼就认出了王洙。当他脱口而出叫出王洙的字"原叔"时,王洙还有些诧异地看着他。他解释说:"原叔!我是朱说呀!我们在章丘县一家客栈认识的,  相似文献   

11.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评介弱水《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祝总斌著,已于去年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约二十七万字,共分九章:第一章前言,二、三章为两汉三公,四、五章为两汉中朝官与尚书,六、七章为魏晋南北朝三公、尚书,八、九章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学界关于《九章律》形成时间的讨论,大体可分为汉初与"晚出"两派观点。持汉初论者,谨守《汉书·刑法志》"萧何作律九章"的记载,斟酌于《九章律》与《二年律令》之间篇数不合的问题。持"晚出"论者,否定汉初"萧何作律九章"记载的真实性,但却未展现《二年律令》到《九章律》的演变图景,且未见与《汉志》相反的说法以削弱其影响,故尚存讨论空间。本文通过对这两派所遇问题的论证,得知《九章律》是在融合《二年律令》部分篇章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借助睡虎地77号汉墓律简中所见"律""旁律"的分类,以及对传世文献《论衡·谢短》篇的分析,指出《九章律》的形成时间是在《礼经》立为官学的汉武帝之后。  相似文献   

13.
《左傳·僖公七年》的"心則不競"依《風俗通·十反》篇可作"心敬不競",《成公九年》的"德則不競"也可同義换讀爲"德敬不競"。"德"與"敬"複詞同義,"德敬不競"與"心敬不競"意思大致相同,都是講在道德修養上、在誠信上做得不好。這兩"則"字都是實詞,相當於"敬"。將它們當成虚詞,訓爲"既"或"若",都是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14.
楚简中的"="有羡符、合文或重文符号、省形符号、简写符号等六种用法,有些字的"="是羡符、省形符号还是简写符号有时很难区分。楚简"达"字中部所从"="可能是简写符号。《上五·弟》简10的"■"下所从"="可能为"口"字省形符号,应隶定为"胠",读去。《上九·举》简5的"■"下所从"="应为羡符,读"祚"或"祜"。  相似文献   

15.
《十三经注疏》中"轨"字,因涉及《诗经》、《周礼》、《礼记》经文和郑玄笺注多处,故其最初形体和字义,历来聚讼颇多。戴震认为"轨"只有"车辙"义,而"祭左右轨、范"中"轨"字最初当是"(車开)"字,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各经中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之上,以孔颖达的观点为基石,考察了《礼记·少仪》的经、注、疏,同时兼述今《礼记正义》各整理本的相关之情况,管窥其优劣。  相似文献   

16.
朱大星 《文献》2001,(2):202-211
《文子》一书,《汉书·艺文志》即已著录,置于道家类,云:"《文子》九篇."班固注云:"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然检今本①《文子》,"周平王问"只存"平王问"三字,皆无"周"字.  相似文献   

17.
《刘子》中的文句引用和套用前代典籍旧语者居多,其中22章43处引用或套用《吕氏春秋》文句凡涉25篇.在套引过程中,多是改为通假字、同义字、今字、异体字、他字以及双音字变为单音字,亦有添字、减字或不改而径用等方式;另有部分取《吕氏春秋》文意而概括之.这些语料对于研究《刘子》和《吕氏春秋》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正>《逸周书》是中国古代很重要也很特殊的史籍,由多篇历史文献组成,内容多样,流传过程十分复杂,虽然都是先秦时期的文献,但其中各篇形成的时代不一,前后差距甚大,需要分篇个别地专题研究。从中国史学史角度考察,《史记解》(《逸周书》传本各篇皆缀有"解"字,一说"解"字即篇、章之意;一说"解"为解释,即经过上古编辑《逸周书》者的解释而形成的文本)一文尤其值得注意,但历来研究者较少重视,多种中国史学史专著未将之纳入视野。唯乔治忠教授于  相似文献   

19.
湖北荆门包山二号墓出土大量楚简,是一项重要发现,整理小组已有《概述》介绍。据称简中卜筮祭祷部分记有楚先祖名老僮、祝融、媸酓、荆王、武王等,并指出老僮—祝融—媸酓的顺序。老僮即老童,见《大戴礼记·帝系》、《山海经·大荒西经》及《世本》。《世本》另一条及《史记·楚世家》作卷章,应为字形之误。祝融文献多见,《楚世家》云重黎与弟吴回都有祝融之号。只有媸酓是什么人尚待探讨,这里想提一个试探性的看法。解决这个问题,还得由释字入手。 "酓"字常见于楚国文字中的王名,前人已指出相当于文献中楚王名的"熊"字。  相似文献   

20.
正孔子认为,上古时期,天下为公,民风淳厚,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及至春秋之世,天下为家,世风日下,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礼记·礼运》)。然而郑国子产却与众人不同,仍能保有上古时期的仁爱之心,知礼爱人,宽惠待民,所以孔子称他为"古之遗爱"(《左传·昭公二十年》),并把他作为自己"严事"的楷模。子产(?—公元前522年),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公室贵族,郑穆公之孙,司马子国之子,郑简公、郑定公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