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学诚的著作很多,汇集于《章氏遗书》,其中最重要的当是《文史通义》、《方志略例》、《校雠通义》,后人将这三部著作汇编为一书,称《文史通义》。章学诚一生致力于文史研究,仰观国史春秋,俯察图经志乘,穷毕生之精力,创三书,立十议,标新立异,终成一家,成为方志学的奠基人。作为一名修志工作者,应将《文史通义》作为终身的读本,从中获取史笔文心之精要。  相似文献   

2.
《文史通义》叶注正误一则彭忠德章学诚之《文史通义》是我国古代史理论的代表作,其文字虽非古奥,但因系专门学问,章氏又喜援哲学名词入史,故亦非易读。1985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了叶瑛先生以二十年之力完成的《文史通义校注》。因系名家之史,名家之注,此书一出...  相似文献   

3.
清代史家章学诚穷毕生精力所著的《文史通义》一书,是我国传统文化典籍当中的稀世之宝。关于该书的著述宗旨,学界专家曾多有涉及,有的论述较为详实,有的论述则语焉不详,看法亦常有分歧,即使是取名的涵意,各家理解也不一致。深入探讨这部伟大著作的著述宗旨,对研究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关系密切。为此,我们较为细心地阅读了章氏现存的全部著作,归纳综合,体察学诚著《文史通义》一书的旨意,因撰成此文,恳请专家们斧正。我们认为,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文”的“通义”、“史”的“通义”和对“著作之林”的“校仇”,其著述宗旨是辨章文、史义例,校仇学术源流,关涉人心风俗。首先研究一下学诚将他的著述取名“文史通义”的命义所在。自然,在一般情况下,一  相似文献   

4.
锦上添花话外篇———录《宁波市志》  古代许多重要学术著作往往分内篇、外篇 ,如刘知的《史通》、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这两部重要的史学评论就是如此。一般说来 ,内篇多为学者学术宗旨之所在 ,外篇则是余论性质 ,旨在补内篇论述之不足。黄宗羲曾经指出 ,每个学者治学都有自己的学术宗旨 ,而这些宗旨正是“其人之得力处 ,亦是学者们之入门处” ,章学诚的“六经皆史”、“史德”、“文德”等重要论点都出自《文史通义》内篇。但是 ,作为地方志这种著作 ,设内外篇者却不多见。因此 ,接到《宁波市志》主编俞福海先生寄赠的《宁波市志外编…  相似文献   

5.
今年10月,浙江大学教授仓修良的两部新作——《文史通义新编新注》、《仓修良探方志》分别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史通义新编新注》一书是在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文史通义新编》基础上完成的。全书共83万字,较之《文史通义新编》63万字,增加的1/3篇幅为注释。该书在对《文史通义》中出现的人名、书名进行注释的同时,还对各篇文章加以解题,介绍章学诚写作该篇的背景、时间、主要内容及注者对该文的深刻理解,旁征博引,创见迭出。这是该书的最大特点,也是精华所在。对读者的阅读理解来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仓…  相似文献   

6.
章学诚史学批评的目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史学批评的目的 章学诚进行史学批评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下面从两个方面对其思想加以论述。人学以明道。“道”是章学诚思想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文史通义》和《校通义》里均有《原道》篇,可见其对“道”的重视。章学诚所说的“道”,指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论道方面,章学诚最主要的贡献在于提出道是变化的这一点上,清朝乾嘉年代,汉学昌盛,汉学家  相似文献   

7.
章学诚论学     
章学诚论学黄静《文史通义》中许多篇章为章学诚针砭时弊而发,如《原道》篇是为考订、义理、词章三家截然相分而作;《碱名》篇是针对汲汲于名利者徇名忘实而作;《砭俗》篇是因为“世俗拘文体为优劣,而不察文之优劣,并不在体貌推求”,“欲人略文而求其实”(《章学诚...  相似文献   

8.
汤文博 《安徽史学》2008,7(4):123-124
20世纪以来史学史领域关于章学诚的学术研究成果已经是蔚为大观。学者们围绕《文史通义》,主要从史学理论和学术思想两个方面,对章氏的学问进行注解和诠释。至今学界鲜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章实斋和《文史通义》。笔者以为实斋先生的文字所折射出的学术思想和他的性情似有内在的联系,其朱陆异同论就是立足于个体——不同人的性情——提出的他对于统一性的儒家之道的理解。因此,  相似文献   

9.
华东师范大学藏庐江何氏钞本《章实斋文史通义》与通行本《文史通义》存在较大的文本差异,其中尤以《感遇》篇为甚。何氏钞本《感遇》篇当是乾隆癸卯年的初稿,嘉业堂本《感遇》篇则是乾隆己酉的修改稿。《感遇》篇两种文本的差异,体现了章氏撰写过程中不断修改的历程,展现了他不同的学术倾向,实则是章学诚身世处境与学术思想变迁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傅振照 《浙江方志》2001,(2):23-28,31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原名文(孚支),浙江会稽(今属上虞市)道墟人,后卜居绍兴城内塔山下辛弄(此处今存章学诚故居)。生于清乾隆三年(1738),卒于嘉庆六年(1801),享年64岁,葬于山阴芳坞。清代著名的史志理论家,《清史稿》称其所著“《文史通义》、《校雠通义》,推原《官礼》有得于向(刘向)、歆(刘歆)父子之传。其于古今学术,辄能条别而得其宗旨,立论多前人所未发。”“学诚好辩论,勇于自信。  相似文献   

11.
章学诚校雠学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学诚校雠学述评陈鹏鸣章学诚(1738—1801年),字实斋,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杰出学者,所著《校雠通义》使他在校雠学上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集大成者。但长期以来,系统研究其校雠学思想的论文则不多。一、校雠学目的与任务章学诚之所以在史学上能取得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2.
清代史学大师章学诚在其代表作《文史通义·易教上》开篇首句即言"六经皆史",这四字已成为当今学界关注的学术命题。而关注的焦点则基本集中在两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史传》篇是我国第一部史评文献,与刘知几的《史通》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同为我国史学批评的经典。本文从整部《文心雕龙》入手,结合《史传》篇的撰史思想,对刘勰的史料征集、整理思想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提出文集"与史相辅"的观点,是探讨文史关系的一个重要命题。它的学术史依据就是著名的"六经皆史",现实表现为方志立《文征》。《文征》乃集部之属,收录奏议、征实、论著、诗赋、金石等方面的内容,是"文集辅史"观念在方志思想中的反映。章学诚从辅史功能出发,批评后世文集不言公、不征实、体例不纯。他的文集辅史观念密切了史、集之间的联系,是其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仓修良先生是浙江大学的资深教授,知名的史学史、方志学和谱牒学专家。所著《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方志学通论》、《章学诚评传》以及整理重编的《文史通义新编》等著作,影响深远。长期以来,他坚守方志研究的学术前沿,密切关注当代方志的编修实践,所思所为,针对性极强。在恪尽一个学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为我们了解、思考和总结当代方志的编修实践包括经验教训,提供着丰赡的学术借鉴。日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将他有关方志学研究的主要论文,集成《仓修良探方志》一书出版,捧读之余,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6.
章学诚(实斋)在《文史通义》的卷首,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提出“六经皆史”的论断,而在书中其他篇章又多次论述“六经皆史”、“六经皆器”、“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但“六经皆史”的命题并非章氏所首创。而柴德赓先生在《章学诚的学术思想》(载《光明日报》1963年5月8日第4版)一文把这个命题说成是章学诚的“一种创见”;周予同、汤志钧先生也认为章学诚以前,虽已有人提到“经”“史”的关系问题,“但同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却大有区别。”因而肯定“‘六经  相似文献   

17.
章学诚在史学上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学诚(1738—1801)号实斋,清浙江会稽人,是我国封建时代杰出史学家之一。他在简述史学问题上,提出了一些精辟卓越的见解。《文史通义》是他的代表作,这部书纂集了他研究史学的心得,不仅批判了过去的文学和史学,也提出了编写文史的主张。他对编纂史书的具体做法,又表现在他所修的诸种地方志之中。这都为史学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校(?)通义》折衷校(?)诸家之说,畅论求书,治书等方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又替史料的搜集、鉴定、编次等工作,提供了很多具体意见。他在我国史学上是有一定的贡献的。  相似文献   

18.
秦兰珺 《史学月刊》2006,(10):121-123
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的一大特征,是将文史融合在一起进行考察和论述,并将文学的创作方法运用到历史编撰中,即"文以助史".而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语境中的美国文化和文学界新历史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海登·怀特则认为,历史首先是一种写作,它不是对于史实的再现,而是埋藏在历史学家内心深处的想象性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刘知幾《史通》、郑樵《通志总序》和章学诚《文史通义》三书在我国古代史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三书对司马迁创立的纪传体通史都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就其撰写体例、史料取舍、语言表述等方面提出批评。这些批评或正确、或错误,或偏颇。刘、章两人还对《史记》创设的纪传体史书体例提出了改造或革新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从“史德”到“史心”钱念孙我心目中的历史学家是个非常崇高的形象。他不仅要具备刘知几《史通》里所说的史才、史学、史识这“史家三长”,还要具备章学诚《文史通义》里特别强调的“史德”素养。才、学、识三者是学术根基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各人因先天因素和后天经历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