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谈玉带饰     
袁伟 《收藏家》2003,(6):52-58
玉带是一种饰玉的束腰器。带饰的种类很多,除玉外,尚有金、银、铜等,然而尤以玉带饰最受古人的重视。一条完整的玉带由四部分组成:一是供给扎玉饰用的革或绸缎制成的带(古称鞓);二是结扎在玉带两端形如圭状的铊尾;三是其它结扎玉饰即带板(古称銙);四是供佩戴时用的带扣。玉带虽系腰间之物,却是古代统治者显示职务高低、身份尊卑的象征,是古代礼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后来玉带  相似文献   

2.
韶山冲景好,景区内楹联更好。 冲区有一座六角亭,名“眺峰亭”。亭内的四根柱上悬挂有楹联两幅,一幅云: 眺望韶峰云天青山琢屏幕; 俯瞰南岸苍松碧水映故居。 另一幅曰: 绕岫岚光笔削三山堪雄伟; 回环玉带关镇风物耐人思。 两幅楹联极写韶峰的峻峭,韶山冲风光的优美。青山、云天、碧水、苍松、岚光绕岫、玉带回环,韶峰、故居、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17,(8)
<正>玉带在古代服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由鞓带、尾、带銙、带扣四部分组成。玉带銙是玉带的组成部分之一,形制以方形、拱形等为多见,其上多装饰龙纹、兽纹、花鸟纹、人物纹、植物纹。玉带上带銙块数的多少和纹饰的不同,代表官阶和身份的差异,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风格。本文以西安博物院藏玉带銙为例,择其佳者,供同好赏析。一、唐代玉带銙唐代玉带銙多呈方形和长方形,也  相似文献   

4.
“亶洲”不是海南岛李勃“直洲”一词古已有之,但新版《辞海》仍付之阈如。究其原因,盖因其地望仍未定论。据《三国志·吴主传》载;吴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直洲。直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  相似文献   

5.
<正>一玉带又称笏头带,是由鞓(皮革带)、带扣、銙(带上镶嵌之物)、铊尾四部分组成的封建社会中后期统治者的系腰之物,也是封建官场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文献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玉带、金带、银带、铜带等名称。其实这些名称,并非是带子的不同,而主要是指带上所嵌的饰物不同。缀金銙者,称金带;缀玉銙者,称玉带。在众多的腰带中,以玉带地位最  相似文献   

6.
“香格里拉”一直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留给世人的一个谜。“香格里拉”一词最早出现在希尔顿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英语的意思是世外桃源。 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寻找书中所描绘的地理环境及种种迹象如雪山、草原、森林、藏民、喇嘛寺、红土高原、三江并流等,无数探险家、旅行家、地理  相似文献   

7.
<正>带銙是古人革带上的饰片,系腰间之物。一条完整的革带应由鞓、銙、铊尾和带扣四部分组成(图一)。唐代革带上的带銙质地有玉、犀、金、银、铜、铁等多种。从文献记载看,虽然唐代三品以上的官员金玉带皆可服,但唐人更重视玉带,因而玉带便成为唐人服带的最高等级。玉带上带板块数的多少和纹饰的不同,代表官阶和身份的差异,因此,玉带銙成为古人显示其职务高低、身份尊卑的象征,拥有这类玉带銙文物的主人,大多为身份较高的贵族或官员,这一点从目前掌握的资料也已得到了证明。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了10副玉带銙,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其玉质细腻温润,工艺精美,堪称是古代玉器光辉的典范。这是唐代玉  相似文献   

8.
1970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南京北郊中央门外张家洼明洪武四年汪兴祖墓中清理出一副镶金托云龙纹玉带①。。这副玉带做工精细,型制特殊、纹饰精美,不仅是中国玉雕工艺的杰出作品,也是迄今所见明代职官最高规格的赐授王带,出土后影响很大(图一)。近几年曾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展出,并著录于《中国玉器全集》、《中国美术全集》、《中国文物精华辞典》等大型图录中。在这副玉带出土27年后,我们对它进行进一步观察研究,又获得一些新的认识。关于汪兴祖玉带(一)、汪兴祖玉带的现状及其结构复原江兴祖玉带采用上等和闻玉料制作,玉色…  相似文献   

9.
飘逝的玉带玉带门位于汉口城区西部,在京广线没有贯通之前,玉带门火车站一直是原芦汉铁路(京汉铁路的前身)的终点站。玉带门的地名来自于玉带河。明崇祯八年(1635年),汉阳府通判袁焻在今硚口、江汉区境内的长堤街处筑堤防水,人称“袁公堤”。由于筑堤而大量取土,挖出的凹陷地带积水成河,无  相似文献   

10.
玉带板     
<正>中国古人均着长袍束腰带,所以对腰带十分讲究,常在腰带上缀饰数块乃至十几块扁平状玉板,这种镶嵌有玉板的腰带称为玉带(见图1)。玉带上的每块玉板称为玉带板或带饰板。玉带板有两种:一是镶在玉带两端的圆角矩形玉带板,称为双铊尾;二是中间多种形制的玉带板,称为玉銙。玉銙有正方形、长方形、半月形、桃形等,正面常雕琢各种浅浮雕图案,也有些是素面的,背面有穿孔,可以缝缀在腰带之上。有的铸有孔或附环,用以悬挂物件。  相似文献   

11.
<正> 明特进荣禄大夫前军都督府左都督马芳与诰封夫人师氏合葬墓在河北省蔚县南留庄镇大饮马泉村东,文革初期被盗掘,1980年收集到出土随葬品玉带饰九块,其中带挎Ⅰ式四块,Ⅱ式二块,Ⅲ式二块,铊尾一块和银簪一支,并将失落在村边河旁一合“明诰封一品夫人马母师氏合葬墓志”和一方“明故特进荣禄大夫前军都督府左都督兰溪马公墓志铭”志底移至县博物馆保存。  相似文献   

12.
“五.一”长假去远行.是我心中一直企盼的梦,在遥遥远远的日子里就为之编织了太多的如梦行程.最后却不料被《旅游黄金线》栏目组派往云南随一支特殊的队伍拍摄“三江并流——香格里拉自驾车之旅。”  相似文献   

13.
富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志书(续)──读象州、三江、东兰、剑河县志漫议过伟(五)漫议民族志与民俗采录县志以“三通体”的部门专志为主。四部县志的部门志,在县情、县史的记叙上,作出远胜于旧县志的成就。象州县志水利志,三江县志和剑河县志林业志,都写得较精彩。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南海诸岛文献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 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热带海洋中珊瑚礁体群集生成海上珊瑚洲,这种生物地形早在汉魏时已有记述。如吴国康泰在吴黄武至黄龙年间与朱应出使扶南后,写《扶南传》称:“涨海中,倒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长  相似文献   

15.
康区文化与康巴艺术节 藏族传统的历史学者习惯上把广大的藏区分为三大区域。这就是“上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朵康六岗”(见藏文文献“智者喜宴》)。  相似文献   

16.
客家围龙屋:天人合一的中国典型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民居是客家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一种凝回的艺术.客家民居类型多样,有围龙屋、围屋、土楼、五风楼、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著名。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广西的“干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传统特色民居、  相似文献   

17.
“长阳人”是人类祖先之一,十多万年前生活在长江以南的清江南岸。1956年,“长阳人”在长江以南首次被发现。中华古人类“长阳人”化石,发现于长阳钟家湾石灰岩山洞中。钟家湾又名老鸦岭。这里有丰富的野生果实,有众多的石灰岩溶洞,从前这里曾发现古生物化石。据同治年间编的《长阳县志》记载:“老鸦岭在邑西南八十里。有土坑,开圆如锅,围数亩余。其底有小眼,如井口,深不可测。一日眼忽陷,成巨穴,沿围数丈。裂处有拆缝,中若空,掘得死物,骨脑如巨兽,身盘穴口二周,其刺骨如猪肋而锐。有四齿,粗如巨指,长三寸;板牙四枚,径…  相似文献   

18.
《通典》 (中华书局点校本 ,1 988年版 )卷一八八“边防典”南蛮诸国传中有“薄剌”与“焚”国 ,二国顺序前后相衔。“薄剌传”称 :“薄剌国 ,隋时闻焉 ,在拘利南海湾中。其人色黑而齿白 ,眼正赤 ,男女并无衣服。”“焚传”称 :“焚洲 ,《抱朴子》云 :焚洲在南海中 ,薰绿水胶所出 ,胶如枫脂矣 ,所以不可多得者 ,止患兽啖人。此兽大者重十斤 ,状如水獭 ,其头身及他处了无毛 ,唯从鼻上以竟脊至尾上有毛 ,广一寸许 ,青毛长三四分许 ,其无毛处则如韦囊。人张捕得之 ,斩刺不伤 ,积薪烈火 ,缚以投火中 ,薪尽而此兽不焦。须以大杖打之 …  相似文献   

19.
张嗣介 《南方文物》2001,(4):41-45,40
一、新围环境与概况 关西镇.位于龙南东隅与定南县接界,距龙南县城23公里,关西新围位于关西墟北1公里的公路旁(图一、图二),京九铁路从附近经过。溪流“小河坝”由西北向东南擦新围盘流而下,汇入北去的关西河。新围东至南方是一片农田,南至西北是小丘陵地带,西北是围主长兄的大书房围屋,北及东北是其父的西昌围(即老围)和其他兄弟的围屋。新围的位置在整个村庄即其家族围屋群中处于东至西部的位置,它的后方地势逐渐走高至西昌围。 走出新围后门是新围的附属建筑区,占地约2790平方米。原有梅花书屋、小花洲、新书房、老…  相似文献   

20.
黄埔古港位于今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黄埔村.从西边公路人村。一座高耸的金碧辉煌的现代牌坊迎面矗立。上刻“凰洲”两个大字。村之南边紧靠珠江支流也有一座刻有“凤浦”二字的彩牌坊。原来传说古时有一对凤凰飞临此地,从此就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该村地处一小岛.水边地区叫“浦”.水中的陆地日“洲”,所以取村名为“凰洲”或“凤浦”,后演变成为“黄埔”之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