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磺、火药,是我国化工、军工、医药、电子工业及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宝贵原料.平定出产的硫磺,在山西来说,虽不是最早的,但是,“平定磺”在山西为著名的矿产品.远在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至1487年),本县就已生产硫磺.清康熙年间河底要氏一家生产火药.但由于官场对炼磺业屡加封禁而中止.直到晚清时期,平定的硫磺生产才得到发展,揭开了冶炼硫磺的一页.随着硫磺业的发展,火药的制造与使用也才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太行正月闹起来,民间狂欢乐开怀!地处太行山西麓、山西东大门的古州平定,历史上就有"文献名邦"的美称,自古为晋冀通道要冲。层叠蜿蜒的太行山脉孕育出这块土地独特的文化气质,至今仍保留着最具年味的春节活动!古老的祭祀仪式,隆重神秘;热闹的民俗汇演,欢天喜地。人们要把积攒了一年的热爱、浪漫、感恩、激情和憧憬集中释放,其能量,简直如瀑布倾注、岩浆迸突,蔚为壮观。如果你融入其中,相信此时最  相似文献   

3.
英子 《旅游纵览》2013,(2):56-59
<正>太行正月闹起来,民间狂欢乐开怀!地处太行山西麓、山西东大门的古州平定,历史上就有"文献名邦"的美称,自古为晋冀通道要冲。层叠蜿蜒的太行山脉孕育出这块土地独特的文化气质,至今仍保留着最具年味的春节活动!古老的祭祀仪式,隆重神秘;热闹的民俗汇演,欢天喜地。人们要把积攒了一年的热爱、浪漫、感恩、激情和憧憬集中释放,其能量,简直如瀑布倾注、岩浆迸突,蔚为壮观。如果你融入其中,相信此时最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沟掌镇二道沟村发现的金代窖藏文物是目前东北地区十分罕见的。它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在这批文物中有大量的木工工具和铁工工具,反映了当时已有木工作坊和铁工作坊。这批窖藏文物的出土,对研究金代历史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造纸、印刷在平定均未见到起始年代的资料,只是散见于不同年代的印刷品,是否是当地所产纸张和当地印刷?还不得而知.最早的印刷为《沾山集》,是金代本县吕宗礼著.吕宗礼在金天会九年中进士,任辽州司候判官.《两汉通纪》、《正典举要》《岭南集》、《介轩集》等,为本县吕思诚著.吕思诚在元泰定二年中进士,任中书左丞.有明确记载的造纸和印刷是:平定城北八里郗家泊的轩辕阁碑记和《翰宛集注》、《平定州志》等的印刷地点.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服装鞋帽、纺织印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缺一不可,不过,在加工制作上多数要依赖社会,依赖他人,或到店铺购买,或到作坊加工,有的虽自己加工缝制,但其原料多数要到市场购得.只有少数农家既种棉花,又兼纺织,还可用自采的染料加工印染.本县的服装鞋帽、纺织印染的加工制作店铺或是作坊在历代  相似文献   

7.
一、粮油加工本县的粮油加工自古就以不同的方式与工具加工,记载中初用的工具为石臼,后来逐步发展为石磨、石碾,以人力与畜力推拉.到元代,本县利用桃河之水,在县城以北的五渡和县城东北的娘子关发展了水磨、水碾,这就大大减轻了人力.当时,本县城内的吕氏在朝中身居左丞的吕思诚曾作“五渡河磨诗”一首(载入《平定州志》),说明当时石磨、石碾已经发达.清朝末年,县城附近专营或兼营采购、加工、销售等的碾磨作坊计50余家,其中的三益永、广兴  相似文献   

8.
李克明 《沧桑》2011,(3):54-57
平定书院的正式出现,据光绪《平定州志》载,始于元初,但其孕育胚化要追溯至北宋末年和金代。书院的持续发展为平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书院的学术研究提升了平定文化理论思维高度,书院的藏书、刻书事业促进了平定文化的发展,书院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为平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与动力。  相似文献   

9.
远在战国时期,平定就有了开采铁矿和冶铁铸造的历史,据周人所著《山海经》记载:“白马之山,其阴有铁.”据考证,“白马”这个地方,就是平定北部和盂县东南部一带的山脉.司马迁所著《史记·货殖列传》一章中说:“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治富,秦破赵,迁卓氏.”三卿分晋时期,平定地属赵国,赵人卓氏以铁治富,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平定便以采矿冶铁发家致富.到宋代,平定冶铁已有明确的记载.《晋乘搜略》载:“庆历二年命河东铸大铁钱,太原境内、五台、平定皆有铁冶.”明成化十二年(1476)抄本《山西通志·  相似文献   

10.
《文物世界》2014,(2):F0003-F0004
<正>娘子关镇,位于晋冀交界处平定县,因地势险要,史称"天下第九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山西的东大门。这里的关寨、长城、涌泉、瀑布、古村、水磨构成一幅北国江南水乡风光。关城坐落在悬崖之上,居高临下。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1.
盂县概况     
盂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太行山西麓,北靠五台、定襄,南邻阳泉、平定,西接阳曲、寿阳,东与河北省平山、井陉毗连.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70公里,总面积24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3万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本县的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其中毡毯、皮革的加工制造最早,在唐初就已出现;再就是银制手饰与度、量、衡、雨伞等作坊在唐末宋初先后分别出现;笼箩制造加工较晚,出现于晚清时期;黑白铁和玻璃制品是在1907年正太铁路通车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修理业是随着日常生活需要而兴起的.补锅、钉缸、修锁、配钥匙、打顶棚、油漆家具、粉刷墙壁,以及修伞、钉鞋、修车等都是本县手工生产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收音机、洗衣机、冰箱、彩电的修理店铺随之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护四川省绵阳市永兴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漆、木器文物,中日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对漆、木器文物进行树种、漆膜等分析研究,采用高级醇对饱水漆、木器文物进行加固实验,该方法具有加固时间短、器物变形小、资金投入少等特点,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曾谦 《沧桑》2009,(3):10-11,18
清末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以反对外来资本主义的煤炭掠夺为契机,近代山西的煤炭开发兴起。山西的煤炭主要集中在平定、太原、大同、长治四个地区。平定和大同地区煤炭企业的规模较大,煤炭开采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煤炭以向外运销为主。太原和长治地区煤炭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较低,煤炭以在附近地区运销为主。  相似文献   

15.
以往一般认为郑州商城制陶作坊的使用年代为商代二里岗下层二期至二里岗上层一期,但通过考古发掘资料的检索与分析,该制陶作坊遗址中包含有二里岗下层一期至二里岗上层一期的制陶文化遗存.从这些文化遗存来看,二里岗下层一期该制陶作坊已经兴建并开始使用,二里岗下层二期生产规模进一步发展,二里岗上层一期进入繁荣期.目前的考古发掘没有发现二里岗上层二期的文化遗存,可能此时该制陶作坊生产规模缩小,亦可能已经废弃.  相似文献   

16.
《沧桑》1994,(4)
1905年,清廷屈从帝国主义压力,进一步将盂县、平定、潞安、泽州全部矿权出卖给英国福公司.福公司要求封闭平定人民煤窑,引起山西各界反对,纷纷电请清廷,要求收回矿权.日本东京中国留学生得知晋豫秦陇四省留学生借李培仁蹈海身亡之事,举行了一个规模浩大的声援会,人数多至千余,有中国18省留日生及章太炎、胡汉民、张凤翔、王印川等知名之士参加.然而,东京留日生是怎样迅即得知山西各界争矿一事的呢?有人说“山西绅商给留日生写了一封急信”,还有人仅仅说句“消息传到东京后”便一略而过.总而言之,言者都是含糊其辞,读者更是难得其详了.实  相似文献   

17.
侯晋元 《文史月刊》2006,(11):47-48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平定的砂锅亮晶晶……”这首家喻户晓的山西民歌,我们祖祖辈辈传唱至今,唱遍了大江南北。然而,有谁知道在这首妇孺皆知、世代诵唱的民歌中唱到的平定砂锅,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史话。  相似文献   

18.
一 文得权是麦积山石窟附近文家村的一名木工. 这名木工是元明以降第一位登上麦积山石窟西崖万佛洞(第133窟)的人.他还在20世纪40~50年代,先后帮助冯国瑞和中央文化部勘察团勘察麦积山石窟,维修栈道,居功至伟,是陇右最具文化色彩、最负盛名的一名木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观察、分析庙底沟遗址出土陶器制作痕迹,认为庙底沟、西王村及庙底沟二期文化三个时期陶器在制作技术上基本一脉相承,但各个时期也有其时代特点。庙底沟文化存在集中作坊与家庭手工业两种生产组织。西王村文化存在集中作坊、个体手工业两种生产组织。庙底沟二期文化仅有个体作坊手工业生产组织一种。  相似文献   

20.
李强 《收藏家》2006,(10):21-24
在我国明清木器家具行当中,橱、柜、箱、床、帐、隔扇、桌椅、窗棱、板凳等统称为大件,又称大器作;还有一些生活用具,如盘、杯、桶、匣、盒等统称为小件,又称小器作。在我国收藏界,对于木器大件的研究已有多年,成绩斐然,而对于木器小件则研究很少,藏家也少。其实对于初学收藏者来说,小件木器应是收藏首选,这一方面是小件木器世存量很大,即便是在地摊上,也能发现一些精品,它既能历练自己的[力,提升文化修养,同时也有广阔的升值空间。不妨说,木器小件还是一块藏家未开垦的处女地。木器小件种类庞杂,时代跨度又大,林林总总,目不暇接,以至于初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