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和田玉承载着中国8000多年的文化渊源与厚重历史,作为一个90后和田玉雕刻匠人,我曾翻过昆仑山,爬上海拔4000多米的玉矿之巅,寻找最好的山料;也曾走遍和田玉龙喀什河周边的每个村落,在玉石巴扎中寻找最美的子料;近年来,我前往多个国家游学,希望通过全新的设计、雕刻理念来推动一场行业革新,发现和田玉的更多可能,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玉石之美。  相似文献   

2.
华建民 《收藏家》2013,(12):94-94
纯正紫砂是一种没有受到地热高温作用的五彩玉石,经过火的烧炼,使之成为以砂为结构的玉石紫砂,简称为砂玉。紫砂主要产于宜兴丁蜀镇黄龙山,  相似文献   

3.
林伟聪 《东方收藏》2023,(6):132-134
富有文化内涵的玉石雕作品历来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而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作品题材上,不同的题材具有不同的寓意。玉石雕作品的文化内涵主要通过象征、谐音、双关、拟喻、联想等多种方式进行呈现,表达出人们渴求安康喜乐、祝愿幸福和谐、向往吉祥美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云帆 《中国土族》2003,(4):63-64
早就听说出自昆仑山上的和田玉,因白玉质地细腻,纯洁浑白,色如羊脂,故又名羊脂玉,堪称“玉中极品”。历代进贡皇帝的新疆玉石,多取自和田玉之最上品,出于对这种奇珍异宝的好奇,日前记者到新疆出差时,专门到盛产美玉的和田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5.
新疆玉石是中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新疆和田玉最为著名.新疆和田玉开发利用史,始于新石器时代,在我国至少也有7 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部分主体内容,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唯一将玉与人性化相共融的国家.就是因为国人爱玉,所以国人把玉石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代代传承,以玉抒情,散发情感,因此,玉石寄托了国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6.
探寻玉人像     
张茂永 《文物天地》2023,(12):132-135
人物是中国传统玉石雕刻的经典题材。通过对大溪文化、红山文化、石家河文化、三星堆文化等考古文化出土玉人像的比较,传世商代人面纹黄玉饰的时代可能更早。  相似文献   

7.
清代新疆玉石的开采与输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清代新疆玉石的开采与输出情况,向为人们所重视。但由于人们对和阗玉的偏爱,往往将输往内地之玉石概称为和阗玉,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本文认为输往内地之玉石,数量最多的是叶尔羌玉,其次才是和阗玉。和阗玉在新疆玉石总输出量中是有限的。除以上二者外,玛纳斯玉也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8.
张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张掖,也是蹲踞在河西走廊蜂腰上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更是盛产祁连美玉的大本营。就是这一个个非凡大气的文化元素,扮靓了张掖的“金”字招牌。玉石,吸天地之精华,纳山海之灵气,可以说是在各种天然因素、自然条件巧夺天工般的演化下日渐形成的。《说文解字》云:“玉,石之美者也。”相传,大凡凤凰栖息过的地方,都有美玉存在,足见其神奇、珍贵。据专家鉴定,玉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硒、锌、镍、钴、锰、  相似文献   

9.
位于甘肃境内丝绸之路西端的河西有分别被称为“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的几座城市。其中的酒泉以盛产祁连美玉久负盛名,是名副其实的玉石之乡,夜光杯便是其代表。  相似文献   

10.
宋海洋 《收藏家》2010,(7):73-78
一.美石家族中的水晶和玛瑙 “美石”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其中人们最为熟识的当属玉石。学术界对于“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玉”是玉石中最常见.最受人钟爱的主流石材,光洁,温润,色美,含而不艳,以纯净温润为贵,品种包括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等。而广义的“玉”,指涵盖多种质地的美石家族,不仅包括玉,  相似文献   

11.
杨庆旺 《世纪》2020,(3):79-83
结缘《玉石录——孙广庭大传》2018年夏的一天,在一次小型活动中,我有幸与孙学孟教授相识。不久,他虔诚地请我帮助审读《玉石录——孙广庭大传》书稿,从2018年夏到2019年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执弟子之规、怀敬畏之心阅读了一遍《玉石录——孙广庭大传》。全书共三卷十八章,详细介绍了历史名人孙广庭生平传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玉石分化”这一论点进行了辨析,从原料、制作技术等方面揭示玉器产生的根源。认为玉器起源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0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之初,地点最有可能在以中国东北地区为核心的东北亚。  相似文献   

13.
《丝绸之路》2012,(7):78-78
在出产碧玉的新疆北部,围绕玉石文化的旅游景点、线路正在成形,与南部的和田遥相呼应,丰富了游客的探玉行程。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来,酒泉相继发现了马鬃山和三危山两个古代玉矿遗址,对于研究酒泉乃至河西走廊在古代玉石生产、流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对于考证骟马文化在河西的发展、印证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禺氏之玉""窜三苗于三危"等历史记载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冬游玉石溪     
唐厚梅  穆林 《旅游》2009,(7):12-12
本觉得在草木凋零的时节看山水并不是最佳的,更何况是名不见经传的玉石溪。然而前不久亲临其境,却让我改变了看法。去玉石溪那天,寒气四袭,冬日的景象在灰蒙蒙的雾里显得越来越浓了。车子慢慢地向河谷底部驶去,不久就在一座小桥边停了下来。让我们眼睛一亮的是玉石溪村,  相似文献   

16.
若羌西接且末、于阗,北连楼兰,东北达哈密,东到甘肃,东南临青海,若羌自古即为玉石之路,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中转站……[编按]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丝绸之路史的学者 ,都注意到青海路的存在及其在某些特定时期的重要性。本文研究南北朝时代 ,当吐谷浑民族占据青海丝路并扮演丝路重要中转角色时 ,经由青海路所进行的由西向东特别是向南朝的玉石及玉器贸易。由于吐谷浑境土西拓与产玉之地于阗接界 ,而政治局势又迫使河西走廊失去丝路干道地位 ,南朝必须经由吐谷浑 (河南国 )才能获得于阗玉石。在这个过程中 ,吐谷浑境内可能也存在着玉石市场。研究进一步显示 ,于阗地区的玉石加工业 ,可能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了。  相似文献   

18.
刘基 《丝绸之路》2014,(19):8-9
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华夏文明,探索和分享玉石文化与丝绸之路研究成果,不断服务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物局、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玉石之路与齐家文化研讨会”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启动仪式。在此,我代表西北师范大学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领导、专家长期以来对西北师范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9.
和田,古称于阒,旧称和阗,意为"产玉石的地方"。人们大都知道,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上有一条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但很多人并不了解,丝绸之路的前身就是玉石之路。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只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玉石之路却有7000年的历史。历史证明,我国边疆与中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与商贸交流的第一个媒介,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和田玉。  相似文献   

20.
孔飞 《丝绸之路》2013,(23):26-29
2013年9月,受阿拉善原文联主席、宏魁苁蓉集团文化总监张继炼先生邀请,杂志社及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中文系主任朱忠元教授等一行五人前往内蒙古阿拉善,就玉石文化及企业文化等问题进行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