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也谈曹魏五铢一、有“金”头右斜、钱文瘦长、宽郭特征的应为北魏永甲五铢《中国钱币》1997年4期三篇首魏五铢文中,有一种认定为曹魏五珠的钱,如:插一图3A(新郑窖藏),23页图6-8(偃师李村窖藏),27页图4(洛阳谷水西晋墓)等。这些钱径皆22毫米左...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系由鲜卑族拓跋氏于公元386年所建。天兴元年(398年),由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都来平(今山西大同)。北魏建国后的百余年内,货币流通一直处于实物经济状态,物质交换以帛谷为主,甚至还用牲畜。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决心摒弃旧制,实行汉化政策(改汉姓,讲汉语,穿汉服),铸行金属货币。  相似文献   

3.
侵轮五铢钱非官铸论———兼谈曹魏五铢邹志谅近读《中国钱币》1997年第4期,有曹魏五铢研究文章7篇,其中除“洛阳曹魏五铢钱学术研讨会纪要”着笔于探讨和切磋,余文都肯定地指某式钱为曹魏五铢(按:下引诸文均以署名首字简称),由文而知,所言曹魏五铢当是指的...  相似文献   

4.
永明五铢     
我们于《钱币博览》1997年第二期发表了“五铢钱版别初探”,其中23.永明五铢一,没有找到该钱币的归宿,甚是一大遗憾之事。  相似文献   

5.
浅论三国五铢和西晋五铢之渊源[加拿大]杜维善《中国钱币》在1997年第三期发表了戴志强先生《江南行随笔三则》大作中对三国曹魏五铢作了突破性的确认,这在中国货币史中是一件大事,曹魏五铢向来是一个颇有争论的课题,过去都是一些附会的臆测,这次的确认是根据考...  相似文献   

6.
浅说小五铢     
小五铢钱,版式甚多(见图)。分大样、小样、阔缘、狭缘,又有半星、横画、决文以及传形等别。大抵制作精美整齐,文字清晰者,出于官铸。而粗制滥造,字画模糊者,皆是私铸。小五铢为何朝所铸,众说不一。近代泉币学家张絅伯先生曾在《泉币》杂志第八期“小五铢钱考”一文中说:“近时中、日泉家,闻见较广,审其制作,酷似西汉,既非晋时应有,决非私人所铸,考定为新莽之物。”  相似文献   

7.
1986年10月,我在陕西省发现三枚铁质五铢钱(图左、中)。这三枚铁五铢钱出土时与其它约三十枚铜五铢钱混穿在一起,穿钱的麻绳已经朽烂,铁钱与铜钱紧紧锈在一起。与这三枚铁五铢钱同时出土的几十枚铜钱,版式相同,制作精细,“五”字交叉弯曲,“铢”字的左旁“金”字头呈大三角形,四点细长,“朱”字两头稍近圆折,中间直笔,面无  相似文献   

8.
东汉玉五铢     
1987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配合基建考古队在西安市东郊昆仑机械厂清理的一座东汉砖室墓中,发现了一枚玉质五铢钱币(见中插彩照)。根据与其同出的一件朱书瓶中得知,该墓的具体时代为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九月丁亥。  相似文献   

9.
郡国五铢论     
西汉孝武时期铸行五铢有: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本文所论者为郡国五铢。该钱迄今各家论述未谛,有待研究。 一 《史记·平准书》“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焉”。《汉书·食货志》与此略异,如:“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鋊]”。云云。颜注引孟康曰:“周匝为郭,文漫皆有”。文漫即面背。《书》、《志》所载“有司言三铢钱轻”,与汉《纪》殊异,因此造成泉界论述纷纭。  相似文献   

10.
四柱五铢     
萧梁政权风雨摇,鼓铸四柱刮民膏。怨声载道民不用,留予后人作笑料。  相似文献   

11.
正南梁后期由于政治腐败、横征暴敛、阶级矛盾尖锐,受侯景之乱打击,经济凋敝、民不聊生,552年萧绎在江陵称帝,是为元帝,铸"两柱五铢",以一当十。丁福保先生根据《北史·姚僧垣传》"(梁元帝)时初鳞钱,一当十"的记载,称"两柱五铢"为梁元帝承圣年间铸,也与实际出土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2.
铁五铢析     
中国铁钱始铸于何时?从一般史料及实物来看。泉家大都认为是从两汉开始铸铁半两和铁五铢。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中提到:“传世有铁半两、铁大泉五十和铁货泉等”。《古钱大辞典》及其《图说》中均列有铁半两和铁五铢。1963年《文物》第11期载高至喜的《长沙、衡阳西汉墓中发现铁“半两”钱》一文。  相似文献   

13.
南齐五铢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南齐五铢是南朝货币中最不易认定的钱币,到目前为止,只见史藉中有简略的记载,而实物在国内诸钱谱中则皆未见有拓片的记录。  相似文献   

14.
曹魏五铢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魏时期是否铸行过五铁钱?史载简略。(晋书食货志)记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罢量卓小钱,还用五株”。(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春三月初复五殊钱”,冬十月“以谷贵,罢五殊钱。”(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载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夏四月乙亥,行五殊钱。”对干上述史书有关曹魏“还用”、“初复”、“行”五殊钱的记载,钱币界尚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曹魏只是沿用前朝旧钱,有人则认为当有新铸。曹魏时期是否有新铸?如有,其型制又是什么样子?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考古发…  相似文献   

15.
曹魏五铢考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对于曹魏五铢考证的追述对曹魏五铢的认定,是钱币学上的一个悬案。在代表三四十年代钱币学研究水平的《古钱大辞典》和《历代古钱图说》里,列有一枚魏明帝五铢钱的拓图(图一),对此钱是否属魏,曾有人提出过异议。但是又找不到确凿的证据。因此,一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6.
论南齐五铢     
谢林 《中国钱币》2009,(3):34-38
据文献记载,南齐建元四年(482)曾计划铸钱,但因故未能实行,直到永明八年(490)才正式开铸。“(刘)悛启世祖曰:‘南广郡界蒙山下,有城名蒙城,可二顷地,有烧炉四所,高一丈,广一丈五尺。从蒙城渡水南百余步,平地掘土二尺,得铜。  相似文献   

17.
绿色永平     
蒋德海 《丝绸之路》2009,(19):40-41
无论怎么说,永平都应该是幸运的。上苍的厚爱使得这片土地2000年前便闻名遐迩,由此,厚重多元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以及誉满四方的风味美食,理所当然地成了永平的骄傲和自豪。然而,除了历史、民俗、美食之外,足以让永平人引以为荣的,还有那一望无垠的绿色,因了那绿色的装点,永平才有了滋养所有生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文物》1974,(12)
1973年3月,我们在秦始皇陵内城西墙外的一座房子遗址里清理了一批瓦当。瓦当皆为圆形,泥质灰陶,体重,质细,火候高,色泽一致,与秦始皇陵历年来出土的砖瓦的质量是一样的。它的制法是:先做成一端封口的筒状瓦坯,再于封口一端的平面上模印  相似文献   

19.
论赤仄五铢     
论赤仄五铢汪有民赤厂五铢钱,古来学者各说不一,特别是近年来成为泉界研究五铢钱的一个热点。笔者认为:赤仄五铢者,即四角决文五铢。一、汉武帝铸赤仄钱目的汉武帝铸造的五株钱,由郡国五铢到赤厂五铢,再到三官五铢的发展,是当时的经济规律同武帝的货币政策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20.
《史记·平准书》、《汉书·食货志》对于赤侧五铢,均未详其制作,后贤所云,实为揣度凿空之词。赤侧五铢究系何泉?愿与同好演绎之。 一 孝武指铸赤侧,距今已两千一百余载矣,史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