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是文化决定论还是文化创造论──评朱来常先生《“皖文化”概念质疑》宛小平《安徽史学》1995年第4期和1996年第2期相继登载欧远方先生《弘扬皖文化遗产》(下称欧文)和朱来常先生《“皖文化”概念质疑》(下称朱文)两文,读后颇受启发。但觉得在两文分歧的背...  相似文献   

2.
“皖文化”概念质疑朱来常《安徽史学》提出“皖文化”概念,引起学界的注目。“皖文化”概念能不能成立,关键取决于安徽境内的文化能不能构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区域,这个文化区域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相同的文化模式;同时,所谓“皖文化”还应有自己的一套观念...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无形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4.
新视点引发的挑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世界遗产领域有几个新视点特别引人注目。一是文化景观:二是文化多样性,三是线性文化遗产,又日”文化线路”:四是统筹一体保护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何江梅  田原 《旅游纵览》2022,(13):111-114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要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将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和传承好。由于受到文化全球化、城市规划建设以及旅游资源粗放式开发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面临严峻挑战。因此,以传统的“限制型”保护为中心的文化资源保护理念亟待转变。“活化”是文化遗产的一种新型保护与利用的理念。本文以钓鱼城景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钓鱼城文化资源的历史、科学等价值,借鉴前人的研究,从自然、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探究“活化”的原因,结合钓鱼城文化遗产资源的实际状况,从遗产本体活化、游客活动活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活化等方面探索文化遗产资源“活化”策略,推动其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景区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国外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4,(3):108-110
“战争时期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报告会召开4月16日,”战争时期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报告会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发表了”人类文化遗产维护和平的手段”的主题演讲。她强调了文化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战争时期文化保护的必要性,展示了教科文组织在利比亚、马里、伊拉克和叙利亚所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并提出仅仅凭借经济和政治合约无法维持长久和平。同时,她呼吁停止对文化遗产的破坏,认为保护文化遗产的最好办法就是充分利用它预防冲突的发生,并使其成为实现世界和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江苏地方志》2009,(4):58-58
非遗保护先进文博杰出人物受表彰6月11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古籍保护暨文博事业杰出人物表彰、颁证、授牌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惠山泥人代表性传承人喻湘涟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联合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扬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王丽堂、省文化厅社会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调研员杨树发、  相似文献   

8.
谈皖文化的概念能否成立郭因看了几期《安徽史学》.对皖文化这一概念能否成立问题的讨论颇感兴趣,也不免有一些想法。写出来凑个热闹吧!皖文化这个概念能不能成立,的确有一个朱来常同志所说的“关键”。假使“关键”只能是来常同志所提出的统一的文化区域,相同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文物世界》2006,(1):44-46,64
当文化遗产界日益关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我们为中国的昆曲和古琴被列人世界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名单高兴时,发现遗产名录中出现了一个我们十分陌生的项目——“文化空间”。什么是文化遗产范畴的“文化空间”?哪一类形式的文化遗产可以被称作“文化空间”?申报“义化空间”该具备哪些条件?中国义应该怎样抓住契机成功申报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空间”?面对这些问题,肖务之急就是要明确其定义与概念,了解其内涵,进行探讨并做出相应的应对。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更是一件意义非凡、影响深远的大事。全国政协委员舒乙先生为此在《人民日报》(2006年4月14日)上撰文指出:“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我们的经济和相关产品还不够发达,能够傲人和使外人肃然起敬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文化遗产。文化已经成为在经济、政治之外的第三个支柱。所以我们必须统一认识,珍视我们的文化遗产,认真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此之前,我国已决定基本上不再批准建立什么日,‘文化遗产日’是个特例,来之不易。今年6月10日,我们将迎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我们要像办每年的植树节那样,搞一个上下齐动手、家喻户晓的文化遗产日。通过这个节日,要让社会普遍知道将优秀文化传统保留下来的重要性。”编修地方志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她见证、传承历史,弘扬先进文化,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曲同工、同途同归,应是地方志工作者的责任。为此本期特设专栏,精选数篇文章,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11.
王娜 《神州》2011,(11):15-15,17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文化旅游的内涵要求有所提高,如果说20世纪的后20年人们尚能接受“仿欧主题公园”和“仿古一条街”的游览观光,那么进入了21世纪的人们则更愿意领略原汁原味的地域文化,所以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则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本文中的杨柳青博物馆是天津比较具有代表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文化遗产是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工作。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强调“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2010年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李长春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重要文章《保护发展文化遗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提出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3.
谢颖 《风景名胜》2020,(2):0022-0022
在数字传媒背景下,数字出版物体现了时代特征,也展示出数字化技术的优势。“非遗”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将数字出版传播技术融入文化遗产传播中,不仅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契机和机遇,还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创新发展。基于此,文章将探索数字出版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影响,分析文化遗产创新传播对策,推动数字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快讯     
《世界遗产》2013,(4):118-119
201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周”在国家图书馆开讲 为了向公众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营造全社会珍爱传统文化、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在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与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周”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学津堂正式开讲。  相似文献   

15.
赵亮 《神州》2010,(8):12-16
时下,“被韩国”正在成为坊间一个新的流行词汇,意指中国文化遗产被有些韩国人纳八韩国文化名下或者申报为韩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该词起因源于近日韩国首尔大学历史系教授金秉德考证中国著名诗人李白、李商隐、李贺等唐朝李姓诗人为韩国人后代,并指责中国歪曲历史事实,剽窃韩国诗歌文化,同时拟将唐诗申报为韩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消息说,韩国唐津郡也拟将中国传统竞技娱乐项目拔河申报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神州民俗》2007,(5):2-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意识到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普遍的意愿和共同关心的事项”,因此于2003年10月17日在法国巴黎第32届教科文组织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一份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接着,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发出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感情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城市美学,是美学与城市学的交叉学科。它包括城市文化哲学、景观建筑美学和后现代地域主义理论,强调“城市个性”与“城市体验”,包含“有机性、生成性、生命力、个性化与和谐性”等审美原则。[1]城市美学将审美活动拓展到城市日常生活,它和在城市百姓中世代传承并享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天然的关联。“非遗不但事关文化的自信自觉,还涉及文化的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18.
巫鸿 《山茶》2011,(11):70-75
顾名思义,“不可移动”的文物就是不应该、不允许从其原属地点搬动和转移的人类文化遗产,有关定义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有明确陈述。该公约将这种文化遗产归纳为三类:一是“古迹”,即“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的成分或构造物、铭文、窟洞以及景观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19.
“文化遗产”的概念是1972年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首先提出,其产牛背景是现代社会基本结构发育成熟,社会历史、长期资源和文化内涵需要整合与概括。文化遗产理念是比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更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历史文化、文化未来规律的表现形式。文化遗产的保护意味着对人类未来的理性选择,是富有前瞻性和发展性,可保证人类文化正确与合理的发展。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和物质财富有效结合的产物,其巨大的内在价值在时间坐标系里将与文化、自然、历史、  相似文献   

20.
梁宇芯  朱雪梅 《旅游纵览》2022,(22):144-146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坚持以旅彰文、以文塑旅,打造特色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是“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兰寨村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禾楼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连滩山歌”等,还有一批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促进兰寨村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实现乡村振兴。本文分析兰寨村文化资源开发与旅游发展现状,并探寻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进而促进兰寨村文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