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陵马砖一号墓中出土的大批珍贵的战国丝织品,是我国继马王堆一号汉墓以后在古代丝织品方面的又一次重大发现。本文拟对这批丝织品作一简略的介绍和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和织造丝绸的国家。从考古资料看,早在商代,我国就有了采用较先进纺织技术织成的丝绸。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我国的缫丝和纺织技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文献记载,当时的丝织品已有罗、纨、绮、縠、锦、绣等品种。几十年以来,河南、湖北、湖南楚墓中发现的战国  相似文献   

2.
1975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在银川市郊贺兰山麓的西夏陵区,发掘了一○八号墓(正献王墓),发现了一些丝织品残片。这些丝织品有素罗、纹罗、工字绫、异向绫和茂花闪色锦等,显示了十一、十二世纪我国丝织手工业的精湛技艺;其中扎结丝线染  相似文献   

3.
由于出土丝织品文物组成结构和老化程度都有差异,且其染料成分和植物来源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清洗材料和清洗技术。为此,根据出土丝织品表面附着物成分(油污、脂肪酸固结物,泥土和血迹等),通过正交试验进行组分配比优化组合,配制了以烷基糖苷为表面活性剂的丝织品清洗材料。考察了清洗材料去污效果,对有色丝织品材质、颜色以及存放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配制清洗材料对常见污物去污率达98%;对丝织品抗拉强度变化和表面颜色影响小,是一种高效清洗材料。研究结果为出土丝织品文物清洗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1978年4月,在苏州市瑞光寺塔内发现了一批北宋时期的丝织品,其中的几种链式罗特别引人注目。结构特殊的链式罗,是纱罗织物中的珍品。链式罗的外观酷似针织品,它的厚度与透明度介于纱与绸之间,光泽、透气性和服用舒适程度都可以算得上乘。它还具备一般纱罗织物不具备的优点——不易发披。目前  相似文献   

5.
丝织品老化程度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古代丝织品老化程度的检测有助于了解丝织品的有保存状况及保护方法的选择与改进,为研究适用于检测古代丝织品老化程度的方法,在对丝织品的物理,化学老化特征及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对可能用作检测丝织品老化程度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用抗拉强度分析,色差分析,粘度测定,氨基酸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分析,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射分析等对经光老化,热老化和水解老化等人工老化的白色丝织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粘度分析是一种较为灵敏,且经济实用的检测方法,氮基酸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确定丝织品保存状的手段,显微红外和热分析所用的样品量很少,如果能找出较为灵敏的定量指标,会有实用价值,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对老化程度的检测有一定的难度,色差分析难以定量表征丝织品的强度变化。  相似文献   

6.
吐鲁番出土蜀锦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先后出土了大批精美的丝织品,部分已经经过初步研究并先后发表,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这些丝织品的时代大都是清楚的,但其产地则绝大部分有待研究。本文拟就出土丝织品中的蜀锦,按时代先后,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标本,逐件加以分析,再作综合探讨。本文列举的标本名称,有些是参考《蜀锦谱》重新加以拟定的。定名是否妥当,请同志们一并指正。  相似文献   

7.
1981年元月,考古工作者在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绝伦的丝织品,其“品种之繁多,工艺之精湛,保存之完整,都是前所未见的,此墓的发掘,对丝织史和刺绣史来说,都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墓中出土的衣物共三十五件,按其织造方法和组织结构,可分为绢、绨、纱、罗、绮、绵、绦、组八类,其中刺绣品有二十一幅,历经二千多年,这些丝织品仍然色泽如新,光彩照人。刺绣品的绣纹图案更是匠心独运,五光十色,令人叹为观止。面对这些鬼斧神工式的艺术绝品,我们不仅  相似文献   

8.
古代丝织品的清洗是丝织品文物保护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乳酸菌发酵液对战国和西汉的丝织品残片进行清洗试验,获得了具有较好清洗效果的乳酸菌发酵参数组合:发酵时间24h,发酵温度42℃,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比例2:1,接种量5%;利用乳酸菌发酵液对古代丝织品清洗可以在无人为施加外力的情况下达到较为明显的清洗效果,并且可以提高丝织品残片的柔软度,对丝织品的质感恢复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光阴的故事     
汉绣,荆楚大地孕育出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沐浴着巫风楚雨而来.早在《楚辞·招魂》中,楚人就不吝赞美之词:"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帱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到如今,湖北荆州、随州等地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楚国丝织品上,我们还能看到汉绣最原始的形态.  相似文献   

10.
西夏丝织品的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宁夏贺兰县拜寺沟方塔废墟出土了一批西夏时的丝织品,质地有绢、绫、纱、罗、织锦等;工艺有绣花、补花、印花、锁边等。其中有一块残长50cm、残宽40cm素绢包巾。墨书三个西夏文字,我们先在墨书的局部做了点滴试验,进行了固色处理,采用了无水有机溶剂,去除了色素沉淀物、污迹,终于恢复了包巾的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