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日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如果把中日文化交流分成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大时代,那么中国东北与日本文化交流出现了三次高潮,每次高潮时期双方的文化交流的内容、方式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本文探讨中国东北与日本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特点,分析它对中日两国文化思想的进步产生的影响以及和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辽宁地处我国东北边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犯人的流放地之一。明末清初,有很多“流人”因为各种原因被发遣到辽宁地区,他们对辽宁地区的社会历史与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辽宁地区流人的分布及基本情况,充分肯定了流人对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渤海国从建国伊始,便积极从事对外、特别是与唐廷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其政治体制的成熟和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渤海国热心于对外文化交流的动因,最初是出于藩国本身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并从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对唐廷和日本文化的不同摄取方式.渤海国对盛唐文化全盘吸收,使用的是拷贝式的摄取方式;而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则是同一文化圈内各子文化系统之间的借鉴式交流.文章还就渤海国在政治实体消亡后,灿烂辉煌的渤海文化几乎顷刻淹灭的文化发展史之迷,作了尝试性回答.  相似文献   

4.
渤海国从建国伊始,便积极从事对外,特别是与唐廷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促进了其政治体制的成熟和经济的发展,本文认为渤海国热心于对外文化交流的动因,最初是出于藩国本身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并从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对唐廷和日本文化的不同摄取方式,渤海国对盛唐文化全盘吸收,使用的是拷贝式的摄取方式,而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则是同一文化圈内各子文化系统之间的借鉴式交流,文章还就渤海国在政治实体消亡后,灿烂辉煌的渤海文化几乎顷刻淹灭的文化发展史之迷,作了尝试性回答。  相似文献   

5.
日本文化二元特征的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碧华  黄华 《沧桑》2009,(2):252-253
由于日本的地理生态环境和“边缘地带”文化交流模式,日本人的生存方式与特殊的“文化内旋”形式,形成了日本文化二元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牛白琳 《丝绸之路》2012,(20):10-13
宋、金、元时期,戏剧,戏曲的产生与繁荣有多种原因,其中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带来的文化转型是重要历史背景,特别是少数民族少礼教束缚,喜爱并参与、推动通俗文艺的发展为重要的历史动因。历史上,在具有中原与草原地区交流门户地位的太原地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背景下的歌舞戏剧的交流,充分体现出上述特征。  相似文献   

7.
考古学文化或早期部族、国族文化的地域间碰撞与交流在地理上当依赖一定的通道,这种文化交流的通道既影响着某一考古学文化的地理分布,同时也是该区文化同周围其它区域文化联系、往来的必要前提。考察这样的地理通道不仅有助于确定考古学文化地理分布及其传播路径,同时也是研究早期区域历史地理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以鄂豫陕间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分布、扩散、交流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这一地区各文化间交流的具体通道,来探讨当时该地理范围内考古学文化碰撞、交流在地理上的表现特征,并探求受自然地理状况影响的文化交流通道对于人文地理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薛栋 《黑龙江史志》2014,(5):317-319
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土司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统治机构,其地方文化一般与中原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土司地区的统治文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载体,而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的碰撞结合体,而这种多元文化正是通过不断的交流与整合后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促进了土司统治区整体社会的不断进步。湖南永顺老司城是著名的土司王城,历史时期的永顺土司统治着土家族、苗族、汉族的人口,所以老司城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载体。研究老司城的多元文化,对分析老司城的文化内涵,把握老司城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更好的分析当代土家族文化的形成历史,同时让老司城文化以一种丰满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9.
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读《中西体用之间》陆炎晚清70年间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充满着冲突与整合的历史环境中演变赓续的。文化交流,乃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杠杆;冲突与整合,恰恰又为文化的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丁伟志、陈崧所著《中西体用之间》(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0.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多次遣使来华,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记载分析在中国隋朝时期日本遣隋使来华的年代及次数,突出其在两国交往中的特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本多次遣使来华,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记载分析在中国隋朝时期日本遣隋使来华的年代及次数,突出其在两国交往中的特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贾建威 《文博》2010,(3):13-16
甘肃地理位置特殊,处于丝绸之路重要路段,是陆路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这条东西方的交往之路,经过了长期多渠道、分阶段由间接到直接,由小规模到大范围的交流,由民间往来到官方往来的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遗留下大量重要的文化遗物,特别是史前时期闪烁着东西方文化最初接触火花的遗物,为我们研究东西交流和对外贸易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我国和西方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15,(8)
东亚地区的中、日、韩三国,古代不仅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而且还多次发生过人群的移动。本文通过对韩国完州郡上林里发现的铜剑和日本福冈县平原1号墓出土铜镜及相关问题的考察,分别探讨了中国古代青铜工匠东渡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时间及路线问题。通过考古发现探究古代东亚各地之间人群的移动和交流,尤其是环黄海地区之间的文化联系及环黄海之路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等,是值得关注的一种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神州》2010,(7):10-10
"如果把日本文化形容成豆浆,那么中国文化就是盐卤……" 温家宝总理在东京与中日文化学者亲切交流时,引用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的话来形容中日文化的交融。他认为,中日文化有很深的交融。就好比盐卤注入豆浆就凝结成了中日文化的结晶——豆腐。"真由美,我认识你!"——日本演员中野良子作为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的日本文化界知名人士的一员,  相似文献   

15.
为弘扬民族文化,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天水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天水市社联筹委会于1992年10月10日至13日,举办首届伏羲历史文化研讨会。大陆和台湾学者专家等60余人与会;会议收到论文52篇,经初评有42篇参与交流。与会同志在和谐而热烈的学术氛围中,从伏羲历史文化及生平功绩、秦地文化、麦积山石窟艺术和天水历史沿革诸方面,对伏羲历史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为一体的关东地域,形成有独特内涵的地域文化——关东文化.古代尚武精神的遗风是关东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内涵,这种精神内涵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传统,表现在关东地区的物质生产、屋宇建筑、生活器具、典章制度、社会组织、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之中,成为关东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本文主要以黑龙江历史文献与地方志资料依推.对尚武精神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正>中日民间文人之间的交流是近几年来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特别是随着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的深入,两国的学者对于两国民间之间的交流特别是文化上的交流研究更加重视,在研究成果增加的同时也纠正了不少学术上的错误。中日文化交流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展开,但是这个时期主要是中华文明影响日本,而到了近代以后中日的文化交流呈现除了相互学习和影响的局面。两国在打破闭关锁国的政策以后相互之间的政治  相似文献   

18.
《丝绸之路》2009,(6):97-97
宁波是我国唐宋以来著名的对外交通贸易港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在对外开放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宁波的先民为人类创造了十分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真实记载了近2000年来宁波人民发展对外交通贸易、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和与日本、朝鲜半岛及东南亚等国家、地区人民的真挚友谊。  相似文献   

19.
天台山文化源远流长,除了对日本文化产生较大影响外,在中国和朝鲜文化交流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天台山与朝鲜的友好交流有文献记载的始于东晋的天台名僧支遁.  相似文献   

20.
汉水纵贯我国南北,连接黄河与长江两大母亲河,在考古学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廊道作用。通过对汉水流域已有的商代考古资料的梳理和文化因素对比分析,结合文献,探讨了商时期汉水在考古学文化南北交流、东西交流方面所起的重要的历史作用,以及汉水流域商代考古学文化交流的具体路线问题。作为文化交流的廊道,汉水流域商代考古学文化交流的路线主要有三条。第一条,商代前期文化在河南境内沿今天的京广线南下,由豫东南越过桐柏山到达鄂东北,经澴水、滠水及其附近进入盘龙城,继而南下到长江中游。第二条,以豫西、晋南为中心的二里冈文化沿渭河、洛河向西传播到渭河平原、陕东南地区,然后越过秦岭山间孔道,沿丹江、汉水向东南传播到鄂西北,至此开始出现两条分支路线,一条溯汉水南下到长江中游,另一条则逆汉水而上向西至汉水谷地。第三条,中原商文化在河南境内向南传播,很可能直接经由南阳盆地进入鄂西北地区,再沿丹江、汉水南下至长江中游。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从来都是双向互动的,通过以上三条路线,反方向的文化交流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