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联大,即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创立的一所与西南联大齐名的综合性大学。其前身为1937年9月成立的西安临时大学,主要由当时为躲避战乱而撤离平津地区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以及此前已撤离至西安的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焦作工学院等院校合并而成。1938年3月,由于日寇逼近西安,西安临时大学又奉命迁往陕西汉中,并于当年4月正式改组成立西北联合大学。此后A1938年7月至1939年8月,西北联大又陆续分立为国立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大学、西北医学院、西北师范学院五校。虽然西北联大两迁办学的时间不长,但它却在特殊时期保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火种,对此后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抗战初期,北平、天津等地多所院校内迁大西北,先在西安奉命合组为西安临时大学,后迁陕西汉中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此后,屡有分合、迁徙,但各学校最强势的科系始终保留下来。其中,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一直保持了单独建制,成为西北联大乃至西北师范学院中比较有特色的专业。当时,家政学兼有文、理、艺三科性质,既是新兴的家事教育事业,又带有强烈的教育救国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西迁入陕联合办学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平津岌岌可危。南京教育部令天津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及北平师范大学在西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接到教育部通知时,战事已起,陆路交通断绝。学校紧急通知师生分头赶赴西安。平津师生历尽千辛万苦,通过日军百般搜查捕讯,才得以到达当时的安全地带——天津法租界及英租界,  相似文献   

4.
民国26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实施全面侵华步伐。民国27年,日寇侵入福州,福建协和大学图书馆随校内迁邵武,并在邵武度过了七年时光。内迁邵武时期的福建协和大学图书馆不仅受到协和大学广大师生广泛好评,在当时的中国高等教育界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郭鹏 《陕西史志》2005,(3):43-47
陈才芳(1843~1902)是汉中近代史上一位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他祖籍湖北,先辈迁宁强县梨坪板仓坝居住,父辈因经商,举家居住在汉中城内南大街。清代同治初年,19岁的陈才芳为秀才时,遭遇太平天国西征军陈得才部围攻汉中之战,全家父、母、兄、弟、姐姐、妻子等13位亲人及仆婢皆死于战乱,唯余才芳一人独存。乱中,才芳多次遭遇险境,九死一生,乱后,才芳埋葬亲人,刻苦自励,发愤读书,  相似文献   

6.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各大学师生满怀爱国热情,发动与组织了世所罕见的全国高校内迁运动,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其中有两则“鸡犬不留”的故事,尤为动人心魄。 其一是地处天津的南开大学的“鸡犬不留”。这是日寇暴行的结果。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南开大学师生在校长张伯苓先生的领导下,一贯高举抗日爱国的旗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是一个有多种民族居住的省份,境内生活的现有人口包括40多个民族。现在所能见到的民族结构的最新统计资料是1991年1月出版的陕西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汇总,陕西各民族人口总计为32882403人,其中汉族为32726773人。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回族(脚人)、满族(13595人)、蒙古族(3331人)、壮族(1384人)、藏族(1260人)、朝鲜族(1056人)。汉族居住在陕西各地;回族主要居住在西安、安康、宝鸡、汉中、商洛、渭南地区;满族主要居住在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地区;蒙古族主要居住在西安、渭南、榆林、宝鸡地区;藏族主要居住在西安、汉中地区;壮族和朝鲜族主要居住在西安地区。  相似文献   

8.
1949年5月,西安解放,胡宗南率残部溃退汉中,冀凭秦岭之险苟延残喘。自此汉中城乡白色恐怖日盛,特务横行,到处大肆搜捕“红色分子”,并乘机敲诈百姓,稍不如意,对方即遭囚禁或暗杀,装人入麻袋沉水之事日有所闻。数月间,汉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相似文献   

9.
叶语半园     
罗宏才 《收藏家》2009,(9):63-68
1944年6月2日,因日寇入侵而流寓西安的《华北新闻》杂志突在显要位置刊发题为《昭陵六骏神话》之一则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0.
"5·12"特大地震给我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也给西安、汉中、安康、宝鸡等地的文物造成了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1.
正龚逢春,生于1908年3月24日,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上元观人,农民家庭出身;1925年秋考入汉中联立中学学习,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积极参加汉中学生游行示威活动;1927年春,从汉中考区考入冯玉祥部设在西安的第二集团军军事政治学校。当年6月,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实行"清党",龚逢春只得在当年秋插班人省立第一师范就读。  相似文献   

12.
陕西发展红色旅游独具优势,是全国开展红色旅游较早较快的省份之一。以革命圣地延安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吸引了国内和海外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宝塔山、枣园、杨家岭、华山革命旧址等,为旅游者了解中国革命史提供了翔实的史料。仅延安每年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700万人次,位居全国前列。红色旅游已成为陕西发展最快的旅游经济新亮点。目前,陕西省特别向旅游者推出了八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分别是:西安-铜川-延安-榆林,延安-榆林环线,西安-渭南-延安,西安-铜川-咸阳环线,西安-汉中-四川方向,汉中-安康-湖北方向,西安-商洛-河南方向,西安-宝鸡。陕西…  相似文献   

13.
民国元年(1911),汉中城内(旧称南郑,即今汉台区)只有一所中学、两所小学。师生尚不足300人,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大后方的汉中内迁的学校及化团体渐次增多,便陆续有了多家私营书店,由最初的5家增加到20多家,规模较大的有生活书店(1938年在今汉台区东大街西药零售处,后迁至川主庙街)、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八年中,代都是个中学生。因为身居大后方,前六年只是间接地受战争之苦。对日寇暴行.大都通过新闻媒体得知。直到1944年12月.日寇犯黔.攻陷独山,才直接看到日军的暴行和新身体验流离失所之苦。1944年,日寇大举入侵湘桂。桂林、柳州相继失陷,难民潮水般涌向贵州。当时我正就读于黔桂铁路独山扶轮中学高中部,前线节节败退.风声鹊唤,谣言四起。学校曾向黔桂铁路局要求继续内迁,可是当时的铁路局已经瘫痪,自顾不暇,何能顾及学校。所以学校被迫在11月中旬宣布解散。我父母亲准备暂避乡下。找当时年轻气壮,看到省外同学纷纷…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51,(10)
(甲)简史:一九三七年秋,芦沟桥事变后,国立北平大学、师范大学及北洋工学院在西安合组西安临时大学。因各校原藏图书均未运出,乃在西安、汉口、长沙及香港等处,极力抢购中外图书,筹设了一个小规模的图书馆。其后校址迁到城固,改名为西北联合大学。一九四○年夏,该大学又分成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医学院及西北师范学院等五个独立的院校,所藏图书  相似文献   

16.
中华国宝迁运纪实■文\晓峰东北沦陷国宝南迁沪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平津震动,华北告急,日寇把侵略矛头又指向华北、内蒙。为防故宫文物毁于战火或被劫,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选择院藏文物中的精品南迁。国民政府批准了故宫的这个计划。1932年...  相似文献   

17.
陕西钱票     
早在道光年间时,陕西巡抚就已经上报清政府,该省的钱票已经十分发达,而以西安、同州、凤翔、兴安、汉中等府发行较多,对于钱票该地官员认为并不需要查禁。  相似文献   

18.
陈福寿 《陕西史志》2002,(6):54-54,56
清朝中叶,汉中商业迅速发展,“商贾辐辏,货物山积,虽繁盛不如长安(今西安),亦陕西第二都会。”在汉中这座陕西第二商都中,商店字号如雨后春笋争芳斗艳,至今仍保留字号的便是公兴大药房。“公兴大”堪称汉中商号第一家。  相似文献   

19.
唐代宰相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称梁将王神念"别开乾路",即唐时通行的子午道新线。后人遂认为西安汉中间的子午道新线为南北朝时王神念所开,笔者对此曾两度提出质疑。先是认为南北朝时子午道分属南北两朝,即令汉中属南朝时,梁将王神念也不可能修通子午道,只能对南朝境内的子午道南段进行修改。但南段非只一处,而又归属多变,未能确指其地。稍后即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论证王神念离魏仕梁期间,西安汉中间子午道新旧两线均属魏境,梁境子午道南段的位置已能精准确定,而竟忽略未提。今补论王神念"别开乾路"是就西安安康间子午道南段作局部整改,而非在魏境新开西安汉中间的子午道新线,且与北朝时开辟的子午道新线并非一事。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战时期高校内迁及其历史意义余子侠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寇铁蹄的蹂躏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遭受到近代社会以来空前的劫难和绝大的损害。为谋保存以应变起仓卒的时局,其时绝大多数专上学校机构,不得不以种种避难方式作出迁徙之计。这些移迁学校所达地域,近者或入租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