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钢民  李胜芬 《人文地理》2009,24(1):114-118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环境管理的粗放型及短期化倾向,导致旅游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也使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成为旅游研究的焦点之一。作为描述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系统能够承受旅游活动强度的量值,旅游环境承载力既是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的重要工具,又是判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否的重要指标。在深入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实现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的基本路径:建立自然环境系统的维护机制、发展经济环境系统的保障机制、建设社会环境系统的和谐机制以及完善旅游环境可持续承载的配套机制,这为控制旅游活动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拓展旅游环境承载力提供了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林友苗 《旅游纵览》2023,(19):70-72
本文主要探究酒店管理在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首先,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其次,探讨酒店管理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对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经济方面,酒店管理通过促进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提供就业机会,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社会方面,酒店管理致力于保护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遗产,提供优质服务,推动社区参与;环境方面,酒店管理通过节能减排、资源保护和推广可持续实践等方式,减少对旅游目的地环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居民出游次数随之增加,旅游景区的超载问题逐渐凸现出来。旅游景区游客超载,在给景区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解决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景区容量管理,目前已经成为一项日趋重要的工作。本文首先对旅游容量的概念进行总结,对我国景区旅游容量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景区旅游容量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基础上,文章从长江三峡库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旅游资源的特征以及三峡工程兴建给长江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分析入手,探讨了长江三峡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与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三峡库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在遵循非均衡空间开发格局的同时实施"点-轴-网"战略开发模式,并指出"一线二区三精品"的战略开发重点和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长沙市作为网红旅游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旅游厕所的建设与发展也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探讨。文章首先总结长沙市旅游厕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发现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排队时间较长,标识系统不完善,清洁卫生状况一般,设施设备不够完善,缺乏人性化服务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策略,如科学规划旅游厕所数量和男女厕所比例,建设完善的旅游厕所标识系统,改善旅游厕所卫生状况,完善旅游厕所设施设备,创新设立人性化标准,加强游客隐私保护等,希望能够改善长沙市旅游景区厕所环境,为旅游厕所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杨晋娟 《旅游纵览》2013,(8):151-153
针对目前吐鲁番旅游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数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城市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和评估了吐鲁番市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资源空间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心理承载力,并对吐鲁番市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结果进行了评价,得出吐鲁番市旅游环境综合承载力为适载状态,以期能为实现吐鲁番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为旅游业新业态的出现提供了条件。本文通过对"新业态"的内涵解释,分析了河源旅游新业态类型的现状,并提出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河源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对策,以期后续探讨。  相似文献   

8.
朱海峰 《旅游纵览》2013,(4):166+170
当今我国旅游业正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旅游目的地的数量大大增加,各个旅游目的地为吸引旅游者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因此,旅游目的地营销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营销是旅游目的地取得竞争优势,增加旅游收入,促进旅游目的地更好发展的重要手段。作者在参考大量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综合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市场营销理论、营销传播理论及其它相关学科理论,以"爽爽的贵阳"旅游目的地为例,结合贵阳市旅游品牌建设及其营销推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完善"爽爽的贵阳"旅游目的地营销模式的对策建议作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婉丽  毕晓铭 《神州》2012,(20):144-145
国际旅游城市的"窗口"语言服务环境必需国际化。本文西安为例,通过对市内32条公交线路语言服务情况的一手调查研究,发现双语服务存在诸多问题,为中国旅游城市的国际化服务改进提供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世界遗产地是备受广大游客欢迎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可持续旅游能为这些国家提供就业、有助于保护传统习俗和减少贫困。但是,目前许多世界遗产地缺乏资源、经验和受过良好培训的工作人员,从而缺乏妥善管理旅游业从而长期保护世界遗产价值的能力。几篇文章或从中国遗产整体,或结合不同遗产地的情况,对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旅游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遗产地的旅游管理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国内外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其单维和静态研究成为其研究发展方向上的一块难以逾越的障碍,本文正是在关注旅游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化和变化的基础上,提出运用预警理论和方法来多维分析由于旅游活动导致和产生的旅游环境的变化过程,以解决现今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和预警性的现实性问题。同时本文从系统论、控制论、决策论的角度,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预警系统的结构、特点、运行机制,基本数学模型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徐淑梅  刘继生  陈才 《人文地理》2005,20(6):64-67,47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休闲观和国际旅游业发展相关理念;以我国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概括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五个统筹及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文化与设施等社会建设、进行企业制度变迁和体制创新等区域旅游发展新思路;在对黑龙江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综合定量评价基础上,按照新科学发展观的定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黑龙江省旅游业科学发展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地关系的生态旅游地域系统演变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卫红 《人文地理》2006,21(4):74-78
本研究通过建立人类活动无序度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用简化系统结构关系的方法测算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熵值,以此来分析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功能状况;生态旅游地域系统中人类活动主要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当地社区和居民的活动和当地旅游业活动三个方面,构建了27个具体指标来评价人类活动的无序度;生态环境承载力主要通过自然基础、生态系统、水资源和大气环境四个方面共8个具体指标来测算。最后通过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熵变即两个不同时刻人类活动无序度熵变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熵变差值,来判断生态旅游地域系统在时间断面上的演变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全国和陕西省为参照区域,分别计算了1978、1980、1985年和1990-2002年间各年西安市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相对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同时分析了它们的动态变化过程。指出西安市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不协调,导致其综合承载力长期处于超载状态,而且近年来由于水、土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使超载状态愈趋加重。因此,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合理控制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大力发展经济、控制人口增长等措施,不断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作为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人口、资源、环境等各类问题也日趋激化,谋求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已成为该地区的必然选择。而土地综合承载力又恰恰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了切入点。本文在对土地承载力重新审视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重构土地承载力的理论框架,并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例,对区域土地承载力的评判指标体系进行了全新设计,为进一步的区域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晓龙 《人文地理》2012,27(2):32-37,150
采用文献信息分析的方法对21世纪前10年中国区域旅游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研究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区域旅游规划、区域旅游产业、区域旅游竞争力、区域旅游系统与空间结构等五个方面。从内容上看,现有研究与区域旅游发展的时代特征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以任务带学科"的研究路径仍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区域旅游在理论建构方面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而从研究方法上看,现有研究存在过度主观性和过度注重数理技术的应用两种极端倾向。文章最后指出,区域旅游研究应在继续遵循服务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提炼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问题,保持对固有研究传统传承的同时,积极寻求理论创新是推动区域旅游研究进步和区域旅游学术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奥运旅游效应与中国奥运旅游圈构想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隆学文  马礼 《人文地理》2004,19(2):47-51
举办奥运会最大的经济受益点是旅游业,中国旅游业应充分抓住奥运给旅游业带来的各种效应,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合理确定和设计旅游区位,确立"一个核心、多中转辐射地、五圈共享"的"中国奥运旅游圈"区位开发模式,构建北部历史古迹都市文化核心旅游圈、东部东方文化现代都市旅游圈、南部经济特区热带风情都市旅游圈、中西南奇山丽水民族风情旅游圈、西部神奇景观旅游圈,实施整体形象设计与促销战略、多等级多系列产品战略、网络化大交通战略、信息化战略、区域协作战略、规模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把握机遇,发挥奥运旅游的最大效应。  相似文献   

18.
旅游区域联合开发研究——以粤西海岛旅游开发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吉  魏清泉 《人文地理》2004,19(4):22-25
文章从分析粤西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入手,提出运用区域联合开发是粤西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客观地评价了粤西海岛旅游开发现状和优劣势,认为要解决粤西各海岛现存的对海岛资源破坏性的过渡开发和各海岛之间的替代性竞争,必须建立粤西海岛旅游联合区,采用粤西海岛旅游区域联合开发的模式。并依据联合开发模式,发挥各海岛的优势,从客源细分和产品设计对粤西海岛旅游联合区进行整体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