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康丹  刘敏  车云凤 《旅游纵览》2016,(4):200-202
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首位度、赫芬达尔系数、位序-规模度、地理集中指数、竞争态分析等指标对山西省的21个客源国入境旅游市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山西省入境旅游规模发展逐渐趋于均衡状态,且客源国位序-规模分布稳定,旅游市场空间结构从相对集中趋于相对分散,市场竞争态中瘦狗市场所占份额较大。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旅游经济等级规模结构及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宣国富  赵静 《旅游科学》2011,25(5):23-32
本文应用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理论,利用首位度分析和位序一规模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旅游经济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均非典型的首位分布和位序一规模分布,而是属于过渡类型的规模结构分布,且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国内旅游的规模结构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处于中间梯度的城市旅游规模呈相对均衡分布;而入境旅游的规模差异相对较大,不同梯度之间的分化明显。演化分析表明等级规模结构未发生明显的类型转换,国内旅游表现出先集聚后扩散的特征,而入境旅游总体上呈集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对1997-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收入地区差异、收入结构分项差异及其演变做测算。研究发现我国入境旅游收入地区差异呈缩小态势;旅游外汇收入构成各分项基尼系数都呈下降趋势,交通、购物收入基尼系数对总基尼系数贡献度较大;结构效应对总基尼系数的减小贡献不是很大,集中效应是总基尼系数变化的决定性要素。分析指出,要缩小地区入境旅游差距,必须在坚持发展地区经济和开发高级旅游景区的前提下,关键点在于改善落后地区交通条件和开发地域特色的中高档商品以扩大旅游外汇交通收入及购物收入。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基尼系数分析了1987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及演变趋势。分析表明:一方面,1987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区域差异非常明显,入境旅游在全国省区之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存在广泛的差异;另一方面,这种区域差异总体呈现缩小的演变趋势。通过使用分省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航线数、旅游产品丰富程度、海外市场接近度和基础设施状况是决定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显著因素。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磊 《旅游纵览》2023,(5):112-114
旅游规模的多中心均衡有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利用地理研究中的位序模型,选取江西省2017-2021年的11个地市的旅游收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旅游规模的标准差持续增长,变异系数在波动中变化,以2019年江西省内十字型高铁格局形成前后为节点,近几年呈现缩小趋势;从赫芬达尔系数看,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呈现相对均衡—首位分布—集中分布的发展态势,而且集中分布趋势明显,旅游空间结构不均衡;从位序模型分析,高位序和低位序的两个城市呈现平稳性发展态势,大部分城市呈现上下波动的徘徊发展.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提出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任航  张振克  蒋生楠  王卿  胡昊 《人文地理》2018,33(6):103-111
非洲港口城市是联结中非贸易网络的重要节点,承担了资源配置的重要功能。以城市地理学的角度,着眼于非洲港口城市发展现状。选取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在5万TEU以上的34个非洲沿海港口城市为研究对象,对非洲主要港口城市的分布格局进行探讨。借助位序规模法则和相对集中指数(RCI),对34个港口城市的体系分布特征,以及在不同尺度下的港城规模关系现状进行比较。研究认为:①非洲主要港口和城市体系满足位序规模特征,大洲尺度下主要港口体系较为合理,城市体系规模较为集中;②非洲大陆港口城市整体布局不完善,国家内部存在港口城市首位度过高的现象普遍;③部分港口城市港城规模脱节现象较为严重;④不同区域港口城市发展差异较大,表现为北非、南非港口体系较为发达,西非、中非港口规模落后于城市规模,东非港城规模较为均衡但缺少大区级港口。结合非洲港口城市发展特点,提出了中国企业开展对非港口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吴磊 《旅游纵览》2023,(9):112-114
旅游规模的多中心均衡有利于区域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利用地理研究中的位序模型,选取江西省2017—2021年的11个地市的旅游收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旅游规模的标准差持续增长,变异系数在波动中变化,以2019年江西省内十字型高铁格局形成前后为节点,近几年呈现缩小趋势;从赫芬达尔系数看,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呈现相对均衡—首位分布—集中分布的发展态势,而且集中分布趋势明显,旅游空间结构不均衡;从位序模型分析,高位序和低位序的两个城市呈现平稳性发展态势,大部分城市呈现上下波动的徘徊发展。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提出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利用市场占有率、地理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对福建省入境旅游地域分布的空间聚集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入境旅游具有较高的空间聚集性,主要分布在厦门、泉州、福州,港澳台游客占主导,外国游客以美国、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居多.福建省2000-2008年入境旅游统计资料作为原始数据,建构GM(1,1)灰色预测动态模型并进行精度检验.研究表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基本一致,进而利用该模型对福建省未来五年入境旅游指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华北平原农村居民点演变及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勇  邓祥征  吴锋  陈彤 《人文地理》2019,34(2):116-124
基于遥感图像分类解译数据,利用位序-规模模型、洛伦兹曲线、景观指数,定量识别了2000-2015年华北平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规模与形态演变特征,分析了社会经济因素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农村居民点南-北方向呈显著的空间分异与集聚特征,密度分布呈现南密北疏的态势,与面积规模分布存在局域负相关;农村居民点景观指数显示出密度增大、形状更加规则、斑块面积差异增大、斑块间邻近距离不断缩短的变化特征;总人口数量和乡村户数等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具有促进作用,乡村常住人口、乡村从业人员数量等的作用为负。  相似文献   

10.
王凯  易静  李皓 《人文地理》2014,(1):134-140
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1991—2010年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水平差异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省际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在逐步收敛;进入新千年以来,尽管相对差异仍在逐步缩小,但绝对差异有所扩大;我国区域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典型的非极化不平衡发展态势,局部地区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新的次级入境旅游增长中心凸现,三大地带间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明显。基于上述结论,提出调控区域差异、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客观看待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优化旅游产业的地域分工体系和重构区域旅游统筹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11.
2000—2009年广东省入境游客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伟  黄秀波 《人文地理》2012,26(1):113-118,106
依据2000—2009年广东省入境旅游的相关数据,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尺度两个方面对广东省入境游客的年际变化、时间分布、空间集聚性和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除个别地级市外,广东省大部分地级市入境游客到访率年际变化稳定,年际集中指数较小,时间分布均匀;(2)入境游客空间分布地区差异,呈明显的集中型格局,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地区,且有进一步向其集中的态势;(3)入境游客空间分布市域差异,呈现从以广州、深圳为双中心,向四周辐散的"中心双核辐射式结构"到以深圳、广州、珠海、东莞以及惠州为多中心,向四周辐散的"中心多核辐射式结构"过度趋势,空间集聚性指数下降,入境游客空间分布趋于分散均匀,市域差异有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吴晋峰  王鑫  郭峰  李蕾 《人文地理》2013,28(4):20-26
旅游流研究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总结我国旅游流研究成果,找出我国旅前流研究的不足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对1987-2010年我国旅游流文献进行了梳理。我国旅游流研究历程可以划分为起步、成长和发展三个阶段,可划分为时间分布特征、空间结构特征、时空演化特征、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和规模预测等六类研究主题,但我国旅游流研究也存在六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要深入挖掘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以推动我国旅游流研究更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钊  李涛 《人文地理》2021,36(5):157-166
以中国3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入境旅游流集散优势度与旅游经济效率耦合协调模型基础上,分析2000年、2005年、2010年、2016年全国各省市入境旅游“势—效”耦合协调度等级、耦合协调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路径。研究表明:全国“势—效”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协调等级为中级协调。北京、上海、广东、陕西为优质协调省市,呈散点状分布;青海、甘肃、新疆、宁夏为轻度失调或严重失调省市;各省“势—效”耦合协调类型呈现出差异化的时间演化路径,以中短距离的反向迁移为主,迁移类型主要包括:HHt→LHt+1、HLt→HHt+1、LHt→LLt+1和LLt→LHt+1。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入境旅游流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境旅游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00~2012年江苏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方法、GIS软件等对江苏入境旅游流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江苏入境旅游流及外汇收入稳步上升,2005年后江苏入境旅游经济逐渐走向成熟;在2000~2005年期间,港澳游客占据江苏的主要入境客流市场,2005年后外国游客成为江苏入境旅游市场的主角;入境旅游流流质不断提高,各市入境旅游流流质空间分布差异逐渐减小;江苏入境旅游流流量受民航客运量及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而交通线路长度及星级酒店对旅游流质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业地域不平衡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由于多种因素:中国自然地理条件、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状况等的区域差异,使我国旅游业表现出地域差异。因此本文根据三大地区的划分,着重比较了各地区的供给与需求的差异,并分析了其差异性的根源。在旅游供给的地域不平衡部分,对旅游供给的四个部分:旅游资源及其开发阶段与趋势、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分析。在需求的地域不平衡部分,对国内旅游、海外旅游、出境旅游逐个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时空交互视角下的中国入境客流分布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探索性时空分析框架(ESTDA),从时空交互视角分析1987-2013年入境港澳台和外国人市场的客流省区分布动态。研究发现:(1)省区差异趋于缩小,空间集聚增强。(2)港澳台市场全域极化突出,外国人市场局部时空模式多元;港澳台市场局部空间稳定性由西南部向中北部递减;东南省区间时空依赖效应较强,西北省区较弱。外国人市场局部空间稳定性由沿海、沿边向内陆递减;西部省区间时空依赖效应较强,东南省区较弱。(3)各省区的市场地位相对稳定,外国人客流空间格局变动性相对较高。(4)客流变动以省区协同增长为主,竞合格局因市场和局部区域而异。提出进一步壮大中西部旅游增长极;构建无障碍旅游区;区域合作差异化;加大宣传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关于入境旅游的研究已有丰富积累,但现有关于我国入境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均较少考虑地理邻近与空间关联性、空间非平稳性等特征。本文基于修正的旅游引力模型,首次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析经济外向度、旅游资源和地理距离对我国31个省域入境旅游影响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入境游客在空间上具有正相关性(空间依赖性)和集聚特征;经济外向度和旅游资源对入境游客数量都有积极的影响,旅游资源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大,而地理距离的增加对入境游客数量有负向的影响。并且,各影响因素的系数存在空间非平稳性,经济外向度和地理距离估计系数形成了以东北地区为核心,不断向西南方向扩散的圈层;相反的是,旅游资源对入境旅游的作用程度形成了由西南向东北地区逐渐递减的格局。研究也发现,邻近地区的入境游客数量对本地区具有正向影响,境外游客从目的地向周边地区扩散,省区之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