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欧洲是世界最重要的出境旅游市场之一,研究入境中国的欧洲旅游流对于国家开拓欧洲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入境中国的欧洲旅游流网络,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该网络的度分布、聚集系数、平均路径长度等统计特征,和网络的个体结构位置、整体形态结构特征。结果显示:①入境欧洲旅游流网络是具有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的网络。②北京和西安是入境欧洲旅游流的发散中心,上海和香港是旅游流的集聚中心。③入境欧洲旅游流网络的密度低,中心势高,网络结构紧密程度低,旅游城市之间的欧洲旅游流联系不密切,并呈现围绕核心城市集散的特点。④入境欧洲旅游流网络是核心-边缘网络,网络中核心节点突出,边缘节点明显。结合旅游流流向关系和节点位势指标分析,网络核心区节点可划分为核心节点和重要节点两大类型,边缘区节点均为边缘节点。  相似文献   

2.
原嫄  孙欣彤 《人文地理》2021,36(4):134-142,167
基于投入产出表构建中国和欧盟细分产业的强关联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整体、子群及个体三个层级对中欧的产业网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中国产业复杂网络发展趋势、规律以及阶段定位。研究发现:①产业强关联网络的发展具有显著规律性,欧盟产业强关联网络发展形态是中国的高级演化模式;②欧盟产业间的紧密度及群体聚集趋势均优于中国,但中国产业间的资源传输效率表现更好;③中国当前正处于分配性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换位的转型期,但尚未达到欧盟所处的以服务业高度集聚作为网络枢纽以带动全行业发展的成熟稳定期;④中国和欧盟的区块网络均呈现近似“核心-边缘”的等级层次结构,分块网络从“单核心”驱动向“双核心”共振驱动更迭,但欧盟比中国更早实现双核心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琳  彭璨 《人文地理》2020,35(5):94-102
基于城市群城市间创新联系和创新差异水平的改进引力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2006—2016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时空演变趋势。研究发现:研究期内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间协同创新水平整体逐渐提升,但强寡弱多的非均衡格局改变并不显著;空间上形成了以武汉、长沙为中心辐射邻近地区的协同创新高值区,环鄱阳湖城市群相对落后;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空间关联网络整体密度和效率提升较快,而三大子城市群城市间协同创新发展相对滞后;网络多中心在发育,逐渐由最初的双核主导发展为"3+5"多核心格局;随着创新内外环境的变化,网络内部四个凝聚子群不断重构,结构和功能更加复杂化和层次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绿色专利数据,采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2006—2019年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黄河流域城市群内部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多线程、多流向的复杂网络结构形态,随时间逐渐具有圈层结构特征,中原城市群对其他城市群的溢出最为显著。(2)地市间绿色技术创新关联网络存在较为森严的等级结构,网络稳定性有待增强,净溢出地区以中原城市群及省会城市为主,净受益地区集中于河西走廊与城市群外围地区,郑州和西安的中介作用明显。(3)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核心—边缘结构,核心区组团式分布于中原城市群与晋中城市群,边缘区分布于黄河“几字弯”中部及山东半岛。(4)地理空间邻近、科研经费投入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差异对关联网络具有促进作用,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对关联网络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姚占雷  许鑫  李丽梅  杨勇 《旅游科学》2011,25(2):39-46,72
本文以游客发表在网络中的游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游记中呈现的景点共现次数和烈度指标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华东地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内热门景点的分布状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描绘了这些景区之间的共现关系,并依据各景区距共现核心位置的远近及其所辖景点的冷热均衡状况这两项指标将景区划分为4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景区的特点,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免费景区游客满意度水平不仅能反映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和旅游竞争力,同时可以体现某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5个"免费景区"为例对其游客满意度进行了测评,并深入分析了5个景区的优势和不足,提出西安免费景区提升游客满意度的措施,以期对处于免费景区模式下的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启铮 《旅游纵览》2023,(23):191-193
近年来,新疆冰雪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游客热衷追逐的目标之一。游客的感知价值、满意度和忠诚度在新疆冰雪旅游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游客对新疆冰雪旅游的整体评价,因此研究影响游客感知价值、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因素对新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冰雪旅游为研究对象,先探讨影响游客感知价值、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新疆冰雪旅游游客感知价值、满意度与忠诚度的策略,旨在为新疆冰雪旅游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旅游经营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考察新疆哈密民田是了解近代哈密社会变迁的一条有效途径。道光年间,在林则徐主持下哈密出现了第一块民田。民国初年,哈密屯田民田化使民田面积进一步扩展。20世纪30年代,哈密回王世袭特权被取消,札萨克制下的土地朝民田方向发展。同时,哈密县政府限制清真寺的世俗权力,维吾尔人与汉人之间开始民田买卖,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社会的来临,网络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基于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我们要积极推进网络进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相似文献   

10.
党宁  肖荟  李文明 《人文地理》2021,36(3):185-192
现有游客亲环境行为驱动因素研究大多从游客认知层面进行,鲜有对情感层面的探究,尚未明确情感因素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价值与机理,导致对游客亲环境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力度有限.为解析认知、情感因素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本研究以江西省婺源县6个景区为典型案例地,结合现场与线上调研,引入心理契约和自然共情概念,尝试构建"情感—认知"...  相似文献   

11.
浅谈新疆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新疆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入境旅游业时空变异机制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瀚  苗长虹 《人文地理》2007,22(3):56-5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入境旅游业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绩,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是中国各个省域入境旅游业的发展却存在着很大的时空差异。本文针对1978年以来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的5个阶段,用各省旅游外汇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回归分析方法来判定造成时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选取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区位条件、惯性因素和优惠政策五个定量指标,构建了两组定量模型:CSM1和CSM2,分别对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的五个时期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入境旅游业的时空变异,在上世纪80年代主要是由区位因素驱动的,在1990年代是由政策因素驱动的,而在新世纪开始则是由资金因素驱动的,模型较好地揭示了不同时期中国入境游业的时空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论视角,研究了中国12个重点城市入境旅游空间网络的节点结构特征和整体结构特征,并提出了旅游空间网络结构优化相关策略。结果发现:(1)重点城市入境旅游网络节点间共有46对旅游流联系,每个节点平均与其它3.83个节点存在着旅游流集聚和扩散联系,且充当旅游网络中介者角色的平均次数为8.25次;(2)北京和上海在入境旅游空间网络中居核心地位,西安、广州和杭州居次核心,其余城市的网络地位较低;(3)重点城市入境旅游的整体网络密度较低,不均衡性较明显。最后,提出优化重点城市入境旅游网络结构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历史时期新疆北部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阚耀平 《人文地理》2001,16(4):75-79
历史时期新疆北部是草原游牧民族与汉族相互活动的区域,其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草原文化景观特色。本文分析了新疆北部地区城镇的历史演变过程,提出其城镇萌芽于汉代前后,完善于清代后期,城镇的中心有一个从吉木萨尔-伊犁-乌鲁木齐的演变过程,并论述了新疆北部城镇形成与发展的特征和城镇发展的影响因素,得出研究历史城镇的发展对今天城镇建设与规划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曲颖  曹李梅  杨琦 《人文地理》2020,35(4):154-160
针对旅游目的地依恋维度要素缺乏挖掘、维度互动机理尚未厘清等不足,本研究创新地将社会网络分析和扎根理论结合使用,基于旅游者生成内容挖掘旅游目的地依恋概念、维度及其维度互动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旅游目的地依恋是旅游者为寻求自我一致性或差异性,通过对目的地的认知情感性构建而产生的“炙热”情感,可拓展为由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地方情感、地方好奇、地方印刻、地方象征的六维结构,遵循“动机性卷入→认知性投入→情感性忠守”的逻辑进路;②地方依赖维度与其他维度的直接交互影响作用明显并具有较强的中介桥梁作用。最后,探讨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对1997-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收入地区差异、收入结构分项差异及其演变做测算。研究发现我国入境旅游收入地区差异呈缩小态势;旅游外汇收入构成各分项基尼系数都呈下降趋势,交通、购物收入基尼系数对总基尼系数贡献度较大;结构效应对总基尼系数的减小贡献不是很大,集中效应是总基尼系数变化的决定性要素。分析指出,要缩小地区入境旅游差距,必须在坚持发展地区经济和开发高级旅游景区的前提下,关键点在于改善落后地区交通条件和开发地域特色的中高档商品以扩大旅游外汇交通收入及购物收入。  相似文献   

17.
新疆旅游经济驱动因子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新疆旅游为例,针对可能影响新疆旅游发展的指标变量,运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就新疆各地州市的旅游经济驱动因子及其相似性进行定量化的综合评价。因子分析得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的第一主因子,旅游资源状况为第二主因子,口岸开放状况、贸易状况分别为第三、四因子。运用回归法对因子分析进行进一步研究,证明第一因子确实对旅游收入的影响最大,第二因子旅游资源状况也是旅游创收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王辉  刘敬华  杨兆萍 《人文地理》2014,29(2):156-160
近年我国国际旅游合作蓬勃发展,但呈现"东重西轻"和"南重北轻"不均衡特征。基于空间区位选择视角,分析了新疆跨国旅游合作空间扩张机理,构建了5种国际旅游合作结构模式;在时空演进上,新疆以边境区合作占主导,主要分为4种旅游合作类型。其合作基本动力包括地缘驱动力、经济区动力和组织调控力等,复合构成了该区域动态性旅游合作动力系统。随着该区域旅游合作要素不断整合、创新,合作结构模式将不断更新、升级。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新疆边境城镇体系构建和口岸小城镇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所处区位条件决定了边境的稳定与发展在整个区域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把城市化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通过边境城镇体系的构建来密切边境城镇与腹地的联系具有积极作用。边境城镇体系通过交通轴线的连接,对不同层次、不同职能分工的核心、节点、边境城市和口岸小城镇进行空间纵深配置,从而发挥对外开放的城镇整体优势。口岸型小城镇是边境城镇体系的前沿,最具特色。在发展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口岸可考虑直接设立建制镇。在一些自身设镇条件不足的口岸,可考虑与地方、兵团联合设镇,协调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