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凌  王志章 《旅游科学》2014,(2):12-22,48
本文运用新经济社会学所创立的“制度嵌入性”分析框架,对泸沽湖民族旅游社区两个典型的社区参与制度——即“家屋制度”与“人头制度”是如何嵌入具体的社会情境中从而发挥预期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影响社区参与制度的构建;行动主体通过社会网络开展社会交往,构建并维系社区参与制度;行动主体在制度构建中体现出较强的能动性;社会网络受制于制度背景,两个社区构建出的社区参与制度有所差异.鉴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从借用社区的非正式制度、重视既有的社会网络、推动民族旅游社区的精英治理、发挥行动主体的积极性等4个方面更好地构建社区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分别对处于不同经营模式下的古村落——福建省永定县洪坑村、福建省武夷山市下梅村和安徽省黟县西递村的社区参与问题进行研究,在剖析其现状的基础上,以社区参与机制为视角,从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激励机制四个维度对三种不同经营模式下的社区参与作比较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刘炜  李郇 《人文地理》2012,27(2):107-112
众多区域技术创新的研究案例表明,非正式的制度和联系是区域技术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回顾了经济地理学在区域技术创新的非正式制度和联系方面研究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发现"创新环境"、"非贸易相互依赖"、"地方传言"和"企业衍生"等理论虽然提出并探讨了区域技术创新的非正式制度和联系的属性和特征,却对这种非正式制度和联系的形成原因和影响机制的分析相对较少,对其空间尺度的研究也过度集中于区域尺度。由于当前我国大多数区域内部企业之间的创新联系大部分仍以非正式联系为主,因此对于区域技术创新的非正式制度与联系的形成原因、影响机制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的进一步研究,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季节性移民聚居现象受到西方学术界的极大关注,而我国鲜有研究。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巴马盘阳河流域"一地多类"的季节性移民社区的形成过程、类型特征与作用机理进行归纳与揭示。研究表明:①季节性移民社区演变历经萌芽、快速参与和转型发展三个阶段,社区人口结构、聚居空间、经济业态、景观设施及人文氛围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②季节性移民社区形态存在差异,可以归类为交融性社区、优势性社区,共享性社区,纯粹性社区。③季节性移民社区是差异化的"美好生活"需求、独特的长寿资源及乡村生活环境、外来商业资本、地方政府调控和利益共生等"五力驱动"的结果,不同发展阶段其主导动力和作用方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共容利益: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利益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冰 《旅游科学》2013,27(1):1-14
收益分配问题绝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政治和社会制度安排的"正义"问题。本文基于对农村旅游发展现实的大量观察和前人对于中国社会问题丰富的研究成果,把宏观制度研究与微观行为分析结合起来,将影响旅游收益分配的政治过程内生化、模型化,展现了在农村旅游发展中,各利益主体——政治精英、商人利益集团、社区农民为实现各自的目标价值,在制度激励和约束下就利益的分配进行重复博弈的动态过程。本文指出,旅游收益不平衡的制度性根源在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设计偏重于增长而未能有效地维护个人和社会的正当利益。仅仅依靠金钱补偿,或者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根本不可能达到或实现分配正义的目标。分配正义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根本性的制度变革,"从顶到底"地建立一个能给予共容利益最大决策权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机制。  相似文献   

6.
北洋政府时期的股份公司在股息分配方面,依旧普遍执行"官利"制度,显示了这项受"非正式约束"支配的"正式制度"的强大惯性.官利之制虽然是创业者向投资者的妥协,但毕竟不合世界实业通例,企业家等有识人士在对其予以评判的同时,也力求进行改革.不同的变革方案与实施措施,汇聚成北洋时期官利制度变迁的动态过程,显示了制度变迁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7.
景秀艳 《旅游科学》2012,26(5):20-29
权力关系主导着社区空间的生产及其利益分配。旅游规划作为一种权力工具,引发乡村社区空间的等级秩序发生变化,使乡村社区权力和利益分配出现新的非均衡发展的空间格局。旅游开发中政府权力主导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介入方式可能导致乡村社区丧失旅游空间生产控制权。权力关系影响下的乡村社区与旅游生产的空间关联性、乡村社区的旅游参与性决定着社区居民的旅游利益。本文对福建省泰宁县的五个乡村旅游社区的调查研究证实了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8.
单位社区杂化过程与城市性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位社区作为中国城市重要的传统社区之一,曾经是以单位制度作为组织形态和行为规范而形成的"准乡土性"社区。而在转型期,随着城市空间重构、单位制度解体与个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单位社区出现了以社区杂化过程为显著特征的制度-空间-社会的全面转型。单位社区杂化从广义上包括居民构成、社会交往、行为模式和社区认同四个维度的变化,导致了单位社区"准乡土性"的消失和"城市性"的构建。本文从城市性作为一种城市生活方式的经典理论出发,从不同维度理解单位社区杂化中城市性构建的现象与机制。  相似文献   

9.
根据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一项社会活动的运行是正式制度安排与非正式制度安排合理作用的结果。太平天国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属于正式制度安排,它是在非正式制度安排即由文化演进所形成的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的基础上形成的。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非正式制度安排中所包含的中西方文化冲突的不断加深,遂使太平天国的社会理想与现实经济政策逐渐背离,导致了其后期经济绩效的严重不佳。  相似文献   

10.
郭连文  张妍  徐虹  张行发 《人文地理》2022,37(5):171-182
乡村振兴背景下,谋求适合乡村内生式发展的有效治理路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权威善治视角,探讨陕西省袁家村发展旅游以来治理结构演变过程与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地方权威主义治理主体扮演“决策者”“引领者”“代理人”等多重角色,并在旅游发展不同阶段发生角色变迁。(2)乡村旅游目的地治理结构从单一主体向“双轨”治理演化。其中,利益相关、产业规模扩张和制度安排为其演化提供了动力与保障。对现实的启发是,发挥好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协同互动作用,将有利于实现目的地乡村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闫小培 《人文地理》2012,26(1):60-65
非正规住房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城市现象。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大量村庄被纳入城市并以"城中村"的方式成为我国城市的非正规居住空间。"城中村"非正规住房作为规划外的住房发展方式,在承担特殊的住房供应职能的同时带来各种环境、经济、社会和管理问题。论文在梳理深圳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发展演化过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市场—社会的视角剖析"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结构—能动性"理论总结"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形成演化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管治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租房社区生活空间质量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理念为研究框架,运用核密度、缓冲区分析等方法从社区物质环境以及居民对社区感知两个维度对城市公租房社区的生活空间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西安市公租房社区空间布局较为偏远,集聚特征明显;除教育资源外,医院、商业以及游憩等资源均处于低可获性状态;社区居民对公租房社区房屋面积、房屋质量、物业管理、社区绿化等方面满意度较低,社区归属感及长期居住意愿不强。西安市公租房社区在社区资源可获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空间剥夺现象,社区整体生活空间质量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3.
胡燕  孙羿  陈振光 《人文地理》2013,28(2):74-78
在理解转型中国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时,管治的理念提供了一个较为完备的理论框架。管治的研究与其他关于政府的研究不同,它强调政府与市民社会以及市场的互动关系,探讨政府角色的定位和市民社会的责任,构建和谐社会。本文综述十余年来内地以及港澳人文地理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适当结合国内其他社会学科的有关研究,回顾管治研究的发展,追踪其前沿,以期对我国管治研究做一个较为全面的梳理。首先回顾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管治研究被引入我国人文地理学界以来,其兴起和进展两个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与贡献以及存在问题。文章接着围绕尺度的概念,对当下各相关学科在管治领域的研究做了横向比较,指出人文地理学在管治研究中从尺度切入的优势。进一步地,文章介绍了管治研究的一个新探索——协作管治。文章指出,无论是城市还是区域尺度,地理学界对于"管治"的研究可以继续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租赁住房市场被严重边缘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彰显了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特征。住房租赁市场成为研究热点,而居民的租赁住房可支付能力是其关键。本文将保障性租赁住房与商品性租赁住房合为一体作为研究对象,从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出发,客观评价不同人群的家庭可支配收入、最低非住房消费标准、住房补贴比例等指标,在此基础上定义人均租赁住房可支付能力指数,用于评估不同人群的可支付能力。结合目前的租赁住房市场的供给情况,运用GIS软件分析居民可支付能力的空间特征,分析北京市现有租赁住房与居民租房可支付能力匹配情况,对于合理制定多层次租赁住房市场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jor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all have developed a variety of strategies for governmental intervention in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These include rent supplements, subsidized mortgages, incentives to homeownership, land clearance, and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housing by public authorities. Despite similarities in the types of programs offered, the countries vary markedly in levels of public expenditure, consistency of policy,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the housing market. Differences in housing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produce different outcomes. Settlement patterns, housing costs, level of home-ownership, and availability of housing for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can be traced to these varying contexts for housing investment. Explanation of national differences lies in the differing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interests through the respective political systems.  相似文献   

16.
王林  杨棽 《人文地理》2021,36(5):101-110
近年来公共租赁住房政策成效显著,住房困难人群安居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其乐业与否也逐步受到关注。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选取网络公示配租数据,探讨2015—2020年公租房配租居民就业空间分布以及职住分离演变特征。研究发现:①公租房居民就业少量分散于地铁站点以及公租房小区附近,多数居民就业分布在内外以内,呈中心大集聚、边缘小分散态势。②2015—2020年就业集聚于内环以内的态势未发生改变,局部变化受到了城市发展布局与配租数量的影响。③公租房居民通勤平均直线距离在14—17 km之间,距离经历小幅下降后持续上涨,居民内部分化明显,部分人群距离超过30 km,面临愈趋严重的职住分离问题。④居民职住分离程度在个体和社区层面上具有差异性,区位条件好的公租房小区居民职住分离程度较低,男性和收入较高的居民分离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Italian settlement in Sydney has been distinguished by its poly-nuclear pattern of concentration and also widespread dispersion. The classical invasion-succession and concentric models of population movement have been less applicable to the process of settlement growth and change of the Italians for several reasons: first, the importance of chain migration and the resultant ‘urban village’ clusters and identifications; second, the possibility of owner occupancy of housing in ethnic concentrations through the conversion of the inner city rental market to an o wner occupier market of individual dwellings, so that concentrations could survive; and third, the tendency, despite substantial residential mobility within the first generation, for many longer-established residents to stay behind in the concentrations—the reverse of the classical models. The decision to stay or move is in part a matter of choice, but language constraints have been influential. Many recent arrivals and younger persons have by-passed the residential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because of better education and skills and because they could join relatives who had moved out, so that chain migration ultimately acted to disperse settlers after originally concentrating them.  相似文献   

18.
王华  龙慧  郑艳芬 《人文地理》2015,30(5):106-110
以广东丹霞山断石村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分析旅游发展成熟阶段,非少数民族、景区依附型乡村社区旅游参与模式及其增权途径。研究发现,断石村在依靠丹霞山景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历程中,自下而上地自主构建了基于契约平等观的民主村治制度、土地征租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并基于契约信守观自主执行了这些制度,有效的控制和化解了外部干预和内部冲突,确保了村民真正参与到旅游决策、管理、经营和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了政治、经济、心理和社会增权,为我国社区旅游实践提供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契约主导型社区增权模式"。研究指出,断石村自我增权是嵌入于社区外部的和内部的双重制度环境下的行动结果,如何改革和完善现有制度以强化制度的强制性和制裁性,构建旨在促进社会增权的新制度,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城市居民迁居行为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课题,但以微观手法研究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尚不多见。本文基于质性研究方法,以位于北京郊区的回龙观居住区为例,以微观的手法对城区拆迁居民、经历体制转型的中老年人、北京本地年轻人以及外地来京年轻人的迁居历程进行解读,寻找经济、社会和制度变革与个体生命历程的交集,进而洞察郊区居民迁居的一般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从迁居机会供给、住房需求、住房获取能力、迁居决策4个方面归纳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特征,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阐释重构机制。对郊区居民迁居行为重构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北京城市空间重构及郊区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Self-Organization in Urban Regeneration: A Two-Case Comparative Researc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rban regeneration processes in which local stakeholders take the lead are interesting for realizing tailor made and sustainable urban regeneration, but are also faced with serious difficulties. We use the concept of self-organization from complexity theory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stakeholders’ initiatives and vital urban regeneration processes. We conducted a two-case comparative research, Caterham Barracks and Broad Street 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s Birmingham (UK), in which local stakeholders take the lead. We analyse the evolution of these regeneration processes by using two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of self-organization: autopoietic and dissipative self-organization. We found that a balanced interplay between autopoietic and dissipative self-organization of local stakeholders is important for vital urban regeneration processes to establish. We elaborate four explanatory conditions for this interplay. These conditions provide at the one hand stability and identity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needed connections with established actors and institutions around urban regeneration and flexibility to adjust to evolving demands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generation. However, consolidation of such initiatives does mean a challenge for existing structures for the government, market and society that will need to adapt and change their roles to new governance realities. In this way self-organizing processes become meaningful in the regeneration of urban are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