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拓,即选用特定的工具、纸、墨把碑碣、金石、竹木、牙骨等质地较硬的器物上所刻的文字或纹饰拓印下来,从而形成拓片。它能客观如实地反应其物质状态,故是文物博物、考古研究、陈列展览、史学运用及书家借鉴等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现代影相等科学技术虽突飞猛进地发展,但始终难以取代这门古老的传统技术。当重要原碑刻或器物的文字、纹饰被损坏或者失传,拓片不仅成为珍贵的艺术品,而且还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因此,传抗在文物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工作。我国传拓技术起源较早,权舆隋唐,盛于两宋,发展于明…  相似文献   

2.
段芸 《文物天地》2020,(5):70-75
一《明永历帝遗玺拓本》基本情况云南省文物总店书画库旧存一件特殊的拓片(图一),拓片名为《明永历帝遗玺拓本》,拓片上的明永历帝遗玺(图二)则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拓片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居于画面主要部分的印章,印文为"敕命之宝"(图三),分别用朱色(正拓)和墨色(反拓)各拓一次,在黑、红色印文的中间以墨色拓印龙首纽图案作为间隔,三个图形以"I"字形排列居于画中;第二部分是位于作品上端赵藩的一段长跋文和下面印文图形侧边竖排文字共同组成的文字。  相似文献   

3.
强明中 《东南文化》2013,(1):123-126
手工拓印是我国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一门传统的手工艺技术,也是我国文博工作中使用的业务技术之一,它在保存、传播与展示历史、文化、艺术方面起重要作用。在博物馆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手工拓制还是将动态文化遗产过程转化为静态文化遗产结果的重要工具,如今它正以全新的理念加之更博大的内容继续为保护、弘扬博物馆文化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文物考古工作中,为了便于对碑碣墓志、石刻造象、画象砖石、铜铁铸器、古代货币、甲骨文字的研究与展览,除绘图、照相和编写文字说明外,往往还需要把某些文物上的花纹或铭刻的文字拓成“拓片”。因为拓片可以把这些文物上的字迹和纹饰直接拓印在宣纸上,甚致连文物的形状也能拓印出来,给人以清晰、真实、生动的印象。这些拓片经过装裱之后,宜于长期  相似文献   

5.
金石传拓技艺的基本原则是使用纸张紧密附着于石刻(或器物)之上,然后对纸张进行扑(或擦)墨,从而制作出以黑纸白字(阳刻与此相反)为特征的拓印作品。唐代以前出现的响拓法虽然是使用画笔复制出在观感上与法书、绘画真迹一样的作品,但在紧贴文物原件"拓"的基本原则上与金石传拓完全一致,仍属于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拓"。至于颖拓、全形拓,在作品形式上与金石拓片似乎差别不大,但因不仅融入了绘画技法,且全部或部分地脱离了文物原件,超离了"拓"必须紧贴原物(如石刻、器物等传拓对象)的基本工艺法则,虽亦名之为"拓",却属于一种更近乎绘画创作的新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6.
《华夏人文地理》2013,(2):171-171
在中国有一门独特技艺,这技艺与文化传承关系密切。却完全是一手艺活。今天许多人连“拓”字读音也拿不准的情况下,传拓技艺能够继续传承。已经堪称奇迹。2009年我在汉中,作家王蓬介绍褒斜古道旁有张姓拓碑世家,其家传技艺堪称一绝,旷野绝壁上粗粝凹凸的《石门颂》,被他们拓印得字划分明神韵十足——可惜1967年石门修水库时。  相似文献   

7.
四、石鼓遗文及拓本、摹本、刻本、善本、影印本唐初石鼓初出,虽岁久讹阙,然遗迹尚有可观。但唐人得亲睹秦郊石鼓及其文字者不多,所述多据拓印。“拓石之事,未识始于何时。”“自汉至晋中叶,尚无拓墨之法”,逮六朝隋唐始盛临摹。《钟鼎篆韵》云:“唐初始有以楮拓碑碣为墨本者,东巡之石,偃师之槃,岐阳之鼓,延陵季子之墓,篆石泐而墨传”。最早见录于载籍的陈仓猎碣纪事,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根据从事拓片工作30多年的实践经验,就拓片技术以及制作方法进行全面总结,从拓印工具、主要材料、拓印步骤、基本方法等方面做了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9.
赵希利 《四川文物》2009,(5):122-125
传拓工艺产生于唐代以前,其形式依赖了中国传统纸墨工艺的发明和成熟.传拓技术形成之初,以传播书法文字为主要功能.在文物研究中,拓本是重要的文物信息资料.传拓技艺在实际运用时,应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建立符合传拓技术规范的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在文物考古工作中,在博物馆陈列、保管或编目等项工作中,为了对甲骨文字、古代货币、古陶砖瓦、铜铁铸器、石刻造像等研究与展览,除了绘图、照像和编写文字说明外,往往还需要把某些文物的器形或器形上的文字、花纹拓下来,成为拓片。这是因为拓片不但可以把这些文物上的字迹和纹  相似文献   

11.
在碑刻研究中,碑刻的拓印是一件必不可少、极富普遍性的工作。正因其方法简便易学,人们往往忽视了拓印工作中的严谨性、复杂性和科学性,从而将其看作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在此,笔者以多年的经验对碑刻的拓印实践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蜀山图哥矢》拓本为我国元代赵孟频书迹,其尾页还附有明代陈继儒、李流芳,清代陈奕禧三人跋。全本刻工精良,拓印清晰,不失为一件书法、刻工、拓印三绝之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3.
全形拓是一种以墨拓作为主要手段,辅助以素描、剪纸等技术,将青铜器的立体形状复制表现在纸面上的特殊传拓技法。这一技术出现于清代嘉道年间,其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三期:滥觞期、发展期、鼎盛期。对各期代表人物以及传拓风格特点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揭示出全形拓技术发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变规律,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拓碑作为保存文物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将碑上的文字或图像,用宣纸紧覆在碑版上,用刷、墨打拓,然后将纸揭下,纸上留下碑版上的文字或图形。拓  相似文献   

15.
为期两周的“翰墨珍拓—上海图书馆藏善本碑帖展”已于2005年11月15日圆满地拉下了帷幕。此次展出未作任何商业宣传与炒作,目的就是为了适当控制观展人数,使真正的碑帖爱好者能有一个舒适安静的观展环境,但最终总参观人数还是超过3万人次,日均参观达到2000人次。此等专业的文物精品展能获得如此高的社会反响,为近年文化展出市场少见。由此可见,碑帖收藏与鉴赏正在得到广泛的关注,并逐渐从收藏的冷门转变为热门。碑帖拓片是一种用传统手工艺将镌刻在石头上的文字与图画拓印下来的特殊历史文献,被称为“石头的书”。它含有丰富的人文科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彩墨拓印是幼儿美术活动中的特色项目,利用墨汁和颜料,再通过拓印的方式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感知不同色彩和黑色墨汁的碰撞,以及不同形状的搭配组合效果。在彩墨拓印活动中,多元材料的应用能够拓宽幼儿的创造视野,尤其是低结构、生活化的材料,更成为彩墨拓印的“最佳搭档”。基于此,教师要以多元材料为载体,探索彩墨拓印材料的投放技巧,做到“巧发掘、巧组合、巧应用”,以此激发幼儿的创意思维,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传拓是一种专门技术,是用纸将物体上如碑石、雕砖、铜器等上的花纹或字跡照原样摹印下来,在博物馆和考古发掘工作中是经常需用的技术。过去一般都是用墨拓的方法,需用很多的材料和工具,也需用很长的时间,拓一件东西差不多要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以上;但用简易传拓法来拓,就要迅速得多,用的材料和工具也很简便。根  相似文献   

18.
胡蔚 《四川文物》2021,(2):82-89
现藏四川博物院的清道光拓西汉扬量买山记拓片,从内容与文字风格上证实了扬量买山石刻并非伪刻。通过比对以及对拓片上题跋的研究,可知四川博物院所藏3张拓片只有清道光拓西汉扬量买山记拓片为原石所拓,其余2件为不同版本的翻刻。通过原拓与其它汉碑相关文字进行比对,对部分文字进行了释读,考证出刻石之人姓名应为"扬量",厘清了历史上由于没有见到初拓本而造成的文字误读。  相似文献   

19.
1957年,在疏浚西湖时挖出了一块雕刻有文字的南宋锡板,相当罕见。鉴于此雕版的特殊性,作者认为它不太可能用于印刷或拓印,结合佛教密宗在中国尤其是两宋时期的发展,此版极有可能是一块放置在密宗“念诵社会”中,用于念诵经文的“真言牌”。  相似文献   

20.
正佛山禅城区博物馆藏有一块清代佛山梁园主人梁九图自订笔单——"十二石山斋笔单"刻板(图一),刻板文字被刻成正面,显示用时作拓印,不作刷印。"十二石山斋笔单"文字不多,可分为三部分:其一是名人推介,其二是润格款项,其三是订制者款识。名人推介部分:"福草比部词翰兼长,求书日繁。笔单应出蔡君谟之润笔,本有明文。郑板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