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宋时期四川雕版印刷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荣新 《文博》2003,(2):65-70,78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我国书籍的流传全靠人手工抄写,这样既费力又慢,同时还容易发生错误。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最早的印刷术即后来所说的雕版印刷。雕版印刷就是在尺寸相同的木板上,刻出凸出的反写文字或图案,然后在木板上涂墨铺纸,用刷子在纸背上轻轻一刷,就印出了正写的文字和插图。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更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我国的雕版印刷创始于何时,历史上各说不一。迄今为止,较为可靠的说法是我国的雕版印刷始于隋,最初印刷的是佛经佛像,文史书籍还是靠抄写。到晚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已经在长江上、  相似文献   

2.
雕版印刷     
韩艳 《神州》2012,(16):60-65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现藏大英博物馆),不过雕版印刷可能在大约2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雕版印刷的第一步是制作原稿。然后将原稿反转过来摊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然后各种技术水平的工匠在木板上雕刻绘上的、画上的或写上的原稿,大师级雕工负责精细部分的,到雕刻比较便宜的木头或比较不重要部分由一般的雕工完成。木板  相似文献   

3.
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扬州是我国古籍雕版印刷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目前惟一保存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广陵书社藏有近30万片明清以来的古籍版片,并采用雕版印刷出版了大量的古籍线装书籍,是我国最大的线装书生产基地。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雕版印刷版片,展示雕版印刷艺术成果,扬州市投资了1.28亿元,建设了中国惟一雕版博物馆。雕版印刷博物馆规划面积达2平方米,主馆建筑采用了荷叶造型,  相似文献   

4.
正印刷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伟大发明。雕版印刷术创始于隋唐时期甚至更早,虽然宋代人毕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又发明了活字印刷,但雕版印刷仍作为中国古代印制书籍的最主流的技术方法长期应用于书籍印制过程中。雕版印刷在经历宋、元、明时期的蓬勃发展,至明代中后期,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在此期间,又在单版单色印刷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一些刷印新技术,如单版套色、多版套色、饾版、拱花等版印新技术的应用,极大  相似文献   

5.
专栏导言     
《文献》2019,(6)
<正>中国古代自从有了书籍,就是"写本",无论是写在简册、缣帛还是纸上,总是用中国文字写在一定的载体上。而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已出现了刻石,东汉的"熹平石经",三国时期的"正始石经",始于隋代的"房山石经",都是刻在石头上的书。唐代发明了印刷术,但到了五代时期才用来刻印国家最重视的书籍"九经"。北宋时期国子监继续雕版印刷经史要籍,校勘编辑工作都是  相似文献   

6.
聂鸿音 《文献》1999,(3):268-272
中原的雕版印刷术于公元11世纪末期传入西夏①,导致了大量西夏雕版印刷书籍的产生.这些书籍曾埋藏地下七百余年,直至20世纪初才陆续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出土,绝大多数都已被外国探险队携去.就目前所知,中国各地收藏的西夏雕版印刷品为数很少,且多是寺院刊刻的佛经,世俗著作只有零星的残叶,而代表西夏印刷最高水平的官刻本则是一件也没有.本文介绍俄国圣彼得堡收藏的五种西夏官刻本,目的是为中国出版史研究提供一点新资料.事实上无论是从文物价值还是从学术价值而言,西夏官刻本均不在两宋监本以下.  相似文献   

7.
陈红彦 《文献》2006,(2):155-163
就现存的中国古代典籍而言,雕版印刷方式占居绝大多数.雕版印刷一般经过写工写板、刊工雕版、印工印刷、表褙工装潢等环节.写工负责原稿写样,写样敷于版面后刻工负责根据版样刻字;印工负责敷墨刷印;表褙工又叫做装潢匠,负责书籍的装订.有些书的刊刻是集写、刻、印等工序由一人完成,有的是分工各司其职,合作完成.在刻书业兴盛的宋代,往往在书中留有或繁或简的刻工姓名,刻工姓名大都在刻书版面中缝的下方.刻工姓名除表示一定的责任之外,在当时可能仅为统计工作量以便发放报酬的依据.但由于刻工的工作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为后人考查一部书籍刻印地区或刻印时间,进而进行版本考定及研究提供了线索.而刻板前的重要环节写板的信息在书中记载却极为少见.  相似文献   

8.
宋版书的兴起、繁荣和衰落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雕版印刷的兴衰几与宋明理学的起落趋于同步。纵观中国历史,两宋远非封建社会中最繁盛的时期,无论疆域之辽阔,国力之强盛,还是经济之繁荣,社会之安定,前不及盛唐,后不逮明清,但唯雕版印刷却在此时绽放出了最绚丽的光彩。究其原因,乃当时社会文化精神的激扬。本文对宋明书籍印刷发展的状况进行比较,力图揭示文化精神对一个时代的整体面貌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代的"书卷"意指"写卷"或"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审美意蕴。有唐一代书籍的装帧形式以"卷轴装"居于主导地位,"经折装"是对"卷轴装"的一种改进。唐代书卷"经折装"受到过佛经典籍"梵夹装"的启发,但它与"梵夹装"并非一回事。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言中的"模勒"一词,意指"摹画"、"勾勒"之意,与后世学人所误读的"雕版"、"刊刻"关系无涉。  相似文献   

10.
经学是整个封建社会神圣不可侵犯的统治学说。时至宋世,作为儒家经典合称的“十三经”完全确立。并与进入黄金时代的雕版印刷事业紧紧相连。宋代统治阶级的意愿、士人的经学研究状况以及普遍的社会风气作为三大社会因素。共同给予当时经学著作的雕版印刷以直接而重大的影响。而官刻本、家刻本和坊刻本则作为雕版印刷版本鼎足而立的三大系统,在经学著作的长期刊印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而且大大推进着雕版印刷事业的发展。在整个宋代文化史上,经学著作的雕版印刷对于传播经学知识、普及经学思想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近日,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冠名为“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同时,投资1.2亿元正式启动新馆工程。该馆作为目前全国惟一保存有全套雕版印刷工艺的专业博物馆,将全面展示整个中国古代雕版印刷史,并致力于古代印刷术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福建建安余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刻书世家,繁盛时期从宋元跨越到明末清初,留下了大量精美的雕版印刷,在我国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安余氏家族除了刊刻传统的经史子集外,还刊刻了大量的通俗小说,其独特的"营销手段"有助于通俗小说的流传,对我国古代通俗小说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余氏刻印书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牟利,不可避免地也给通俗小说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有世界印刷史“活化石”、“中华一绝”之称的扬州雕版印刷,是中国文化的一张独特的名片。雕版印刷工艺过程中是一部生动、形象的古籍印刷史,广陵书社至今还具备实用价值的雕版印刷、装帧全套工艺,但是处境困难,后继  相似文献   

14.
西夏王朝善于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中原地区的印刷事业,对中国印刷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扩大了雕版印刷使用地区,繁荣了中国西北部的印刷事业,开创了西夏文字雕版印刷,设置专门管理刻印的机构刻字司;存留有很多珍贵木雕版,丰富了早期雕版印刷实物;首创两种文字合璧雕印,开创草书文字印刷;继承并发展泥活字印刷,为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提供重要证据,并成功实践木活字印刷,使木活字印刷发明的时间提前一个多世纪;将印刷术用于基层社会生活,保存了最早的社会文书印刷品,使印刷技术更贴近日常生活;最早使用藏文雕版印刷,存有多种最早的藏文刻本古籍,同时应用回鹘文木活字印刷,保存有最早的字母活字。西夏时期境内的各民族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在印刷领域互相借鉴交流,发展进步,充分体现出西夏在印刷领域对中华民族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74年7月28日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四层主像腹内发现一批辽代珍贵文物。其中有雕版印刷品六十一件,足以填补我国辽代雕版印刷史上的空白。在这批印刷品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世所仅有的辽版书籍《蒙求》(图一),也是该书现存的最早刻本。现就此书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何朝晖 《世界遗产》2014,(10):102-109
书籍是中华文明重要的承载物,中国的书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历史最悠久的书文化。雕版印刷是传统中华文明后半期的主要书籍生产技术,它在中国存在和延续了一千多年,注定将成为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印刷技术。在一个强调文化软实力、呼唤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时代,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正在受到重新审视和评估。  相似文献   

17.
正人类非遗,薪火相传雕版印刷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唐代就有了雕版印刷技艺,延续于宋、元、明,至清代达到顶峰。虽自清以来,西方先进印刷技术传入我国以后,传统雕版印刷技艺日渐式微,而在一些印刷业发达的地区,仍然薪火相传,未曾消失。新中国成立以来,雕版印刷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得以复兴。文革期间雕版印刷遭到严重影响,文革后南京金陵刻经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  相似文献   

18.
石印脞说     
苏晓君 《文献》2003,(2):213-219
在石印技术引进中国之前,雕刻木板是主要的制版方法,直到十九世纪后期,它已延续了上千年.版材由木质到石质的变化,是印刷术发展的一个飞跃."自清末传石印法,中国出版界,遂开一新纪元"①.石印平版印刷的出现,标志着印刷史上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它与铅字印刷一起,形成了两股新的力量,逐渐代替了古老的雕版印刷,尽管在印刷史上它犹如昙花一现,但仍使得中国印刷业在近现代,展现出绚丽的风采.  相似文献   

19.
专刊导言     
郭立暄 《文献》2022,(6):4-7
<正>在中国历史中很长一个阶段,雕版印刷是居于主流的出版方式。从清朝后期开始,出版经历了印刷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大概到二十世纪初,石印本、排印本等现代版本已占有可观的市场份额,大有与雕版印本抗礼并逐渐取而代之的势头。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中国那一代古籍研究者的阅读和写作,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这种印刷方式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辽代的雕版印刷品毕素娟我国是发明印刷术的故乡,这一重大发明曾推动了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任何一本叙述印刷历史的书籍都要从我国古代写起,我国历代流传下来的雕版印刷品至今犹珍藏于国内外。奇怪的是曾与雕版印刷业极盛的北宋并存、对峙的辽朝竟无片纸只字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