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徽在同别人谈话时,无论好与坏,不管是与非,总是说“好”。一天,有人问他:“你好吗?”他答曰:“太好了。”有人难过地对他说:“我的儿子死了。”他也回答:“那太好了。”他的老婆因此批评他:“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才告诉他的伤心事,你怎么还是说好呢?”  相似文献   

2.
我出生在长江边,生产队有三条渔船,父亲是一名船员。在我的记忆里,家中几乎天天有鱼吃。母系总是鼓励我吃鱼头,她说:“从小吃鱼头,长大有人求。”而且无论大鱼小鱼,母亲从不帮我剔刺。有时被鱼刺卡住,母亲把鱼碗顺着旋转三圈,一边旋一边说:“鱼刺下,鱼刺下。”如果还不行,又把鱼碗逆旋三圈,说:“鱼刺上,鱼刺上。”再不行,就夹一个大饭团让我吞咽下去。等我的儿子开始吃鱼时,妻总是为他剔去所有的刺,小心翼翼地喂他,看着他吃下,而且只让他吃鱼肚子那一块。我说:“让他自个儿吃吧,锻炼锻炼他。”妻说:“卡了怎么办?”我说:“卡了就卡了,让他从小吃点苦不是好事吗?”后来儿子第一次单独吃鱼便被卡住了,痛得直哭。妻直埋怨,说什么也不让儿  相似文献   

3.
林东海 《世界》2006,(7):44-49
一、“激烈地打着回旋”“我都六十岁啦,不会胡说八道,你放心!” 1975年春,有一天我从国务院文化组回人文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在文井同志办公室汇报情况,他笑嘻嘻地说了这么句话,似乎是想多听一些“内情”,又似乎是想让我吃定心丸。“我知道,老社长。”我虽然称他“老社长”,但他绝不是以领导者身份同我谈话,没有丝毫的官架子。记得此前他曾和我聊起访日时,按日本的习俗,同日本朋友一起洗澡,都脱得精光,以表示坦诚相见。我明白他讲自  相似文献   

4.
从前,有个财主,家财万贯,吃不尽穿不完,但尽管他天天吃山珍海味、鸡鸭鱼肉,总是瘦得象个干猴子。他想:“像我这样有钱有势的大富人家,身子瘦筋筋的,太不相称了。”于是他到处打听,寻找肥胖的办法,连做梦都想胖起来。有一天,他听到有人说:“吃了蜂蛹,身体就会胖起来。”他如获至宝,马上就在村子里这里转转,那里看看,去找蜂窝。他找遍了村里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终于在一个穷苦人家的房后发现了一个蜂桶,就细心地观察了地形和线路。这天晚上,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财主  相似文献   

5.
北京的“名馆”太多了。 吃主儿多,饭馆自然就多,这是常理儿。 讲究“吃”的风气是自打满清入关之后才大兴起来的。当初的“满汉全席” 何等红火,寻常百姓甭说吃,连见恐怕都没见着过,也就落个听听的份儿吧。至 于把“吃”当成文化的事儿是近年来嘴馋的文化人儿新发明的。因为文人的吃 毕竟和普通百姓不太一样,吃要吃出个雅绪来,反正有人掏钱,吃了喝了总得 有个说词,要不怎么叫文人呢。这是闲话。论吃,吾辈曾就教于金老寄水先生, 他言及,所谓满汉全席虽则是中看又中吃的,但内中规矩甚多,行止坐卧僵僵 硬硬,没吃东西却先自饱了七分。真吃,还要能吃出个滋味儿来,得去山东馆,  相似文献   

6.
正如宋代有水井的地方就有人歌咏柳永的词一样,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读金庸的小说。金庸出生在“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海宁查家。他是邓小平在新时期单独会见的第一位香港同胞。江泽民总书记曾同他进行过长达100分钟的交谈,并送给他17本书。  相似文献   

7.
1948年12月18日这一天,我是永远不会忘怀的,因为它是我生命中的又一个“转折点”。17日晚上,我们几条“光棍”躺在木板床上睡不着,开始“精神会餐”,有人说吃红烧肉,有人说喝鸡汤,有人说能吃上花生米就不错了。同时幻想着,将来有一天要进城办广播。因为解放战争正在胜利发展,和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正在进行中。到了半夜,屋里安安静静,没有人说话,开始有人  相似文献   

8.
藏族有个阿古登巴,是个家喻户晓的神奇人物,简直可以同格萨尔大王齐名。 有人却把他说成是宣传佛法的智者的化身,是为人民排难解忧的智慧之神、欢乐之神。 阿古,是藏语“叔叔”之意,是对长辈的尊称。登巴,有“滑稽”的意思。按藏文原意,阿古登巴就是“滑稽的叔叔!” 也有人认为,是“顿巴”不是“登巴”,“顿巴”是“导师”、“聪明人”。 其实,这两种含义并不矛盾,都符合阿古登巴的性格特点。阿古登巴实际上是一个既滑稽幽默又聪明智慧的人物,是人们尊敬的导师。 在广大的藏区,人们多叫他阿古登巴。而在四川康巴地区,有些地方却叫他“登巴俄…  相似文献   

9.
卡扎菲无疑是近段时间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有人怒斥他是“狂人”、“疯子”与“暴君”;也有人赞誉他为“英雄”、“勇士”、“阿拉伯雄狮”及“人民的领袖”。对此,我们不妄加评论。  相似文献   

10.
“文革”期间,范用在一次批斗中被打断了肋骨。他到医院求治.坐在诊室外等候,此时.传来护士的高声大喊:“饭桶!”没人应答,护士再叫:“饭桶!”范用猛然醒悟.想到可能是护上把“用”字看成了“同”字,连忙大声答应:“有!”屋里的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他:有人能起这样的名字?  相似文献   

11.
张继舜 《古今谈》2001,(3):6-10
王金发是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中叱咤风云、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有人赞他是现代的“聂政”,有人誉他为“东南一英杰”。鲁迅夫人许广平说,王金发是“中国的罗宾汉”。  相似文献   

12.
学生时代就知道这位文学前辈的名字了,由于他是广西人,心中特别敬慕。尚未和他相识之前,却有过一次名义上的“一路同行”。1957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广西民族学院,两个月后下放当时的容县专区。12月下旬的一天,下放容县地区的二十来人同乘火车至玉林。下车后专署(设在容县县城)有人接车安排,先点名检查人数。很意外,突然听到喊“秦似”这个名字,喊了三四回无人应,有人说:“他今天没来。”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人,他集教授、居士、护法,宗教家、哲学家、杂家于一身,被人赞之为“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有人称他是佛学大师、禅宗大师、密宗大师、易学大师、国学大师;有人称他是当代道家、现代隐士、“通天教主”;也有人称他是“高明术士”、“江湖骗子”。他就是南怀瑾——一个像谜一样的传奇人物。那么,南怀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4.
坚持“薄利多销”政策有人称他是“商圣”,有人称他是“价格屠夫”,更有人称他为“资本高手”。无论是哪个称呼,一个初中都未毕业的莽撞少年,竟在短短十几年里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商业神话。黄光裕,这个从潮汕走出来的“平民首富”带给人们无数好奇。  相似文献   

15.
1949年 2月 11日夜,国民党理论权威──戴季陶,出人意外地眼下过量的安眠药撒手西去。他的死,震惊了国民党朝野上下,一度引起轩然大波。有人说他是眼见国民党大势已去,对前途绝望至极而服毒自杀;也有人说他为了表示忠于党国,不愿离开故土而自尽;还有人说他是误吞安眠药过量致死……众说不一,褒贬不一。他的死,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追随孙中山“同进同退”一度陷入困惑和苦闷 广垠浩淼的太湖伸出一支角,清澈碧澄的富春江绕了一道弯,平地隆起一座城市,犹如镶嵌在吴越大地上的一颗珍珠,它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吴兴(今湖州)。 不知是山水…  相似文献   

16.
民国初年,某孙姓督军因手下一军需官言语冒犯,便传下手谕:“打棍三十。”军需官被押到营外,士兵举枪一宇儿排开,长官一声令下,众人扣动板机,叭叭叭一阵响,可怜的军需官被打得浑身都是窟窿。此时,督军正在书房喝茶,听到枪响,忙问何故。手下人说是军需官已被处决。他吃了一惊:“谁让你们枪毙他的?”有人递上了督军自己写的手谕,只见上面四个大字:“打枪三十。”原来他把“棍”字错写成了“枪”字。“打棍三十”  相似文献   

17.
杜悦萍 《神州》2013,(33):3-3
1933年元旦,《东方杂志》新年特大号出了“新年的梦想”特辑,有140多人应答,其中许多人梦想着将来的好社会。只有鲁迅不以为然。他说:虽然梦“大家有饭吃”者有人,梦“无产阶级社会”者有人,梦“世界大同”者有人,而很少有人梦见建设这样社会以前的阶级斗争,白色恐怖,轰炸,虐杀,鼻子里灌辣椒水,电刑……倘不梦见这些,好社会是不会来的,无论怎么写得光明,终究是一个梦,空头的梦,说了出来,也无非叫人都进空头的梦境里去。然而要实现这“梦境”的人们是有的,他们不是说,而是做,梦着将来,而致力于达到这一种将来的现在。  相似文献   

18.
姜昆二三事     
说起姜昆,大家都很熟悉。他创作和表演了近百段脍炙人口的相声,是广大观众喜爱的相声艺术家。 姜昆和我素有交往,生活中的姜昆也不乏幽默。姜昆的书法很有特点,像他的性格一样:诙谐洒脱。他常常爱写的 是,一个大大的“酒”字,既形象又具其书法功底。他把“酒”字写得像只酒瓮,三点水像滴下来的酒。“酒”字的下面又有几行小字:“少喝酒多吃菜,够不着站起来.有人劝会耍赖,天黑以前得回来”。既风趣又颇有寓意。 姜昆有部“公爵”私家车,牌照是“京01-1444”,当我问他为什么用这么一个”不吉利”的数字时,他又反问我:…  相似文献   

19.
杨森养狗     
人说杨森有四爱:爱狗、爱马、爱打网球、爱讨姨太太。这话一点不假。他的确非常喜爱养狗。抗战前,在广安和重庆家里喂有一二十条洋狗。这些狗吃的是牛肉鸡蛋拌饭,住的是专门做的小木屋,有人专门饲养。喂狗的人被称为“狗排长”。据说英帝国主义制造万县惨案时,遭到杨森部下士兵的还击。英国人夸扬森勇敢,有位英国军官把他的狗取名“杨森”,以表示对杨森的喜爱。杨森听了不但不以为耻,反而非常得意,也学着把他的狗安上他所景仰的人的名字。他最喜欢的一条狗取名“东条”,一条取名“介石”,就是东条英机和蒋介石的名字。他还给狗拍了许多照片,…  相似文献   

20.
我与董浩相识在七年前。之前,同大多数人一样,我习惯性的给他贴上“著名主持人”、“董浩叔叔”等印象标签。不过,这些印象在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就被迅速颠覆了。那是在一次聚会上,董浩同一行文人墨窖品茶、聊艺术、话人生……直爽、健谈,兴起时便拿起毛笔挥毫泼墨。我吃了一惊,方才得知他的另一重身份——书画家。看到我惊讶的表情,他爽朗一笑,调侃道:“其实,我是美术老师出身,众所周知的主持工作是我的副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