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攀雀是绝对的能工巧匠,鬼斧神工的筑巢工艺令人叫绝。那美观而又坚固的窝,远远地看着,仿佛歪把儿的葫芦,又似儿时小朋友们冬天脚上穿的白茬儿的毡疙瘩,精美绝伦,叫人不知其所以为。初夏是它们建巢的时节,每天清晨开始一直到傍晚都在不停地施工,设计、施工、监理都由夫妻俩担任,并且精心堆砌,如不  相似文献   

2.
《风景名胜》2011,(9):14-14
每年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时为白露。今年白露为9月8日。"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农历8月正是公历9月的"白露"节,这时节,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候鸟,如黄雀、椋鸟、柳莺、绣眼、沙锥、麦鸡,特别是大雁,便发出集体迁徙的信息,准备向南飞迁。  相似文献   

3.
腊鱼香异乡     
离开家乡这些年,除了对亲人的挂牵,最让我想念的恐怕就是故乡那香喷喷的腊鱼了。我的家乡在湖北省石首市的一个小镇上,依堤而居,堤外就是滚滚的长江,长江九曲回肠的一段就从这里经过。这一带也是江汉平原上最肥沃的土地,是真正的鱼米之乡,近邻洪湖就是因为一首《洪湖水,浪打浪》而闻名全国。在我的家乡,每年临近冬至,到处都要干塘,到处都要开湖,把水塘里的鱼全部打捞起来,把湖泊里的成鱼尽可能地打捞起来。一到干塘开湖时节,到处都成了鱼的世界,一年一度的腌鱼就隆重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她看见羊群走过山冈,欢欣地去追赶放羊的儿 郎;那羊群原是蓝天的白 公,白云深处飞出了大雁一 行。兄在那滚滚的金沙江畔,有一位慈祥的老大娘,她生下了五个孩子,象五棵春筒一样成长。部落厮杀争王夺霸,鹰犬横行到处乱咬,孩子被抓去当牛马,生离死别离开了妈妈。老大耿直勇敢,老二聪明能干,老三勤劳到悍,老四老五活泼开朗。孩子离开了亲娘,哪里是他们的家乡?母亲失去了孩子,无依无靠多么孤单。她询问』忠厚多情的雁 行:“你们可看见我的儿 郎?"雁群齐声回答:.“他们已翻过山冈。”遍地庄稼是他们栽下,满山牛羊是他们喂大;他们用汗水播种理想,荒…  相似文献   

5.
短夜的时节     
<正>每天都下雨。梅雨放晴的季节已经到了。街上走过叫卖竹竿的声音,和这节令颇相宜。卖蚕豆的时节已经过去,卖青梅也迟了,那叫卖牵牛花的声音,令人觉得清凉,可现在有几分嫌早。如今,正是挑着青椒担子的汉子到来的时节呵!俗语说,要住居,选城市。可对于出生在山乡的我来说,却不是这样。我倒认为,要久居,还是挑乡下的好。  相似文献   

6.
周海翔 《旅游纵览》2012,(11):72-75
<正>驾车上路,让小小的存储卡装满秋色和秋韵,漫山着色季……天高云淡南飞雁,微微凉意的清风,这些都在提醒你:现在已然是深秋时节了。想象着万山红遍,枫叶片片,心便悸动起来。唯一想做的是:带上心爱的相机,追寻那色彩斑斓的秋季,驾车上路,潇洒"枫"一回。  相似文献   

7.
腌菜     
何频 《中国土族》2005,(1):19-19
秋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腌菜时节。往年腌菜都是母亲一手包揽,自己只是在工作之余和假日期间给她搭个下手而已。母亲掩菜别具一格。她腌的不管是酸菜还是花菜,不但色泽鲜艳,而且咸淡适度口感好,我们全家谁都喜欢吃。那红润脆生的胡萝卜,油汁汪汪的芹菜茎,还有那亮晶晶的干辣椒和  相似文献   

8.
那是一个春末夏初的时节,夏日和烦躁都提前来报到。因为一场电影中浩瀚的竹海场景,我的内心对四川之蜀南竹海产生了无限向往,遂约上好友一起去寻找那一片宁静的绿色海洋。  相似文献   

9.
雁荡,大雁栖息的湖,单这两个字,已令人向往不已。“上有湖,方可十里,水常不涸,秋雁归时多宿于此……”这是旧《浙江通志》对雁湖的记述。而在诗人笔下,那湖是:“山顶平湖拍碧天,倚空不辨水云连”(刘德新);那雁是:“夜深惊起沙头雁,叫破江南一片秋”(章九仪)。那湖那雁是:“一望天连海,湖寒长似秋。空山归宿鸟,芦荻映沧州。”(方尚惠)多么美丽多么富于诗意的一幅图景!  相似文献   

10.
瞻仰陶渊明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稻已经收割,农夫正忙着冬种,窄叶林还是那样郁郁葱葱,而阔叶林则普遍染上了红色,红绿相间,野菊遍地,群雁掠过长空,农舍鸡犬相闻,这就是鄱阳湖畔陶渊明家乡的秀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这秋高气爽、艳阳和煦的时节,迎来了老人节,时而又想起了东晋时期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想起了白鹿洞书院“忠节祠”中曾立有陶渊明的遗像,趁此佳节我们二三人前往瞻仰陶渊明在庐山附近的遗迹。  相似文献   

11.
张衍荣 《丝绸之路》2011,(13):61-65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正是秋水长天之日,车进衡阳地界时,我们侃起了“雁去雁回”:大雁越冬,为什么飞到衡阳后就再不肯南去了呢?是文人杜撰,还是物候自然?争论的结果是,不管属于哪一种,显然都跟衡山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品味 老界岭     
怀宛 《旅游》2015,(5):76
不识年来梦,为何只近山。已次第游过泰山、黄山、峨眉山、武当山……但伏牛山老界岭的一片青翠葱茏却依然像梦一样时时萦绕在心头,促成了我于今年盛夏时节,应西峡朋友之邀,连续两次走进了老界岭。老界岭依然是宁静的。那连绵起伏的群峰,那奇崛的山岩,那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那飞青滴翠的峡谷和恣意生长的灌木、乔木、藤蔓……都以自然恬淡的神情和超然物外的姿态,向你述说一种独特的美!当诗仙李白把庐山瀑布吟咏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大文豪苏轼因庐  相似文献   

13.
旅行即良药     
德治 《旅游纵览》2012,(12):3-3
<正>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冬季,天气干燥而寒冷,人也容易没有食欲,正是需要养生的时节。《黄帝内经》讲,冬天的气机都是向内避藏的,因此在养生讲究一个"藏"字,水都结冰了,地都冻裂了,生机全部回收,  相似文献   

14.
牛老头     
说起来,爆米花应该算是小区孩子们最最钟爱的零食了。所以,外来的商贩,卖牛皮糖的,卖针线的,卖凉席子的,卖橡皮筋的,卖毛线的,卖蔬菜水果的,都不如卖爆米花的牛老头受欢迎。小区的孩子干什么都不爱讲秩序,惟独打爆米花的时候,牛老头大喝一声,把队排好!孩子们便乖乖地按照先来后到的秩序排了一溜长队。那时节,工厂效益很好,家家户户副食消费量增加,粮食有余,大米、玉米、糯米、黄豆,凡是能做成爆米花的都逃不过被送进滚筒的厄运。牛老头个子不高,满脸的皱纹———这也就算了,偏偏那一道道皱纹的深处还填满了黑色煤灰,似乎永远都洗不净。一双…  相似文献   

15.
<正>热爱喝茶的人,对茶叶的产地都特别的注重。于是,就有了因地而名的名茶,也有了因茶而名的名地。因地而名的名茶,那一片土地必定是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是人间热土,积淀了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喝那里的茶,可以纪游、可以壮游、可以神游。因茶而名的名地,那一片土地即使景观不甚出色,但必定是内蕴优异,山水之间必定还有一个与之极度匹配的小气候环境。六堡茶因地而名,但六堡不是一个风景殊胜之地,  相似文献   

16.
杏花时节     
每当烟花三月春雨霏霏的时候,人们总爱吟诵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诗人的羁旅情怀,其意境清新、明白晓畅,长期以来为人们所传诵。其实,那寄托了人们无尽遐想的杏花村,或许就在江苏的丰县。  相似文献   

17.
白雪  晓琳 《旅游纵览》2009,(4):29-30
<正>每年的冬末春初,是赏梅的最佳时节。江南有四大赏梅胜地.而既能赏梅又是古城的,恐怕只有南京了。明朝的金陵城,在钟山脚下有一处赏梅胜地,叫做梅花坞。是明代宫廷的梅园,所结的梅子都  相似文献   

18.
《贵阳文史》2010,(6):1-1
<正>2010年11月9日,已是初冬时节。今年最后一期《贵阳文史》已经编排就绪,静静地躺在我的案头,无言地等待"卷首语"的杀青……在编辑们委婉的催促声中,我却有一种不知从何处入手、从哪里下笔的局促与惆怅。我凭窗而立,任凭微风轻拂,仿佛期待能厘清我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絮……  相似文献   

19.
品味雁山园     
黄淼章 《岭南文史》2008,(3):103-105
很早就听说桂林有一座雁山园,据说它是桂林山水和岭南园林的最佳结合,可以“一园看尽桂林佳境”,被誉为岭南第一名园。可惜我几次到桂林,都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前往参观。最近有幸再到桂林一趟,顺道拜访了雁山园,品味了名园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张衍荣 《丝绸之路》2010,(19):64-6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去沈阳故宫途中我忽然想到了这两句古诗,于是问辽宁同行,眼下虽说正是衡阳雁归时,可一过山海关,那感觉就明显有异,沈阳是不是也有点春风不度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